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肝胆生化.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82762008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7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肝胆生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19肝胆生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肝胆生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肝胆生化.ppt(7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肝胆生化肝胆生化Biochemistry in Liver 结构:结构:双重血液供应:肝动脉、门静脉双重血液供应:肝动脉、门静脉 两条输出通道:肝静脉、胆道系统两条输出通道:肝静脉、胆道系统 丰富的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丰富的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Golgi体高活性和完备的酶体系体高活性和完备的酶体系 功能:功能:代谢、分泌、排泄、生物转化代谢、分泌、排泄、生物转化概概 述述第一节第一节肝脏在代谢中的作用肝脏在代谢中的作用Function of Liver in Material Metabolism 一、肝脏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一、肝脏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调

2、节血中代谢物水平:调节血中代谢物水平:葡萄糖、氨基酸葡萄糖、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吸收脂肪的消化吸收:胆汁酸盐胆汁酸盐调节血糖浓度恒定调节血糖浓度恒定:糖原合成、糖原分解、糖异生糖原合成、糖原分解、糖异生调节脂类的供能过程调节脂类的供能过程:G摄入摄入消耗:消耗:乙酰乙酰CoA丙二酰丙二酰CoAFA 磷脂酸磷脂酸甘油二酯甘油二酯TGVLDLG消耗消耗摄入:摄入:脂肪动员脂肪动员FA乙酰乙酰CoA酮体酮体为全身提供和调节供能物质为全身提供和调节供能物质氧化氧化自身的能量供应:自身的能量供应:利用氨基酸降解生成的酮酸利用氨基酸降解生成的酮酸二、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二、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肝糖原的合成与分

3、解、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异生、糖异生、糖酵解途径、糖的有氧氧化糖酵解途径、糖的有氧氧化 回顾:肝内进行那些糖代谢途径?回顾:肝内进行那些糖代谢途径?不同营养状态下肝内如何进行糖代谢?不同营养状态下肝内如何进行糖代谢?作用:作用:维持血糖浓度恒定,保障全身各组织,尤维持血糖浓度恒定,保障全身各组织,尤 其是大脑和红细胞的能量供应提供物质基础。其是大脑和红细胞的能量供应提供物质基础。Gn合成:合成:葡萄糖葡萄糖+ATP G-6-P+ADPG-6-P G-1-PG-1-P+UTP UDP-Glc+PPiUDP-Glc+Gn(糖原引物糖原引物)UDP+Gn+1 己糖激酶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葡萄糖激酶

4、)饱食状态饱食状态 肝糖原合成肝糖原合成 过多糖则转化为脂肪,以过多糖则转化为脂肪,以VLDL形式输出形式输出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UDP-Glc焦磷酸酶焦磷酸酶糖原合酶糖原合酶Glc 乙酰乙酰CoA丙二酰丙二酰CoAFA磷脂磷脂酸酸甘油二酯甘油二酯TGVLDLGlc合成脂肪:合成脂肪:糖原糖原(Gn)+H3PO4 糖原磷酸化酶糖原磷酸化酶 糖原糖原(Gn-1)+G-1-P G-1-P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G-6-PG-6-P+H2O 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酶 Glc+H3PO4*肝脏中富含葡萄糖肝脏中富含葡萄糖-6-磷酸酶,肌肉中没有磷酸酶,肌肉中没有空腹状态空

5、腹状态 肝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生糖氨基酸生糖氨基酸 -酮酸酮酸 -NH2 甘油甘油 -磷酸甘油磷酸甘油 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 乳酸乳酸 丙酮酸丙酮酸 2H 饥饿状态饥饿状态 以糖异生为主以糖异生为主 脂肪动员脂肪动员酮体合成酮体合成节省葡萄糖节省葡萄糖非糖物质糖异生非糖物质糖异生G消耗消耗摄入:脂肪动员摄入:脂肪动员FA乙酰乙酰CoA酮体酮体脂肪动员脂肪动员果糖、半乳糖果糖、半乳糖 葡萄葡萄糖糖*肝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维持血糖浓度恒定的能力下降,易发生低血糖维持血糖浓度恒定的能力下降,易发生低血糖三、肝脏在脂代谢中的作用三、肝脏在脂代谢中的作用回顾:回顾:肝内进行的脂代谢主要有哪些?肝内进

