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乘法初步认识讲话稿(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乘法初步认识讲话稿(精选多篇).docx(18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乘法初步认识讲话稿(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乘法的初步认识 评课稿 乘法的初步认识 评课稿 湖州市仁皇山小学 王燕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内容是小学阶段学习乘法的起始课。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为今后学习乘法打下基础,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亲身经历乘法的产生过程以及乘法的含义。 从教学设计来看:设计的框架从图片引入列加法算式,得到乘法算式开始新授内容,设计的层次比较传统和稳定。教材也进行了处理,主题图做了基础练习,可见教师准备充分。学生在理解“几个几”时不够透彻,可以借助摆一摆、画一画、分一分等操作活动加深“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建构。这也是突破这节课重点和难点的环节
2、所在。 从课堂生成来看:课一开始列加法算式时,出现了“2+2+2+2+2+2+2+2=14”时,学生有笑场,这时沈老师问:“为什么笑?”这里可以引出产生乘法的必要性的铺垫。沈老师没有很好地抓住这个课堂生成。在加法和乘法的列式中加入对比,可以更好的体现出“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含义,时间多花一些乘法的含义顺势而破。 几点建议: 1.学习任务的要求在明确些;处理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的转换时时间多花一些,后面练习就更顺一些。 2.这是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节课,作业的设计数字可以简单些,重点是熟透“几个几”的乘法含义。 3.沈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在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设计得更趣味性和连贯性,
3、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活跃课堂的氛围。 推荐第2篇: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P 47、48例1例2 教 学 目 标 1、创设情境,通过动手操作,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重点、难点 重点: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具准备 同样长的小棒 挂图 一、情境导入 1、活动引入 伸出你的小手,一直手有5根手指,数一数,4个同学的小手合起来是几根,教师有意识地说:5根,5根,5根,5根,有4个。 2,、初步感知“相同的数” 教师出示算式:
4、2+4+5= 4+4+4= 6+6+6+6= 6+5+8= 5+8+1= 2+2+2+2+2= 提出要求:观察黑板的这些加法算式,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 指明,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引导:加数一样的算式分成一类;加数不一样的算式分成一类。 教师拿走分数不一样的算式,将加数一样的算式排成一列。 师:你瞧。“4+4+4=、6+6+6+6=、2+2+2+2+2=”这3个算式的加法都一样。 读一读算式,感受连加。 说一说,数一数:几个4相加,几个6相加,几个2相加。 过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好多加数相同的例子,这节课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到游乐园里找一找。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1、整体感知,初步认
5、识乘法。(1)出示教材第46页游乐园图。 师:认真观察,他们在玩什么?(旋转小飞机、小火车、过山车。) a) 课件出示旋转小飞机图。问:每架小飞机里有多少 人?(3人) 一共有几个同学在玩旋转小飞机? 学生分小组讨论。 指名上台数一数,列出加法算式。 3个3个地数,一共有5个3,写出加法算式是:3+3+3+3+3=15。 b) 课件出示旋转小火车图。 问:每个车厢里有多少人?(6人) 有几个这样的车厢?(4人) 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6+6+6+6=24) C)课件出示过山车图。 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每排是2人,有7排,那就是7个2,。) 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2+2+2+2+2+2+2=1
6、4) (2)观察这几道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些算式的加数都意义。) 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师:数一数,这是几个几相加?(5个3相加,4个6相加,7个2相加。) (3)在2+2+2+2+2+2+2=14中,你知道算式里面有几个2,这样写方便吗? 为了简便地表示像这样的连加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板书课题。) 提问:2+2+2+2+2+2+2=14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7个2相加,和是14。) 指出: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写成乘法算式是27=14或72=14。 说明:“”叫乘号,按照从左到右
