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5篇.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5篇 教学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学问已经积存了一些感性的阅历,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根底上,使学生学习识别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熟悉简洁的路线图。 例1使学生熟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识别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2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例3使学生会看简洁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例4使学生熟悉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识别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
2、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5使学生会看简洁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育学生识别方向的意识,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 2.结合详细情境,使学生熟悉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识别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洁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预备: 东、南、西、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制造情景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复习和感受方位。 2、组织学生活动:面
3、对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熟悉的?” 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 二、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出例如1挂图: 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 完成“做一做” 三、稳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观看,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
4、?(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 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嬉戏”。 3、小组争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4、小组争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南宁市的东西南北方向?(琅东、西乡塘、江南区、城北区) 5、背儿歌: 早晨起床面对太阳,前边是东后边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四、小结。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活动,熟悉活动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熟悉镜面对称的性质 3、在活动中,感受镜面对称的趣味性,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与到数学沟通活动中,共同
5、共享学习的欢乐 能够初步进展公正合理的自我评价与反思 二、学习重难点: 1、熟悉镜面对称现象及其性质。 2、能够区分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三、教学预备: 1、教师预备多媒体课件和一面大镜子。 2、学生每人预备一面镜子,最好是长方形镜面。 四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我们熟悉了对称图形中的轴对称现象,大家把握的特别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对称现象,教师盼望大家有更加精彩的表现。 熟悉镜面对称现象: 1、观看活动一: (1)出示幻灯片:“桥梁及其倒影”。 (2)观看这幅图,你有什么发觉或感受? 生:桥与影子连在一起,风光很美。 生:桥与影子完全一样。 生:桥和影子是对称的。 (3)刚刚大家说的都不
6、错,这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对称现象,是桥相对于水平面和影子相互对称的一种现象。 2、观看活动二: (1)出示幻灯片:“小朋友及其镜面” (2)再来观看这幅图,比比看谁发觉的多。 生:镜面里外两个小朋友动作都一样。 生:镜子里外的东西都是对称的。 . (3)小结:在生活中大家都照过镜子,都有这种体验,这也是一种对称现象,是我们和镜中影象相对于竖直镜面的一种对称。 . 熟悉镜面对称的性质 1、操作活动一:“照影子,上下活动头部”。引导学生通过观看与操作,发觉人与镜像上下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上,经像也向上;头部向下,镜像也向下。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看与操作活
7、动,发觉人与镜像前后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前,经像也向前;头部向后,镜像也向后。 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左右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看与操作活动,发觉人与镜面左右移动的逆向性。既头部向左,镜面反而向右,镜面反而向左。 4、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转变,而左右位置发生了对换。 稳固练习: 1、嬉戏形式完成练习十五第四题。 小组同学相互说说你看到的完整图象是什么?镜子里外的事物是什么关系? 2、独立完成第5题,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1、今日我们学了什么学问? 2、你有什么收获与感想? 3、你觉得这节课表现的怎样? 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3 复习目标:
8、 进一步稳固用两步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了解题目的根本构造和数量关系,通过详细练习,进一步培育分析和推理力量。 复习过程: 一、根本训练 1、P15.5 先让学生独立填表,再组织沟通。 引导学生观看表格,发觉挖的天数和每天挖的米数之间的变化规律,适当渗透一些函数思想。 2、P15.6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半价出售“的意思,求出每件玩具的半价是多少。 组织争论能买道哪些玩具。 鼓舞学生联系生活阅历敏捷解决问题。 3、P16.9 组织学生争论第一个问题,明确所买的商品的理由。 组织争论其次个问题的解决方法,需要两步计算求出问题。 二、课内练习 1、学校新买来840本故事书,分给6个年级,
9、每个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得多少本? 2、三(4)班有4个小组,每组8人,平均每人采5个昆虫标本。他们班一共采集多少个昆虫标本? 3、电器商店里,电饭锅原价250元,电话机原价180元,收音机原价480元,洗衣机原价780元。为了促销,现在全部电器一律半价出售。400元钱能买到哪些电器?最多能买到几件? 4、P16思索题 学生分组完成或独立完成。 组织争论 左题可先依据除数和十位商的商求出它们的积,再依据十位上的余数2算出被除数的前两位数,然后依据个位上的余数2,填出被除数个位上的数9。 右题商的百位上只能是1,十位上只能是0,个位上可以是29中任何一个数。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P1
10、6.78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熟悉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根底上,把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初步培育学生观看、比拟、综合的力量。 4.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培育探究性学习力量。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嬉戏导入,激发兴趣 1. 考考教师:请同学们利用已经学过的找规律的学问,用学具设计一个规律,然后告知教师,你是怎么摆的,接下来你想
11、让教师猜几号学具,教师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不信,谁来考考教师?(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试一试,学生很惊异。) 2. 适时引入:想不想知道教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等你们学会了今日的学问,就知道教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了。 评析:从学生已有学问动身,用学生考教师的形式引入新课,这样做,既为学生制造了轻松开心的学习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忱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 (一)明确图意,绽开思维 利用课件呈现主题图:通过创设校园里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思索: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计算。(如插旗子时按4面为一组的;跳绳时分成4人一组;打篮球的学生为5人一组;板报下面的
