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语文1.2祝福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中语文1.2祝福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2 祝福 第一课时 教案(人教版必修 3)教学目标 1、倒叙手法 2、主人公人物性格及形成原因;环境描写 3、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说:中国的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在浸透了封建文化的环境当中生活着的中国百姓,不敢对生活有什么奢求,他们只求生能存命,死后安魂。可就是如此可怜的要求,也被社会冷漠地拒绝。在天地圣众歆享牲醴的爆竹声中,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怜女人,躺在了写着“吃人”二字的历史上!今天,我们来学习祝福 二、字词:悚 sng:害怕 瑟瑟 s:颤抖的样子 咀嚼 jju 渣滓 zhz 蹒跚
2、pnshn 踌蹰(躇)chuch 荸荠 bq 怔 zhng 窠 k 谬 mi 芥 ji 骸 hi 颊ji 墺 o 三、补充资料:1祝福 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2三纲、五常、三从、四德(1)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传说不一,通常指仁、义、礼、智、信。五伦:旧指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兄弟(有序)、夫妻(有别)、朋友(有信)五种伦理关系。(2)三从四德:封建
3、礼教束缚压迫妇女的一种道德标准。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品德)、妇言(言谈)、妇容(仪态)、妇功(女工)小幽默:现在社会男女平等了,三从四德有了新义。1、三从: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错了要盲从。2、四得: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太太打骂要忍得。3、完美丈夫:干家务是大力士,关心妻子象护士,辅导孩子象博士,钱包起码象雅士,听唠叨时当自己是传教士。四、信息筛选 1“祝福”原本是地主和有钱人家在年底祈求幸福的风俗,今年的“祝福”办得热闹、吉利吗?不,祥林嫂偏偏在这时死了。2谁是凶手,先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死前,有没有目击者?2、她死前说
4、过哪些话?3、她是什么样的人?讨论:明确 1、昨天下午,和“我”说过话。2、三个疑问(魂灵的有无)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那么,也就是有地狱了?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3、她不是鲁镇的人(回忆)初到鲁镇(开端)被逼改嫁(发展)再到鲁镇(高潮)问1:“结局”是什么?寂然死去(结局、眼前);祝福景色和“我”的感受(尾声、眼前)问2:这不是按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这是什么手法?倒叙(把悲惨结局放在前)作用:造成悬念。她是什么人,死前为何会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造成浓厚的悲剧气氛,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的反封建的主题(死后,引起老爷
5、的震怒、被骂为“谬种”)。问3:为何要选择“我”作为叙述人?我: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同情劳动人民,不满黑暗现实,也有软弱的一面。文中“我”是线索人物(小说中的“我”有虚构成分,不能说是“鲁迅”)“我”是唯一深刻同情祥林嫂命运的人。“我”用知识分子的理性来对现实冷漠的刻画,更能揭示祥林嫂的不幸和社会的无情。(一个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尚且如此软弱,普通的民众态度又会怎样呢?)4、分析死前的疑问 1一家的人:第一任丈夫:比她小十岁(当时 15 岁左右),打柴,春天死去的。第二任丈夫:贺老六,得伤寒死去。(被卖改嫁、春天)儿子:阿毛,暮春被狼衔去。(痛失爱子)问1:祥林嫂死、迎新年(春)
6、。这里反复提到“春天”,有何作用?春天是幸福、希望的象征,但祥林嫂的命运转折总发生在春天,可见作者的反语特色是很浓的。问2:这三次打击,她承受得了吗?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肖像、神态描写(三次)(1)第一次到鲁镇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年轻、勤劳、朴实、新寡)眼睛:顺着眼(善良温顺)表现: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勤快耐劳)变化:她很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要求极低,反衬出在婆家的遭遇)(2)第二次到鲁镇 肖像、神态: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
7、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着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变化1:与第一次来时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她被卖改嫁,丧夫失子,精神倍受刺激,内心极度悲伤,作者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补充:描写方法总结 (1)按内容分:两种 1、人物描写:6 种:概括描写、细节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2、景物描写:3 种: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2)按特征分类:三种 1、白描: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写法。如,藤野先生:黑廋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睛、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
8、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郞的。语言简洁,印象深刻。)2、细描:又称工笔,对事物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3、衬托: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变化2:原来不爱说话的她为何反复讲阿毛的故事?人们的反应怎样?她心中非常悲伤,想通过倾诉来发泄痛苦,希望得到人们的安慰和同情;镇上的人们很快就厌倦了她的故事,并把她作为取笑的对象。(3)临死前 肖像: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活物乞丐了。(P15第 3 节)变化: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问1:打击最大是什么事?痛失爱子(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了笑影)祭祀时不让沾手(1、说她败坏风俗;讪讪、疑惑。2、捐了门槛。自以为摆脱,却不被认可。失去了精神支柱,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精神上摧残的伤害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