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政策导向的区域规划研究_兼论中国区域规划的改.pdf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80583202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公共政策导向的区域规划研究_兼论中国区域规划的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公共政策导向的区域规划研究_兼论中国区域规划的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公共政策导向的区域规划研究_兼论中国区域规划的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公共政策导向的区域规划研究_兼论中国区域规划的改.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基于公共政策导向的区域规划研究?兼论中国区域规划的改革方向*Regional Planning Studies Based on Public Policy-oriented?Discussion on the Reforming Direction of the Chinese RegionalPlanning李雪飞?LI Xuefei?张京祥?ZHANG Jingxiang?赵伟?ZHAO Wei(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南京,210093)*本文 为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 课题(40471042)及国家建设部课题?中外城镇密集地区比较研究?资助成果。?摘要?文章剖析了公共政策与区域规划的

2、涵义,指出区域规划是一种公共政策,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文章分析了我国区域规划缺乏公共政策属性的有关方面,在解析、借鉴国外区域规划的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区域规划基于公共政策导向的改革建议。?关键词?区域规划;公共政策?Abstract?Thispaperanalyzingthemeaning of publicpolicyand regionalplanning,points out that regional planningis one kind of public policy,and establishestherelationshipsbetweenthetwo.Analyzing

3、 some related aspects of regionalplanning lacking public policy attributes inchina,this paper parses the public policyattributes of regional planning overseas,andexplores the reforming suggestions of theChina?s regional planning based on publicpolicy-oriented.?Keywords?Regional planning;Publicpolicy

4、?中图分类号?TU984;C912?81?文献标识码?A1?引言?按照新区域主义的理解,1990 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区域成为了当今世界竞争体系中的重要空间单元和载体。区域规划作为政府干预区域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近年来也日益受到了各国、各级政府以及各种经济、社会主体的青睐。可以说,当前在世界范围内都呈现出了区域规划勃兴的局面。中国的区域规划始于 1950年代,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发挥了广泛而重要的作用。1990 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国内、国际发展环境的巨大改变,区域规划的生命力得到了全面修复和提升,各种类型的区域规划在各地相继展开。除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传统类型的区域

5、规划外,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城镇群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等各种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区域规划众出纷纭。然而与此同时,区域规划也表现出了事权分割、互相重叠、手段薄弱、绩效有限等问题。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无疑与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许多体制性的的矛盾、政府职能的?缺位?、?越位?等因素密切相关,然而如果就区域规划自身而言,其中关键的一点是由于中国的区域规划长期缺失公共政策属性所致,区域规划因此而更多地停留在?技术宣言?层面,而无法获得相关的法律或行政地位,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政策语言和行动,不能与现实的行政体制和经济环境实现有效地对接。鉴于此,本文将着重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区域规

6、划的发展与改革展开研究。2?公共政策与区域规划2?1?什么是公共政策对于?公共政策?涵义的界定国内外学界给出了众多表述。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而拉斯韦尔和卡普兰则指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国内学者张世贤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经由23?文章编号?1006-3862(2006)05-0023-06城市与区域城市发展研究 13卷 2006年 5 期 Urban Studies Vol.13 No.5 2006政治过程所产

7、生的策略;张德信认为,公共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公共权威机关为了解决特定的公共问题而表明的行动意图或如何行动的计划;王巧玲认为,公共政策即人们(包括政府和官员以及普通民众)所作的集体选择的行为,公共政策的目的是对市场失灵的补充 1。在中国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中对公共政策给出的定义是:?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为确保社会朝着政治系统所确定、承诺的正确方向发展,通过广泛参与的和连续的抉择以及具体实施产生效果的途径,利用公共资源达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平衡、协调社会公众利益目的的公共管理活动过程。2?从上述对公共政策的定义的众多表述中,可以大致归纳出公共政策的涵义的四个基本方面:(1)公共政策是由政