12、花为3盆一组等。) 评析:充分利用教材供应的主题图,引导学生绽开观看、沟通和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应用意识,为下面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奠定根底。 (二)实际操作,感受新知 1. 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例如1:国庆节到了,同学们准备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准备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教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情愿吗? (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15个学具表示15盆花来摆一摆。 (3)提问思索: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4)尝试列式:假如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
13、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明确写法:(结合操作思索)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并结合详细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局部的名称。 评析:引导学生在已具备的表内除法学问的根底上进展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熟悉,但还缺乏清楚的熟悉和数学思索。因此,首先由情境引入例题,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运用摆学具的方式感知除法的意义,同时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建构学问的活动空间。 2.教学例题2。 (1)课件演例如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
14、也能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局部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3)熟悉余数:23里面最多有几个5?这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小组争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7)学生汇报。 (8)列出竖式: 3.观看比拟: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觉了什么? 4.尝试练习:选择两个算式
15、用竖式计算。(一个正好分完,另一个不能正好分完。) 评析:本环节教学,教师依据学生认知的“最近进展区”对新学问的学习进展精确定位,既为学生创设了“跳一跳,摘桃子”的思索平台,又为学生供应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空间,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欢乐和胜利的喜悦。 三、观看比拟,理解概念 1. 探究关系:出例如3,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导学生争论:观看余数与除数,你们发觉了什么? 155=3(组) 175=3(组)2(盆) 195=3(组)4(盆) 215=4(组)1(盆) 235=4(组)3(盆) 255=5(组) 165=3(组)1(盆) 185=3(组)3(盆)
16、205=4(组) 225=4(组)2(盆) 245=4(组)4(盆) 2.归纳总结:(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评析:本环节是在前两个例题的根底上,引导学生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教学中假如让每一个学生都来计算这一组题,势必花费学生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会产生厌烦心情;而采纳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通过团队努力取得胜利的欢乐。 四、稳固拓展,运用新知 1. 稳固题:第52页的“做一做”。(推断题,进一步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2. 开放题: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假如除数是8,余数
17、有可能是几?假如余数是6,除数有可能是什么数? 3. 嬉戏题:“猜猜看”。 (课件呈现:一组有规律的图形,猜一猜第10个是什么图形、第18个是什么图形,运用课件验证。) 4. 拓展题:现在你们能想出教师为什么会很快猜出你们前面所摆的学具是什么了吗?你们也能运用今日学的“有余数的除法”学问,很快地猜出第24个、第30个图形是什么吗? 评析:练习的设计充分表达了层次性、开放性、敏捷性、启发性和挑战性。通过让学生进展不同类型的练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进展。尤其是最终一个练习,给学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整节课前后照应,使学生把握的学问系统化、构造化。
18、 五、归纳小结,完毕全课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体验最深的是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5 教学目标: 1)通过好玩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 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规律思索力量。 2)让他们学会通过思索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小组合作培育学生的动手力量,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擅长思索。教学难点:活泼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索和回答下列问题的积极性。 课前预备: 预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猜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用的时间。多媒体课件,火柴棒,小奖品。 教学过程:
19、 课前先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应用数学学问的生活例子。讲一个小故事,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坦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一样的菱形组成。通过小故事起到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一、嬉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火柴嬉戏,层层导入:同学们还想知道知道数学更多好玩的故事吗?今日我们来一起玩一个与数学有关的趣味嬉戏好吗? 学生争论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摆法。 1、下列图是用24根火柴杆排成1大1小两个正方形,只能移动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变成3个正方形,你会吗? 2、六角星变菱形用18根火柴摆1个六角星(见图)。请你移动其中
20、的6根火柴,使六角星变成6个面积相等的菱形。你知道应当怎么移动吗? 3、用12根火柴杆,组成4个连靠在一起的单位正方形,如下列图。嬉戏要求: (1)试试看,移动3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2)恢复原状,再试试看,移动4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依据学生的答复状况(答对进展适当的嘉奖),并进展分析,然后渐渐深入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量。 二、结合生活,小组互动。 此环节分为四个小局部: 1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索。 2从日常生活动身,模拟一些题目,让学生进展抢答。 3最终进展统计,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展嘉奖。 4、对相关题目进展具体的解释,让学
21、生熟悉数学的神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详细如下: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解析:“一”字、加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王”。谜底是:王 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解析:“一”字、减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谜底是:三 3.+-(打一成语) 解析:把支分解开即为“+、-、”)谜底是:支离破裂 4、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谜底是:口(意为“只”少“八”) 5、成绩是多少?(打二个数学名词) 解析:学习成绩是用得分的数目计算的。问“多少”,可以换一个说法,改问“几何?”在中国古代数学书里,问一
22、种物品有多少个,总是问“物有几何?”直到现在,有些地区的方言里,买东西问价钱,还是说“几何?”所以,问“成绩多少”,等于是问“分数,几何?”谜底是两个数学名词:分数、几何. 二、探究拓展题: 现在小明一家过一座桥,过桥时候是黑夜,所以必需有灯。现在小明过桥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明的爷爷要12秒。每次此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而且灯在点燃后30秒就会熄灭。问小明一家如何过桥? 答案: 第一步:小明与弟弟过桥,小明回来,耗时4秒; 其次步:小明与爸爸过河,弟弟回来,耗时9秒; 第三步:妈妈与爷爷过河,小明回来,耗时13秒; 最终:小明与弟弟过河,耗时4秒,总共耗时30秒,多么危险! 三、自主创作题: 依据自己学过的数学学问,自主创作一幅与数学有关的图画。(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量和培育学生的创新力量。) 四、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学问,让学生熟悉数学的神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