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乘法初步认识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乘法初步认识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docx(8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乘法初步认识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心得体会 角初步认识的教学体会 “案例描述: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时,本人发现学生对角的认识还是停留在表面上,总是容易受边的长短影响。误认为边越长角就会越大,为此,我谈谈我两次教学的变化,给我的体会。 案例一: a、出示角: 师:看到这个角字,你想到了什么?生:桌角、羊角、墙角、。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数学中的角,数学中的角会是什么样的呢? 课件出示图片:剪刀、三角尺、钟面上的角(学生说哪里有角) 课件抽象出角隐去实物图 师:这些就是数学中的角,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些角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总结出角有一个顶
2、点,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课件出示一些角,哪些是角?让学生判断。 b、学生制作活动角,感受角的大小。 1、在做活动角的过程中,让学生拉一拉角的分开程度,让学生感受角是有大、小的变化过程。 2、教学从学生手中制作的活动角(大)和老师手中的三角板上的锐角(小)做比较,让学生判断这两个角哪个角更大,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角板上的角大。案例二: 出示图片:红领巾图哪里更尖、滑梯图片谁更陡、鳄鱼嘴巴谁张的开些? 师:(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红领巾哪里更尖、哪个滑梯更陡、哪条鳄鱼嘴巴张的更大,其实都是在研究同一个问题(课件演示:在每个图形上隐去实物图,留下角)。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专门来研究两条线分开的程度的图
3、形-角。 师:现在屏幕上留下的这些图形都是角,看看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总结出角有一个尖尖的点,两条直直的线,这个尖尖的点就叫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 a、学生找身边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b、判断是不是角 总结: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关键看它是不是有一个顶点和两天直直的边。 两次教学的思考: 通过这两次的教学,使我深深的感受到在教学概念课时,应帮助学生指向概念的本质,角的动态定义,一条射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以在教学时不仅仅围绕着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而还要让学生感受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1
4、)充分理解教材,为教学指明方向。 在第一次教学时,本人只是参考了教参和课本,只是理解了角的认识首先是从生活中抽象出角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能判断什么样的图形是角,然后角的大小是指向它们叉开的程度来比较。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再次的去思考,通过新老版的教材对比,内容整体保持不变,只是主题图的呈现有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促使我反思,为什么要改动呢?而像剪刀这个图形却留下来,增加了钟表和三角板。后来通过自己阅读书籍才了解到,教材这一变动只要是想让学生对角的理解更能指向于角的动态变化过程,和指向于两天边叉开的程度上。因为学生在对于角的认识一般容易受到长度和面的大小影响。从而我在第二次教学时就围绕着这个方向去设计
5、教学过程,尽量使学生能更深刻的体会到角的认识。 (2)创设有指向性的教学情境,启迪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第一次教学只是停留在表面,从生活中抽象出角,这个抽象过程没能让学生体会到概念的本质属性,仅仅停留着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学生不容易体会到角大小指两条射线叉开大小所影响的。而和它们的边长短无关。第二次教学时,从一开始导入就让学生将生活中的“尖”、“陡”、“开”的经验调动起来,引导学生关注角两边张口的大小,为引入角、感受角的大小做铺垫。这样的教学更能指向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概念时更准确。 彭溪镇小 苏光贞 2023.10 推荐第2篇:分数的初步认识心得体会 分数的初步认识学习体
6、会 11月20日,我们全体数学老师到解放南路小学进行培训,内容是公开课分数的初步认识,分别由解放南路小学的张敏老师,解放北路的吕艳萍老师和北京密云三小的郑素文老师执教的,三位老师的课都设计了非常贴近儿童的教学情境,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听了三位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加强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学生熟悉的“分苹果”小故事引入,让学生发现要比较公平的分物体必须要“平均分”,而在生活中还有经常会出现把1个图形或
7、1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这时候学生发现用自然数解决不了,就出现新的问题,引出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另外老师设计了从生活中找出分数的应用,同时让学生自己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说生活还有哪些分数的应用。我认为这样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合作学习,感悟知识。 光有理解,学生的印象是不深刻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设计了“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比如:在学生理解了一个苹果的1/2,并且会说了之后,老师让学生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中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图形去“折一折”1/2,再“涂一涂”,把图形的1/2涂上顔色,由动口到
