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有关牡丹的诗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禹锡有关牡丹的诗词.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刘禹锡有关牡丹的诗词 牡丹属于中国特有的珍贵花卉,原产于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现早已引种世界各地。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刘禹锡有关牡丹的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思黯南墅赏牡丹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奉调回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开成元年(836年),改任太子来宾、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直至晚年。在洛阳,刘禹锡常与挚友白居易、裴度、韦庄等交游赋诗,唱和对吟,生活闲适。开成二年(837年)五月辛未,适逢牛僧孺为东都留守,在洛阳南郭建立别墅,并
2、把任淮南时的嘉木怪石,置之阶廷,庭中种植大量牡丹,彼时,牛僧孺常邀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等于庭中吟诗唱和赏牡丹。此诗即为刘禹锡此时所作。 刘禹锡写过的三首诗,均很有特色。五绝浑侍中宅牡丹,用白描手法,激赏、盛赞了浑家牡丹花的硕大和繁多。此诗还有肯定史料价值,说明在刘禹锡所生活的中唐前期,牡丹的栽培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了。七绝赏牡丹,用对比和抑彼扬此的艺术手法,确定了牡丹“真国色”的花界地位,真实地写出了当年牡丹花盛开能引起京城轰动的“轰动效应”。七绝思黯南墅赏牡丹,则运用典故,写牡丹花艳压群芳的漂亮。 百花之中,雍容华艳的牡丹素有国色天香之名。全诗诗人以虚写称妙,此诗首二句叙写诗人偶遇牡丹之喜,
3、牡丹末二句叹赏其色泽之佳。“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首句点明在牛僧孺南墅中,偶然的机会,初次见到牡丹花,就犹如遇到生命中“贵人”似的,无意之中技露出牡丹花在诗人心目中的崇高境界,在诗人看来,牡丹是日月精华的结晶,应栽天上,今日人间相逢,纯属“偶然”,所以一见到牛宅中牡丹,就作惊人语。首句破空雨入,诗人恍惚浸入仙境,跟前拟有灵光浮动。此句通过对牡丹花身价的高度估量,暗衬主子之高雅脱俗,一笔双,可见作者对牡丹花的重视及宠爱。后一句即用西王母昆仑山增城之典,奇妙地描写出了牡丹重瓣,花瓣层层叠叠的形态。 第三句由初见牡丹时的萼然惊羡转入对花容花貌的由衷礼赞,牡丹之貌,诗人美其名日“倾城”,
4、这“倾城”二字,殊非过誉。唐代人对牡丹花的痴迷钟爱,的确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两京是牡丹荟萃之地,每当四、五月份牡丹盛开时。整个帝京为之哄动。白居易有“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欲狂”之诗,刘禹锡也有“花开季节动京城”之句描述当时赏花的空前盛况。诗人在此,没有用工笔精敷细绘牡丹形象,而是以倾城之举来侧面烘托倾城之色,笔法空灵,较之于工笔重彩勾画更具无穷魅力。 最终,诗人以“天教晚发赛诸花”一句再评花之品性。重在晚”与“赛”两字上做文章。牡丹晚发,开于暮春。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女主子公杜丽娘在“游园惊梦”一折中唱道:“牡丹虽好,她春归怎占得先!”既是叹亦是赞。牡丹俏不争春,天教晚发而集众芳之长。当然我
5、们也可由此而寻绎一下诗人彼时心境,或许还包涵着大器晚成或对晚景赞美之昧外之旨。至于“赛诸花”之赛字,亦颇可玩味,既云“赛”,必有赛之对象和意义。在此我们不妨引一下刘禹锡的另一首赏牡丹诗。诗云:“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季节动京城。”此四句可为“赛诸花”三字诠解。诗人之于牡丹的一片爱心,是与对女性美志向化身的追求以及对阴柔之美的生命体验发生契合的,他对牡丹的美感阅历,是在与芍药、荷花诸花品赏比较的基础上形成的。芍药因妖艳而无标格,荷花太干净而缺少风情,只有牡丹花婀娜而不失端庄,顾盼之间百媚俱生。此种美,才是诗人最心醉的,也是牡丹之所以令群芳失色、独占鳌头的缘由所在。从
