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最新物理方法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解析(1).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3161546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0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方法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解析(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方法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解析(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方法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解析(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最新物理方法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解析(1).pdf(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物理最新物理方法知识点经典测试题附解析(1)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 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当一起向上做加速运动时,若木块不滑动,力 F 的最大值是()A B C D2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和思路,以下关于所用研究方法或思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xvt,当 t 非常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伽利略对落体问题的研究思路是:问题猜想 实验验证 数学推理 合理外

2、推 得出结论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类比法3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牛顿用微元法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计算出了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力B根据速度定义式xvt,当 t 非常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维法C将插有细长玻璃管的玻璃瓶内装满水用力捏玻璃瓶,通过细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来反映玻璃瓶发生形变,该

3、实验采用了放大的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4如图所示,bc 为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 穿在杆上,靠摩擦力与杆保持相对静止,M 又通过轻细线悬吊着一个小铁球m,此时小车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而M、m 均相对小车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M始终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当加速度增加到2a 时A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原来的2 倍B细线的拉力增加到原来的2 倍C横杆对M 弹力增大D横杆对M 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 倍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质量

4、为M 的长木板上,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向右滑行时,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则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A大小为1mg,方向向左B大小为1mg,方向向右C大小为2mMg,方向向左D大小为2mMg,方向向右6如图所示,三个重均为100N 的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各接触面水平,水平拉力F=20N 作用在物块2 上,三条轻质绳结于O 点,水平绳与物块3连接,竖直绳悬挂重物B,倾斜绳通过定滑轮与物体A 连接,已知倾斜绳与水平绳间的夹角为120o,A 物体重40N,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物块3 受力个数为()A3 个

5、B4 个C5 个D6 个7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空心斜面ABC放置在水平面上,CAB=30,斜面内部O 点(与斜面无任何连接)固定有一正点电荷,一带负电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可以分别静止在M、N、MN 的中点 P上,OMON,OM A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物体分别在三处静止时所受力的个数一定都是4 个B小物体静止在P 点时受到的支持力最大,静止在M、N 点时受到的支持力相等C小物体静止在P 点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大D当小物体静止在N 点时,地面给斜面的摩擦力为零8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的物体m2,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绳与物体m1相连,若由静止释放m1,m2的加速度大小为,现取走m1

6、,用力 F向下拉绳,使m2的加速度仍为,不计滑轮摩擦及绳的质量,则()AFm1gBFm,不计滑轮及绳子的质量,物体M 和 m 恰好做匀速运动,若将M 与 m 互换,M、m 与桌面的动摩因数相同,则()A绳子中张力增大B物体 M 与 m 仍做匀速运动C物体 M 与 m 做加速运动,加速度a=(M-m)g/MD物体 M 与 m 做加速运动,加速度a=(M+m)g/M14 一倾角为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其斜面部分光滑,现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和 B 叠放在一起,给A、B 整体一初速度使其共同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A 的上表面水平,则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 B 对 A 的

7、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物块 A 对 B 的作用力做正功CA 对 B 的摩擦力大小为mgsin cos D由于 B 减速运动,则B 的机械能减少15 如图,弹簧秤外壳质量为m0,弹簧及挂钩质量忽略不计,挂钩拖一重物质量为m,现用一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拉着弹簧秤,使其沿光滑的倾角为的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秤读数为()AsinmgB00mFmmC0mFmmD0?sinmmgmm16 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体A、B 叠放在水平面上静止不动,A 与 B 间及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现用水平恒力F 拉物体 A,A 与 B 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若改用另一水平恒力拉物体B,要使 A 与 B

8、能发生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拉物体 B 的水平恒力至少应大于AFB2FC3FD4F17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两个量关系的重要方法B牛顿通过大量实验验证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C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D法拉第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与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18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代表整个过程的位移,物理学中把这种方法称为“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9、()A在计算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时,若物体的尺寸相对较小,可将物体看做质点B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成很多小段,在每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小段做功的代数和相加C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D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两个力的合力19 关于物理学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质点代替有质量的物体,应用的是模型法B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C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使用了微元法D伽利略在利用理想实

10、验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使用的是实验法20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物体A和 B,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有一外力使 B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且桌面上方细线与桌面平行,B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若撤去作用在B上的外力,使、从静止开始运动,此时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若将作用在B上的外力变为水平向左的恒力F,使 B物体向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2a,重力加速度为g,则所加外力F 的大小为()A2MgmgB3MgmgC2MmgMD22MMmmgM21 如图所示,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 和 B用轻质弹簧连接,在水平恒力F 的作用下,A、B 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右运动A、B 的质量关