6、行的脂代谢主要有哪些?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的合成及酯化、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的合成及酯化、酮体的生成、胆固醇的合成与转变、脂酮体的生成、胆固醇的合成与转变、脂 蛋白与载脂蛋白的合成蛋白与载脂蛋白的合成(VLDL、HDL、apo C)、脂蛋白的降解脂蛋白的降解(LDL)作用:作用: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合成、分解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合成、分解 与运输均具有重要作用。与运输均具有重要作用。乙酰乙酰CoA丙二酰丙二酰CoAFA磷脂酸磷脂酸甘油二酯甘油二酯TGVLDL乙酰乙酰CoAMVA鲨烯鲨烯C CE LDLPL的合成:影响脂肪的转运的合成:影响脂肪的转运LCAT HDL肝在脂代谢各过程中的作用肝在脂

7、代谢各过程中的作用消化吸收消化吸收 分泌胆汁,其中胆汁酸为脂类消化分泌胆汁,其中胆汁酸为脂类消化 吸收所必需吸收所必需合成合成 脂肪酸、甘油三酯、胆固醇、胆固醇酯、脂肪酸、甘油三酯、胆固醇、胆固醇酯、磷脂、磷脂、VLDL、HDL 分解分解 甘油三酯分解、脂肪酸的甘油三酯分解、脂肪酸的氧化、氧化、生成酮体生成酮体 脂肪动员脂肪动员FA乙酰乙酰CoA酮体酮体 *HMGCoA合酶合酶 *乙酰乙酸硫激酶、琥珀酰乙酰乙酸硫激酶、琥珀酰CoA转硫酶转硫酶运输运输 VLDL、HDL甘油激酶甘油激酶(肝、肾、肠肝、肾、肠)ATP ADP 磷酸甘油脱氢酶磷酸甘油脱氢酶 NAD+NADH+H+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

8、丙酮PiCHCH2 2OO-CHCH2 2OH OH C=O 糖酵解糖酵解3-磷酸甘油磷酸甘油游离甘油游离甘油 甘油的利用甘油的利用:甘油激酶甘油激酶*肝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脂肪泻脂肪泻”:胆汁酸合成减少:胆汁酸合成减少 CE/C比值下降比值下降 脂蛋白电泳谱的异常:脂蛋白电泳谱的异常:CM、VLDL、LDL、IDL、HDL 脂肪肝:脂肪肝:PL合成障碍合成障碍 脂肪代谢障碍脂肪代谢障碍四、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四、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在血浆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在血浆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合成与分泌血浆蛋白质(合成与分泌血浆蛋白质(球蛋白除外)球蛋白除外)清除血浆蛋白质(清蛋白除外)清除

9、血浆蛋白质(清蛋白除外)在氨基酸代谢中的作用在氨基酸代谢中的作用 氨基酸的转氨基、脱氨基、脱羧基、脱硫、氨基酸的转氨基、脱氨基、脱羧基、脱硫、转甲基等(支链氨基酸除外)。转甲基等(支链氨基酸除外)。清除血氨及胺类,合成尿素清除血氨及胺类,合成尿素合成含氮化合物合成含氮化合物 *肝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血浆蛋白质减少血浆蛋白质减少 清蛋白明显减少:水肿、腹水、清蛋白明显减少:水肿、腹水、A/G下降下降 凝血因子减少:出血凝血因子减少:出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加支链支链/芳香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33.5:1)降低降低尿素合成减少,血氨增高尿素合成减少,血氨增高假性神经递质增高假

10、性神经递质增高五、肝脏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五、肝脏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及储存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及储存 是是Vit A、D、E、K的主要储存场所的主要储存场所维生素的转化维生素的转化 维生素维生素A原原VitA Vit D31,25-(OH)2-Vit D3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辅酶(基)的组成成分辅酶(基)的组成成分B族族维生素维生素活性形式活性形式辅酶(基)形式辅酶(基)形式B1TPP-酮酸氧化脱羧酶的辅酶、转酮醇酶酮酸氧化脱羧酶的辅酶、转酮醇酶的辅酶的辅酶B2FMN、FAD氧化还原酶的辅基氧化还原酶的辅基烟酸烟酸NAD+、NADP+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B