8、动手,使学生得到充分的体验。 三、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数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数学”,本课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用“1/2”表示“一半”逐步认识分数,教学中能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形状、大小的纸片,通过折、涂、看、说,形成对“1/2” 的正确认识,接着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来理解分数的意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探索的思维空间,也为他们与其他人的合作、交流提供了机会。 总之,这三节课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自主探索的、获得成功体验的和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
9、而有效的数学课。 推荐第3篇:乘法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交川小学 陈会军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 2 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 3 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 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5 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师生一起看图。指导学生回答。 师:图上这些小朋友在
10、做什么? 生:用小棒摆自己喜欢的图案。 师;这个同学摆了几把小伞? 生: 1、 2、 3、4把小伞。 用同样的方法说出其他几位同学摆图案及所用的木棒。 (2)看看老师摆了什么图案 生:正方形、房子、八边形。 师:每种图案一共用了几根木棒? 师生:每个4根,一共用了4+4+4+4+4=20根 每个6根,一共用了6+6+6+6=24根 每个8根,一共用了8+8+8=24根 师:把老师摆的其他图案 (3)教师叙述:求4个5或5个4相加是多少,4个5或5个4,分别相加是多少,都可以用连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方法乘法。 (4)学习怎样写乘法算式。 师:要求5个4相
11、加是多少,用加法算是“4+4+4+4+420 ”,用乘法计算就可以写成“5乘4或4乘 5”。两个数中间写“”,这个符号叫乘号。(板书:326或236。) 师:把上面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加以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师生: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前后两个数分别表示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以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3教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 写出第三个例子的其中一个乘法算式,分别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并指出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作:5乘4等于20。 师:5和4相乘可以写成54也可以写成45。说明:求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中的一个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动动手、动动脑
12、 师:每行摆5个圆片,摆四行。 师:每行摆5个圆片,摆四行。 2.我会读 45 65 52 24 3.我会做 (1)做教科书“ (2)做教科书“做一做“中的练习。 做题时,教师可让学生先说出图中表示的是几个几?学生回答出“表示4个 2”后,提问:“可以怎样算?怎样列式?”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想,求 4个2的和是多少,也就是求4和2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乘法算式计算。 (3)做教科书“ 4.我会改 师: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4+4+4=12 6+6+6+6=24 2+2+2+2+2=10 四、全课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什么时候我们才用乘法? 推荐第4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 乘法的
13、初步认识课例 瓦房小学 郭胜秋 一、案例描述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活:你们喜欢摆图吗?你最喜欢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我最喜欢摆房子。 生2:我最喜欢摆汽车。 生3:我最喜欢摆三角形 。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动手操作 在规定的时间内,摆出相同的图形,看谁摆得多又快。 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给你摆得图形取一个名字。 A、指名说(我摆的叫房子图,我摆的叫电视机,我摆的叫“”图) B、同桌互说 数一数,你摆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那摆这么多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 算一算,你是怎样列出算式? 学生1:7+7+7+7+7 学生2:4+4+4+4+4+4 学生3:3+
14、3+3+3+3+3+3+3+3+3+3+3+3+3+3(师写时说:我都听糊涂了。生答:有15个3。师及时说:这样说我就清楚了。老师写并请下面的同学帮着数,有些学生就叽里咕噜地说:太长了,真麻烦!) 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后都争着回答) 生1:加数都一样。(分别请学生说出这条算式的加数) 生2:都是加法。 生3:都有好几个加号。 谈话:这么长,还有比这条3+3算式更长的算式吗?(有一位学生说出了30个2相加,这时,老师用很惊讶的神态望着他,使他感到很满足、很自豪)如果有100个3相加,你感觉怎么样?(太长了,太麻烦了,一个黑板都写不下)谁有好办法,使这么长的算式变得简
15、短些? 3、自主探究 (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顿时学生摩拳擦掌,踊跃参与,有的沉思,有的讨论,经过多次探索,热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兴奋的欢呼声中,学生开始汇报) (2)汇报: 小组1:用合并加数3+3= 6、6+6+6+6+6+6+6+3(下面学生说:还是太长了) 小组2:3+3+3=9,9+9+9+9+9 小组3:15个3相加 小组4:用乘法153 师说: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感觉合并加数的方法还是太麻烦,而且我们以前学过加法,你们想知道数学家想出了个更简便的表示法?(学生齐声说:想) (3)师出示:153并说:看到这算式,你想说什么? 学生1:真的很简便! 学生2:这