8、府或社会权威机构(有时会包括普通民众,在民主社会尤其如此)制定的;(2)公共政策要形成一致的公共目标;(3)它的核心作用与功能在于解决公共问题,协调与引导各利益主体的行为;(4)它的性质是一种准则、指南、策略、计划 1。我们可以认为,具备了上述四个基本方面的一切行为及其文件结果就是一种公共政策。2?2?区域规划与公共政策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区域规划具备了上述公共政策的四个基本方面。首先,在不同的体制环境里,区域规划基本都没有脱离于政府或社会公共机构的组织管理,在中国尤其如此;其次,解决区域发展的公共问题始终是区域规划的立足点;第三,形成一致的共同目标作为制定行动计划的指南,是每个区域规划的一种

9、必用手段(尤其是在全球竞争时代),许多区域内的发展主体都认识到通过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塑造可持续的区域;第四,区域规划的成果最后都以文本和图件的形式出现。因此,从本质上讲,区域规划就是一种典型的公共政策。但是,区域规划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其与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以及城市层面的公共政策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主要的联系在于:它是国家宏观政策在区域层面的反映和细化,并为城市公共政策提供相关的制定依据。主要的区别在于:它不会具体关系到城市内部公共问题的解决,也不足以起到全面改善国家层面公共问题的作用,它主要是针对区域内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策略谋划。区域规划与其它区域公共政策(如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社

10、会政策、区域环境政策、区域资源政策等)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与区别,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区域空间上。区域空间是区域规划的主要调控对象,区域规划必须在空间上对其它区域公共政策作出回应,是区域内各专项政策作用在区域空间上的政策叠合。此外,区域规划与其它区域公共政策的区别还表现在:区域规划是作用于一个区域内部的公共政策,而其它的区域公共政策则有可能是作用于不同区域之间的公共政策。因此准确地说,区域规划是一种在特定区域内、面向特定矛盾和问题、具有特定发展目标指向的区域空间公共政策。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空间公共政策,区域规划具有导向、调节和分配三大基本功能。所谓导向功能,是指区域规划通过特定的强制性规范(

11、如空间分区管制),对区内利益主体的行为、社会经济以及城镇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主导、引导作用;所谓调节功能,指区域规划通过资源分配的手段和空间利用方式与强度的安排,对区域内各种利益矛盾和社会公共问题进行积极的调节和控制;所谓分配功能,是指在遵循公共、效率、稳定等原则的基础上,区域规划通过强制性的规定对区内的空间资源进行合理的划分与配置。这三大功能既是所有公共政策都具有的,也是区域规划能够体现其独特调控作用的关键方面。3?基于公共政策视角审视中国区域规划的问题3?1?我国区域规划的两大尴尬3?1?1?矛盾冲突的区域规划环境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由于种种体制上的原因带来了区域规划编制与管理主体不明的局面

12、,造成各种类型的区域规划相互矛盾、冲突,尤其表现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计划部门)、规划建设部门与国土部门之间。三个部门都宣称自己拥有区域规划的权力,实际工作中往往自行其事,而作为政府部门,其各自编制的区域规划都具有了?合法?的公共政策属性,不仅造成了编制经费与精力的巨大浪费,而且在社会上造成了?政出多门?的不良影响,从根本上危害了区域规划的权威性。此外,由于?区域?不是一个界限明确的行政单元,往往在同一区域内存在着各种大大小小的行政单元,于是各级政府都有自24城市与区域李雪飞:基于公共政策导向的区域规划研究?13 卷 2006年 5 期 Urban Studies Vol.13 No.5 200

13、6己特定范围的?区域规划?。例如笔者在参加编制?宁波市市域总体规划?时,就发现宁波市属各区县都有经过合法机构批准的自己的?区域规划?,相互之间存在明显的冲突。这些矛盾从表面上看来只是规划之间的不整合,其实质则是不同部门或地方行政主体之间权利博弈的外在表现。因此,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对区域规划的相关事项及主体行为作出明确的规定,规范各管理主体的行为,已成为中国区域规划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3?1?2?实效性不强的规划成果一方面是区域规划政出多门、各自争夺的局面,而另一方面却面临着区域规划普遍存在实效性不强的尴尬局面。对于这一矛盾现象,纵然有一些学者所揭示的诸如区域规划部门职责不清、缺乏明确的实施主体

