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历史专题质量检测(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中历史专题质量检测(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含解析).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专题质量检测(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里写道:“中国最伟大、最富创造性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生在兵连祸接的时代,即完成政治统一之前。”下列思想属于“这一时代”的是()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经世致用,工商皆本”解析:选 A 材料中所提的时代为春秋战国时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春秋时孔子思想,故A 项正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代董仲舒的主张,故 B 项错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为明代王守仁的主张,故 C 项错误;“经世致用,工商皆本”为明清三大家的经济主张,故 D 项错误。2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 心 情 出 自 人 的 天 性。”黄 仁 宇 评 价 的 是 ()A孔子“仁”的思想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2-B孟子的“性善论”C墨子的“兼爱思想 D陆九渊的“心学”解析:选 B 孟子认为人生来是善良的,与“出自人的天性相符,故选 B.3“神农无制令而民从”这句话出自淮南子,该书系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作,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的政治变革。从治国思想看,与这句话的主旨最为接近
3、的是()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解析:选 C 法家强调的是严刑峻法,实行专制统治,与题意不符,故 A 项错误;儒家倡导仁治,与题目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神农无制令而民从”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故 C 项正确;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与题意不符,故 D 项错误。4 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3-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C儒家学说只为统
4、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 D周先生的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 解析:选 A 材料中周桂钿先生的意思是说,西汉时期正处于上升时期,服务于此时期统治者的思想也应该予以肯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思想主调是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故 A 项正确,其他几项说法都不客观.5“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是()A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 B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C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D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解析:选 D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史实可知,反映的是“天人感应学说。此学说是西汉儒学
5、家董仲舒提出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基础。故选 D。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4-6“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出自()A孟子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解析:选 B 材料强调“理”无处不在,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普遍遵行的规律,是儒家的道德伦理。这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朱熹是理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故选 B.7宋代理学家指出,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困厄万端;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但他们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这反映出宋代理学家()A重视人的内在完美 B反对人对物欲的追求 C强调对物理的
6、探究 D忽视道德教化的作用 解析:选 A 据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可知,宋代理学家重视人的内在完美,故 A 项正确;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反映了宋代理学家在面对困境时注重内在的修养,但并不是反对外在物欲,故 B 项错误;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强调内修而不是探究外在物理,故 C 项错误;D 项与材料“化解了身处逆境引起的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5-外感之忧,便自得其乐”不符,且与史实不符,宋代理学家注重道德教化,故 D 项错误。8“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此诗阐释的观点应
7、属于()A朱熹 B陆九渊 C王阳明 D李贽 解析:选 C 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与心学不同,故 A 项错误;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也”“发明本心”,与材料“良知不符,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个个人心”“良知”,反映了王阳明关注内心、“致良知”等理念,故 C 项正确;李贽倡导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故 D 项错误。9 冯友兰在 中国哲学史 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材料中“反动”的含义是()A宋明理学丧失了统治地位 B传统儒学已被彻底否定 C传统儒学遭到了极力批判 D反对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6-解析:选
8、C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解读材料。材料主要是讲官方正统思想是程朱理学,非官方出现了有悖于程朱理学的思想.联系明清时期的史实可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学,实际上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而不是彻底否定,也未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C 项正确,排除 A、B 两项;D 项错误,明清进步思想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反封建思想。10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理学思想相符的是()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
9、主而事。”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A B C D 解析:选 B 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理反映在社会上就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即人性,也就是说它将理学思想与君主专制统治紧密结合。由此可判断B 项为正确答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7-案.11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人君受命于天,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孟子、黄宗羲都具有民主思想 C三种主张都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重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的巨变 解析:选 A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是一种“民本思想但不是民主
10、思想,在当时也没有受到统治者重视,B、C 两项排除;董仲舒的主张“人君受命于天并没有反映社会转型的巨变,D 项排除。故 A 项符合题意。12唐甄是明末清初具有比较强烈的新兴市民意识的思想家。他在太子篇中这样说,“凡教太子,观于桑,则知衣服所自出,观于肆,则知器用所自出。凡教太子,过市,则见贩鬻之劳,在途,则见负担之劳”.上述言论反映了唐甄的治国思想是 ()A关注下层民众的疾苦 B民富是国富的前提 C重视工商,勤俭治国 D全面关注社会经济 解析:选 C 由题干材料“衣服所自出“器用所自出”“过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8-市,则见贩鬻之劳”“在途,则见负担之劳”可知,唐甄主张重视工商业,提倡
11、勤俭治国。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0 分,第 14 题 20 分,共 40 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藏书 请回答:学必求其心得,
12、业必贵于专精 -9-(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6分)(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6 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 分)(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解析:第(1)问,很明显宣扬的就是董仲舒提倡的“君权神授”、“大一统”主张,原因结合新儒学创立的背景回答.第(2)问,从材料中可以归纳得出作者宣扬的是封建伦理纲常,目的在于巩固封建统治.第(3)问,李贽的思想主张从材料中概括即可,原因从经济角度考虑.第(4)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儒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
13、的过程。答案:(1)主张:“君权神授”、“大一统”。原因: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2)核心观点: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0-(3)主张: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4)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趋时更新。14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言论 言论者 思想核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
14、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A B“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C D“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E F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1-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材料二“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1)根据表格中的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他们的核心思想。(6 分)(2)材料二反映
15、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10 分)(3)综合上述材料,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应怎样正确地认识它?(4 分)解析:第(1)问,根据表格中的具体言论,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进行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可以依据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来分析;第二小问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第(3)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可以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来分析评论。答案:(1)孟子:“民本”“仁政.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2-王阳明:“心外无物”“致良知”.(2)时代特点: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文化专制加强,儒家思想成为阻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精神枷锁。(3)剔除封建糟粕,吸收其精华,批判继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民族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