16、个“”是什么? 学生3:15哪里来,3哪里来? 学生4:这个算式怎么读? (根据学生的提问,请学生帮忙,逐一回答) (4)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中引出乘法算式的读法、表示意思、乘号和乘法。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种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写法乘法。 4、体验运用 (1)找:师:接下来,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一趟,那里就有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看谁找得多? (2)写:针对问题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 (3)说: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乘法来解决? 5、谈收获: 6、生活拓展: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大家课后去找找,看谁找得多。 二、案例分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
17、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合理地组织、运用教材 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摆小棒”的活动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列算式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最后把课前插图当作给学生体验用知识的资源,学生会觉得轻松又兴趣盎然。 (二)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整节课的教学,都能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学生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的教学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带学生到公园去
18、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知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才能用乘法,并从中获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之感。 (三)注重学生的个人体悟,自主产生求知欲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究活动的预设生成中,让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等方
19、面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积极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如叶澜教授所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节课接近尾声时,让孩子们说一说公园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计算?孩子们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样孩子们的思维又得到了发展。 推荐第5篇:乘法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栾川县第一实验小学谢欣桐 一、诱思导学 1、暖暖的阳光洒满青青的草原 ,许多小动物正在草原上快乐的玩耍。 想不想去看看?要看到有哪些小动物可不容易。会遇到很多麻烦的,有信心吗?看,问题来了。 2、大门为什么打不开呢?原来这里面藏着秘密,请你找找算式中加数特别的
20、有哪些? “555 ,4444 ,22222”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 二、质疑研学 师: 瞧!小动物们正在活动呢!图中你能找出这样的算式子吗? 板书:2+2+2=6 也就是 3个2 谁来用学具摆一摆 板书:3+3+3+3=12 4个3 谁来用学具摆一摆 师:你真了不起!那这幅图呢?找找看? 生:是4个2,列式是22+2+28。师:求4个2是多少,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来计算。(板书:乘法) 师:听说过乘法吗?你是从哪里听说的? 生1:姐姐告诉的 生2:妈妈告诉的 师:以前都是听别人说的,今天我们自己也知道乘法了。 师:刚才的4个2相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42=8 24=8 师:这个
21、,像什么? 生1:像拼音字母 生2:像错号叉 师:在上学里我们把它叫做“乘号”。(板书:乘号) 师:乘法像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和减法一样,也有表示乘法的符号,乘法算式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请大家猜一猜在乘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读作 (生集体读一遍) 师:加法算出来的得数叫?(和)减法算出来的得数叫?(差)那今天的乘法算出来的得数叫?(积) 师:几个2相加,我们以前用加法,现在可以用乘法。(生再读24 42 ) 生活真奇妙,算几只小动物,我们就认识了乘法,接下来还有什么发现呢?下面我们继续在草原上看看还有什么发现。 有好多鸡在找吃的,来口算一下看有多少只鸡。 小朋友要一口气说完,深吸一口气准备好,开
22、始! 生:33233 (有的学生渐渐地不说了,有的叫了起来,还有的学生憋住气在继续说,脸涨得通红,终于也停了下来。老师的手也写软了) 师:你们感觉求100个3用加法算,算式写起来怎样? 生1:要写很长时间,要写很长的算式,黑板不够写。 生2:太麻烦了。 生3:可以用我们刚学的乘法,写成1003或3100,快多了! 师:这里5个3,8个3,100个3可以用乘法也可以用加法?你觉得怎么样? 生1:用加法太麻烦 生2:乘法简单写的快。 师:几个几,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但用乘法比较简单。 三、达标测学 1、课中活动拍手游戏。 先让学生听老师拍手,说出是几个几,并列出乘法算式;再让一名学生拍手,(强
23、调:拍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中间要停顿一下)其余同学说一说;最后让同桌游戏。 2、练习 1、2 列加法算式和列乘法算式,哪种写法简便? 四、得知博学 师:小猴子排着整齐的队伍欢迎我们来了, 你觉得是几个几?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并列式) 生1:我是横着看的,每排有5个花片,55515,是3个5。 生2:我是竖着看的,每排有3个花片,3333315,是5个3。 师:同样多的猴子,观察角度不一样,算式就不一样。 五:反思促学 1.沟通联系。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齐答:乘法)乘法是怎么来的? 师:是加法变出来的,什么样的加法可以变成乘法?复习引入的算式,体会相同加