14、等原因,笔者认为公共政策属性的缺失也导致了区域规划的成果不以公共政策为导向,而大多沦为纯粹的技术性文件和?空中楼阁?,缺乏可操作性。由于缺乏公共政策属性而导致区域规划成果失效的案例比比皆是。例如 1995 年由广东省建委主持完成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虽然在当时被认为处于国内区域规划编制技术的领先水平,但是后来珠三角的发展现实与该规划的初衷出现了较大的偏离:四大协调原则未能有效落实,空间管制失效。2002 年由吴良镛先生主持完成的?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即使被认为?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然而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由于上述类似的原因,导致建议和对策未能被

15、很好地采纳和付诸实施3。3?2?我国区域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缺失的原因分析3?2?1?权威机构的缺位公共政策的制定缺少不了公共机构的组织,但这种公共机构必须具有权威性,亦即各管理主体必须要有明确的事权划分。缺乏权威性的管理机构和权责不清是当前我国区域规划组织层面的一大缺陷。管理主体之间的竞相博弈、权威机构的缺位,直接导致了我国区域规划失去了转化为公共政策的前提环境。事实上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区域规划从来都不缺少组织管理主体,例如上面提到的计划部门、规划建设部门与国土部门,各省市也都存在着不同级别、管理不同层面区域发展与规划的政府机构。但问题是过于纷繁的管理级别与层次导致了各管理主体的权威性大打折

16、扣,使它们不但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而且造成了各管理主体之间为了各自的?权益?而竞相博弈的局势。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面对我国日益迫切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可以说是?三面出击?,形成了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对?区域?的?围攻态势?,突出反映出目前我国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的无序状态。4?3?2?2?法律保障环境的薄弱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是促成区域规划形成公共政策并有效发挥作用的必要保障。但是就我国区域规划而言,除了城镇体系规划以外(其法定地位在?城市规划法?中得到了确认),我国的区域规划长期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体系。一方面,没有相关的法律性文件规定在何种条

17、件下、怎样的区域需要编制怎样的区域规划,以及区域规划的组织主体是谁、编制单位有何要求等内容;另一方面,对于规划编制所得的规划成果是否具有法律性也几乎不曾有过明文规定,在很多规划文本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本规划文本经?审批后即具有法律效应?,?图纸同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应?等字句,但由于缺乏外部的法律保障环境,仅凭规划文本上的主观判定,区域规划也仍旧没有摆脱法律地位缺失的困境。3?2?3?规划编制的技术性主导纯粹技术色彩的规划编制是造成我国区域规划缺失公共政策属性的最直接原因。长期以来,技术性一直主导着我国区域规划的编制,造成了编制主体专业素质的唯技术化、规划过程的自我封闭、规划内容的庞杂冗肿,以及规

18、划成果的泛而无物。尽管我国不同类型的区域规划各有侧重,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试图从各自技术角度来分析、预测和推动区域发展的所谓科学合理的进程 5,一个经常被提及的口号是?(区域)规划是在向权力讲述真理?,然而什么是?真理?在大多数的规划人员认识中,纯粹的技术理性、科学理性就是其所谓的?真理?,这显然和活生生而复杂的社会现实、体制环境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于技术性的过分追求,使得我国区域规划常常趋向雷同,失去了区域公共政策本应具有的地域性、针对性。25李雪飞:基于公共政策导向的区域规划研究城市与区域城市发展研究 13卷 2006年 5 期 Urban Studies Vol.13 No.5 20

19、064?国外区域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解析与借鉴4?1?开放的规划过程由于政治经济体制环境以及社会民主程度的差异,西方多数发达国家都注重地方空间单元的自治和市民的多元参与。1960 年代末以来在规划思潮中兴起的倡导式规划、联络规划、公众参与、城市与区域管治等理念,都是西方社会倡导开放式规划过程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凸显出国外区域规划作为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广泛社会性。西方国家开放的区域规划过程,一般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基于管治理念构建联合自治的管理机构,负责区域规划的组织、编制、审批、实施和管理。?规划的编制过程是开放的,各种不同的社会组织或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对规划的形成谏言献策。?规划的决策过程是开

