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附答案)(1).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83263506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附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附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附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附答案)(1).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第 5 页公输一、 解释下列加点词1、 为楚造云梯之械( 替,给 )2、 将以攻宋( 用来 )3、 起于齐( 出发 )4、 夫子何命焉为( 什么见教 )5、 愿借子杀之( 希望 )6、 请献十金( 请允许 )7、 吾义固不杀人(讲道义)( 从来)8、 不可谓知类( 明白事理 )9、 胡不已乎( 停止 )10、 胡不见我于王( 引见 )11、 解带为城( 作为 )12、 九设攻城之机变( 巧妙的方式)13、 子墨子九距之(通“拒” )14、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通“ 御” )15、 公输盘诎(通“屈” )16、 吾知所以距子矣(用来的方法)17、 在宋城上而待楚

2、寇矣( 入侵 )18、 虽杀臣,不能绝也( 尽 )二、 翻译下列句子1、 夫子何命焉为?先生有什么指教呢?2、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3、 吾义固不杀人。我是讲道义的人,绝不能平白无故杀人。4、 胡不见我于王?(您)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5、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6、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去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7、 子墨子解带为城

3、,以牒为械。墨子解下衣带当作城,用竹片当器械。8、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我知道用来对付你的方法了,可是我不说。三、 课文赏析。1、 写出2个及本文人物有关的成语。墨守成规、班门弄斧2、 课文体现了墨子的_“_非攻_”_思想,他是抓住了公输班说的 “吾义固不杀人” ,进行反驳的。3、 结合课文分析墨子的人物形象。墨子:正直,有正义感、聪明睿智,有勇有谋,镇定自若、有雄辩之才(公输班:阴险狡诈,故作聪敏;楚王:阴险狡诈,随波逐流的昏庸君王)孟子两章一、 解释下列加点词1、 得道多助( 施行 )( 仁政 )2、 七里之郭( 外城 )3、 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 )4、 城非不高也/三里之城( 城墙

4、 )( 内城 )5、 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器,甲胄 )6、 委而去之( 放弃 )( 离开 )7、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限制 )8、 寡助之至( 极点 )9、 亲戚畔之(通“叛” )10、 天下顺之(归顺,服从 )11、 故天将降大任(重大使命 )12、 必先苦其心(使苦 )13、 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14、 曾益其所不能( 增加 )15、 人恒过( 经常 )16、 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17、 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内)(通“弼”辅佐)18、 出则无敌国外患(国外 )二、 翻译下列句子1、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限制人民不迁到别地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

5、险要。2、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少。3、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4、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但是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5、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凭借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攻打内外亲戚都背叛的人。6、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个国家内)如果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及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7、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6、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8、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以后可以知道,忧虑患害使人发展,安逸享乐使人灭亡。三、 课文赏析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要采取的论证方法有: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篇的六个人物故事阐明了 逆境造就人才 的道理。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需要“ 法家拂士 ”和“ 敌国外患 ”。鱼我所欲也一、 解释下列加点词1、 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得到 )2、 故患有所不辟也( 祸患,灾难)(通“避“躲避 )3、 一箪食(

7、 盛饭用的竹器)4、 蹴尔而及之( 用脚踢 )5、 为宫室之美( 为了 )6、 所识穷乏者得我及(通“德”)( 通“欤”)7、 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向”从前,旧的)8、 是亦不可以已乎( 这样 )( 停止 )二、翻译下列句子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4、蹴尔而及之,乞人不屑也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8、!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7、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三、 课文赏析1、 本文赞扬了 舍生取义 的人,批评了 见利忘义 的人。作者文证明中心论点,主要采用了 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的论证方法。曹刿论战一、 解释下列加点词1、 齐师伐我( 攻打 )2、 曹刿请见( 觐见 )3、 又何间焉( 参及 )4、 肉食者鄙( 目光短浅)5、 何以战( 凭,靠 )6、 衣食所安( 养 )7、 必

9、以分人( 把 )8、 小惠未徧( 通“遍”普遍)9、 弗敢加也( 虚报 )10、 必以信( 实情 )11、 小信未孚( 为人所信服)12、 小大之狱( 案情 )13、 公将驰之( 追赶 )14、 下视其辙(车轮轧出的痕迹)15、 遂逐齐师( 追赶 )16、 既克,公问其故( 已经 )17、 彼竭我盈( 旺盛 )18、 望其旗靡( 倒下 )二、 翻译下列句子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高官厚禄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为什么要参及呢?2、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当权者浅陋无知,不能深谋远虑。3、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一定按照实情相报4、

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会按照实情处理。5、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6、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我看见他们的车轮辗出的痕迹混乱,看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三、 课文赏析1、 曹刿请见的根本原因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 鲁庄公认为战前需要做哪些战前准备?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 为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

