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神经系统正常基本病变.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医学神经系统正常基本病变.pptx(1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节 影像学检查方法一、头颅平片 plain skull radiography:正侧位、必要时切线位二、CT:1、平扫,其中高分辨率CT平扫常用于内耳、岩骨、颅底骨的检查。2.CT增强扫描:主要用于鉴别病灶性质、了解病变的良恶性程度和血供情况。3.CT血管成像(CTA):CT增强快速扫描,采集资料,用MIP或VR法进行三维重建显示清晰脑血管和组织结构、病灶的关系。4.CT灌注扫描:反映脑组织或病灶内的血流微循环规律。有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第1页/共119页CTCT检查检查 优点:简便、迅速、安全、无痛苦;断层图象,空间分辨率高,软组织结构清晰;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正确率均较高;CT血
2、管造影可望作为血管性病变的筛选方法之一;可进行定量分析。缺点:可产生伪影;不能直接扫描矢状面;其它人为因素的影响.第2页/共119页 适应症:所有颅脑疾病。血管畸形、早期脑梗塞、部分癫痫、脑干病变。对于较小的颅神经瘤等CTCT检查仍不理想。第3页/共119页增强扫描的适应症增强扫描的适应症 脑肿瘤、脑血管病、颅内感染性疾病、先天性异常,作平扫和增强.脑肿瘤术后复查或只有增强检查才能显示病变的复查病例可只作增强检查。第4页/共119页横断面扫描第5页/共119页横断面扫描常用基线第6页/共119页CT平扫和增强第7页/共119页冠状面扫描 用于观察大脑深部、大脑凸面、近颅底的脑内和幕下病变、鞍区
3、病变。第8页/共119页冠状面仰卧位扫描示意图第9页/共119页第10页/共119页薄层扫描可观察病变的细节用于冠状面和矢状面重建可用于垂体微腺瘤、脑干内小病变最薄可达0.5mm射线量增加第11页/共119页乳突薄层扫描第12页/共119页三、MRI检查:1.自旋回波序列 SE:获得常规T1WI、T2WI图像。2.反转恢复成像序列 IR:FLAIR的水抑制技术,图像对比形成T2WI,减少T2WI时高信号的自由水掩盖某些病变的可能。3.MRI快速成像序列 FSE、平面回波成像技术 EPI:其中梯度回波序列 GRE4.MRI增强扫描:对比剂Gd-DTPA5.MRA:利用MRI特殊的流空效应而不需要
4、对比剂即可进行血管造影,显示大血管及主要的分支。第13页/共119页6.MR弥散加权成像 DWI:主要用于早期诊断脑梗死。7.MR灌注加权成像 PWI:用于脑梗死的预后推测、溶栓治疗的疗效情况,与部分脑肿瘤的鉴别诊断。8.MR波谱 MRS:测定人体内化合物的非损伤技术,用于脑梗死后血管再通的可能性判断,部分脑肿瘤的鉴别诊断。9.MR脑功能成像 fMRI:主要用于探测脑内各功能区的位置和对各种刺激的反应程度。目前常用:SE序列T1WI、FSE序列T2WI、自由水抑制成像(FLAIR)、弥散加权成像(DWI).四、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DSA:主要用于脑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第14页/共119
5、页MRI MRI 检检 查查 优点:任意方向成象;软组织对比度高;无骨伪影;能显示神经核团;功能及代谢研究;血管成象技术已经成熟;无X X线辐射损伤。缺点:对钙化不敏感;伪影:化学位移伪影、移动伪影、金属伪影。第15页/共119页 禁忌症:体内有磁性物质;幽闭恐怖症;需抢救及不合作病人;早妊(尤其3 3月内)。适应症:除外禁忌症的所有颅脑疾患。第16页/共119页正常颅脑T1和T2加权像弥散张量成像第17页/共119页波谱分析第18页/共119页脑功能成象第19页/共119页第20页/共119页第二节第二节 正常影像表现正常影像表现一、颅脑一、颅脑MRIMRI正常图像正常图像1.1.脑实质:脑