7、的顺序读乘法算式。 27=14,读作:2乘7等于14;72=14,读作7乘2等于14。(板书) 2、用乘号算式表示 同学们数一数“3+3+3+3+3=15”里面有几个3?(5个3相加。)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学生试着写出:53=15,35=15,并读一读。 6+6+6+6=24,这里面有几个6,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 学生试着写出: 64=24,46=24,指名读算式。 (二)、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46页游乐园图 师:观察,你还能找出那些物体的数量也是相同的加数的,能用乘法列算式的。 2、课件出示例2气球图。 (1)仔细看图,一组气球有几个?(5个)有几组(3个)你能连起来说成一句话吗?(每组
8、有5个气球,一共有3组)让学生多说几遍。 那么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呢? (2)讨论: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怎样列示计算? 你能列加法算式吗?5+5+5=15 相同的加数是几?(5)有几个(3)(3个5) 列出乘法算式35=15或53=15 (3)介绍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请你猜一猜“”前后的两个数,分别叫什么?(学生试说) 教师揭示:5和3在乘法算式35=15或53=15中叫乘数,15是这两个乘数的得数,叫“积”。(板书) 3、课中拍手游戏:教师拍手,学生认真听,并根据老师拍手的频率说说是几个几相加,并列出乘法算式 三、积累应用 1、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的第13题。小结:求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和
9、,可以用乘法计算。 四、课堂小结 师: 今天我们游玩了游乐园,你们开心吗?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希望同学们用心去观察,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小小的数学家。 推荐第3篇: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的内容,课堂活动第1, 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 3、初步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乘法学习的
10、兴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课件展示主题图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可以引导学生不仅要观察人物,也要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同时注意表达所看到的数量信息。 ( 1)我观察到教学楼上有许多窗户,有3层,每层9扇; ( 2)楼的两旁各栽了5棵树; ( 3)前面摆放了很多花,左边9盆,右边9盆
11、; 1 ( 4)操场上有学生在进行接力赛,分为3个组,每组8人; ( 5)有些同学在荡秋千 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板书: ( 1)每层楼有9扇窗户, 3层楼共有多少扇窗户? ( 2)有3个秋千,每个秋千上坐了2人,荡秋千的同学共有多少人? ( 3)参加接力赛的有3个组,每个组有8人,参加接力赛的共有多少人? ( 4)踢毽、跳绳、滚铁环、玩陀螺的各有3人,请问一共有多少人? ( 5)楼的两旁共有多少棵树? 谁能解决第1个问题? (一共27扇窗户)。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我是一扇一扇数的。学生2:我是一层一层数的。(按学生数的方式闪动画
12、面)每层有 9扇,一共3层,列式为9+9+9=27(扇)。(教师在相应的问题后面板书算式。) 教师再抽学生说一说怎么解决其他问题的,同步在相应的问题后面板书算式。 花的盆数: 9+9=18(盆), 3+3+3+3+3+3=18(盆)。树的棵数: 5+5=10(棵)。参加接力赛的人数: 8+8+8=24(人)。荡秋千的人数: 2+2+2=6(人)。 2、感知“几个几” 观察上面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后全班汇报、(1)用的加法。为什么用加法? (因为是求总数,所以用加法)。 (2)每个加法算式的加数都是一样的。在“ 9+9+9=27”中,相同的加
13、数是几? 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相同的 2 加数是9,有3个9)。这个算式可以说是几个几相加? (3个9相加)。其他的算式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 3、设置认知矛盾,引出课题 展示主题图中3位同学踢毽的情境。 每组有几人踢毽? (3人)。出示很多组同学踢毽图。如果有这样的100组同学同时踢毽,一共有多少人在踢毽呢?(稍停片刻,让学生列算式)。列完了吗? (没有。)你有什么感觉? (1)太长了。(2)太麻烦了。有没有简便方法? (可以启发学生说出。) 像上面这样的算式,在数学上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想学习这种方法吗? (停留片刻。)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板书课题:乘法。)乘
