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最新物理方法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解析(3).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343399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35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方法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解析(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方法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解析(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方法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解析(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最新物理方法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解析(3).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物理最新物理方法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解析(3)一、选择题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C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D法拉第通过实验得出了欧姆定律2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斜面体c 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 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 连接,连接b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 都处于静止状态,则()Ac 对 b 的支持力减小Bc对b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平行斜面向上C地面对c

2、 的摩擦力方向向右D地面对c 的摩擦力增大3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的物体m2,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绳与物体m1相连,若由静止释放m1,m2的加速度大小为,现取走m1,用力 F向下拉绳,使m2的加速度仍为,不计滑轮摩擦及绳的质量,则()AFm1gBFm1gCF=m1g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xvt,当 t 非常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3、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C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恒力F 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斜面对球的弹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无关B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C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D斜面与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6下列四幅图中包含的物理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观察桌面微小形变

4、的实验,利用了等效法B图乙: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时,运用了微元法C图丙:利用红蜡块的运动探究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实验,体现了类比的思想D图丁:伽利略研究力和运动关系时,运用了理想实验方法7库仑通过实验研究电荷间的作用力与距离、电荷量的关系时,先保持电荷量不变,寻找作用力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再保持距离不变,寻找作用力与电荷量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常被称为“控制变量法”下列应用了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是()A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B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C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D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8如图所示,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a、b、c 在水平桌面上成功地叠放在一起静止不动,下列

5、说法正确的是()Ac 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Bc 对 b 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Cb 对 a 的支持力是由于a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Da对 b 的压力就是a物体的重力9物理学中建立概念运用许多科学方法,下列概念的建立有三个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有一个不属于这种方法,这个概念是()A平均速度B点电荷C合力D总电阻10 如图所示,三个物块A、B、C 叠放在斜面上,用方向与斜面平行的拉力F 作用在 B上,使三个物块一起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设物块 C 对 A 的摩擦力为Af,对 B 的摩擦力为B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斜面光滑,Af与Bf方向相同,且ABffB如果斜面光滑,Af与Bf方向相

6、反,且ABffC如果斜面粗糙,Af与Bf方向相同,且ABffD如果斜面粗糙,Af与Bf方向相反,且ABff11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和 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一根水泥圆筒从木棍的上部匀速滑下.若保持两木棍倾角不变,将两棍间的距离减小后固定不动,仍将水泥圆筒放在两木棍上部,则水泥圆筒在两木棍上将()A仍匀速滑下B匀加速滑下C可能静止D一定静止12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MON,杆的水平部分粗糙,动摩擦因数=0.2,杆的竖直部分光滑两部分各套有质量均为1 kg 的小球 A 和 B,A、B 球间用细绳相连初始A、B 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OA=3 m,OB=4 m,若 A

7、球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向右缓慢地移动 1 m(取 g=10 m/s2),那么该过程中拉力F 做功为()A4 JB10 JC12 JD14 J13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代表整个过程的位移,物理学中把这种方法称为“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A在计算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时,若物体的尺寸相对较小,可将物体看做质点B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成很多小段,在每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小段做功的代数和相加C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

8、速度与力的关系D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两个力的合力14 在物理学习中,概念、模型、方法需要同学们理解与掌握,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质点、点电荷均为理想化模型B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为等效替代关系C位移、速度、磁感应强度,电流强度、功均为矢量D电场强度、速度、密度等概念的引入均利用了比值定义法15 关于物理学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质点代替有质量的物体,应用的是模型法B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C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使用了微元法D伽利略在利用理想实验探

9、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使用的是实验法16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重要的物理规律都是由实验发现或由实验验证了的,下列有关物理实验中涉及的思想或方法说法正确的是()A(a)图为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的实验图,该实验利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b)图库伦的扭秤实验装置图,该实验利用了微小量放大法的思想C(c)图为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的规律,在该实验中伽利略通过减小斜面的倾角,直接验证了物体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D(d)图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图,该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17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物体A和 B,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有一外

10、力使 B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且桌面上方细线与桌面平行,B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若撤去作用在B上的外力,使、从静止开始运动,此时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若将作用在B上的外力变为水平向左的恒力F,使 B物体向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2a,重力加速度为g,则所加外力F 的大小为()A2MgmgB3MgmgC2MmgMD22MMmmgM18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B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D探究合力与

11、分力的关系,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19 学习物理不仅要掌握物理知识,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在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A甲、乙 B甲、丙 C 乙、丙 D丙、丁20 库仑定律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1766的英国的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了带电金属空腔不仅对位于空腔内部的电荷没有静电力的作用,而且空腔内部也不带电他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猜想两个点电荷(电荷量保持不变)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1785 年法国的库仑通过实验证实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表