20、放的,只要对规划成果存在异议,反对者都可就区域规划成果是否通过投以反对票,或责成对规划成果进行必要的修改或调整。4?2?完善的法律保障环境国外一般都制定有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保障区域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来促进区域规划的实施。主要表现在:?区域规划在通过相应的审批程序后即具有了法律效应。这种法律效应不仅可以体现于民众可以利用区域规划来适当制约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也可以成为上级政府、中央政府同意或否定地方具体政策的法律依据之一。例如,1986 年英国环境大臣就是根据国家的?工业区域发展规划?,驳回了伦敦自治市 Southwark 制定的?北 Southwark地方规划(Local Plannin

21、g)?6。?制定相关的基本法对区域规划的基本任务、组织、管理进行界定,作为编制区域规划和综合开发计划的依据,并在实施中制定相关的具体法律、法令以及政策作为保障。例如,法国议会于 1995 年通过的?领土整治与开发指导法?,以及制定全国性领土整治纲要、创建领土整治与开发全国委员会、设立新的行政区划试点、建立新的行业发展基金等,极大地强化了国家财政补贴力度以及对重点地区的倾斜政策 7。4?3?形式多样的区域管理机构由于经济社会背景以及所针对具体问题的不同,西方国家普遍建立起了形式多样的区域管理机构。以美国的区域管理机构为例,其模式可以概略地分为以下三类:?集权式的单一政府机构。这种类型的机构对所辖

22、区域一般都具有相对独立的治理权,统一处理区域内发生的问题。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杰克逊维尔大都市政府,这一政府在成立以后不仅实现了空间地域上的统一,也产生了长期的规模经济,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政府运行的成本。?非完全政府性质的管理机构。纽约大都市区成立的大纽约政府和华盛顿大都市委员会都属于这种类型,它们都只具备有限的管理职能,主要是解决一些具体的区域性问题,如区域交通、环境、供水、排水等。?分权式的双层制管理模式。1957 年戴德县与迈阿密市形成的双层制大都市政府属于这种模式:县(区域)内非城市地区的所有服务均由大都市政府(上层)提供;而27 个自治市的公民接受他们所在市(下层)和大都市(上层)的双重

23、服务。即上层政府承担少量的区域性事务,下层政府则承担更具体的公共服务工作。联合的双层制政府体制并不是严格的区域、城镇政府等级隶属制,而是在两个层次之间进行明晰的分权 8。各种管理模式在欧洲与美国的普及程度并不一样,总的来说,集权式的单一政府机构没有基于地方自治、分权形式而建立起来的管理机构受欢迎。4?4?规划与政策的互融作为一系列整体区域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规划不仅要体现出其公共政策属性,而且还要与其它的区域公共政策密切融合(而不是矛盾、冲突)。对于这两个方面,在西方国家不同地区的区域规划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如英国的?规划政策指引?分为三个层次:国家层次上的?规划政策指引?、区域层

24、次上的?区域规划指引?,以及地方制定的各种专项指引,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区域规划指引?。在英国区域层次上的?区域规划指引?例如有?伦敦策略指引?、?大曼彻斯特政策指引?等,这一系列的政策指引被广泛地用作为一种规划工具,它们是通过公众磋商和讨论而产生的,它们虽没有立法,只是政府的一个建议性文件,但在地方规划中都能很好的落实 9。欧盟主持编制的?欧洲空间展望?也十分注重规划与政策的融合。?欧洲空间展望?通过空间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将各国、各层次政府的各种政策(包括医疗健康的政策、就业政策、教育政策、交通政策、环境政策、住宅政策、文化政策、遗产和历史文化保护政策等等)有机地结合与协调起来,但在具26城