24、数连加的意义。 2.联系生活。 师:学习乘法以后,每个小朋友都会多一双眼睛-乘法眼睛,先把眼睛闭上,用一双乘法眼睛,然后想一想生活中哪里有乘法现象? 师:太棒了,你眼已经具备乘法的眼睛了。 3.下课后,小朋友们又多了一双乘法的眼睛,你可以告诉老师,还有你的爸爸妈妈,你现在自己知道乘法了。好,整理好自己的文具,下课。 推荐第6篇:听分数的初步认识心得体会 听分数的初步认识心得体会 码头小学 朱龙 2023 年 12 月 06 日,我有幸听了青城镇中心小学马老师的课后,收获颇多,感受颇多,现在谈谈 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马老师的认识分数这节课,她充分展示了教师本身扎实的教学基本工和幽默风趣的
25、教学风格,她的课内涵丰富,在幽默精练的语言中,更多了一份智慧,她的引导恰到好处, 形成相对稳定、有效的教学基本模式。她的评价睿智幽默,她的激励真诚大方,充满激情。 一、徐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创意。 (1)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活动,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大量的具体实例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形成分数概念。 (2)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 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3)注重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本节课马老师不仅让学生运用丰富的学习材料,通过操作经历分数的产生过程,而且还注意让学生经历分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过程,在
26、应用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认识。 二、她语言有感染力,教态有亲和力。 她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特别是她的肢体语言,吸引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她驾驭课堂是挥洒自如,教学过程是严谨有序,化解难点是浅显易懂,这节课的 每一个环节,无不展示马老师教育的魅力和智慧。 总之, 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充分利用一切学习的机会,积淀教学素养。 推荐第7篇:听分数的初步认识心得体会 听分数的初步认识心得体会 东街小学 陈翠芳 2023年11月12日,我有幸听了刘晓梅老师的课后,收获颇多,感受颇多,
27、现在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刘晓梅老师的认识分数这节课,她充分展示了教师本身扎实的教学基本工和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她的课内涵丰富,在幽默精练的语言中,更多了一份智慧,她的引导恰到好处,形成相对稳定、有效的教学基本模式。她的评价睿智幽默,她的激励真诚大方,充满激情。 一、刘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创意。 (1)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活动,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大量的具体实例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形成分数概念。在本节课中,设计了让学生把学习材料平均分,自己得到分数,并说明每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这样一个开放的教学环节。这个环节的实施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感知过程,而且,这种感知是对分数意义的本
28、质的、整体的感知,而非割裂的、支离破碎的。在对大量具体的分数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分数概念。 (2)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认识并扩展对单位“1”的认识,是概括和理解分数意义的需要。由于数学学习情景的新异程度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 的发展水平处于适度的关系,所以学生便可以将四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三年级学习习近平均分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新组合,用以尝试解决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一新的数学问题,我就适时抓住“同是,为什么具体数量却不同”这样的
29、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引起学生对所分物体个数的关注,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看清区别,从而自然地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与扩展。这样的教学设计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同时又给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了较大的空间,因此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3)注重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本节课不仅让学生运用丰富的学习材料,通过操作经历分数的产生过程,而且还注意让学生经历分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过程,在应用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认识。从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30、这三个角度设置问题,而学生要解决这些问题,依据的正是对分数意义的把握。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而且把对分数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二、她语言有感染力,教态有亲和力。 她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特别是她的肢体语言,吸引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她驾驭课堂是挥洒自如,教学 过程是严谨有序,化解难点是浅显易懂,这节课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展示孙老师教育的魅力和智慧。 三、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刘老师在上课时气定神闲、信手拈来,她的话语令很多在座的老师陶醉、痴迷,甚至有的教师连声赞叹,这样的功绩岂是一日