11、6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醛/胺胺转氨酶、脱羧酶、转氨酶、脱羧酶、ALA合酶的辅酶合酶的辅酶泛酸泛酸CoA、ACP酰基转移酶的辅酶酰基转移酶的辅酶生物素生物素羧化酶的辅酶羧化酶的辅酶叶酸叶酸FH4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B12甲基钴胺素、羟钴胺素、甲基钴胺素、羟钴胺素、5脱氧腺苷钴胺素脱氧腺苷钴胺素甲硫氨酸合成酶(甲基转移酶)的辅甲硫氨酸合成酶(甲基转移酶)的辅基基-硫辛酸硫辛酸硫辛酸乙酰转移酶的辅酶硫辛酸乙酰转移酶的辅酶六、肝脏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六、肝脏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激素的灭活激素的灭活(inactivation of hormone)激素主要在肝中激素主要在肝中转化或降解后失

12、去活性转化或降解后失去活性的的过程称为激素的灭活。过程称为激素的灭活。主要方式:生物转化主要方式:生物转化类固醇激素:类固醇激素:加氢还原、与加氢还原、与Ga结合结合 17-OH-CS、17-KS儿茶酚胺类激素:儿茶酚胺类激素:COMT、MAOVMA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 胰岛素转氢酶、胰岛素转氢酶、胰岛素酶胰岛素酶A链、链、B链链七、肝脏在水盐代谢中的作用七、肝脏在水盐代谢中的作用钠、钾代谢:钠、钾代谢: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谷胱甘肽与金属硫蛋白调节微量金属元素谷胱甘肽与金属硫蛋白调节微量金属元素能量代谢能量代谢 吸收、调节、自身能量吸收、调节、自身能量糖代谢

13、糖代谢 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氧化、糖异生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氧化、糖异生脂代谢脂代谢 消化、吸收、合成、分解、运输消化、吸收、合成、分解、运输蛋白质代谢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合成、氨基酸代谢、解除氨、胺蛋白质合成、氨基酸代谢、解除氨、胺 毒、合成含氮化合物毒、合成含氮化合物维生素代谢维生素代谢 吸收、储存、转化、辅酶(基)吸收、储存、转化、辅酶(基)激素代谢激素代谢 灭活(生物转化)灭活(生物转化)水盐代谢水盐代谢 Na+、K+、微量金属元素、微量金属元素第第 二二 节节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Biotransformation Functio

14、n of Liver一、概一、概 述述定义定义 一些非营养物质进行化学转变、增加其极性一些非营养物质进行化学转变、增加其极性(水溶性)、使其易随胆汁或尿液排泄,这种体(水溶性)、使其易随胆汁或尿液排泄,这种体内转化过程称为内转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对象对象 内源性:如激素、胺类、氨、胆色素等内源性:如激素、胺类、氨、胆色素等 外源性:如药物、毒物、色素等外源性:如药物、毒物、色素等 主要场所主要场所 肝肝是主要器官,但在肺、肾、胃肠道和皮肤也是主要器官,但在肺、肾、胃肠道和皮肤也 有一定生物转化功能。有一定生物转化功能。二、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二、生物

15、转化的反应类型类型类型 第一相反应: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第二相反应: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结合反应*有些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即可顺利排出体外。有些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即可顺利排出体外。*物物质质即即使使经经过过第第一一相相反反应应后后,极极性性改改变变仍仍不不大大,必必须须与与某某些些极极性性更更强强的的物物质质结结合合,即即第第二二相反应,才最终排出。相反应,才最终排出。乙酰胆碱乙酰胆碱 乙乙酸酸+胆碱胆碱胆碱酯酶胆碱酯酶+H2O 皮质醇皮质醇 四氢皮质醇四氢皮质醇 四氢皮质醇葡萄糖醛酸酯四氢皮质醇葡萄糖醛酸酯还原酶还原酶2(NADPH+H+)非那西汀非那西汀 乙