25、市与区域李雪飞:基于公共政策导向的区域规划研究?13 卷 2006年 5 期 Urban Studies Vol.13 No.5 2006体的做法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影响了不同的领域 10。有着完整和严谨规划体系的德国也比较重视规划与政策相互渗透,甚至有德国专家认为,?区域政策?已经是区域规划中的?规划?对实施规划的措施与行动的具体设计 11。5?走向公共政策属性的中国区域规划5?1?区域规划走向公共政策的效应分析使区域规划回归或走向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至少有如下有益的作用:首先可以保障规划的权威性。公共政策不同于一般的技术文件,它是由以权威机构为主体而制定的针对公共问题并在

26、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适性的决策。因此,区域规划走向公共政策就意味着具有了权威性的保障。其次,区域规划走向公共政策,是以解决区域范围内的公共问题为出发点,并要求开放的规划编制过程和决策过程,这样更有利于体现社会公正,因而此举可以大幅度提升规划的社会性。第三,可以大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这也是区域规划走向公共政策的核心目的所在。一方面,如上所述,公共政策型的区域规划具有良好的权威保障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这就营造了区域规划可操作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公共政策型的区域规划是以政策为导向进行规划的编制工作,不仅注重与其它政府各项政策之间的相互融合,而且使自身也成为一种政府的政策陈述,这是区域规划从图板走向实践

27、的具体表现。5?2?区域规划导向公共政策的路径5?2?1?建立有效的区域管理机构区域管理机构是区域规划的组织与实施主体。然而,如何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区域管理机构则是各国一直为之所奋斗的难题。近来,西方社会兴起的管治(Governance)理念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较为有效的破解视角,并依此而建立了多种模式的区域管治机构。针对中国目前的行政区划体制和行政建制特征,可以借鉴西方大都市区?双层制?管理体制进行稳妥而有效的改造?它并不是严格的等级隶属制,而是在两个层次之间进行明晰的分权 12。这种双层制组织的建立是为了协调多个大都市区之间的矛盾,而不是一个综合职能的政府,因此应着重建设成为一个针对若干区域

28、重大问题的专门性协调解决机构和企业化的执行组织,致力于解决更大区域内的协调发展问题(江海港口、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大区域环境整治等)。为了促成这一层次区域管治体系的有效运作,可以赋予它以区域环境整治、交通建设等资金的分配权、区域性空间协调发展的审批权或实施监督权、区域性贷款投资的倡议权等 6。在都市区层面,则可以?十一五?期间即将进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为契机,结合?省直管县、虚化地级市?等方向的改革,将地级别市政府改造成为一种大都市区的上层管理机构。5?2?2?构筑完善的法律保障环境促使区域规划转化为有效的公共政策,必须健全与区域规划相关的法律体系。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不仅仅是要确定区域规

29、划成果的法律地位,而且需要以法律性文件对区域规划的组织与管理主体、区域规划的编制、区域规划的审批与实施以及管理主体之间的事权等多方面的相关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定,以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环境。例如,广东省在珠三角组织开展的?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 2020)在这一方面就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在其法律性实施文件?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条例?中就明确规定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现代化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和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管理办公室的法定地位及其组成方式、职能与协调程序;?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法定地位及其编制、审批与实施主体;?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现代化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珠

30、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管理办公室与地方政府在规划管理权限上的划分;?违反?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条例?的法律责任 13。5?2?3?政策导向的规划编制与规划决策变革以政策为导向进行规划编制和规划决策,是区域规划走向公共政策的核心内容。首先,需要全面提升编制主体的专业素养,不仅需要对规划编制人员进行完善的专业技术训练,更为重要的是培养规划编制人员的政策分析能力。其次,加强规划过程的开放程度,包括规划编制过程和规划决策过程,允许、鼓励不同的社会团体以及个人踊跃地参与进来,使公众参与不仅仅停留在?公众参观?的程度,而是真正的参与到规划的编制和规划的决策中来。第三,更新规划理念,公共政策型区域规划是