6、实质:脑白质较灰质含水少而含脂多。脑白质较灰质含水少而含脂多。在在T1WIT1WI上脑白质信号高于灰质,而在上脑白质信号高于灰质,而在T2WIT2WI上脑白质信号低上脑白质信号低于灰质。于灰质。脑垂体信号高于脑白质。脑垂体信号高于脑白质。2.2.脑室、脑池、脑沟:脑室、脑池、脑沟:由于含有大量的脑脊液,呈长由于含有大量的脑脊液,呈长T1T1、长长T2T2,即即在在T1WIT1WI呈低信号、在呈低信号、在T1WIT1WI上呈高信号。上呈高信号。3.3.脑神经:脑神经:在在T1WIT1WI上呈等信号强度,上呈等信号强度,4.4.脑血管脑血管:由于流空效应,:由于流空效应,呈无信号区。呈无信号区。5
7、.5.颅骨和软组织:颅骨和软组织:头皮脂肪组织多在头皮脂肪组织多在T1WI T1WI、T2WIT2WI均均呈高信号。颅骨内外板、硬脑膜、乳突气房、副鼻呈高信号。颅骨内外板、硬脑膜、乳突气房、副鼻窦不含质子呈无信号或低信号窦不含质子呈无信号或低信号。颅骨板障含脂肪,。颅骨板障含脂肪,其中血流慢因而呈高信号。其中血流慢因而呈高信号。第21页/共119页第22页/共119页枕叶小脑蚓部脑干桥前池垂体蝶窦视神经内直肌玻璃体筛窦晶体外直肌第23页/共119页听神经第24页/共119页第25页/共119页第26页/共119页第27页/共119页第28页/共119页扁桃体延髓垂体视神经三脑室丘脑侧脑室顶枕沟
8、胼胝体扣带回中央沟中央前回第29页/共119页颅骨脑池脚间池四脑室第30页/共119页第31页/共119页第32页/共119页MRA显示脑血管第33页/共119页二、颅脑CT正常图像1、颅脑横断面图:自颅底到颅顶一般911层。2、颅脑CT密度:脑实质:中等密度,脑灰质较白质密度高,灰质CT值:3240Hu,白质CT值:28-32Hu;脑室、脑沟、脑池:其内为脑脊液呈低密度;乳突、副鼻窦:其内为气体,密度最低;硬脑膜、动静脉、脑神经、肌肉:密度与脑灰质相近。颅骨和钙化:高密度。第34页/共119页第35页/共119页桥小脑角池第36页/共119页鞍上池第37页/共119页第38页/共119页第3
9、9页/共119页第40页/共119页额叶三脑室颞叶大脑脚四叠体池枕叶第41页/共119页额叶侧脑室前角尾状核头内囊前肢豆状核内囊后肢侧脑室后角视放射枕叶四叠体池三脑室丘脑侧裂池外囊第42页/共119页第43页/共119页三、头颅三、头颅X线平片正常表现线平片正常表现 常用后前位 侧位第44页/共119页正常表现正常表现 1.颅板:由内、外板及板障组成。2.颅缝与囟门: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有时可见缝间骨。3.颅板压迹:脑回压迹脑膜中动脉压迹板障静脉压迹蛛网膜粒压迹 4.蝶鞍:前后径11.5mm,深径9.5mm。5.生理性钙斑:松果体钙化大脑镰钙化床突间韧带钙化脉络丛钙化第45页/共119页第
10、46页/共119页四、脑血管造影正常表现四、脑血管造影正常表现 供应脑的动脉有两个来源:颈内动脉、椎动脉。(一)颈内动脉颈内动脉 1.1.颈内动脉颅内段:颈内动脉在颈4 4平面起自颈总动脉,向上直达颅底,经颞骨岩部的颈动脉管进入颅内。向前进入海绵窦,呈S S形弯曲,穿出窦顶向后行,分为大脑前、中动脉。此段称为虹吸部(C2C2C4C4)。第47页/共119页C1C2C3C4C5颈内动脉颅内段C1 后膝段(升段)C2 交叉池段(水平段)C3 前膝段(虹吸段)C4 海绵窦段C5 神经节段(海绵窦前段)第48页/共119页颈内动脉颅内段C1 后膝段(升段)C2 交叉池段(水平段)C3 前膝段(虹吸段)
11、C4 海绵窦段C5 神经节段(海绵窦前段)C1C2C3C4C5第49页/共119页2.2.颈内动脉主要分支:眼动脉:发自虹吸部,经视神经管入眶。眼动脉:发自虹吸部,经视神经管入眶。后交通动脉:向后行,与大脑后动脉吻合。后交通动脉:向后行,与大脑后动脉吻合。脉络膜前动脉:向后内行,进入侧脑室脉络丛。脉络膜前动脉:向后内行,进入侧脑室脉络丛。大脑前动脉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大脑中动脉第50页/共119页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额极动脉胼缘动脉胼周动脉中央沟动脉缘上回动脉角回动脉颞后动脉第51页/共119页豆纹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外侧裂动脉组:眶后(水平段)、岛叶段、升动脉、(顶后、颞后)动脉、(角回、
