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pptx(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第第一一节n文化常识 孔子孔子(前前551551前前479)479),名,名丘丘,字字仲尼仲尼鲁国陬邑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人。春秋末期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教育家、儒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14年。年。孔子曾大力宣传孔子曾大力宣传“仁仁”的学说,认为的学说,认为“仁仁”即即“爱人爱人”,提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的观点;主张主张“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材施
2、教”,并有,并有“学而不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诲人不倦”的精神。的精神。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诗书,定,定礼乐礼乐,序,序周易周易,作,作春秋春秋。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1 1)3030岁前,位卑而有志于学。岁前,位卑而有志于学。(2 2)30305050岁,欲仕不能。岁,欲仕不能。(3 3)50505555岁,在鲁从政。岁,在鲁从政。(4 4)555568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5 5)656573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六经。(1 1)政治思想)政治
3、思想 孔子创立了以孔子创立了以孔子创立了以孔子创立了以“仁仁仁仁”(即即仁爱、爱人仁爱、爱人)为核为核为核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政治上主张心的道德学说,政治上主张心的道德学说,政治上主张心的道德学说,政治上主张“仁政仁政仁政仁政”(“仁者仁者仁者仁者爱人爱人爱人爱人”、“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厚。厚。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君子成人之美,君子成人之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不成人之恶不成人之恶不成人之恶”,都是他的做人准则。,都是他的做人准则。,都是他的做人准则。,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孔子思想孔子思想(2 2)教育思想)教育思想重视教育的作用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倡提倡“有教无类有教无类”(一视同仁)(一视同仁)“诲人不倦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论语论语是一部是一部记录记录孔子孔子和和他的弟子言行他的弟子言行的的书书,由,由孔子的弟子孔子的弟子及及再再传传弟子弟子编编撰而成。它以撰而成。它以语录语录体体为为主共主共2020篇篇,内容包括孔子的内容包括孔子的政
5、政治主治主张张、伦伦理思想理思想、道德道德观观念念、教育原教育原则则和和学学习习方法方法等。等。论语论语是是语录语录体散文体散文,文字,文字简约质简约质朴。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朴。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主要依据。南宋时时,朱熹将其与,朱熹将其与大学中庸孟子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合称为为“四四书书”。论语简介论语简介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四书”之一,成为之一,成为儒家儒家的重的重要经典。要经典。大学大学论语论语中庸中庸孟子孟子知识链接知识链接“五经五经”:诗诗书书礼礼易易春秋春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半部论语论语治天下治天下”。因。因为为论语
6、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处世方法。学态度、处世方法。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语录体语录体 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它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背景 春秋末期,正值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也是战乱纷争的年代。周朝的礼制日渐崩坏,名存实亡,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野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在生活呈现“礼崩乐坏”的局
7、面下,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第第二二节n文本探究听读课文听读课文温馨提示:温馨提示:1 1、注意生字的注音、注意生字的注音2 2、注意朗读的节奏、注意朗读的节奏(1 1)子曰:)子曰:“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自远方来,不亦/乐乐()乎?人不知乎?人不知/而不愠而不愠(),不亦,不亦/君子乎?君子乎?”(2 2)曾子曰:)曾子曰:“吾吾/日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不习乎?”(3 3)子曰:)子曰:
8、“吾吾/十有五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而不惑,五十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逾矩。”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yuyullynynxnxnwiwichunchunyuyuy jy j(4 4)子曰:)子曰:“温故温故/而知新,可以而知新,可以/为为 师矣。师矣。”(5 5)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则殆 。”(6 6)子曰:)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9、,人/不堪其忧,不堪其忧,回也回也/不改其乐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贤哉,回也!”(7 7)子曰:)子曰:“知之者知之者/不如不如/好好()之者,好之者之者,好之者/不如不如/乐乐()()之者。之者。”(8 8)子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亦在其中矣。不义不义/而而/富且贵,于我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浮云。”wnwn(di)(di)dndnllhohollnn(9 9)子曰:)子曰:“三人行,必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我师焉。择/其善者其善者/而从之,其而从之,其不善者不善者/而改之。而改之。”(1010)子)子/在川
10、上曰:在川上曰:“逝者逝者/如斯夫如斯夫(),不舍,不舍/昼夜。昼夜。”(1111)子曰:)子曰:“三军三军/可夺帅也,匹夫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可夺志也。”(1212)子夏曰:)子夏曰:“博学博学/而笃而笃 ()志,切问志,切问/而近思,仁而近思,仁/在其在其中矣。中矣。”ffdd译文赏句老师范读第一章,强化解读文意的方法,其余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字词解读法:字词解读法:“单单”变变“双双”。如:。如:学学学习学习 朋朋朋友朋友 乐乐快乐快乐温温温习温习 师师老师老师 思思思考思考 知知知道知道 择择选择选择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其他章节的意思,将不懂之处圈出来。(1 1)
