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经典教案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经典教案合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经典教案合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经典教案合集,供大家参考。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教学的对象,而教学效果最终将落实到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潜力上。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2023四年级语文下册经典教案,方便大家学习。2023四年级语文下册经典教案1飞向蓝天的恐龙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发现问题,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证实假想的探索过程,同时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语言准确生动,内容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这篇课文语言准确生动,同学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课文描绘的情景,展开丰富的、
2、合乎情理的想象,融入自身了解的有关恐龙进化的知识。采用质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树立同学探究意识,培养同学钻研科学的精神。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同学的主体地位让同学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溢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天性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一支恐龙怎样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3、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同学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1、重点: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2、难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用词的
3、准确性。2课时。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和听说过恐龙这种动物,喜欢它们吗?课前你们已查阅了许多方面的资料。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1、课件出示各种恐龙和鸟儿的动态画面,说说你知道它们哪些特点。2、我们都知道了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有谁回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活的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节课就来解开这个谜团。3、板书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4、读题、解题:是指恐龙中体轻的一支逐步有陆地生存转向空中,最终演化成鸟儿。二、整体感知,回馈预习1、自读全文:指名逐段读,想: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局部内容感兴趣。2、查生字掌握情况:读词语竞赛,出示生字词屏:分小组读、
4、男、女生读。猜词语竞赛,出示字屏:颜色多,绚烂多彩五彩斑斓在空中回旋地飞飞翔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空中凌空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局部点睛之笔。根据动作选配词语:放映有关恐龙与鸟类动态画面,认识局部词语,如:(恐龙的)笨重、愚钝;(鸟儿的)轻灵、敏捷、飞翔3、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1、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方法:先自身读。再讨论。汇报:第一种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家族其中,一些长得像鸟类它们学会了滑翔飞向蓝天的鸟类。2、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如:地上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年。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3、
5、用自身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4、有感情地朗读自身喜欢的段落。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1、指名带读生字词,听写局部生字。2、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并提出了恐龙怎么会飞的疑问?下面,我们来认真阅读课文。二、朗读感悟,理清课文内容1、学习第一段:自读一自然段,画出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二者毫不相干。“毫不相干”是什么意思?“二者”指的是谁?归纳二者在外形、习性方面的不同点。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师:为了给人类的假想找到依据,中外科学家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它们分别有什么样的发现?2、默读第二段,考虑中外科学家的不同发现,并小组交流:媒体出示第二段最后一句话“辽西的发现向
6、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副古生物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点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点睛”之笔呢?指导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科学家在钻研过程中的心情。在读中感悟欣喜若狂的含义。三、学习三、四自然段1、轻声自读这一局部,并画出自身认为写的好语句多读几遍。说说这局部介绍的是什么?(介绍的是亿万年前恐龙的庞大家族。)2、指名读三、四段,小组讨论:陆地上的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飞向蓝天的?3、完成表格:恐龙的庞大家族恐龙的演化过程 它们各自的特点 作者说明的角度4、考虑:在作者描写的内容中,哪一支描写的最具体?这样具体的描写有什么好处?理解:“一支”是指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漫长
7、的演化”是指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5、在这个大家族里,哪种恐龙经过演变飞上天了?你是怎么知道的?6、再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7、班上交流:有条理地说一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8、练习背诵猎食性恐龙演变成鸟类的过程。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考虑:这一段有几句话?哪句话是这一段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这句话包括的信息?2、理解:随着越来越多精美化石的发现,他们里这一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要证明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只能依赖于对化石的采集。假如能把恐龙向鸟儿进化的过程全部以化石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就毫无疑问地说,鸟儿是恐龙进化