14、法要学习的内容还很多,今天只是初步认识。(完善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自主构建,理解意义 1、教学例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 1)出示第2页例1的植树情境图。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怎样才能知道一共植了多少棵树?)教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并结合学生的回答同步板书。 8+8+8+8=32(棵)。(学生解释:横着看,每排有8棵,一共有 4排,也就是4个8。) 4+4+4+4+4+4+4+4=32(棵)。(学生解释:竖着看,每列有4棵,一共有8列,也就是8个4。) ( 2)揭示联系引出乘法算式。像这样求4个8相加是多少,除了可以用连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用84或者48来表
15、示。 板书: 84读作: 8乘4。 48读作: 4乘8。“” 3 叫乘号。 4+4+4+4+4+4+4+4=32用乘法应怎样表示? 你是怎么想的? (表示8个4相加,可以写成48,还可以用84表示。)你喜欢用加法算式还是乘法算式? 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到乘法算式更简便。 2、教学例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含义 ( 1)出示例2的情境图。观察这幅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盆花? 引导学生发现:每次摆3盆,摆了6次,所以是6个3。写成加法算式是:3+3+3+3+3+3=18(盆)。乘法算式怎么写? 引导学生: 6个3,可以写成63=18,也可以写成36=18。 (
16、 2)认识因数。教师同步板书:在乘法算式里,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乘得的结果叫“积”。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像这样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 1、完成教科书课堂活动第1题让学生看算式读一读,巩固乘法算式的读法,注意通过卡片与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完成教科书课堂活动第2题同桌合作,一人先说算式,另一人根据所述摆小棒,然后交换角色。特别注意通过小棒操作展示学生的思维,促进对乘法含义的理解。 3、完成教科书课堂活动第3题同桌合作,一人先摆圆片,另一人根据圆片再说算式,然后交换角色。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进一步构建乘法算式,促进
17、对乘法含义的理解。 4 前面我们遇到了100个3连加的问题,现在你会解决了吗? 怎样写比较简便? 四、反思总结,概括提升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知道了些什么? 重点引导学生回忆、强化几个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以及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等,还可以引导学生谈学习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练习(一)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的第14题及补充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同数连加和乘法之间的联系,巩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熟练读、写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归纳、整理能力,积累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思维经验。3.在有效练习中感受学习成功带来
18、的快乐,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熟练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5 仪。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今天我们来进行乘法的练习。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练习。 二、基础练习,巩固意义 1.出示练习一第1题 ( 1)观察第一幅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横着看,有2排蜜蜂,每排3只;竖着看,有3列蜜蜂,每列2只。你能将这幅图上的信息写成加法算式或乘法算式吗? 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交流:可以写成2+2+2=6(只),乘法算
19、式为23=6(只)或32=6(只);也可以写成3+3=6(只),乘法算式也为23=6(只)或32=6(只)。教师: 2+2+2表示几个几相加? ( 3个2相加。) 3+3表示几个几相加? ( 2个3相加。) 教师小结:无论是3个2相加还是2个3相加,都可以用23 或32表示。 ( 2)出示第2幅图。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独立完成在教科书上。教师在学生做题过程中巡视,个别指导。 集体汇报交流: 第1种情况:可以写成3+3+3+3=12(只),表示4个3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为43=12(只)或者34=12(只);第2种情况:可以写成4+4+4=12(只),表示3个4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为43=12(