16、酰氨基苯酚乙酰氨基苯酚 乙酰氨基苯乙酰氨基苯-葡萄糖醛酸苷葡萄糖醛酸苷第一相反应第一相反应氧化脱乙基氧化脱乙基第二相反应第二相反应 UDPGa (与与Ga结合结合)氧化反应氧化反应+结合反应:结合反应:结合反应结合反应UDPGa水解反应:水解反应:还原反应还原反应+结合反应:结合反应:血红素血红素 胆绿素胆绿素 胆红素胆红素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加单氧酶加单氧酶NADPH,O2还原酶还原酶NADPH+H+结合反应结合反应UDPGa乙醇乙醇 CO2+H2O+ATP乙醇(大量)乙醇(大量)乙醛乙醛 CO2+H2O醇脱氢酶醇脱氢酶MEOS 加单氧酶加单氧酶NADPH,O2氧化反应:氧

17、化反应:氧化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还原反应+结合反应:结合反应:对体内的非营养物质进行转化,使其对体内的非营养物质进行转化,使其灭活灭活 (inactivate),或,或解毒解毒(detoxicate);更为;更为 重要的是可使这些物质的溶解度增加,易重要的是可使这些物质的溶解度增加,易 于于从胆汁、尿液从胆汁、尿液排出体外。排出体外。生理解毒作用与致毒作用的双重特点生理解毒作用与致毒作用的双重特点三、生物转化的三、生物转化的意义意义肝的生物转化作用肝的生物转化作用解毒作用解毒作用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年龄、性别、疾病、种族、年龄、性别、疾病、种族、诱导物、抑制物等诱导物、抑制物等意义:意义:指

18、导用药指导用药 四、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四、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第第 三三 节节 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Metabolism of Bile Pigment and Jaundice胆色素胆色素(bile pigment)是体内铁卟啉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在体内分解代谢所产生的各种物化合物在体内分解代谢所产生的各种物质的总称。包括胆绿素质的总称。包括胆绿素(biliverdin)、胆、胆红素红素(bilirubin)、胆素原族、胆素原族(bilinogens)、胆素族胆素族(bilins)。胆色素的概念胆色素的概念1.胆红素的来源胆红素的来源体内的铁卟啉化合物体内的铁卟啉化合物血红蛋血红

19、蛋白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酶及过氧化物酶。约约80%来自衰老红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一、胆红素的生成与转运一、胆红素的生成与转运2.胆红素的生成过程胆红素的生成过程 部位部位 肝、脾、骨髓的网状内皮系统细胞肝、脾、骨髓的网状内皮系统细胞 微粒体与胞液中微粒体与胞液中 过程过程衰老红细胞衰老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珠蛋白珠蛋白进入蛋白进入蛋白质代谢库质代谢库血红素血红素胆绿素胆绿素胆红素胆红素血红素加单氧酶血红素加单氧酶胆绿素还原酶胆绿素还原酶O2,NADPH+H+CO,Fe2+胆红素的生成过程胆红素的生成过程

20、胆胆红红素素空空间间结结构构示示意意图图 胆红素的性质胆红素的性质亲脂疏水,对大脑具有毒性作用亲脂疏水,对大脑具有毒性作用 3.胆红素在血中的转运胆红素在血中的转运 运输形式运输形式 胆红素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清蛋白复合体 意义意义 增加胆红素在血浆中的溶解度,限制增加胆红素在血浆中的溶解度,限制 胆红素自由通过生物膜产生毒性作用。胆红素自由通过生物膜产生毒性作用。未结合未结合/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lirubin)与血浆清蛋白与血浆清蛋白/1-球蛋白结合球蛋白结合 清蛋白高亲和力部位可紧密结合清蛋白高亲和力部位可紧密结合25mg/100ml胆红素胆红素 正常

21、人总胆红素浓度:正常人总胆红素浓度:0.11mg/100ml竞争结合剂竞争结合剂如磺胺药、脂肪酸、水杨酸、胆汁酸等如磺胺药、脂肪酸、水杨酸、胆汁酸等二、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二、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1.摄取作用摄取作用胆红素与清蛋白分离后,通过肝血窦胆红素与清蛋白分离后,通过肝血窦表面肝细胞膜上的特异性载体进入肝细胞表面肝细胞膜上的特异性载体进入肝细胞2.结合作用结合作用 转运:转运:配体蛋白(配体蛋白(Y、Z)部位:部位:滑面内网质滑面内网质 反应:反应:结合反应结合反应(主要为结合物为葡萄糖醛酸(主要为结合物为葡萄糖醛酸 胆红素酯)胆红素酯)*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的生成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的