31、可为?这样的境界怎能短日速成? 刘老师扎实的功底,广博的知识,游刃有余的驾驭能力,无不让听课的老师叹服。名师的课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的理念。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充分利用一切学习的机会,积淀教学素养。 推荐第8篇:听分数的初步认识心得体会 听分数的初步认识心得体会 2023年12月04日,我有幸听了我校优秀老师的课后,收获颇多,感受颇多,现在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徐相稳老师的认识分数这节课,她充分展示了教师本身扎实的教学基本工和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她的课内涵丰富,在幽默精练的语言
32、中,更多了一份智慧,她的引导恰到好处,形成相对稳定、有效的教学基本模式。她的评价睿智幽默,她的激励真诚大方,充满激情。 一、徐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创意。 (1)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活动,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大量的具体实例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形成分数概念。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把学习材料平均分,自己得到分数,并说明每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这样一个开放的教学环节。这个环节的实施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感知过程,而且,这种感知是对分数意义的本质的、整体的感知,而非割裂的、支离破碎的。在对大量具体的分数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分数概念。 (2)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抓
33、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认识并扩展对单位“1”的认识,是概括和理解分数意义的需要。由于数学学习情景的新异程度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处于适度的关系,所以学生便可以将四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阿三年级学习习近平均分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新组合,用以尝试解决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一新的数学问题,我就适时抓住“同是,为什么具体数量却不同”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引起学生对所分物体个数的关注,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看清区别,从而自然地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与扩展。这样的教学设计重视从学生
34、已有的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同时又给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了较大的空间,因此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3)注重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本节课不仅让学生运用丰富的学习材料,通过操作经历分数的产生过程,而且还注意让学生经历分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过程,在应用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认识。从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三个角度设置问题,而学生要解决这些问题,依据的正是对分数意义的把握。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而且把对分数的认识提高
35、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二、她语言有感染力,教态有亲和力。 她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特别是她的肢体语言,吸引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她驾驭课堂是挥洒自如,教学过程是严谨有序,化解难点是浅显易懂,这节课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展示孙老师教育的魅力和智慧。 三、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徐老师在上课时气定神闲、信手拈来,她的话语令很多在座的老师陶醉、痴迷,甚至有的教师连声赞叹,这样的功绩岂是一日可为?这样的境界怎能短日速成? 徐老师扎实的功底,广博的知识,游刃有余的驾驭能力,无不让听课的老师叹服。名师的课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的理念。 总之,这次
36、听课学习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充分利用一切学习的机会,积淀教学素养。 推荐第9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2023-9-25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紫林路小学 贺志蓉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意义重大。听了白老师讲这一课,对我也有不少启发。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