20、只)或者34=12(只)。 2.完成练习一第2题,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 5+5+5= 7+7+7+7+7= 9+9+9+9= 6+6+6+6+6+6=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5+5+5=35,7+7+7+7+7=57, 9+9+9+9= 49,6+6+6+6+6+6=66。 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分析:第1个加法算式,每一个加数都是5,有3个这样的5,所以可以写成53或者35;第2个加法算式是5个7相加,加数是7,有5个,所以可以写成75或57 3.完成练习一第3题 ( 1)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读题。 ( 2)学生试着独立写出每题的乘法算式。 ( 3)集体汇报交流。 6个4相
21、加可以怎样写? ( 46或者64。) 3乘9呢? (必须写成39吗? 可不可以写成93?)一个因数是7,另一个因数是6,因数是指哪些? 可以怎样写? (可以写成76或者67。) ( 4)全班一起读一读。 三、综合练习,整体提升 完成练习一第4题 ( 1)出示第( 1)小题。教师:观察这幅图,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有4份辣椒,每份2个。教师:那是几个几呢? 在这里也许学生中会出现4个2和2个4的两种回答,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来帮助学生明白只有4个2,不是2个4: 先只出示1份辣椒( 2个),引导学生观察:现在是1个2;再出示1份辣椒,引导学生观察:现在是几个几? ( 2个2。)继续出示
22、第 3份辣椒,引导学生观察:现在是几个几? ( 3个2。)最后再出示1份辣椒,引导学生观察,现在是 7 4个2。最后得出: 4个2,可以写成两个乘法算式: 24, 42。 ( 2)出示第( 2)小题。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上的实际情况,采取1次呈现5份帽子,每份帽子4个;也可以呈现5次,每次4个帽子,依次呈现,降低难度。帮助学生理解是5个4,而不是4个5。最后引导学生得出5个4,可以写成两个乘法算式: 45, 54。 ( 3)出示第( 3)小题。这个小题的难度比前两小题要大一些。首先应引导学生明白每个大格表示5个单位,所以每个小格代表1,从0到5增加了5,从5 到10又增加了5每次增加的是5,有5
23、个大格,所以是5+5+ 5+5+5, 5个5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只有一个: 55。 四、拓展练习,发展提高 补充题:下面哪些算式可以直接写成乘法算式? 把它写出来。 7+7+7 5+5+6 3+2+2+2+2 4+4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集体汇报: ( 1) 7+7+7,表示3个7,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37或者73。 ( 2) 5+5+6,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因为它不是3个5相加,最后一个加数是6; ( 3)3+2+2+2+2,不能写成乘法算式,虽然它有4个2相加,可是仍然有一个加数是3,不是2。 ( 4) 4+4,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24或者42。 小结:只有相同加数才能写成乘法算
24、式。 五、反思总结,概括提升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做了乘法的相关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除了学生自己说感受外(包括情感方面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感悟 8 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算更简便,并明确写这些乘法算式时,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无论谁写前面都可以。 六、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练习(二) 第3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的第59题及补充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同数连加和乘法之间的联系。 2、在应用乘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感受乘法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加
25、法和乘法之间关系的理解,准确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课我们认识了乘法,你想用前面学习的乘法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前面学习的乘 9 法。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练习。 二、基础练习,巩固意义 补充题: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 5+5=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集体展示: 3+3+3+3=34, 5+5=25。 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分析:第1个加法算式,每一个加数都是3,有4个这样的3,所以可以写成4
26、3或者34;第2个加法算式是2个5相加,相同加数是5,有2个,所以可以写成25或52。 三、综合练习,整体提升 1、出示练习一第5题 ( 1)出示第( 1)小题。观察这幅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请将信息填在括号里。引导学生观察:每堆有5根胡萝卜,有3堆。一共有多少根胡萝卜? 采用什么方法? 方法一: 5+5+5=15(根);方法二: 53=15(根)或者35=15(根)。你是怎么得出乘法算式的? 在这里引导学生根据列出的加法算式表示3个5,又因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所以得到乘法算式53=15(根) 或者35=15(根)。 ( 2)出示第( 2)小题。仔细观察,将信息填在括