12、颞后)动脉第52页/共119页(二)椎动脉(二)椎动脉 在颈根部起自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向上穿行上在颈根部起自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向上穿行上6 6个颈椎横突孔,经枕大个颈椎横突孔,经枕大孔进入颅内。椎动脉的分支孔进入颅内。椎动脉的分支有小脑下动脉有小脑下动脉,分布于小脑半球下面的后部和延分布于小脑半球下面的后部和延髓。髓。双侧椎动脉向上行至桥脑下缘合成一条基底动脉。基底动脉的分支有双侧椎动脉向上行至桥脑下缘合成一条基底动脉。基底动脉的分支有桥桥脑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脑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第53页/共119页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基底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左右
13、椎动脉肌支脉络膜后动脉穿动脉后交通动脉第54页/共119页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枕支胼周后动脉第55页/共119页(三)大脑动脉环(脑底动脉环(三)大脑动脉环(脑底动脉环)又称WillisWillis氏环,位于脑底,蝶鞍上方,由大脑前、中、后动脉起始段借前后交通动脉相连接组成。其中前交通动脉为沟通左右颈内动脉系的血管,后交通动脉为沟通颈内动脉系和椎动脉系的血管。第56页/共119页脑底动脉环基底动脉椎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Willis氏环)第57页/共119页第58页/共119页第三节第三节 中枢神经基本病变的影像表中枢神经
14、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现一、颅骨改变:一、颅骨改变:1.1.颅骨缺损、破坏、吸收颅骨缺损、破坏、吸收:颅骨骨质密度减低,颅板模糊、虫蚀状改变、缺失可见于多发颅骨骨质密度减低,颅板模糊、虫蚀状改变、缺失可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嗜酸性肉芽肿,颅骨肿瘤等。性骨髓瘤、嗜酸性肉芽肿,颅骨肿瘤等。第59页/共119页蝶鞍骨质吸收破坏蝶鞍骨质吸收破坏 蝶鞍增大:蝶鞍增大:可见于垂体瘤、颅咽管瘤、可见于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垂体腺瘤、颅内高压。脑膜瘤、垂体腺瘤、颅内高压。蝶鞍变形:蝶鞍变形:鞍旁肿瘤可出现双边征鞍旁肿瘤可出现双边征。第60页/共119页 颅骨连续性中断:颅骨连续性中断:线形骨折、凹陷性骨折、颅缝分
15、离。线形骨折、凹陷性骨折、颅缝分离。颅骨增生:颅骨增生:表现为颅骨密度和厚度的增加。弥漫性增生可见于石骨症、肢端表现为颅骨密度和厚度的增加。弥漫性增生可见于石骨症、肢端肥大症、地中海贫血。局限性增生见于脑膜瘤、骨瘤、骨肉瘤、骨纤维异常增肥大症、地中海贫血。局限性增生见于脑膜瘤、骨瘤、骨肉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髓炎等殖症、骨髓炎等。第61页/共119页第62页/共119页第63页/共119页颅骨骨质增生 内板增厚 外板增生 骨板弥漫增生、结节状增生、弥漫性致密硬化第64页/共119页颅骨多发骨质破坏颅骨骨折颅骨骨质破坏与增生CT显示颅骨骨质改变第65页/共119页MRI颅骨骨质改变第66页/共
16、119页二、脑实质(一)、脑实质内病变CTCT改变:1.1.脑实质密度改变:脑实质密度改变:常分为常分为高密度灶、等密度灶、低密度灶、混杂密度灶。高密度灶、等密度灶、低密度灶、混杂密度灶。2.2.对比增强改变:对比增强改变:明显强化明显强化(脑膜瘤、垂体瘤、恶性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恶性胶质瘤),轻度强化轻度强化(级星级星形细胞瘤),形细胞瘤),均匀强化均匀强化(脑膜瘤、星形细胞瘤、成髓细胞瘤),(脑膜瘤、星形细胞瘤、成髓细胞瘤),不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血管(血管畸形、颅咽管瘤、畸胎瘤、恶性胶质瘤、脑脓肿),畸形、颅咽管瘤、畸胎瘤、恶性胶质瘤、脑脓肿),不强化不强化(脑梗死)(脑梗死)。