11、系为mAmB,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为使弹簧稳定时的伸长量增大,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仅减小B的质量B仅增大A 的质量C仅将 A、B 的位置对调D仅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22 如图所示,质量为m=1.2Kg、顶角为=370的直角劈和质量为M=2 Kg 的正方体放在两竖直墙和水平地面间,处于静止状态若不计一切摩擦,g 取 10 m/s2,墙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与水平地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分别为()A20N,36NB16N,32NC16N,40ND20N,20N23 学习物理不仅要掌握物理知识,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在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A甲

12、、乙 B甲、丙 C 乙、丙 D丙、丁24 库仑定律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1766的英国的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了带电金属空腔不仅对位于空腔内部的电荷没有静电力的作用,而且空腔内部也不带电他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猜想两个点电荷(电荷量保持不变)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1785 年法国的库仑通过实验证实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表明,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带电金属空腔内部的电场处处为0B普里斯特利的猜想运用了“类比”的思维方法C为了验证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库仑精确测定了两

13、个点电荷的电荷量D库仑利用扭秤装置验证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5 如图所示,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a、b、c 在水平桌面上成功地叠放在一起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Bc 对 b 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Cb 对 a 的支持力是由于a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Da对 b 的压力就是a物体的重力【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 解析:A【解析】【详解】对木块分析得:2f-Mg=Ma,解得木块的最大加速度为:,对整体分析得:F-(M+m)g=(M+m)a,将 a 代入解得:,故 A 正确,BCD 错误。2B 解析:B【解析】质点是

14、理想模型,利用理想模型法,A 错误;瞬时速度的定义是当时间趋近于零时,平均速度就可表示瞬时速度,利用了极限思想方法,B 正确;伽利略在研究物体下落规律时,首先是提出问题即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疑问,然后进行了猜想即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而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就是速度变化是均匀的,接着进行了实验,伽利略对实验结果进行数学推理,然后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出结论,C 正确;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无数小段,采用的是数学中的微元法,D 错误3A 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没有应用到微元法,A 错误;公式中xvt当0t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应用了

15、极限法,B正确;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放大的思想,故C正确;在探究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时,采用了微元法将变速运动无限微分后变成了一段段的匀速运动,即采用了微元法;故D 正确;考点:考查了物理研究方法【名师点睛】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4D 解析:D【解析】【分析】以小球和物块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横杆对M 的摩擦力、弹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对小球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采用合成法

16、研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细线的拉力与加速度的关系。【详解】A、B 项: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ma,得,当 a增加到两倍时,tan 变为两倍,但 不是两倍。细线的拉力可见,a变为两倍,T 不是两倍,故A、B 错误;C、D 项:对小球和物块组成的整体,分析受力如图所示水平方向:f=(M+m)a,竖直方向:N=(M+m)g。则当加速度增加到2a时,横杆对M 的摩擦力f 增加到原来的2 倍。横杆对M 的弹力等于两个物体的总重力,保持不变,故C 错误,D 正确。故应选:D。【点睛】本题是典型的整体与部分受力分析法的应用,对连接体问题,多数要用到这个方法,建

17、议重点训练掌握熟练;另外在涉及正交分解的时候,一般是在运动方向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而在垂直运动方向列平衡方程。5A 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整体法,木板受到的静摩擦力与F相等,方向相反对m 而言,F与其滑动摩擦力相等反向,所以木板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大小为1mg,方向向左,A 正确考点:整体法与隔离法、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问题点评:此类题型通过对整体受力分析,并结合隔离法,通过物体的平衡状态从而求出摩擦力6C 解析:C【解析】对物体1和物体 2 整体研究,受重力、支持力、向左的拉力F 和向右的静摩擦力f23,根据平衡条件得:f23=F=20N;1、2 间摩擦力0,23 间摩擦力20N,则

18、 3 与桌面间摩擦力 0,故 3 受重力、支持力、压力、2 给的摩擦力、绳子拉力,共5 力作用,C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关键在于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正交分解法列方程求解.7B 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可知在M 点小物体可以受三个力的作用,所以A 错误;根据几何关系小物体在M、N 两点时,库仑力咋垂直于AC方向的分立相同,支持力等于重力的分立加上库仑力的分力,所以静止在M、N 点时受到的支持力相等,OP 垂直与 AC,故支持力等重力的分力加上库仑力,所以小物体静止在P点时受到的支持力最大,故B 正确;在 P点小物体受静摩擦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19、,在N 点小物体受静摩擦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加库仑力的分力,大于在P点受摩擦力,所以C错误;因正点电荷与斜面无任何连接,小物体静止在N 点时,地面给斜面的向右的静摩擦力,所以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库仑力,物体的平衡8B 解析:B【解析】【分析】当两物体共同存在时,对m1来讲,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由失重的定义可知 F 与 m1g 的大小关系。【详解】当两物体共同存在时,两者具有共同的加速度,对m1来讲,其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故对m2的拉力小于m1g,所以,当用力F 向下拉绳,使m2的加速度仍为a时,必有Fm1g,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应选:B。【