37、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为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入手,通过游览儿童公园,让学生观察活动项目中的每节车厢的人数都是相同,初步感知相同加数这个概念。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思考每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放了几个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得出相同加数连加和不相同加数连加两种加法算式,通过让学生观察、探究、交流,得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可以说成几个几,在说一说、指一指、圈一圈中强化对几个几的再认识,从而为乘法的引入垫定基础。集体交流时,充分说一说图意来加深对几个几的理解,结合图意列出加法算式后,在老师追问引导下突出对相同加数和个数的理解,这是将加
38、数相同的加法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前提。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然后凭借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出乘法,并让学生说说乘法算式中的每个数字相当于加法算式中的哪个数,明确乘法的意义,然后通过相应练习,巩固本课中的知识点。 这节课采用了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习热情高涨。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争相展示自己的想法,于是占用了很多课堂时间。课堂上虽然对重难点知识抓的很到位,但可能由于自己总是不放心学生,反复强调,语句怒不够精简,使课堂检测和训练时间没能达到,今后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精练,使课堂更高效。 推荐第10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47页例1及相
39、关内容 教学目标 : 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读乘法算式。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找一找,写一写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场么?今天我们一起去游乐场看看,好不好? 生:好 师:(出图1) 游乐场里可真热闹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小飞机、过山车、摩天轮等等, 师:这么多好玩的,那我们先看看小飞机好吗? 二、加法 1、师:(小飞机)看到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小飞机有3个小朋友。
40、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2:小飞机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师:你提的问题真完整!小飞机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解决吗? 生:3+3+3+3+3。(生如果用乘法,师评价:你都会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了!可是大家都不太理解,你能列出大家都能理解的加法算式吗?) 师:请同学们把算式写在作业本上,并计算出得数。 师:齐读一遍。这边还有小火车和过山车呢,你能分别提出问题并解决吗? 和同桌交流一下,把问题说一说,请同学们把算式写在作业本上。 师:谁愿意把你的问题和算式跟大家分享一下? 师:你对这幅图,(小火车)提出什么问题? 师:怎么列算式呢? 生:6+6+6+6 师:过山车呢?可以提出什么问
41、题? 生:2+2+2+2+2+2+2 师:你说的慢点,我都跟不上了,我们数一数,够不够。(故意写错) 生:老师写错了 师:噢,这么多,老师当然很容易写错。得数是多少? 生:14个(你算的可真快,一共是14个小朋友) 2、师:认真观察这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加数一样、麻烦、长。 追问引导:很多数相加,这些都相同-加数相同。 师:它的加数都是3,几个3相加?5个3(板书) 师:它呢?它的加数都是几? 生:加数都是6,有4个6(板书) 师:最后一个呢? 生;加数都是2,有7个2相加(板书) 3、师:我们再来看一下过山车,每排有2人,有7排,如果过山车上有10排小朋友,怎么列算式?写在你的本子
42、上。(写好的同学用你的坐姿告诉我) 要是有20排小朋友呢?把算式写在作业本上吧,(怎么还没写完呢) 采访两个:我采访一下,你写的感觉如何? 假如有100排,你还愿意写吗?为什么?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本子写不下了。 师:即使你写出来了,别人都看着麻烦,把笔停下吧,不用写了。 师:是啊!写起来不方便,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算式,这可怎么办呢?(思考) 生:所以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乘法。 师:其实这个问题,数学家也发现了,他们就用想了一种新的运算方式-乘法。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新朋友:乘法。(板书) 三、改写乘法 1、师:我们先把这个算式齐读一遍。注意看:加数是几? 2 师:我们把2叫做相同加数(板
43、书),几个这样的2? 7个 师:所以它是7个2相加,7个2相加可以用27 来表示。2是相同的加数。7就是2的个数,(强调)27表示的就是7个2相加.因为7个2相加等于14,所以27也等于14.师:中间这个符号叫做乘号(板书乘号),读作:“乘” 。这乘号怎么把它记住? 生:是错号,把加号斜过来。(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师:会写吗?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一遍,左斜右斜。这个乘法算式读作: 2乘7等于14。(板书)我们齐读一遍(大家的声音真响亮!) 师:还可以把2和7交换一下位置,写成72=14.这算式怎么读? (生读师写:7乘2等于14) 2、“一共有多少个气球”这道题怎样写加法算式?加法算式怎么改写成
44、乘法呢?谁来试着讲一下? 师:给大家解释一下好不好?还可以怎么写?(你讲的真完整,都可以当老师了!) 师:你们会读这个乘法算式吗?请大家齐读两遍。 (屏幕上加法)师:还记得刚才那两个算式吗?你能把它们改写成乘法吗?同桌讨论一下并说说理由,然后写在纸上。(生讨论,写在纸上,汇报) 师:那这时你会很快的记住它们么? 师:接下来把我们的目光转移到黑板上,大家看一下左边:加数相同的加法(板书),再看看右边的:乘法(板书), 你更喜欢哪一种写法? 四、巩固练习 1、课本48页“做一做”的 1、 2、3题。 五、知识拓展 师写:2+2+5+3那你能把它改写成乘法吗?什么样的算式可以改写呢? 小结:只有加数相同的加法:例如5个3相加,4个6相加,7个2相加,可以用简便的乘法来表示。 今天我们认识了乘法,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呢? 六、谈收获: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乘法就在我们身边,下课! 七、作业 课本第49页练习九,第13题。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15 3515或5315 666624 64 24或64 24 222222214 7214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