22、生成UDP葡萄糖葡萄糖 UDP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 UDP葡萄糖脱氢酶葡萄糖脱氢酶 2NAD+2NADH+2H+胆红素胆红素+UDP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一酯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一酯+UDPUDP-葡萄糖醛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酸基转移酶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一酯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一酯+UDP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二酯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二酯+UDPUDP-葡萄糖醛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酸基转移酶*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二酯的结构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二酯的结构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的胆红素称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的胆红素称为结合胆红素,又称为结合胆红素,又称直接直接胆红素。胆

23、红素。未结合未结合/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未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未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的胆红素称为未结合的胆红素称为未结合/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又称又称间接间接胆红素。胆红素。*两种胆红素两种胆红素酶:酶:胆红素胆红素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产物:产物:主要为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二酯,另有少主要为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二酯,另有少 量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一酯、硫酸胆红量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一酯、硫酸胆红 素,统称为素,统称为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结合反应过程:总结合反应过程:胆红素胆红素 胆红素胆红素-Y/Z蛋白蛋白(胞液胞液)配体蛋白配体蛋白Y/Z胆红素胆红素-Y/Z蛋白蛋白(

24、滑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结合结合/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UDP-葡萄糖醛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酸基转移酶运输运输UDP-Ga未结合未结合/间接间接/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项项 目目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别别 名名未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未结合未结合结合结合与重氮试剂反应与重氮试剂反应慢或间接反应慢或间接反应迅速直接反应迅速直接反应水中溶解度水中溶解度小小大大进入脑组织产生毒性进入脑组织产生毒性大大无无经肾脏随尿排出经肾脏随尿排出不能不能能能两种胆红素的区别两种胆红素的区别*

25、主动转运消耗能量主动转运消耗能量*限速步骤限速步骤胆红素胆红素-Ga 胆道胆道 肠腔肠腔毛毛细胆管细胆管ATP3.排泄作用排泄作用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排出到毛细胆管中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排出到毛细胆管中,排泄入胆汁中,再随胆汁排入肠道。排泄入胆汁中,再随胆汁排入肠道。血液血液结合结合 清蛋白清蛋白-胆红素胆红素清蛋白清蛋白 胆红素胆红素 胆红素胆红素-Y/Z 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胆红素酯UDP-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醛酸基转移酶Y/Z UDP-Ga UDP胆汁胆汁肝细胞肝细胞(滑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胞液)(胞液)间胆间胆间胆间胆直胆直胆摄取摄取排泄排泄直胆直胆配体蛋白Y/Z肝细胞内

26、胆红素的代谢肝细胞内胆红素的代谢三、胆红素在肠中的转变三、胆红素在肠中的转变 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胆素原胆素原水解水解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还还原原胆素胆素氧化氧化 过程过程胆素原族:胆素原族:中胆素原,粪胆素原,中胆素原,粪胆素原,D-尿胆素原尿胆素原胆素族:胆素族:L-尿胆素,粪胆素,尿胆素,粪胆素,D-尿胆素尿胆素未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直胆直胆间胆间胆 胆素原的肠肝循环胆素原的肠肝循环肠肠道道中中有有少少量量的的胆胆素素原原可可被被肠肠黏黏膜膜细细胞胞重重吸吸收收,经经门门静静脉脉入入肝肝,其其中中大大部部分分又又以以原原形形通通过过肝肝脏脏再再随随胆胆汁汁排排入入肠肠道道,形形成成胆胆

27、色色素素的的肠肠肝肝循循环环(bilinogen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四、胆素原族的肠肝循环及四、胆素原族的肠肝循环及尿中胆素原的排泄尿中胆素原的排泄胆红素胆红素-Ga 胆红素胆红素 胆素原胆素原族族粪胆素原粪胆素原粪胆素粪胆素肝胆素原肝胆素原尿胆素原尿胆素原尿胆素尿胆素肾脏肾脏1020%门静脉门静脉(回肠末端回肠末端)肠菌肠菌还原还原Ga体循环体循环(小部分小部分)O2O2尿三胆:尿三胆:尿胆红素、尿胆素原、尿胆素尿胆红素、尿胆素原、尿胆素尿胆素原的排出量:尿胆素原的排出量:尿液的尿液的pH值、胆红素的值、胆红素的 形成量、肝细胞的功能、胆道阻塞形成量、肝细