17、第67页/共119页很高密度灶第68页/共119页脑实质密度改变:高密度病变第69页/共119页脑实质密度改变:低密度病变第70页/共119页脑实质密度改变:等密度病变第71页/共119页松果体瘤对比增强改变:明显均匀强化第72页/共119页第73页/共119页M 68Y 肺癌脑转移对比增强改变:环状强化第74页/共119页第75页/共119页(二)、脑实质信号异常(二)、脑实质信号异常MRIMRI表表现现1 1、长T1T1、长T2T2:即T1WIT1WI上呈低信号,T2WIT2WI上呈高信号。可见于脑内原发肿瘤、转移瘤、脑软化、脱髓鞘病变、脑脊液种植或脑脊液播散、脑积水、脑脓肿、脑水肿。第7
18、6页/共119页脑质信号异常:长T1、长T2第77页/共119页级星形细胞瘤第78页/共119页第79页/共119页2 2、长T1T1、短T2T2:即在T1WIT1WI、T2WIT2WI上均呈低信号。可见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烟雾瘤、肿瘤内血管、钙化、骨化、纤维组织增生等。第80页/共119页长T1、短T2第81页/共119页第82页/共119页3 3、短T1T1、长T2T2:即在T1WIT1WI、T2WI T2WI上均呈高信号。主要见于富含蛋白的病变、脑出血的亚急性期、肿瘤内出血及含脂肪的病变等。第83页/共119页慢性硬膜下血肿第84页/共119页4 4、短T1T1、短T2T2:即在T1W
19、IT1WI上呈高信号,在T2WIT2WI上呈低信号。见于急性出血、胶样囊肿、黑色素瘤、少数垂体瘤及肿瘤卒中等。第85页/共119页第86页/共119页5 5、混杂信号:见于动静脉瘤出现喘流、AVMAVM伴有血栓形成、肿瘤合并出血、囊变、钙化和肿瘤血管。6 6、增强后信号变化:信号无变化无强化、信号增加强化。轻度、明显强化,均匀强化、环状强化、不均匀强化。第87页/共119页混杂信号第88页/共119页第89页/共119页第90页/共119页第91页/共119页第92页/共119页T1WI平扫T2WI增强:明显均匀强化第93页/共119页三、脑室大小异常包括脑室扩大和脑室缩小。脑室扩大:局部扩大
20、、一侧脑室扩大、双侧脑室扩大、全部脑室扩大。脑室缩小:脑外伤、缺氧或中毒等引起弥漫性脑肿胀。脑室受压变形、移位、闭塞第94页/共119页第95页/共119页第96页/共119页脑室扩大脑室扩大,脑室受压、变形、变窄。第97页/共119页第98页/共119页第99页/共119页第100页/共119页四、脑外积液脑外积液:硬膜外和硬膜下液体聚集。硬膜外液体聚集:血肿、积脓,位于颅骨内板和硬脑膜之间,呈梭形,不超越颅缝,积脓CT平扫呈低密度,MRI T1WI稍低信号,T2WI呈很高信号;血肿CT平扫一般呈高密度。MRI血肿根据不同时间呈多种信号。硬膜下液体聚集:积液、积脓、血肿,呈新月形,范围广泛,
21、不受颅缝限制。第101页/共119页第102页/共119页第103页/共119页第104页/共119页慢性硬膜外血肿第105页/共119页第106页/共119页第107页/共119页五、脑结构异常主要见于各种脑发育异常:胼池体发育不良、脑裂畸形、灰质异位等。灰质异位伴脑裂畸形第108页/共119页第109页/共119页第110页/共119页第111页/共119页六、脑血管的异常表现六、脑血管的异常表现1.1.脑血管移位:脑血管移位:弧性移位、迂曲、聚拢、伸直或分开。弧性移位、迂曲、聚拢、伸直或分开。2.2.脑血管形态改变:脑血管形态改变:增粗、迂曲、狭窄、僵直。增粗、迂曲、狭窄、僵直。3.3.
22、脑血循环改变:脑血循环改变:正常脑血循环时间为正常脑血循环时间为4 4秒,超过秒,超过6 6秒为延长。良性肿瘤循环时间延长,秒为延长。良性肿瘤循环时间延长,恶性肿瘤血循环加快,静脉和静脉窦提前显影。恶性肿瘤血循环加快,静脉和静脉窦提前显影。4.4.肿瘤血管分布与形态:肿瘤血管分布与形态:良性肿瘤血管粗细均匀,呈网状。恶性肿瘤粗细不均,分布良性肿瘤血管粗细均匀,呈网状。恶性肿瘤粗细不均,分布弥散,呈模糊点状表现,肿瘤染色较为明显。弥散,呈模糊点状表现,肿瘤染色较为明显。第112页/共119页脑血管形态改变第113页/共119页DSA显示动静脉畸形第114页/共119页肿瘤血管分布与形态第115页/共119页MRA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完全阻塞第116页/共119页CTA显示动静脉畸形,右侧顶枕部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第117页/共119页谢谢!第118页/共119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19页/共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