12、明,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带电金属空腔内部的电场处处为0B普里斯特利的猜想运用了“类比”的思维方法C为了验证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库仑精确测定了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D库仑利用扭秤装置验证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1 向心力演示器如图所示转动手柄1,可使变速塔轮2 和 3 以及长槽4 和短槽 5 随之匀速转动皮带分别套在塔轮2 和 3 上的不同圆盘上,可使两个槽内的小球分别以几种不同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横臂6的挡板对小球的压力提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使弹簧测力套筒7 下降,从而露出标尺8,标尺 8 上露出的

13、红白相间等分格子的多少可以显示出两个球所受向心力的大小现分别将小球放在两边的槽内,为探究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与半径的关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皮带分别套在塔轮2和 3 大小不同的圆盘上,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做实验B皮带分别套在塔轮2和 3 大小不同的圆盘上,用质量相同的钢球做实验C皮带分别套在塔轮2和 3 大小相同的圆盘上,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做实验D皮带分别套在塔轮2和 3 大小相同的圆盘上,用质量相同的钢球做实验22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

14、xvt,当 t 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极限的方法D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23 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与“曹冲称象”的方法相同的是()A建立“质点”的概念B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D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24 如图所示,物体B 叠放在物体A 上,A、B 的质量均为m,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C 匀速下滑,则()AA、B 间没有静摩擦力BA

15、 受到 B 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CA 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mgsin DA 与 B 间的动摩擦因数 tan 25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效替代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探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 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建立物理模型法C合力和分力的概念运用了极限法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表物

16、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 解析:C【解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扭秤装置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A 错误;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B 错误;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C 正确;欧姆通过实验得出的欧姆定律,D 错误2B 解析:B【解析】【分析】b 受到 c的摩擦力不一定为零,与两物体的重力、斜面的倾角有关。对bc 整体研究,由平衡条件分析水平面对c 的摩擦力方向和支持力的大小。【详解】A 项:c对 b 的支持力为:cosbm g,所以不变,故A 错误;B 项:设 a、b的重力分

17、别为Ga、Gb若 Ga=Gbsin,b 受到 c 的摩擦力为零;若GaGbsin,b 受到 c的摩擦力不为零。若GaGbsin,b受到 c 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故B正确;C 项:以 bc 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知水平面对 c 的摩擦力f=Tcos=Gacos,方向水平向左在 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则摩擦力在减小。故应选:B。【点睛】本题采用隔离法和整体法研究两个物体的平衡问题及B 所受的摩擦力,要根据B 所受的拉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关系,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B 解析:B【解析】【分析】当两物体共同存在时,对m1来讲,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

18、由失重的定义可知 F 与 m1g 的大小关系。【详解】当两物体共同存在时,两者具有共同的加速度,对m1来讲,其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故对m2的拉力小于m1g,所以,当用力F 向下拉绳,使m2的加速度仍为a时,必有Fm1g,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应选:B。【点睛】超、失重问题是高考及各类考试经常涉及的知识点,其标志是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向下或有向下的分量则是失重,否则为超重。4A 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A 错误;速度定义式xvt,当 t 非常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

19、用了应用了极限思想的方法,B 正确;重心就是从效果上相当于重力作用在那个点上是采用等效的思想,同样合力与分力,也是从作用效果相同,同样是采用等效的思想,C正确;在匀变速运动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就是整体位移,这样分的越细,值越接近真实值,这是采用了微元法,D 正确,由于选不正确的,因此只能选A考点:物理的思想方法5A 解析:A【解析】【详解】AB、小球受到的重mg、斜面的支持力FN2、竖直挡板的水平弹力FN1,设斜面的倾斜角为则竖直方向有:FN2cos =mg因为 mg 和 不变,无论加速度如何变化,FN2不变且不可能为零,故A

20、 正确、B 错误C、水平方向有:FN1-FN2sin =ma,FN2sin 0,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的水平弹力不可能为零,故C 错误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与重力三者的合力等于ma,故 D 错误故选:A6D 解析:D【解析】【分析】将微小的量放大研究的方法是放大法;在研究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时,常常要控制某些物理量不变,即控制变量法;合运动与分运动一定是等效替代的关系;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伽利略运用了理想实验方法【详解】A.用镜面反射观察桌面微小变形时,是根据:入射光线不变时,当入射角改变 时,反射角改变 2,所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是放大法,故A错误;B.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

21、力的因素时,所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B错误;C.利用红蜡块的运动探究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实验,采用物理思想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C错误;D.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伽利略运用了理想实验方法,巧妙地设想了两个对接斜面的实验,故D正确故选:D7C 解析:C【解析】【分析】控制变量法是物理上常用的研究方法,当研究一个物理量同时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则采用此方法;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分别研究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欧姆定律中,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都有关,分别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焦耳定律中,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时间有关,研究时分别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逐个研究热