11、件?因为这是“忠之属也”,这是取信于民的重要手段,而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邹忌讽齐王纳谏一、 解释下列加点词1、 邹忌修八尺有余( 身高 )2、 而形貌昳丽( 光艳美丽 )3、 朝服衣冠( 穿、戴 )4、 徐公何能及君也( 比得上 )5、 旦日( 第二天 )6、 孰视之( 仔细 )7、 臣之妻私臣( 偏爱 )8、 王之蔽甚矣王之蔽甚矣(受蒙蔽)9、 皆以美于徐公(以为美 )10、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11、 谤讥于市朝(议论) 公共场合)12、 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 )13、 期年之后(满一年 )14、 皆朝于齐( 朝见 )15、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朝廷 )二、翻译

12、下列句子1、我孰及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2、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问他的妾3、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及徐公相差甚远。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了。(或;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6、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愚公移山一、解释下列加点词1、 河阳之北( 北面 )2、 年且九十( 将近 )3、 惩山北之

13、塞( 苦于 )4、 出入之迂也( 曲折,绕远)5、 聚室而谋曰( 召集 )6、 杂然相许( 赞同 )7、 其妻献疑曰( 提出 )8、 且焉置土石( 放置 )9、 荷担者三夫( 挑,扛 )10、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簸箕箩装)11、 寒暑易节( 交换 )12、 始一反焉(通“返”返回 )13、 汝之不惠(通“慧”聪明 )14、 固不可彻( 顽固 )( 透彻 )15、 何苦而不平( 愁,担心 )16、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 )17、 冀之南,汉之阴( 南面 )18、 无陇断焉(通垄,高地)(阻隔 )二、翻译下列句子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苦于大山北面堵塞交通,出来进去(都要)绕路2、以君之力

1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凭借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铲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4、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增加高度,何愁挖不平?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下册默写1、 故曰: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 得道多助, 。3、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4、 劳其筋骨, , , 。5、 人恒过然后能改, , 。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7、

15、生, ;义, 。二者不可得兼, 。8、 ,万钟于我何加焉!9、 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 , 。10、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 ,”11、 子固非鱼也, 。12、 ,在河之洲。 , 。13、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14、 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 ,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 。 ,宛在水中沚。15、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 。16、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17、 ,半夜军行戈相拔。18、

16、 虏骑闻之应胆慑, 。19、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 , 。”2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主旨句:“ , 。”2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阐明决定战争胜负三要素关系的句子是:“ , 。”22、 生于忧患,死安乐中苦难所要达到目的:“ , 。”2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写艰苦磨炼的句子:“ , 。 , , 。”2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述国家不能长治久安原因的句子:“ , 。”25、 鱼我所欲也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 。”26、 鱼我所欲也写出舍生原因的句子:“ , 。 。”27、 鱼我所欲也写出取义原因的句子:“ , 。 。”28、 曹刿论战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 , 。

17、 。”29、 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 。 。”30、 曹刿论战中发动反攻的最佳时机是:“ 。”31、 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指的是:“ , 。 。”32、 从军行中表达了自己投笔从戎,戍边卫国壮志豪情的诗句是: , 。33、 月下独酌中以明月和身影反衬诗人的孤独的诗句是: , 。34、 左迂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物寓情,情景完美统一的句子是: , 。35、 别云间回忆诗人艰苦的战斗生活的句子是: , 。36、 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爱国之情的诗句是: , 。37、 表达诗人不停止战斗的决心的诗句是志的诗句: , 。38、 杜甫登楼中借古寓今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18、: , 。39、 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 , 。40、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写思乡的句子: , 。41、 雁门太守行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句子 , 。42、 卜算子中既描绘山水之貌,又暗示离别之情的句子 , 。 ?43、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 。44、 别云间中表达诗人坚定的抗清斗志和对抗清事业后继有人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 。45、 别云间中的千古名句是: , 。118略19、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主旨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1、 得道多助,失道

19、寡助一文阐明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的关系、概括这一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2、 生于忧患,死安乐中苦难所要达到目的:“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写艰苦磨炼的句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2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阐述一个国家不能长治久安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5、 鱼我所欲也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舍生而取义者也。”26、 鱼我所欲也写出舍生原因的句子:“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27、 鱼我所欲也写出取义原因的句子:“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0、故患有所不辟也。”28、 曹刿论战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9、 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30、 曹刿论战中发动反攻的最佳时机是:“彼竭我盈。”31、 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2、 从军行中表达了自己投笔从戎,戍边卫国壮志豪情的诗句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33、 月下独酌中以明月和身影反衬诗人的孤独的诗句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34、 左迂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物寓情,情景完美统一的句子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35、 别云间回忆诗人艰苦的战斗生活的句子是:三年羁旅客,今

21、日又南冠。36、 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爱国之情的诗句是: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37、 表达诗人不停止战斗的决心的诗句是志的诗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38、 杜甫登楼中借古寓今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句子是: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39、 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40、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思乡的句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41、 雁门太守行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句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2、 卜算子中既描绘山水之貌,又暗示离别之情的句子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43、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44、 别云间中表达诗人坚定的抗清斗志和对抗清事业后继有人充满信心的诗句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45、 别云间中的千古名句是: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