8、而来。3、齐读最后一段。五、概括全文本文假想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说明简洁,意思完整,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六、积累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文有许多语句的意思表达得很准确,请你找一找、读一读,如: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凌空飞翔的鸟儿。将这样的语句誊写在积累本上。七、作业1、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恐龙最终都演化成鸟类大家族。()恐龙演化成鸟类经过了三千万年。()带羽毛的恐龙化石是证明恐龙能飞上蓝天的关键。()2、分析下面的句子,说说好在哪儿: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飞翔的鸟儿。3、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202
9、3四年级语文下册经典教案2气象学家竺可桢教学目标 :1、感受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精神。2、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理解“支撑”等9个词语的意思;初步学会用“只有才”等写句子。3、能根据提供的情节复述课文第一、二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简介竺可桢生平二、初读课文1、学生通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拼读几遍2、指名朗读全文3、竺可桢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不要求说得很完整)三、学习词语、生字1、比较形近字:篇骗偏扁。注意“融”的左下部分2、理解“与世长辞、山桃始花”等词语的意思。四、指导分段1、课文介绍了竺可桢哪些事例?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2、自由讨论分段
10、,说说分段的理由。五、学习课文第一、二段1、朗读第一段,思考:竺可桢在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干什么?划出写竺可桢动作、神态的词语。2、讨论交流,指导感情朗读。3、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竺可桢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变化,记录大自然的笔记的?4、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平时,重病5、指导朗读“竺可桢就像一位在大自然每一个变化。”6、指导理解第四自然段。“北海冰融、山桃始花”是什么意思?六月、七月其他的日子里,竺可桢可能会记些什么内容呢?六、布置作业抄写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1、请学生读课文2、说说课文怎样分段3、每一段各讲了什么?二、学习第三、四段1、学习第三段(1)默读课文,概括这一段内容。(2)指导朗读第
11、六自然段。研究句群:“他从街道旁看到第一只南来的燕子”自由读读句子,发现这一组句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写“第一片、第一声、第一只”呢?作者写了树上的绿叶,水中的蛙鸣,空中的燕子,竺可桢还可能观察到什么?(请学生仿说句子)学生读句子,试背句群。2、学习第四段(1)读课文第四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2)理解“几十年如一日、精心、凝聚”等词语的意思(3)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的内容三、总结全文1、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气象科学的研究上?2、你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1、学生自由朗读2、点名读,你觉得读得的一部分来读3、其他学生评议4、教师提供一些情节,指导学
12、生复述课文第一、二段5、指导背诵竺可桢步行上班观察大自然变化的句子。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 本中的作业 ,有困难的可以举手提问。2023四年级语文下册经典教案3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目标1.学会生学新词;2.理解一支恐龙怎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书上恐龙图(恐龙能行走,并配叫声)。辽西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图、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段落(“其中,崭新的生活天地”),小黑板。2.学生准备:各类恐龙的模型、图本、信息。字、词典。第一课时一、课件出示书上恐龙图,引入课题以前,同学们观看过恐龙展览,刚才屏幕上又再现了活灵活现的恐龙。下面,我们来学习关
13、于恐龙的课文。二、读课题质疑1.齐读课题2.质疑1.预习时读了课题,你产生了疑问吗?请举手。如有的学生没产生,就让他们再读读课题想想。2.产生了什么疑问?分别抽说。相同的意思,可能有不同的说法:我们知道的恐龙没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呢?恐龙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奇怪!恐龙还会飞呀!3.初步释疑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哪些地方回答了你的疑问?请举手,请再读读想想。不知道的请读课文找答案。(给一定的时间读书)范读、生边听边想。分别抽说(说得不对的,全班读书、争议、再说)辽西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出示课件,师讲解。第三自然段回答了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过渡:这个问题放在第二节课去深入的研究。下面,我们
14、先学习生字新词,扫除阅读障碍。三、学生字新词1.出示小黑板生字新词。2.提自学要求: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互帮:不懂的词意,查字词典和同学商量。教师巡视,对差的引导。3.分别抽读生字,说形和词意。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活。本文指白门溪龙(见图或形)不仅而且 结合文中句子理解(后面意思比前面进一层)敏捷:动作等迅速灵敏。本文指一些猎食性的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行动迅速灵敏。4.读生字新词(抽读、齐读、去掉音节读)四、读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1.自读课文,句出不懂的词。2.自查字、词典,不懂的同学商讨,教师巡视参与引