28、胞的功能、胆道阻塞8090%胆色素的形成及其肠肝循环胆色素的形成及其肠肝循环五、血清胆红素与黄疸五、血清胆红素与黄疸 正常血清胆红素浓度正常血清胆红素浓度 1.7117.1 mol/L 4/5为间接胆红素,其余为直接胆红素为间接胆红素,其余为直接胆红素 血清血清胆红素与黄疸胆红素与黄疸(jaundice)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17.1 mol/L 隐性黄疸:隐性黄疸:17.134.2 mol/L 显性黄疸:显性黄疸:34.2 mol/L指标指标 正常正常血清胆红素血清胆红素 总量总量 17.1mol/L 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13.7mol/L 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17.1mol/L

29、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尿三胆尿三胆 尿胆红素尿胆红素 -尿胆素原尿胆素原 尿胆素尿胆素 粪便颜色粪便颜色 深深2.肝细胞性黄疸(肝原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肝原性黄疸)由于肝细胞破坏,其摄取、转化和排泄胆红素能力降低所致。由于肝细胞破坏,其摄取、转化和排泄胆红素能力降低所致。指标指标 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血清胆红素血清胆红素 总量总量 17.1mol/L 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尿三胆尿三胆 尿胆红素尿胆红素 +尿胆素原尿胆素原 尿胆素尿胆素 粪便颜色粪便颜色 变浅变浅或正常或正常3.阻塞性黄疸(肝后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肝后性黄疸)各种原因引起的胆

30、汁排泄通道受阻,使胆小管和毛细胆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通道受阻,使胆小管和毛细胆管内压力增大破裂,致使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管内压力增大破裂,致使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造成血造成血清胆红素升高所致。清胆红素升高所致。指标指标 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血清胆红素血清胆红素 总量总量 17.1mol/L 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尿三胆尿三胆 尿胆红素尿胆红素 +尿胆素原尿胆素原 尿胆素尿胆素 粪便颜色粪便颜色 阻塞时陶阻塞时陶土色土色各种黄疸时血、尿、粪中某些指标的改变各种黄疸时血、尿、粪中某些指标的改变指标指标 正常正常血清胆红素血清胆红素 总量总量 17.1mol/L 17.1mo

31、l/L 17.1mol/L 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13.7mol/L 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3.4mol/L 尿三胆尿三胆 尿胆红素尿胆红素 -+尿胆素原尿胆素原 少量少量 尿胆素尿胆素 少量少量 粪便颜色粪便颜色 正常正常 深深 变变浅或正常浅或正常 完全阻塞陶土色完全阻塞陶土色溶血性溶血性黄疸黄疸肝细胞肝细胞性黄疸性黄疸阻塞性阻塞性黄疸黄疸 重氮试验重氮试验 间间+间间+直直+直直+胆色素代谢胆色素代谢 黄疸黄疸 血清血清 尿尿 粪粪 类型类型 未结合未结合 结合结合 重氮试重氮试 胆红素胆红素 胆素原胆素原 粪胆粪胆 胆红素胆红素 胆红素胆红素 剂反应剂反应 素原素原溶血性溶血性 间接阳

32、性间接阳性 阻塞性阻塞性 直接阳性直接阳性 肝细胞性肝细胞性 双相双相 或或 三类黄疸的鉴别小结表三类黄疸的鉴别小结表第第 四四 节节 胆汁和胆汁酸盐胆汁和胆汁酸盐Metabolism of Bile and Bile Salts胆道系统胆道系统 肝分泌肝分泌 胆囊浓缩胆囊浓缩(肝胆汁肝胆汁)(胆囊胆汁胆囊胆汁)一、胆一、胆 汁汁 肝胆汁:肝胆汁:水分多、比重轻水分多、比重轻 胆囊胆汁:胆囊胆汁:水分少、比重大水分少、比重大 组成:组成:水、胆汁酸水、胆汁酸(bile acids)/胆汁酸盐胆汁酸盐 (含量最高含量最高)、胆色素、胆固醇、胆色素、胆固醇、蛋蛋 白质、脂肪酸、白质、脂肪酸、无机盐