11、子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学而)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这里指孔子。时习:按时温习。时,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按时。说,同说,同“悦悦”,愉快。,愉快。不亦不亦乎,乎,常用于表示委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不婉的反问。不是很愉快吗?是很愉快吗?愠:生气,恼愠:生气,恼怒。怒。君子:指有才德君子:指有才德的人。的人。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
12、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发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精读文本精读文本 这一章主要谈了什么?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交友的乐趣第三句讲:为人态度(2 2)曾子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学而)吾:人称代词,吾:人称代词,我。我。日:每天。日:每天。省:自省:自我检查、我检查、反省。反省。三,泛指多次。三省:三,泛指多次。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替。竭尽自己的竭尽自己的心力。心力。诚信诚信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13、: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人谋而不忠乎?”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了全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了全力,说的是自身修养。力,说的是自身修养。“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反省自己同反省自己同朋友相处是否诚信,讲的也是自身修养。朋友相处是否诚信,讲的也是自身修养。“传不习乎?传不习乎?”反反省自己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进行了复习,谈论的是学习。省自己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进行了复习,谈论的是学习。结合本章内容分析曾子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反省自己的结合本章内容分析曾子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反省自己的?(3 3)子曰:)子曰:“吾
14、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为政)十五岁。有,同十五岁。有,同“又又”,用,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于整数和零数之间。立身,指能有所成就。立身,指能有所成就。迷惑,疑惑。迷惑,疑惑。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能听得进不同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的意见。顺从意愿。顺从意愿。越过法度。逾,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越过。矩,法度。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有
15、所成就,四十岁时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时了解并顺从上天的旨意,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时可以顺从意愿,又不会越过法度。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4 4)子曰:)子曰:“温故温故而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为政)温:温习,温:温习,复习复习故:学故:学过的知过的知识识知:理解,知:理解,领会领会新:新的理解新:新的理解和体
16、会。和体会。以:凭借以:凭借为:做为:做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个做老师了。”(5 5)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为政)却却就就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迷茫而无所适从。疑惑疑惑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孔子的话加以分析。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知新”。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的关系,只学习而不思考,则会感到迷学习和思考是
17、辩证的关系,只学习而不思考,则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如果只是思考而不能学习则会更为有害,因惑而无所适从。如果只是思考而不能学习则会更为有害,因此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此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6 6)子曰:)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雍也)啊啊即颜回,孔即颜回,孔子的弟子。子的弟子。古代盛饭用的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圆形竹器。能忍受能忍受 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的快乐。多么有贤德
18、啊,颜回!”第第6 6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望造了颜回怎样的形象?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望造了颜回怎样的形象?这一章主要写孔子赞扬颜回吃着简单的饭食,住在这一章主要写孔子赞扬颜回吃着简单的饭食,住在简陋的小巷,却能忍受贫困,不改变自己的乐趣的品质。简陋的小巷,却能忍受贫困,不改变自己的乐趣的品质。寥寥几句,就塑造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寥寥几句,就塑造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7 7)子曰:)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雍也)者,代词,者,代词,的人。的人。不如:比不上,不如:比不上,赶不上赶不上好:喜爱,好:喜爱,爱好爱好以以为快乐
19、。为快乐。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之:代词,之:代词,它,这里指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学问和事业(8 8)子曰:)子曰:“饭疏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述而)名词作动名词作动词,吃饭。词,吃饭。粗粮。粗粮。喝冷水。喝冷水。胳膊。胳膊。表修饰。表修饰。乐趣。乐趣。介词,对,介词,对,对于。对于。像浮云一样。像浮云一样。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就学习而言,
20、什么是最大的动力?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就学习而言,什么是最大的动力?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我们应该把学习当做乐趣,这样求学才能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我们应该把学习当做乐趣,这样求学才能成功。成功。如何理解第八章?如何理解第八章?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因自己生活的困苦而迷失,相反他们乐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因自己生活的困苦而迷失,相反他们乐在其中。第二句谈的对在其中。第二句谈的对“富贵富贵”的态度,君子不拒绝的态度,君子不拒绝“富贵富贵”,但前提,但前提是必须用是必须用“义义”获得,否则坚决不予接受。这一章体现了孔子安贫乐道获得,否则坚决不予接受。这一章体现了孔子安贫