27、号里。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每袋有1个面包,有5袋。一共有多少个面包? 采用什么方法? 请你独立完成。方法1: 1+1+1+1+1=5(个);方法2: 51=5(个)或者15=5(个)。看第2种方法,你是怎么得出乘法算式的? 在这里引导学生根据列出的加法算式表示5个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所以得到乘法算式 10 51=5(个)或者15=5(个)。观察这两个乘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两个因数,其中一个为1,另一个为5,最后的积是5。 ( 3)出示第( 3)小题。有多少个盘子? 每个盘子里有几个苹果? 所以是几个几? 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没有学
28、乘法口诀,所以在这里要让学生充分观察图,如果有学生采用挨着数出来的方法,也是可以的;如果有学生直接列出了 4+4+4+4+4=20(个)这个加法算式,教师再启发学生根据加法算式得出乘法算式45=20(个)或54=20(个)。 2、完成练习一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评议。 第1幅图中,是几个几相加? 可以怎样列式? 为什么? 第2幅图中,可以填几个几呢?(4个6。因为每横排有6瓶牛奶,有4横排,所以是 4个6。)(我觉得6个4也是可以的。看竖行,每竖行有4瓶牛奶,有这样的6竖行。)怎么列式呢? ( 46或64。)为什么用乘法算式呢?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4.完成
29、练习一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评议。 4个6相加,你用什么方法计算? 和是多少? 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23=( )+( )+( )=( )+( ),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第1个加法算式,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 3个。)所以23可以看成几个几相加;第2个加法算式,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 2个。)所以可以看成几个几相加?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11 仔细读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你觉得什么样的算式才是朋友? 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集体交流:小兔子34的朋友有哪些? 一共有几个朋友? 熊猫呢? 四、拓展练习,发展提高 1、完成练习一第9题 引导学生先观察这幅图。从图上获得了哪些信
30、息? (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有荡秋千的,有接力赛跑的。)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可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小组内讨论一下。问题1:参加接力赛跑的有多少人? 问题2:荡秋千的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再集体交流。为什么这两个问题都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2、补充练习:一个三角形有几条边? 下面每个图形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一共有几条边? 一个三角形有几条边? ( 3条。)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每一个图形中有几个三角形? 一共有多少条边? 学生分小组讨论,集体汇报: ( 1)第1个图形有3个三角形,一共有3+3+3=9条边,因为是 3个3,所以可以写成乘法算式33=9。 ( 2)第2个图形有4个三角形,包
31、含了4个3,一共有43=12 条边。 ( 3)第3个图形有5个三角形,包含了5个3,一共有35=15 条边。 五、全课总结,概括提升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引导学生谈收获、感悟,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感悟用乘法可以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进一步感受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的价值,培养应用意识。 六、教学反思 12 1, 2的乘法口诀 2的乘法口诀 第4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页的例 1、例2,第8页课堂活动第1, 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根据具体情境编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2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2乘几的乘法算式。 2、感悟2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