15、导。五彩斑斓:颜色灿烂多彩。亲缘关系:血缘关系。如:你和爸爸、妈妈或亲妹妹,有血缘关系。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本文指鸟类可能是小型恐龙的子孙。欣喜若狂:非常的欢喜快乐。本文指全世界研究者们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能证明恐龙演化成鸟类,而非常欢喜快乐。演化:演变。本文指恐龙演变鸟类。繁衍:逐渐增多鸟翼:鸟类的飞行器官,由前肢演化而成,上有羽毛。毋庸置疑:无须怀疑。五、自读自悟第一、二自然段1.先说方法:读懂每句话的主要意思,串起每句的主要意思,就是这一段的主要意思。2.自读自悟,教师巡视引导。3.小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一起逐句讨论,有不同理解,说出理由)。4.抽说,有不同意见可站起说出
16、你的理解。六、读全文第二课时一、引入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恐龙怎么会飞的疑问,同时也找到第四自然段是这个疑问的答案。下面,我们来认真阅读第四自然段。二、阅读第四自然段,理解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一)读P151第2题: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来根据课文想象一下,再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一说。你对题目的要求怎么理解?(想象,用自己的话有条理说)要认真阅读弄清有几句话,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才能用自己的话有条理说。(二)弄清共几句先读书,用序号标出。抽说,出错教师点拨。(这自然段长句多。如“庞大家族:冒号后的句子具体指出庞大家族有哪些。前后都是围绕相同内容说的。一共8句。)(三)阅读、理解1.默
17、读想象,教师巡视引导。(给一定读书时间)2.教师读,全体学生想象表演。(出示本段文字理解)3.先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说,教师巡视引导。4.小组讨论(要求:逐句讨论,每句意思。每人都说,不同的可根据课文内容讲出理由。达成共识。)教师巡视引导。5.抽说,有不同意见,师生再谈、再说。(板收)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和狗一样大,它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殖成了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两足奔跑,有些四足行走;有些身体庞大,有些小巧;有些凶猛,有些温顺。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脑颅膨大,身体轻盈,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拍打,体表长出了羽毛,
18、没有鳞片或甲。有的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到树上去生存,在树上跳跃,降落,有了滑翔能力,后来能飞行了。地面上的有羽毛的孔龙奔跑,也学会了飞翔。所以一支恐龙就演化成鸟类,飞向蓝天了。6.再读课文,加深理解。a、引读;b、齐读。三、感悟学了本文后,你有些什么感受?以恐龙化石,科学家能推出恐龙成鸟类的演变过程。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讨论、抽说)科学技术发展。多学科学文化,去钻研事物。四、理解文中表达准确的句子(P1513)1.自读理解,并小声说说;2.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理由)3.抽说(恐龙种类多,演化成多鸟类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一支”用得准确。演化需要非常长的时期,所以用“温长的演化”很准确。)4
19、.同学们以后在用词说话,写作时,学习准确确地运用词语。5.找找本文还有这样的句子,读读、想想、说说。五、拓展交流搜集到的各种恐龙的图片,模型和信息。六、回家搜集动植物或古猿演化成人的过程,下节课交流第三课时一、交流搜集的信息二、学写田字格字1.自己观察田字格的字:1)、写时注意什么地方;2)、间架结构怎么安排2.讨论以上两个问题3.抽说、补充4.扩词5.书写2023四年级语文下册经典教案4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一、略中求精,找准切入点我在教学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一课时,采取了聚焦策略,从种子的变化切入,展开教学。导入课题后,通过朗读课文中一段文字“2023年10月15日至16日,我国成功进行首次载人航天
20、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在神州五号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刺激学生的阅读欲望。从此聚焦种子的变化,让学生通过默读找出课文哪里让你感受到种子的变化,划出相关的句子。二、读写结合,体会写法特点周一贯先生多年前就指出:在语文课上,不能“君子动口不动手”。动笔写一写,在客观上能迫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不至于课堂上成了老师和部分学生的热闹对话。在课堂上,寻找语言文字的点,适时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读写结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即使在略读课文教学,我也尽量抓住机会让学生课堂上有机会动笔。仿写训练点的寻找,要整合整个单元的单元主题与教材特点。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是四上第8
21、单元的第四篇课,这个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个单元共选用了四篇说明文,这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之前,有两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说明文说明方法的学习与运用,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因此,我在最后一个环节出示:“我希望带着 的种子上太空,培育出新的太空 ,太空 的特点是 。”引导学生用上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写一写“新型太空种子的魔力”,水到渠成地完成句式的填写。三、拓展迁移,激发阅读兴趣如果把阅读比作开车的话,那么课堂内的阅读是开车考驾照的训练场,课外阅读就是“公路上的自由行驶”了。如果说精读课是严格规范的训练场的话,那么略读课就是“依路而建半开放的训练场”了。为课外阅读引路,最后目标也指
22、观独立完成的课外阅读,才是阅读教学的主旨。大量的行驶经历,才能形成高超的开车技术,阅读也不例外。本篇课文的教学激发了学生探究太空的欲望和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教学结束时适时地为学生提供参考的书目,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选读课文人造发光植物等文章,上网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课外阅读作业把学生引向了课外阅读的公路上,让学生课内的学习有了操练的地方。四、不足之处经过一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配合十分好。课堂也很热闹。但是略读课文中需要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这个点的确定,就成为略读课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我的教学设计欠一个集中的“点”,经教研组教师的讨论,认为应该围绕“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