21、乐道的思想。的思想。(9 9)子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改之。”(述而述而)几个人。几个人。焉,于此,意思是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在其中”。好的方面,好的方面,优点。优点。跟从、学习。跟从、学习。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而跟从,针对他的缺点(反省自己)加以改正。”(1010)子在川上曰:)子在川上曰:“逝者逝者如如斯斯夫,不舍昼夜夫,不舍昼夜。”(子罕子罕)川上:河边。川上:河边。川,河流。川,河流。往、离去往、离去代词,这,指代词,这,指河水。河水。舍弃。舍弃。孔
22、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对弟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孔子对弟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第十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第十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往者不可追,来者尤可惜。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往者不可追,来者尤可惜。这是孔子从学习态度方面来谈的。告诫弟子要善于发现并学习别这是孔子从学习态度方面来谈的。告诫弟子要善于发现并学习别人的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人的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1111)子曰:)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
23、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罕)指军队指军队指平民中的男子,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这里泛指平民百姓。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哪怕是)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1212)子夏曰:)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问而近思问而近思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仁在其中矣。”(子张子张)广泛。广泛。志向坚志向坚定。定。恳切。恳切。仁德。仁德。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并且志向坚定,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改变改变第十一章强调的是什么?第十一章强调的是什么?强调志向的重要性。强调志向的重要性。如何理解如何理解“博学博学”“”“笃志
24、笃志”“”“切问切问”“”“近思近思”?“博学博学”指的是广泛的学习;指的是广泛的学习;“笃志笃志”指立了志向,就要坚定不移;指立了志向,就要坚定不移;“切问切问”指恳切地请教,切切实实地提问;指恳切地请教,切切实实地提问;“近思近思”指多思考当前的指多思考当前的事情,由易到难、由浅及深、由小到大思考各种问题。事情,由易到难、由浅及深、由小到大思考各种问题。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孔子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道德修养方面都有哪些主张?试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归纳总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七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七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
25、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九章(第九章)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一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焉(第四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焉(第四章)学而不思则罔,思则不学则殆(第五章)学而不思则罔,思则不学则殆(第五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第十二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第十二章)修身做人修身做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第二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第三章)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第六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八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第十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第
26、十一章)论论语语十十二二章章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文言现象总结文言现象总结通假字1.不亦说乎 说:同“悦”,喜悦、高兴。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不亦不亦君子君子乎乎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可以可以为师矣为师矣古:可以、凭借古:可以、凭借今:可能、许可今:可能、许可饭疏食饮水饭疏食饮水古:冷水古:冷水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古今异义有有朋朋自远方来自远方来古:志同道合的人古:志同道合的人今:朋友今:朋友思而不学则思而不学则殆殆古:疑惑古:疑惑今:危险,几乎今:危险,几乎匹夫匹夫不可夺志也不可夺志
27、也古:普通人古:普通人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 吾日三省吾身 温故而知新 传不习乎 饭疏食饮水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名词作状语,按时名词作状语,每日,天天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名词作动词,吃饭名词作意动;以 为乐为:为:可以可以为为师矣师矣为为人谋而不忠乎人谋而不忠乎知知人不人不知知而不愠而不愠温故而温故而知知新新当、做当、做替替了解了解懂得懂得 而而人不知人不知而而不愠不愠温故温故而而知新知新博学博学而而笃志笃志其其仁在仁在其其中矣中矣其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善者而改之转折转折顺承顺承并列并列它的它的他人他人一词多义表示转折表示转折 表示修饰关系表示修饰关系表示并列关系表示并列关系“而而”的基本用法有四种:的基本用法有四种:表示承接关系表示承接关系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默而识之默而识之 敏而好学敏而好学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厌学而不厌博学而笃志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切问而近思省略句:省略句: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以以”后面省略代词后面省略代词“之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择”。判断句:判断句:贤哉,回也!贤哉,回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文言句式文言句式文言句式文言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