32、探索、发现能力,促进对乘法口诀的理解与掌握。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2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2的乘法口诀的价值。【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2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2的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2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里喜不喜欢帮助父母做家务呀? 喜欢的同学举手让老师看一看。小熊猫也和我们一样,是一个喜欢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的好孩子。今天,他们家请客,来了好多客人,小熊猫正忙着干什么呢? 展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忙着摆筷子;小熊猫边摆边数: 1双2根、2
33、双 4根9双18根。 二、经历过程,探索新知 1、教学例1,经历2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13 ( 1)操作感知。请小朋友们当小熊猫,用小棒代替筷子, 1双1双地摆,一边摆一边说出摆的双数和一共的根数。教师在学生摆时巡视指导,如果出现个别学生先摆1根,再摆1 根,然后将2根凑成1双的情况,要予以纠正。 ( 2)观察表格,提问理解。小熊猫把它摆的筷子的双数和筷子的根数列成了表格,请你仔细观察、思考。教师可以任选筷子的双数及对应的根数提问。例如: 5双筷子是10根,那这10根是怎么得到的呀? 无论学生1根1根地数(即将5双筷子1根1根地累加起来),或者2根2根地数(即2根、4根、6根、8根、10根)
34、,教师都给予肯定和引导。请你仔细观察这张表,相邻的“双数”有什么关系? 相邻的“根数”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相邻的“双数”都相差1,而相邻的“根数”都相差 2。因为每增加1双,根数就增加2。7双是多少根? 你是怎么想的?8双、9双分别是多少根? 无论学生怎么得到的14根、16根、18根,只要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鼓励。 ( 3)提出问题,构建算式。根据刚才摆筷子的过程,你能用算式来表示2双、3双、4双9双筷子有多少根吗? 学生独立写出算式。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2=4 2+2+2=6 2+2+2+2=8 2+2+2+2+2=10 2+2+2+2+2+2+2+2
35、+2=18 教师:这些算式都有些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加数都是2的连加算式;一个算式比一个算式多一个2;写到后面感觉太麻烦了。 你们还能用我们学过的其他方法来表达吗? 14 小组内讨论一下,试一试。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可能有学生列成23或者 32,如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要给予肯定,另一方面要告诉学生为了便于总结规律,在这里我们都把每双筷子2根的“ 2”写在乘号前面,几个2根也就是“双数”写在乘号后面。学生集体汇报,教师同步板书。 这些乘法算式的积,你是怎样得到的?你发现这些乘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前面一个因数都是2,后面一个因数分别为1, 2, 9。 ( 4
36、)点名课题,明确任务。如果这些乘法算式有口诀,那算起来就非常快了,今天我们就来编一编“ 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2的乘法口诀 教师指着22前面一个因数是2,我们就在乘法口诀中把二放在最前面;后面这个因数2就把它放在二的后面;所得的积放在两个因数的后面。由此得出2的乘法口诀的第一句:二二得四。它就表示22等于4。板书:二二得四。请大家按照这个方法试着编一编23, 24, 25的乘法口诀。学生试说,集体交流,规范,教师板书。2乘5的积是几位数? “二五得一十”与“二五一十”,哪句顺口易记?像这样,我们就把乘积满十的口诀中的“得”字去掉,说成“二五一十”,这样口诀里都是四个字,说起来顺口。后面几
37、句口诀你会编了吗? 学生自编后汇报,教师同步板书。 ( 5)观察发现。观察黑板上的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每一句口诀的第1个数都是“二”;每一句口诀 15 的第2个数是按照从29的顺序来写的。后一个比前一个多1,得数一个比一个多2。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出了这么多的联系,以后你们就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记住这些口诀。 2、操作活动,巩固口诀含义 ( 1)教师抽一个学生在讲台前摆一摆,边摆边说:我每次摆2根小棒,摆了2次,用乘法算式表示就是22=4,因为“二二得四”。 教师再抽一名学生示范,边摆边说:我每次摆2根小棒,摆了3次,用乘法算式表示就是23=6或者32=6,
38、因为“二三得六”。教师:为什么前一位同学摆出来是一个算式22,而这位同学摆出来有2个算式, 23或者32? 那摆4次、5次9次呢? 先自己摆一摆,再说一说可以用什么乘法算式表示,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 ( 2)完成后同桌可以再互相摆一摆,说一说。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 3)老师说,学生摆。 4.教学例2,初步应用口诀 教师出示例2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说出: 2个小朋友1组,有4组小朋友,共有几人在滑冰? 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可能会列出24或者42。用哪句乘法口诀算出它们的积? (用“二四得八”。)这两个算式都可以用这句口诀吗?
