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石钟山记》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石钟山记 同步练习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选出对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下临深潭,微风鼓浪。临:对着。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到地方去。C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尉:做尉官。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臆:缺乏客观证据的主观想法。2与下列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B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D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B空中而多窍C此世所以不传也D自以为得其实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A南声函胡B至莫夜月明C汝识之乎D悟言一室之内5下列句子中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之铿然有声者B得双石于潭上而大声发于水上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有大石当中流D此世所以不传也余是以记之6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苏轼堪称全才,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B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元丰七年六月”是皇帝年号纪年法,“元丰”即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8年。C十二律,又简称“律吕”。“无射”为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
3、故用无射作为钟名。周景王造无射钟,耗费大量民力物力,因而失败。D郦道元,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之子。他以毕生心血撰写地理著作水经注,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石钟山记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
4、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B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C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D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6、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丰”是年号纪年法;“丁丑”与“是月丁未”(登泰山记)都是用干支法来纪日。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与“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居)两句中的“适”字含意不同。C“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与“其皆出于此乎”(师说)两句中的“其”字用法相同。D“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而绝江河”(劝学)两句中的“绝”字含意不同。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就引水经注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B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
7、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C文中写绝壁下的景观,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D“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是说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但不能说清楚。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11苏轼在游玩石钟山后,得出了什么论断(请用原文回答)?这一论断在治学方面给你什么启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
8、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露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侍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9、(苏轼凌虚台记,有删改)(二)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10、?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苏轼石钟山记)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B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C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D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13下
11、列对文中加点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隋初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替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的官名,仅仅用做刺史或知府的别称。B从事,官名,泛指一般属官。作者当时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是太守陈公的下属。这与“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中“从事”的意义相同。C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我国古代将十地支与十二天干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以此来纪年、月、日、时,近世也用于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D士大夫,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亦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士”的阶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泛指有一定才能的民间人才。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
12、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凌虚”即升向高空之意。站在凌虚台上恍然间让人不知道台的高度,错以为山是踊跃迅速长出来的,这就是陈公命名凌虚台的原因。B苏轼父子夜游石钟山,通过亲身考察发现其“水声如钟”,这与郦道元“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的说法相似,石钟山应是以声得名。C选文一作者从都城建造的位置入手,点明饮食起居都与山接近,况且四周山莫高于终南城莫近于扶风,借此劝谏太守不可劳民伤财,随意筑台。D选文二作者描写了石钟山的夜景,大石如猛兽奇鬼,声音令人毛骨悚然“心动欲还”。阴森恐怖之景也是士大夫“不肯夜泊绝壁之下”的原因。15把下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而陋
13、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16古人为文,讲究章法,请分析两则选文在章法上的相似之处。三、 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唐人李渤在辨石钟山记中记载: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冠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由上文可知,