22、量与电流、电阻、时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详解】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采用的是重力势能的改变量等于动能的改变量,不涉及控制变量法;故 A 错误;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时,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B 错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要分别研究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故应控制变量;故C正确;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时,不需要控制变量;故D 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物理上的研究方法,要针对实验的情况,选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当研究一个物理量同时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则采用控制变量法8B 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平衡条件,依据相互作用力的内容,及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并依据摩擦力产生

23、条件,即可求解;【详解】A、以三块作为整体研究,整体受到的重力与桌面的支持力是平衡力,则石块c 不会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故无法判断c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否为零,故A 错误;B、选取 ab作为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则石块c 对 b 的作用力与其重力平衡,则块c对 b 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故B 正确;C、根据弹力产生条件可知:b 对 a的支持力是由于b 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故选项C 错误;D、a对 b 的压力属于弹力性质,施力物体是a,a物体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即这两个力的性质不同,施力物体也不同,故不同用“就是”二字来形容,但是二者的大小是相等的,故选项D 错误。【点睛】该题考查整体

24、法与隔离法的运用,掌握平衡条件的应用,注意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注意 c 对 b 的作用力是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9B 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等效替代法,物理学研究术语,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平均速度是利用位移比时间的数值来替代运动过程中的速度,A 属于等效替代点电荷是为了研究的方便把物体看做一个抽象的点,B 不属于等效替代;合力与分力是可以相互替代,C 属于等效替代;总电阻是各个分电阻的和,D 属于等效替代;10D 解析:D【解

25、析】【分析】【详解】AB、如果斜面光滑,先以A 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msinAAfg,Af沿斜面向上,即 C 对 A 的摩擦力大小为Af,方向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 对 C 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以C 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sinBACffm g,且可以看出ABff且ABff,由牛顿第三定律知C 对 B 的摩擦力Bf方向沿斜面向下,即与Af的方向相反且大于Af,故 AB 都错CD、同理,如果斜面粗糙,先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msinAAfg,即C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Af,方向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 对 C 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以 C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sin

26、BACCffm gf,其中Cf是斜面对 C 的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Bf沿斜面向上,且可以看出ABff,即ABff,牛顿第三定律知 C 对 B 的摩擦力Bf方向沿斜面向下,即与Af的方向相反且大于Af,故 C 错,D正确【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灵活的选择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进而列方程求解;同时也要注意牛顿第三定律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11B 解析:B【解析】【详解】水泥圆筒从木棍的上部匀速滑下过程中,受到重力、两棍的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得知:mgsin-2f1=0;将两棍间的距离稍减小后,两棍支持力的合力不变,夹角减小,每根木棍对圆筒的支持力减小,滑动摩擦力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7、,有:mgsin-2f2=ma,由于摩擦力变小,故加速度变大;可知圆筒将匀加速滑动;故选B。【点睛】本题中关键是讨论滑动摩擦力的变化,也就是讨论正压力的变化,运用到推论:当两个分力大小一定时,夹角增大时,其合力减小,分析两棍支持力的变化12D 解析:D【解析】【分析】对 AB 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出支持力N,从而得到滑动摩擦力为恒力,最后对整体运用动能定理列式,得到拉力的功;【详解】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拉力F、重力G、支持力N、向左的摩擦力f和向右的弹力N1,如图所示: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竖直方向:12NGG水平方向:1FfN其中:fN解得:12)20NmmgN(,0.

28、2204fNNN对整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列式,得到:20FWfsm gh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求B 上升距离1hm,故有:24 11 10 114FWfsm ghJJJ,故选项D 正确,选项ABC 错误【点睛】本题中拉力为变力,先对整体受力分析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出摩擦力为恒力,然后根据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13B 解析:B【解析】在计算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时,若物体的尺寸相对较小,可将物体看做质点,运用的是理想模型的方法,A 错误;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成很多小段,在每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小段做功的代数和相加,运用的是微元法,B 正确;在探究牛顿第二

29、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C 错误;在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两个力的合力,运用的是等效法,D 错误14C 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物理学中的质点、点电荷等均为理想化模型,A 选项不合题意,故A 错误;B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方法,建立“合力与分力”、“平均速度”、“合运动与分运动”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B选项不合题意,故B错误;C位移、速度、磁感应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功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电流强度虽然有方向但是不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因此是标量;C 选项符合题意,故

30、C 正确;D比值定义法,就是在定义一个物理量的时候采取比值的形式定义。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比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电场强度等等,D 选项不合题意,故D 错误。故选 C。15D 解析:D【解析】A、质点是高中所涉及的重要的理想化模型,是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故 A 正确;B、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由于涉及物理量较多,因此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故B 正确;C、在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采用极限思想,把时间轴无限分割,得出面积大小等于物体位移的结论,是微元法,故C 正确;D、理想斜面实验探究力和

