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80312986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和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强。2.掌握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和过程。3.掌握北魏孝文帝迁都后的改革措施。4.了解当时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民族大融合的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在民族问题上有一个正确的观念;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2.正确认识处理好民族问题,对搞好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促进祖国的繁

2、荣昌盛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教学重点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2.民族大融合。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教学方法1.讲述法。对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孝文帝迁都等内容,采用讲述法为好。2.故事穿插法。有一些内容可用此法,比如迁都落阳的过程既可以讲述(指教师),又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通过学生之口来解决问题。3.分析法。对于孝文帝迁都后的汉化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关系,可用此法。4.联系讲解法。孝文帝改革措施的一些内容可联系讲解。比如改汉姓、说汉话等。5.图示法。对于北魏及其以后政权的演变,可用此法,增加直观性。教具准备投影仪/小黑板。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我们前面讲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3、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从总的方面来看是国家的大分裂时期。从南北双方的具体情况来看: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是两个主要特点。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今天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特点:北方民族大融合。导入语例示二中国古代有几位知名的皇太后,像汉朝的吕太后、邓太后、北魏的冯太后以及唐朝的武则天等,都很有作为。冯太后是我们今天要涉及到的一位。她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临朝听政,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年。在这期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她辅助的小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为汉文化的忠实推行者。冯太后的称号是“文明太后”;小皇帝叫拓跋宏,就是北魏的孝文帝。后来,他成为我国历史

4、上著名的改革家。他有哪些作为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板书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1.北魏的建立和统一黄河流域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前二段文字内容。了解北魏的建立和统一黄河流域。学生看书教师讲述建立北魏的是鲜卑族的拓跋部,最初活动于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过着游牧生活。东汉末年,拓跋部开始强大,但时强时弱。一直到338年什翼犍即位后,情况才有好转。什翼犍曾作为“质子”,在后赵襄国(今河北邢台)住了十年,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他在位期间,拓跋部开始进入了阶级社会。正在这时,376年苻坚征服了拓跋部。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使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386年,什翼犍的嫡孙拓跋珪在各部酋长的拥戴下,在盛乐称王,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这时的中国北方,政权林立,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因此,北魏在其初期,为生存和发展做了种种努力。398年,拓跋珪正式称帝,一跃而成为北方最强大国家。3456推荐阅读: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导引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33 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第10课弘扬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九年级)2021届中考政治弘扬民族精神 爱我锦绣中华专项复习教案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国的民族教案民族团结教案民族教案 第 3 页 /总页数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