14、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苏轼所不及的,其一是“跻崖穿洞”,特别是“穿洞”,苏轼没有进行该项考察。李渤所“遇”的“双石”,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苏轼已无缘得见了。所以苏轼对山体的石质没有多少感性认识,更不用说深刻印象了。其二是李渤“不耻下问”地“询诸水滨”,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进行调查,大概认为他们“虽知而不能言”。李渤从“土著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还“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李渤的观点不能说失之臆断和草率,李渤的表现岂可讥之为“陋”乎?!17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三秦大地广为流传一句话:“听了秦腔,肉酒
15、不香。”B生活中总有些事让人悔不当初,这时候总是需要运用一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C蜀道难写实与想象交织,写出蜀道之“难”,形成迷离惝恍、奇丽峭拔的诗歌境界。D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18选文的论证极具说服力,请问其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19文中画波浪线句可改为“李渤从居民口中得知那两块大石叫石钟后,扣而聆之,待验证无误了,才得出山是依据石钟石而得名的结论”。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四、语言表达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石钟山记是苏轼的一篇很有特色的游记,
16、 ,浓厚的考辨色彩深寓着对实践和为学的深刻的哲思。 ,带儿子苏迈夜游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就是对这一点的有力证明。 ,认为读书“唯勤”,且“多为之,自工”;练书法则要“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第5页 共6页 第6页 共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 尉:官职名。句意为: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故选C。2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例句,鸣:使动用法,使鸣。A.却:使动用法,使退却。B.走:使动用法,使逃跑。C.耻:意动用法,以为耻。D.弱
17、:使动用法,使弱。故选C。3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之古今异义的能力。A.以为:古今都是认为的意思。句意:郦道元认为下面临近深潭。B.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之中。句意:中间空而多孔。C.所以:古义,相当于“的缘故”;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句意:这就是世间不流传的缘故。D.其实:古义,事情的真相;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句意:自己认为得到事情的真相。故选A。4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函胡”,通“含糊”,重浊而模糊。句意: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B.“莫”,通“暮”,晚上。句意:到了晚上月光明亮。D.“悟”,通“晤
18、”,面对面。句意: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故选C。5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古之人不欺余也。句意: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定语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词+者”的形式。句意: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B.均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潭上得双石。句意: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正常语序为:而大声于水上发。句意: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C.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意: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省略句,完整句子为:有大石当于中流。句意: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D.判断句,“此也”表判断,句意: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
19、名由来的原因。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余以是记之。句意: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故选B。6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因而失败”错误,周景王造无射钟,虽然耗费大量民力物力,但是最终成功。故选C。7B8C9D10(1)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2)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那个事情的真相。1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我们在治学的时候一定要有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不能仅凭主观臆断。【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
20、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且”表并列关系,连接“咳”和“笑”两个动词,中间不断开,排除AC;“发于水上”,状语后置句,中间不断开,排除D。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的能力。A.正确。B.到;逢迎、周旋。句意: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 C.“用法相同”错误。代词,其中的;语气副词,大概。句意: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D.阻断、隔开、断绝;横渡。句意: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能够横渡大江大河。故选C。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但不能说清楚”错
21、误,这种“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清楚。故选D。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句,应为“铿然有声石”;“名”,命名;“何”,为什么。(2)“乃”,竟然;“考击”,敲打;“其实”,那个事情的真相。1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苏轼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启示我们要有调查研究的求实
22、精神,不能仅凭主观臆断。参考译文: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元丰七年六月初九
23、,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响声,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
24、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
25、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之所以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12A13C14C15虽然不是事情得失的原因,但是按事物的道理却不该是这样。这就是凌虚台修筑的原因。然而见识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实原因。16两篇选文的章法严密,均是先叙后议,因事说理。【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断句的能力。句意:兴盛和衰败交替无穷无尽,那么高台(会不会)又变成长满荒草的野地,都是不能预料的。“于无穷”在句中是“相寻”的状语,意为“无穷无尽地交替”,中间