31、运动的关系时,采用的是理想斜面实验法和将试验结论外推的方法,故 D 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点睛: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要明确各种科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理想化模型、极限思想等16B 解析:B【解析】A:(a)图为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的实验图,该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故A 项错误。B:(b)图是库仑的扭秤实验装置图,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时利用了放大法的思想。故B 项正确。C:(c)图为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的规律,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未直接进行验证,而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的理想化推理

32、。故C 项错误。D:(d)图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图,该实验利用了等效替代法的思想。故D 错误。点睛:知道物理学史,知道物理学家的成就和相应研究中的物理方法。17B 解析:B【解析】【分析】撤去作用在B上的外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对A、B进行分析,求出加速度a;当 B物体向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a时,同样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对A、B进行分析,可解得所加外力F 的大小【详解】若撤去作用在B上的外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有:Mg-F1=Ma,对 B有:F1-mg=ma,解得 a=MgmgMm;若将作用在B上的外力变为水平向左的恒力F,使 B物体向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a

3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B有:F-mg-F2=ma,对 A有:F2-Mg=Ma,解得所加外力F 的大小:F=3Mg-mg,故 A、C、D错误,B正确故选:B18C 解析:C【解析】【详解】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即理想实验,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定义电场强度时应用了比值法,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和试探电荷的电量无关,故C 错误,符合题意;D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

34、方法“平均速度”“总电阻”“交流电的有效值”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C。19C 解析:C【解析】【分析】学习平抛运动时,通过比较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来研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规律;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和测定万有引力常量的实验中,通过平面镜的反射,反射光线发生较大的角度变化,从而扩大了形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详解】图甲:比较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来研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规律,用到了比较法;图乙、丙: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和测定万有引力常量的实验中,通过平面镜的反射,反射光线发生较大的角度变化,从而扩大了形变,该方法称为物

35、理变量放大法;图丁: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所以,乙和丙具有相同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故选项C 正确,AB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物理方法的应用,要注意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是物理学史的一部分,对该部分的知识,要有足够的重视。20C 解析:C【解析】【详解】A、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表明,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带电金属空腔内部的电场处处为0,故 A正确;B、普里斯特利联想到万有引力定律的猜想,故运用了“类比”的思维方法,故B 正确;C、为了验证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库仑定性的比较了电荷的变化,并没有精确测量两点电荷的电荷量;故C 错误;D、库仑利

36、用扭秤装置验证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D正确;错误的故选C。【点睛】金属导体在点电荷附近,出现静电感应现象,导致电荷重新分布因此在金属导体内部出现感应电荷的电场,正好与点电荷的电场叠加,只有叠加后电场为零时,电荷才不会移动;明确库仑实验的原理。21D 解析:D【解析】【分析】要探究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与半径的关系,需控制一些变量,即保持小球的质量、转动的角速度不变;【详解】根据公式2Fmr,要研究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与半径的关系,需控制小球的质量和角速度不变,故应将皮带分别套在塔轮2和3大小相同的圆盘上,这样二者角速度相等,同时用质量相同的钢球做实验,故选项D 正确

37、,ABC 错误【点睛】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即要研究一个量与另外一个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其它量不变22B 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理想模型法,A 错误;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xvt,当 t 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B 正确;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C 错误;D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但没有直接用实验验证,D 错误。故选 B。23B 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建

38、立“质点”的概念,采用理想模型法,不是等效替代,A 错误;B.建立“合力和分力”的概念,采用等效替代的思想,B 正确;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采用极值法,不是等效替代,C 错误;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采用控制变量法,不是等效替代,D 错误。故选 B。24C 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对B 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可以得出A 受力的情况,得出AB间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再对整体受力分析可得出A 受斜面的摩擦力情况A、对 B受力分析可知,B 受重力、支持力;将重力分解可知重力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要使 B 能匀速下滑,受力一定平衡,故A 对 B 应有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A错误;B、

39、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 受到 B 的摩擦力应沿斜面向下,故B错误;C、对整体分析,并将整体重力分解,可知沿斜面方向上,重力的分力与摩擦力等大反向,故 A 受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2mgsin,故 C 正确;D、由于 AB间为静摩擦力,无法确定动摩擦因数,故D 错误;故选 C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点评:在求摩擦力时,一定要先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若为静摩擦力,可由受力平衡进行分析;但如果是滑动摩擦力,可以由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求出,但是要注意物体也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也可以由共点力的平衡求出25A 解析:A【解析】在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和合外力的关系时,由于影响加速度的量有质量和力,涉及多个变量,故应采用控制变量法,A 正确;为研究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我们采用了取时间非常小,即让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作为瞬时速度,即采用了极限思维法,B错误;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关系,所以合力和分力的概念运用了等效替代法,C 错误;质点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