20、点睛】超、失重问题是高考及各类考试经常涉及的知识点,其标志是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向下或有向下的分量则是失重,否则为超重。9D 解析:D【解析】【分析】加物体 B 时,可以把AB 看出一个整体处理,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即可,但是加力F 之后,需要酌情分析;【详解】设斜面倾角为,A 的质量为m,B 的质量为M,A、若甲图中A 可沿斜面匀速下滑,则A 重力沿斜面的分量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即mgsin mgcos,加上 B 后,把 AB 看成一个整体,则仍然满足mM gsin mM gcos,所以仍然做匀速下滑,故A 错误;B、加力 F 后与加物体B 是一样的情况,故B 错误;C

21、、若甲图中A 可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mgcosagsin gcosm,加物体 B 后加速度Mm gsin mMgcosagsin gcosmM,则加速度不变,故C 错误;D、加力 F 后加速度mgF sin mgF cosagsin gcosm,则加速度变大,故D正确。【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注意加上力F 之后,求解加速度时,物块的质量不变,但是受力发生变化,则加速度会发生变化。10B 解析:B【解析】解:将物体A 与直角劈B 组成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有向下的重力(M+m)g、向上的支持FN,斜向上方的推力F,由于

22、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所以还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Ff,根据平衡条件应有:Ff=Fcos ,Fsin+FN=(M+m)g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Ff向左,FNMg+mg,所以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应明确:遇到连接体问题时灵活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一般采用“先整体后隔离”的方法分析11B 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分别对A、B、C进行受力分析,注意B与 C之间没有摩擦力。【详解】A、以 A为研究对象,A受重力,C对 A的支持力,水平力F,因为所受合外力为0,故 C对A有向右的摩擦力,故A受四个力的作用,故A错误。B、以 C为研究对象,C受重力,地面对C的支持力,A对 C的压

23、力,B对 C的压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A对 C有向左的摩擦力,以A,B,C整体为研究对象,在F 作用下向左匀速运动,所受合外力为0,故知地面对C有向右的摩擦力,C受六个力的作用,故B正确。C、对物体B来说,因其所受合外力为0,故 B,C间没有摩擦力,即物体C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故C、D错误。故选:B12D 解析:D【解析】A 项:加速度,不是比值定义法定义的,故A 错误;B 项:理想化模型是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得到的,质点电荷都是理想化模型,元电荷不是,故B 错误;C 项:奧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C 错误;D 项:法拉第先提出电场的概念,揭示了电荷间相互作用就是电场对电荷的作用

24、,故D 正确。13C 解析:C【解析】【详解】当物体 M和 m恰好做匀速运动,M水平方向受到绳子的拉力和地面的摩擦力,对M:Mg=T;对 m:T=mg,所以动摩因数=若 M与 m互换,对M:Mg-T=Ma对 m:T-mg=ma解得:a=绳子中的张力T=mg+ma=mg+m=mg,所以绳子中的张力不变,ABD错误,C正确.故选:C.14C 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整体法求出AB 共同的加速度,将加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隔离对 B 分析,求出 A、B 之间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详解】解:A、对整体分析,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可将此加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再隔离B 分析可得,故 B

25、定会受到 A 给 B 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则物块 A 受到 B 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故 A 错误;C、对整体分析,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可将此加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1cossincosaag,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22sinsinaag.隔离对B 分析,A 对 B 的摩擦力1sincosfmamg,所以 C 选项是正确的;B、D、先对整体分析,有沿向下加速度为sing.再对 B 分析,(把 A 对 B 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看作一个力),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产生的加速度为sing,重力的另一个分力与把A 对 B 的作用力平衡,所以 B 对 A 的合力垂直于斜面方向,不

26、做功,所以 B 机械能不变.故 B、D 错误.15C 解析:C【解析】【分析】先对弹簧秤和物体整体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加速度;再对重物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拉力大小【详解】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00sinFmmgmm隔离对物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mgsin=ma,解得T=0Fmmm,故 C正确,ABD错误故选 C16D 解析:D【解析】【分析】拉 A时,根据 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B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判断B是否滑动,根据 A 与 B 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表示F 的大小;隔离对A 分析求出整体的临界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表示拉力的大小然