39、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在编乘法口诀时,通常将两个因数中较小的一个编在前面。所以计算42仍然用“二四得八”这句口诀。 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 1、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 游戏:对口令。第1种玩法:一学生说口诀的前两个字,另一学生说口诀的后两个字;第2种玩法:一学生说乘法口诀,另一学生说一个或两个乘法算式。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游戏规则,可以抽学生和老师先示范一次,再同桌两人合作。 2、根据算式说口诀你能根据下面的算式说一说该用哪句口诀计算算式的积吗? 23= 25= 28= 23= 四、反思总结,概括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你用什么方法记忆2的乘法口诀? 引导学生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2的乘
40、法口诀,那么1的乘法口诀呢? 下节课我们就要来解决这个问题。 五、教学反思 1的乘法口诀 第5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的例3,第9页课堂活动第1, 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根据具体情境编“ 1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 1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1乘几的乘法算式。 2、感悟“ 1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 17 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促进对乘法口诀的理解与掌握。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 1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 1 的乘法口诀”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 1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理解掌握1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 1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
41、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引入新课 1、教师出示以下练习24= 62= 32= 学生独立算出积,全班交流。24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它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 24运用了“二四得八”这句乘法口诀,它表示2个4 相加得8,也可以表示4个2相加得8。在编这句口诀时,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回忆编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将小的一个因数放在前面,另一个因数放在后面,最后说结果。教师: 62用了哪句乘法口诀,它表示什么意思?32呢? 2、把口诀写完整,再读一读 二二得( ) 二五( ) 二八( ) 二三得( ) 二六( ) 二九( )
42、二四得( ) 二七( ) 教师抽个别学生回答,全班齐读口诀。 二、经历过程,探索新知 教学例3,经历“ 1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 1)教师引导摆小棒。教师出示小棒:今天我们一起来摆小棒,要求每次都1根1根地摆。教 18 师引导学生摆1根小棒,问:这是几个几? 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吗? 引导学生发现: 1个1,用乘法算式表示是11=1。教师引导学生摆2个1根小棒,注意1根1根地摆,边摆边问: 现在是几个几? 怎样用算式表示? 引导学生发现: 2个1,用乘法算式表示是12=2。学生写的过程中,可能有学生列成21或者12,如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要给予肯定,另一方面要告诉学生,和编2的乘法口诀一
43、样,为了便于总结规律,在这里我们都把较小的因数“ 1”写在乘号前面,较大的因数写在乘号后面。 1根1根地摆,摆了3根小棒:这是几个几? 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吗? 引导学生发现: 3个1,用乘法算式表示是13=3。 ( 2)自主摆小棒。你能够1根1根地摆,分别摆4根、5根9根,并边摆边说,这是几个几,写成乘法算式是什么吗? 学生独立摆小棒,边摆边说。集体交流,教师同步板书相应的乘法算式。 ( 3)引导编“ 1的乘法口诀”。前面我们编了2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试着编一编1的乘法口诀。 你觉得1的乘法口诀可能有几句? 引导学生发现: 1乘1, 1乘21乘9,共有9句。 11=1,能编一句口诀吗? 学生编
44、口诀:一一得一。 12=2,可以表示什么? 口诀可以怎样编? 引导学生发现: 12=2既可以表示2个1得2,也可以表示1个2得2。编口诀:一二得二。13=3,口诀怎样编? 学生编口诀:一三得三。“一三得三”这句口诀可以计算哪些算式? 引导学生发现既可以计算13=,又可以计算 19 31=。 ( 4)独立编口诀,并交流。刚才我们编1的乘法口诀的前3句, 1的乘法口诀的后面几句你会编吗? 自己试一试,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学生独立编1的乘法口诀的后面几句。谁能把你们编的乘法口诀向大家交流、展示一下? (算式14=4,编的口诀是“一四得四”。表示4个1是 4,也可以表示1个4是4,因此这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1 4=4, 41=4。算式15=5,编的口诀是“一五得五”。这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15=5, 51=5。因为既可以表示5个1是5,也可以表示1个5是5。 ( 5)观察发现规律。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算式的第1个因数都是1,第2个因数分别是从1到9;得数也是从1到9。引导学生总结: 1和几乘,积就是几。 三、练习应用,巩固内化 1、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 现在我们进行对口令,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