33、、排泄物等无机盐、排泄物等胆汁酸胆汁酸(bile acids)的概念的概念胆胆汁汁酸酸是是存存在在于于胆胆汁汁中中一一大大类类胆胆烷烷酸酸的的总总称称,以以钠钠盐盐或或钾钾盐盐的的形形式式存存在在,即胆汁酸盐,简称胆盐即胆汁酸盐,简称胆盐(bile salts)。二、胆汁酸的代谢与功能二、胆汁酸的代谢与功能初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primary bile acid)次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secondary bile acid)初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是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直接合成的胆汁酸,是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直接合成的胆汁酸,包括胆酸、鹅脱氧胆酸及相应结合型胆汁酸。包括胆酸、鹅脱氧胆酸及相应结合型

34、胆汁酸。次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初级胆汁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初级胆汁酸 7-羟基脱羟羟基脱羟后生成的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及石胆酸。后生成的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及石胆酸。按按来源来源分分1.胆汁酸的种类胆汁酸的种类7-羟基脱羟羟基脱羟胆酸胆酸脱氧胆酸脱氧胆酸初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石胆酸石胆酸7-羟基脱羟羟基脱羟鹅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次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游离胆汁酸游离胆汁酸胆酸胆酸游离胆汁酸游离胆汁酸(free bile acid)结合胆汁酸结合胆汁酸(conjugated bile acid)按按结构结构分分 结合胆汁酸结合胆汁酸CONHCH2CH2

35、SO3H牛磺胆酸牛磺胆酸甘氨胆酸甘氨胆酸CONHCH2COOH2.胆汁酸的生成胆汁酸的生成(1)初级胆汁酸的生成初级胆汁酸的生成 部位:部位:肝细胞的胞液和微粒体中肝细胞的胞液和微粒体中 原料:原料:胆固醇胆固醇 限速酶:限速酶:胆固醇胆固醇7-羟化酶羟化酶*胆固醇转化成胆汁酸是其在体内代谢胆固醇转化成胆汁酸是其在体内代谢 的主要去路的主要去路胆固醇胆固醇(27C)7-羟化胆固醇羟化胆固醇初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24C)结合型初级胆汁酸结合型初级胆汁酸 过程过程(2)次级胆汁酸的生成次级胆汁酸的生成 部位:部位:小肠下段和大肠小肠下段和大肠 过程:过程:初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结合型)(结合型)次

36、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游离型)(游离型)肠菌肠菌水解脱羟水解脱羟甘氨胆酸、甘氨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胆酸牛磺胆酸 牛磺鹅脱氧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胆酸胆酸 鹅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脱氧胆酸脱氧胆酸 石胆酸石胆酸由胆道排入肠道,由胆道排入肠道,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在肠道细菌作用下7位脱羟基位脱羟基 胆汁酸:胆汁酸:反馈抑制反馈抑制7羟化酶羟化酶甲状腺素:甲状腺素:促进促进7羟化酶、侧链氧化酶羟化酶、侧链氧化酶3.胆汁酸生成的调节胆汁酸生成的调节 胆固醇的主要分解代谢排泄途径胆固醇的主要分解代谢排泄途径 促进脂类的消化与吸收促进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立体构型立体构型亲水与疏水两个侧面亲水与疏水两

37、个侧面 维持胆汁中胆固醇呈溶解状态维持胆汁中胆固醇呈溶解状态 4.胆汁酸的生理功能胆汁酸的生理功能胆汁酸肠肝循环概念胆汁酸肠肝循环概念 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腔后,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腔后,95%可以通过重吸可以通过重吸收经门静脉又回到肝,在肝细胞内转变为结合收经门静脉又回到肝,在肝细胞内转变为结合型胆汁酸,并与肝细胞新合成的初级结合胆汁型胆汁酸,并与肝细胞新合成的初级结合胆汁酸一起经胆道再次排入肠腔的过程。酸一起经胆道再次排入肠腔的过程。三、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及其意义三、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及其意义 胆汁酸肠肝循环的生理意义胆汁酸肠肝循环的生理意义 将有限的胆汁酸反复利用以满足人体对胆汁将有限的胆汁酸反复利用以满足人体对胆汁 酸的生理需要。酸的生理需要。胆汁酸的肠肝循环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