27、后比较即可【详解】设 A与 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AB=mg,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B地=(m+m)g=2 mg,当作用力在A上且 AB之间的摩擦力最大时,B的加速度为零,此时F=mg;当作用力在B上且 AB之间的摩擦力最大时,A的加速度达到最大,此时:fAB=m?aA,此时:aA=gA的加速度与B的加速度相等,所以对AB:F-fB 地=2maA,F=fB地+2maA=4mg=4F,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 D17C 解析:C【解析】【详解】A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多个量关系的重要方法,A 错误;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可靠实验基础上结合逻辑思维的产物,不能用实验验

28、证,B 错误;C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C 正确;D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奥斯特,D 错误.18B 解析:B【解析】在计算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时,若物体的尺寸相对较小,可将物体看做质点,运用的是理想模型的方法,A 错误;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成很多小段,在每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小段做功的代数和相加,运用的是微元法,B正确;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C错误;在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两个

29、力的合力,运用的是等效法,D 错误19D 解析:D【解析】A、质点是高中所涉及的重要的理想化模型,是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故 A 正确;B、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由于涉及物理量较多,因此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故B 正确;C、在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采用极限思想,把时间轴无限分割,得出面积大小等于物体位移的结论,是微元法,故C 正确;D、理想斜面实验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采用的是理想斜面实验法和将试验结论外推的方法,故 D 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点睛: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要明确各种科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如控制变

30、量法、理想实验、理想化模型、极限思想等20B 解析:B【解析】【分析】撤去作用在B上的外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对A、B进行分析,求出加速度a;当 B物体向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a时,同样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对A、B进行分析,可解得所加外力F 的大小【详解】若撤去作用在B上的外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有:Mg-F1=Ma,对 B有:F1-mg=ma,解得 a=MgmgMm;若将作用在B上的外力变为水平向左的恒力F,使 B物体向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B有:F-mg-F2=ma,对 A有:F2-Mg=Ma,解得所加外力F 的大小:F=3Mg-mg,故 A、

31、C、D错误,B正确故选:B21C 解析:C【解析】【详解】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伸长量为,加速度相同为,对 B 受力分析有,对 A 受力分析有,两式消去,整理可得A.减小,减小。故A 错误。B.增大,减小。故B 错误。C.因为,所以,AB 位置对调以后的表达式为,又因为,所以增大。故C 正确。D.的表达式中没有动摩擦因数,因此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无关。故D 错误。22B 解析:B【解析】【详解】以直角劈和质量为M正方体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1 所示:则由平衡条件得:水平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N3=(M+m)g=32N;对直角劈研究,分析受力情况,如图2 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墙面对m的弹

32、力:101.21016tan370.75mgNNN,故 B正确,ACD错误故选:B23C 解析:C【解析】【分析】学习平抛运动时,通过比较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来研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规律;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和测定万有引力常量的实验中,通过平面镜的反射,反射光线发生较大的角度变化,从而扩大了形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详解】图甲:比较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来研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规律,用到了比较法;图乙、丙: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和测定万有引力常量的实验中,通过平面镜的反射,反射光线发生较大的角度变化,从而扩大了形变,该方法称为物理变量放大法;图丁:

33、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所以,乙和丙具有相同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故选项C 正确,AB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物理方法的应用,要注意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是物理学史的一部分,对该部分的知识,要有足够的重视。24C 解析:C【解析】【详解】A、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表明,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带电金属空腔内部的电场处处为0,故 A正确;B、普里斯特利联想到万有引力定律的猜想,故运用了“类比”的思维方法,故B 正确;C、为了验证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库仑定性的比较了电荷的变化,并没有精确测量两点电荷的电荷量;故C 错误;D、库仑利用扭秤装置验证了两个

34、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D正确;错误的故选C。【点睛】金属导体在点电荷附近,出现静电感应现象,导致电荷重新分布因此在金属导体内部出现感应电荷的电场,正好与点电荷的电场叠加,只有叠加后电场为零时,电荷才不会移动;明确库仑实验的原理。25B 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平衡条件,依据相互作用力的内容,及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并依据摩擦力产生条件,即可求解;【详解】A、以三块作为整体研究,整体受到的重力与桌面的支持力是平衡力,则石块c 不会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故无法判断c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否为零,故A 错误;B、选取 ab作为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则石块c 对 b 的作用力与其重力平衡,则块c对 b 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故B 正确;C、根据弹力产生条件可知:b 对 a的支持力是由于b 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故选项C 错误;D、a对 b 的压力属于弹力性质,施力物体是a,a物体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即这两个力的性质不同,施力物体也不同,故不同用“就是”二字来形容,但是二者的大小是相等的,故选项D 错误。【点睛】该题考查整体法与隔离法的运用,掌握平衡条件的应用,注意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注意 c 对 b 的作用力是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