26、不可断开,排除BD。“荒草”在句中是“野田”的定语,表示“长满荒草的野地”,中间不可断开。若断在后面,则“野田”变成了“皆不可知也”的主语,不符合常理,排除C。故选A。13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我国古代将十地支与十二天干依次相配”错误。是十天干十二地支,干支相配只适用于纪年、日。纪月、时只用地支。故选C。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劝谏太守不可劳民伤财”属无中生有。句中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是“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句子是感叹人事万物的变化无常,指出不能稍有所得
27、就“夸世而自足”,而应该去探求真正可以永久依靠的东西。故选C。15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得分点有:“损益”,得失;“物理,事物的道理;“此也”,判断句。得分点有:“陋者”,见识浅陋的人;“乃”,竟然;“其实”,它的真实原因。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与思路的能力。凌虚台记中,作者在文章前两段中,以“国于南山之下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记叙了扶风太守陈某为登高眺远建筑了一座土台,并请苏轼为他写了这篇记文这一事件。此处主要用了记叙的手法。第三段中,文中在记叙土台修建的经过后,联系到古往今来的废兴成毁的历史,感叹人事万物的变化无常,并指出自己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而应该
28、去探求真正可以永久依靠的东西的思考。此处用了议论的手法。石钟山记中,作者在“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古之人不余欺也!”这部分内容中记叙作者因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存疑而去游览考查的经历,此处用了记叙手法。而在游览结束弄清缘由的后一段中,作者则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问句,开启了自己的议论,是为议论。故两篇文章都是先叙后议,因事说理。参考译文:(一)居住在南山脚下,自然饮食起居都与山接近。四面的山,没有比终南山更高的。而城市当中靠近山的,没有比扶风城更近的了。在离山最近的地方要看到最高的山即终南山,应该是必然能做到的事。但太守的住处,开始还不知道附近有山。虽然这对事情的好
29、坏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按事物的常理却不该这样的,这就是凌虚台修筑的原因用以观山。就在它还没有修建之前,陈太守杵着拐杖穿着布鞋在山下闲游,见到山峰高出树林之上,山峰重重叠叠的样子正如有人在墙外行走而看见的那人发髻的形状一样。陈太守说:“这必然有不同之处。”于是派工匠在山前开凿出一个方池,用挖出的土建造一个高台。台子修到高出屋檐才停。这之后有人到了台上的,都恍恍忽忽不知道台的高度,而以为是山突然活动起伏冒出来的。陈公说:这台叫凌虚台很合适。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下属苏轼,让我写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苏轼回复陈公说:“事物的兴盛和衰败,是无法预料的。这里从前是长满荒草的野地,被霜露覆盖的地方,狐狸和毒蛇出没
30、的所在。在那时,哪里知道今天这里会有凌虚台呢?兴盛和衰败交替无穷无尽,那么高台会不会又变成长满荒草的野地,都是不能预料的。我曾试着和陈公一起登台而望,看到其东面就是当年秦穆公的祈年、橐泉两座宫殿遗址,其南面就是汉武帝的长杨、五柞两座宫殿遗址,其北面就是隋朝的仁寿宫也就是唐朝的九成宫遗址。回想它们一时的兴盛,宏伟奇丽,坚固而不可动摇,何止百倍于区区一座高台而已呢?然而几百年之后,想要寻找它们的样子,却连破瓦断墙都不复存在,已经变成了种庄稼的田亩和长满荆棘的废墟了。相比之下这座高台又怎样呢?一座高台尚且不足以长久依靠,更何况人世的得失,本就来去匆匆岂不更难持久?如果有人想要以高台夸耀于世而自我满足
31、,那就错了。世上确实有足以依凭的东西,但是与台的存在与否是没有关系的。”我将这些话告诉陈公后,下来为他写了这篇记。(二)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趁此能够观察所说的“石钟”。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就是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竖立着,有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高空中发出磔磔地鸟鸣声;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
32、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钟鼓声连续不断。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山石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支流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
33、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17C18引用论证,对比论证。19原句表达效果更好。因为“土著居民”指的是在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的人,“居民”虽在此居住但不一定在这里住了很久,事实上在这里住得越久就越有可能准确掌握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扣而聆之”中的“还”字强调了李渤在向当地久居的居民进行询问后又亲自进行了检验这一行为。“土著”“还”
34、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李渤严谨的做事风格,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改后的句子没有这种表达效果。【分析】17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段中最后一句中的引号标示强调的内容。A.句中引号标示直接引用的内容。B.句中引号标示特定称谓。C.句中引号标示强调的内容。D.句中引号标示特定称谓。故选C。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文中作者引用了李渤的原文辨石钟山记,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结合“跻崖穿洞”“询诸水滨”等语句可知李渤写作时曾进行实地考察并详细了解其情况,以此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李渤的表现不可讥之为陋”,使论证更让人信服。由文中“由上文可知,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苏轼所不
35、及的,其一是跻崖穿洞,特别是穿洞,苏轼没有进行该项考察。李渤所遇的双石,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苏轼已无缘得见了。所以苏轼对山体的石质没有多少感性认识,更不用说深刻印象了。其二是李渤不耻下问地询诸水滨,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进行调查,大概认为他们虽知而不能言”可知,李渤曾“穿洞”考察遇“双石”,而苏轼因无缘得见而没有深刻印象;李渤“询诸水滨”,而苏轼却没有找“渔工水师”进行调查,作者将李渤的考察与苏轼的情况进行对比,突出体现李渤的考察更严谨,说服力更强。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和变换句式的能力。改句将“土著居民”改成了“居民”,“还扣而聆之”改成了“扣而聆之”。那么,我们只要重点
36、分析“土著”“还”在文中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即可。“土著”说明住得久,因为“在这里住得久”所以才“更有可能准确掌握”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突出强调李渤不仅问了,还亲自进行了检验,因为做事严谨,“土著”“还”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李渤在选取询问对象和实地检验中做事严谨的风格,同时也更能体现其结论的正确性。据此即可得出原句表达效果更好的答案。20文章叙议结合他注重实践他强调为学要勤(刻苦/躬亲而行)【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承接“有特色的游记”,此处应填文章特点,结合文章特点,可填“文章叙议结合”;第二空,为总起句,后面具体内容为实地考查石钟山,故应填“他注重实践”;第三空,为总起句,后面具体内容为读书练字都要勤奋刻苦,故应填“他强调为学要勤(刻苦/躬亲而行)”之类内容。答案第9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