31、以解决区域范围内的公共问题为基本出发点,并且以一致的27李雪飞:基于公共政策导向的区域规划研究城市与区域城市发展研究 13卷 2006年 5 期 Urban Studies Vol.13 No.5 2006共同目标作为行动指南,因而必须以问题和目标为双重导向进行规划的编制。第四,区域规划的规划内容必须摈弃以往过多的庞杂色彩,避免面面俱到、泛而无物,而是要针对区域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性的公共问题来切应实际地确定规划的编制内容,以增强区域规划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在规划成果的表达方面,需要用政策性的语言代替以往技术性的语言,形成政策指引,使之不仅能够为公众容易认识和理解,又易于规划管理机构进行实际

32、操作与实施。例如最近两年完成或正在进行的?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2004 2020)中的?政策分区?14、?大连城镇体系规划?(2005 2020)15与?宁波市市域总体规划?(2006 2020)16中的?政策指引?等,都力图将技术语言转化为易被理解又易于管理机构实施操作的政策语言。5?2?4?与其它政策的密切融合国外区域规划的实践表明,区域规划作为一种公共政策无法孤立地发挥作用,而必须与其它的公共政策密切融合起来。区域规划需要根据其它公共政策的相关内容或要求进行制定,这主要体现在国家、区域、城市三个层面。对于国家层面的公共政策,区域规划需要在遵循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细化和补充,以获得较好的

33、宏观支撑;区域层面的公共政策是区域规划需要进行谋求互动的重点所在,因而区域规划需要根据其它区域公共政策(如区域财政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区域环境政策、区域交通政策等)的要求对规划方案进行统筹布局,以便于在区域政策层面较好地落实区域规划的具体内容;而对于城市层面的公共政策,区域规划需要为它们提供相应的框架性政策引导,最主要的是为下一层次的规划(比如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依据,以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此外,其它政策也需要吸纳、反映区域规划的相关内容,以利于区域规划获得必要的政策支撑。6?结语?从本质上讲,区域规划就是一种区域公共政策。中国广泛的区域规划实践和有限的区域规划实施绩效的悖论,不得不敦促我们对中

34、国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进行深刻的反省与思考。本文认为,基于公共政策导向的区域规划,其实质目的就是面向实施、面向可操作,也是中国区域规划必须努力的方向。同时也应该看到,这样一个转变并不是在技术层面或成果表达层面就可以发生并完成的,而是牵涉到许多方面的一个复杂问题,也在根本上取决于中国体制转型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但是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基本的方向。?参考文献?1 刘玉,冯健.区域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13.2 邹德慈.走向主动式的城市规划?对我国城市规划问题的几点思考 J.城市规划.2005,29(2):20-22.3 杨保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困境及出路 J.城市规

35、划.2004,28(10):26-34.4 牛惠恩.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论三者关系及其协调发展 J.城市规划.2004,28(11):42-46.5 谢惠芳,向俊波.面向公共政策制定的区域规划?国外区域规划的编制对我们的启示 J.经济地理.2005,25(5):604-606.6 张京祥,等.中外城镇密集地区比较研究R.2006.7 张京祥,芮富宏,崔功豪.国外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管理 J.国外城市规划.2002,(2):30-33.8 张京祥.试论中国城镇群体发展地区区域?城市管治 J.城市问题.1999,(5):44-47.9 许瑞生,赖惠芳.规划政策指引:规划控制和实施的一种工

36、具?从英国制订?伦敦策略指引?中得到的启示 J.国外城市规划.1999,(3):38-40.10 欧盟区域空间规划研讨会和?区域发展和空间规划的最佳实践导则?.http:?www.china-?temp?51.htm.11 周毅仁,等.欧洲部分国家区域规划的主要做法及对我们的启示.http:?www.china-?zjcg.asp?id=24&page=1.12 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160-168.13 建设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条例 Z.2005.14 建设部,广东省人民政府.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说明书、文本Z.2004.15 王红杨,等.大连市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R.2005.16 张京祥,等.宁波市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R.2006.作者简介:李雪飞(1981-),男,湖北武汉人,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张京祥(1973-),男,江苏盐城人,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教授,博导;赵伟(1979-),男,河南济源人,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硕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06-07-1128城市与区域李雪飞:基于公共政策导向的区域规划研究?13 卷 2006年 5 期 Urban Studies Vol.13 No.5 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企业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