6、这个意义上讲,牡丹被誉为天姿国色,当之无愧。 第一个把花与女性相比的天才,无疑创建了人类审美历程上的宏大飞跃。尽管刘禹锡这首牡丹诗还是将花拟人,但已不是简洁地重复,而是对此作了更高层次的审美观照。他将对牡丹的花容、花性的观赏和感受,升华到对女性优美特性形象的精神把握,即形、神、情三者并举,爱得有特性,有情睐,包涵了更广更深的美学意义。 赏牡丹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季节动京城。 此诗乃赞颂牡丹之作,其赞颂之手法,乃用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诗人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从侧面来写牡丹。诗一起先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与芙蕖本是为人所宠爱的
7、花卉,然而诗人赞颂牡丹,乃用“芍药妖无格”和“芙蕖净少情”以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芍药”,原来同样是一种具有欣赏价值的花卉,但据说到了唐代武则天以后,“牡丹始盛而芍药之艳衰”(王禹傅芍药诗序)。以至有人将牡丹比为“花王”,把芍药比作“近侍”。此处,刘禹锡也怀着主观感情,把芍药说成虽妩媚但格调不高。“芙蕖”,是在诗文中常以清高干净的面目出现的花卉,但刘禹锡也许因为她亭亭玉立于池面之中,令人只可远观而不行近玩的原因,说她纯净而寡情。这里示意了牡丹兼具妖、净、格、情四种资质,可谓花中之最美者。 前两句用的是抑彼扬此的手法,为牡丹的出现作铺垫,而第三句笔锋一转,从正面赞颂牡丹。“唯有”一词
8、,突出强调了只有牡丹才配称“真国色”,表明白诗人对牡丹的偏爱。“国色天香”则成了当时对牡丹的定评,也为后人所乐于接受和沿用。牡丹是花中之王,“百般颜色百般香”(邵雍牡丹吟)。但此诗却只字未提牡丹的色香,仅说“花开季节动京城”。这句表现了人们倾城而出欣赏牡丹的喧闹景象,以此赞颂牡丹为人赏爱的倾国之色。牡丹在诗人眼里,她姿色超群,是国中最佳“美人”。由于牡丹具有无与伦比的姿色,竞使得花开季节京城轰动,人们竞相品赏,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时尚,说出了多数人的心声。这里“动”字用得极妙,仿佛使人看到了当时人们为了欣赏牡丹而万人空巷、人头攒动的生动场面。 这短短四句诗,写了三种名花,而其中又深含了诗人丰富的
9、审美思想。诗人没有遗忘对芍药与荷花美妙一面的赞誉,却又突出了牡丹的姿色,令人玩味无穷。作为花木,原来无所谓格调高下和感情的多寡,但诗人用拟人化和烘托的手法,奇妙生动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牡丹是中国特产的名花,春末开花,花大而美。唐代高宗、武后时始从汾晋(今山西汾河流域)移植于京城,玄宗时犹视为珍品。此诗即写唐人赏牡丹的盛况。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与地点,由陶敏、陶红雨校注的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依据诗中用李正封“国色”之语推想此诗为大和二年(828年)至五年831年作者在长安所作;瞿蜕园的刘禹锡集笺证认为,此诗作于唐大和年间作者重入长安之时;高志忠的刘禹锡诗编年校注认为,此诗
10、与浑侍中宅牡丹作于同时;吴钢、张天池刘禹锡诗文选注疑此诗为永贞革新时所作。 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今日花前饮,甘心醉数杯。但愁花有语,不为老人开。 和令狐相公别牡丹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际。 浑侍中宅牡丹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径尺千馀朵,人间有此花。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 刘禹锡有关牡丹的诗词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