《六班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班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六班级数学教案模板 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六班级数学教案模板,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六班级数学教案模板篇1 一、教学内容 比的应用的练习课。(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二第37题) 二、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按比安排问题的解题方法。 2、进一步培育同学应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会敏捷运用按比安排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师: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什么?(点名同学回答) 2、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5、6题。 (同学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师:按比安
2、排问题有几种解题方法?是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 引导同学回顾按比安排的两种解题方法。 二、指导练习 1、教学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3题。 (1)组织同学观看图画,理解题意,了解信息。 (2)组织同学小组争论,如何解决问题。 老师巡察,并引导同学理解每个橡皮艇上有1名救生员和7名游客,也就是救生员和游客的人数比是17。 (3)沟通后,同学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六班级数学教案模板篇2 一、教学内容 化简比。(教材第5051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理解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分。 3、理解学问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类比思想。 三、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化简比的方法。 难点:
3、理解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把下面的分数化为最简分数。(课件出示题目) 4/8 6/30 12/18 14/56 点名同学回答,并说一说什么是最简分数。 2、六二班共有同学50人,今日出勤人数为46,总人数与出勤人数的比是多少?(课件出示题目,点名同学回答) 3、师: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4、引出新课。 师:为了使数量间的关系更明确,我们常常要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洁的整数比。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 1、熟悉最简洁的整数比。 师:谁知道什么样的比可以称作最简洁的整数比? 引导同学联系最简分数的概念,争论什么叫做最简洁的整数比。 老师
4、依据同学的回答进行归纳:最简洁的整数比要满意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二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指名同学举出几个最简洁的整数比。 六班级数学教案模板篇3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理解按比例安排的意义。 2、把握按比例安排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3、培育同学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 把握按比例安排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安排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填空 已知六班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5、(),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二)口答应用题 六班级(1)班和二班级(1)班共同担当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1、同学口答:1002=50(平方米)。 2、老师提问 这是一道安排问题,分谁?(100平方米)怎么分?(平均分) 六班级同学和二班级同学担当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 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3、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安排问题都不是平均
6、安排,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根据什么安排吗?今日我们连续讨论安排问题。(板书:安排) 二、讲授新课 (一)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假如按32安排,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二)老师提问 1、分谁?(100平方米) 2、怎么分?(按32分) 3、求的是什么?(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六班级数学教案模板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沟通,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把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让同学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用挨次。 教学难点: 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教学过程: 修改补充栏: 一、创设情境,初步
7、体会 1、算式接龙。(小组同学相互合作,每人出一道题) 甲:4+2=6;乙:6+1=7;甲:7+2=9;乙:9+1=10。或者甲:102=8;乙:83=5;甲:51=4;乙:44=0。 2、同学汇报,说说你们组的题目和想法。 邀请两个同学到讲台前表演。 叙述: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正好是其次题开拓的这个数,第三体开拓的数正好是其次题的结果像这样的几道有联系的算式写出来像什么? 我们把这个嬉戏叫做算式接龙。 二、主动探究,体会领悟 1、教学例1。 贴出例1主题图。 同学依据图意分小组争论沟通,编故事,表演动作。 叙述:星期天,小红和弟弟去郊外的奶奶家玩,观察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小红想,我长这
8、么大了,应当帮奶奶做一些家务活。 于是,她找来一辆手推车,把奶奶摘下的南瓜云回家。第一次运来4个,其次次有运来2个,还剩下一个最大的没有运。 奶奶一共摘下几个南瓜呢?怎样计算?(4+2=6,6+1=7,奶奶一共摘下7个南瓜。) 提问: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法吗?(4+2+1=7) 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 你能给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吗?(连加法) 叙述: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们观察一个算式里有两个以上的+,就叫它连加。(板书课题) 2、教学例2。 叙述:这时,弟弟在大声喊:姐姐,快来看,奶奶家还种了一些丝瓜。出示例2主题图。 提问:你们能看着这幅图编个故事吗? 同学分小组争论沟通,形成如下
9、的表述: 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根,其次次又摘下1根,还剩几根? 争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依据同学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让同学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引导同学小结:831=4连续减了两次,我们把它叫做连减。 3、师生共同小结:今日我们学了什么新的内容?在计算的时候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修改补充栏: 1、想想做做第1题。让同学在幻灯机前演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 2、想想做做第2题。让同学认真观看图意,表述图意,再填写算式。 3、想想做做第3题。同学列出的算式可以不同,可以是924=3,表示9只鸭子游走2只,再游走4只,还剩3只;也可以是923=4 表示
10、河里有9只鸭子,先上岸2只,又上岸3只,河里会议4只。 4、想想做做第4题。让同学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今日我们学到哪些学问?回家后出题给爸爸、妈妈做,好吗? 六班级数学教案模板篇5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重点 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提问: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同学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熟悉了圆锥,把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
11、个问题。(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一)指导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老师谈话: 下面我们利用试验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老师给每组同学都预备了两个圆锥体容器,两个圆柱体容器和一些沙土、试验时,先往圆柱体(或圆锥体)容器里装满沙土(用直尺将多余的沙土刮掉),倒人圆锥体(或圆柱体)容器里、倒的时候要留意,把两个容器比一比、量一量,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想一想,通过试验你发觉了什么? 2、同学分组试验 3、同学汇报试验结果 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一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不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
12、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两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装满。 4、引导同学发觉: 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板书: 5、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体积公式、板书: 6、思索: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需知道哪两个条件? 7、反馈练习 圆锥的底面积是5,高是3,体积是()。 圆锥的底面积是10,高是9,体积是()。 (二)教学例1 1、例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同学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板书: 答:这
13、个零件的体积是76立方厘米。 2、反馈练习: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高是9分米,她它的体积是多少? 3、思索:求圆锥的体积,还可能出现哪些状况?(圆锥的底面积不直接告知) (1)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 (2)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求体积。 (3)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高,求体积。 4、反馈练习: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体积体积是多少? (三)教学例2 1、例2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_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思索: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要求小麦的重量,必需先求什么? 要求小麦的体积应怎么办? 这道题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终求什么? 2、同学独立解答,集体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