23、好像获得了“魔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进行,这样的课堂就不会这么散。此外在切入重点句段时,多为学生创设亲近文本时机做得还不够,今后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上,还需努力做到略中有精,精中出彩!2023四年级语文下册经典教案5国王的宝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精致”“情愿”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一讲这个故事。过程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读、说、议中理解课的内容,体会故事蕴涵的做人处事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爷爷的敬佩和赞叹的思想感情
24、。2、启迪教育学生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尽自己所能努力反民事情做得完美。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感悟课文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读课题。2、教师导读:同学们,这篇课文围绕国王的宝碗讲了一件什么事?又将给我们是什么启示呢? 请大家自读课文。二、出示要求,学生自读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2、思考:课文围绕国王的宝碗讲了一件什么事?3、画出乌斯
25、曼老爹说的话, 并读一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读,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三、检查生字,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新词(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名读读,其他正音,教师再强调。字音:“曼”是前鼻音;“瓷”是平舌音;“拢”的声母址“|” 字形:注意“陶”字的右边里面足“伍”;“傻”下中部分的撇和点不能丢,注意区别“意”和“竞”。(2)教师再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让学生在读中巩固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通课文的情况。3、指名说一说课文国王的宝碗讲厂件什么事?(国王的宝碗不小心打碎了。他要求陶工们把碗补好,不然就绞死他们。陶工们只好请乌斯曼老爹帮忙,乌斯曼老爹用了年时间研制出
26、和国王的宝碗样的碗,但却没有把这个秘密告诉国王和陶工们)(反馈白读的情况,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多边互动作用,交流学生的情况。重点认读生字,积累词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要点语,说一说,巩固对生字的认读和书写,整体温表感知课文内容。四、理清条理,讲故事1、引导学生想想事情的起因2、指名反馈。起因:国王的宝碗不小心打碎了,他要求陶工们把碗补好,不然就绞死他们。经过:陶工们只好请乌斯曼老爹帮忙,乌斯曼老答应他们用一年的时间试结果:一年后,乌斯曼老爹研制出个和国王的宝碗一样的瓷碗。却不肯把方法告诉大家。加法尔发现了其中的秘密。3、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这个故事说说。4、指名说一说这个故事
27、。(在讲故事,让学生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训练学生说的能力)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这个问题。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乌斯曼老爹话的含义,从中悟出道理。2、总结全文,明白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听写下列词语;精致 观赏 陶工 浑身 裂缝 奇妙 情愿 沉默 笑眯眯2、师导:今天,我们来看看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二、理解句子、感悟道理1、师导:同学们,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乌斯曼老爹的秘密到底是什么?2、指名反馈,教师引导,(
28、乌斯曼老爹换给国王的宝碗并不是原来的那个,而是他自己重新做的)3.教师质疑:是呀,这只宝碗并不是补好的,而是重新做的。同学们,这只宝碗能修补的没有一点儿裂缝吗?(不可能)那乌斯曼老爹为什么要答应帮助陶工们呢?(指名反馈:因为如果他不答应,陶工们就必死无疑)4.教师出示句子,引导读一读。我们来看看乌斯曼老爹当初是怎么答应陶工的请求的。乌斯曼老爹想了想说:“到你们国王那儿去,让他给我一年期限,也许我能想出办法来。”(1)教师: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真的是要用一年的时间去想修补宝碗的办法吗?(不是)(2)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你能想像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这个宝碗肯定是修不好的,可是如果我不答
29、应,这些陶工就都会被绞死。如果我用一年的时间试着去重新研制一个和这个宝碗一样的瓷碗,成功的话,他们才有可能获救)5.教师:乌斯曼老爹成功了吗?(成功了)可是他没有把这个秘密告诉任何人,这 是为什么呢?(保住大家的性命),6.教师导读:乌斯曼老爹想保住大家的性命,所以没有把自己的办法告诉大家,可是大家就是好奇,把乌斯曼老爹围起来,想问个明白。这时老爹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教师出示句子) 我和你们做的一样,没有什么秘密。我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努力把它做得精致完美。(1)指名说说乌斯曼老爹的秘密是什么?(认真、努力)(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只要认真、努力地去做一件事情,就能事情做
30、得完美)(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7.教师引导;乌斯曼老爹说的话中还有哪一句和这一句的意思差不多?(指名反馈) 热爱自己的工作吧,只要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就没有做不到韵事。(1)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乌斯曼老爹认真对待每一件陶器,努力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终于研制出和国王的宝碗一样的瓷碗。本来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他用自已的认真和努力做到了)(2)从乌斯曼老侈说的这句话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地说一说)(3)教师出示下列句子,学生读一读,加深学生对这个道理的感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抓住
31、乌斯曼老爹说的话,进行深入的探究,在理解句子意思的过程中,感悟其中的道理,使学生受到启发)三、总结全文,谈感想1、教师:同学们,乌斯曼老爹用自己的认真和努力,研制出一个和国王的宝碗一模一样的瓷碗,挽救了所有陶工的生命。这本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经过乌斯曼老爹的努力,这件事情成了可能。你们想对乌斯曼老爹说什么呢?(学生抒发自己的感要卢)2、教师:这个故事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教师适当地引导:要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尽自己所能努力把事情做得完美)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们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并努力地去把这件事情做好,你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