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优秀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优秀8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优秀8篇】七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 篇一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的获得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教学活动经验。 2.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会用法则进行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学习重点】 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学习难点】 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 行为提示:创景设疑,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自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 教会学生落实重点。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旧知回顾: 1.什么是绝对值? 答: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2.正数、负数、0的绝对值分
2、别是什么? 答: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阅读教材P14P15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如何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正数与负数比较谁大?0与负数比较哪个大? 答:数轴上不同的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点表示的数大。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体会右边的数总比左边大。 学习笔记: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
3、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典例:如图所示,根据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比较a、b、c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A.abcB.acb C.bca D.cba 仿例1:数a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a、-a、-1的大小关系是(C) A.-aC.a-1-a D.a-a-1 仿例2:把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用“”连接各数。 -1.5,-0.5,-3.5,-5. 解:将这些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 从数轴上可看出:-5-3.5-1.5-0.5. 知识模块二用法则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阅读教材P15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两个负数怎样比较大小? 答:可在数轴上
4、比较,也可根据“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来比较。 典例:比较大小: (1)-2.11;(2)-3.2-4.3; (3)-1213; (4)-140. 仿例1:比较-12、-13、14的大小结果正确的是(A) A.-12-1314B.-1214-13 C.14-13-12 D.-13-1214 仿例2: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3)与|-2|; 解:-(-3)=3,|-2|=2, -(-3)|-2|;(2)-(-6)与|-6|. 解:-(-6)=6,|-6|=6, -(-6)=|-6|. 变例:整数x满足|x|3,则x=-2、-1、0、1、2,负整数x满足3|x|6,则x=
5、-4、-5、-6.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知识模块二用法则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检测反馈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 【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比例的意义的深化和发展,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它起着承前
6、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 .hu 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7、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想、反思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先让学生学习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再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最后通过简炼的分层练习,深化比例的基本性质,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渗透假设、验证、优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感受“一一对应”和“变与不变”的思想。 【教学预设】 一、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呈现:4:5和8:10 (1)认识吗?叫什么? (2)正确吗?为什么?(4:5=0.8,8:10=0.8,所以4:5=8:10) (3)求比值,判断
8、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4:5=8:10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4、5、8、10”叫做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4和10”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5和8”叫做比例的內项。 3、你能说出下面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 (1)1.4: =:5 (2) = 【设计意图:简洁的情境,简单的问答,准确定位教学的起点,沟通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嫁接新知探究的支点。】 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猜数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12=2”,不过它的两个內项看不清了,想一想,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如1和24,2和12,) (2)追问:正确吗?为什么?(求比值判断) (3)还有不
9、同答案吗? (4)你能举出项不是整数的例子吗? (5)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 2、猜想 仔细观察这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內项的位置可以交换) 3、验证 (1)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有什么好办法?(举例验证) (2)你觉得应该怎样举例呢? 示范:任意写一个简单的比;求出比值;根据比值写出另一个比的一项,求出另一项;组成比例;算出外项的积和內项的积。 (3)合作要求 1)前后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 2)每个同学写出一个比例,小组内交换验证。 3)通过举例验证,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4、归纳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3:5=4:6,为什么两个外项的积不等
10、于两个內项的积? (2)其实我们的发现与数学家不谋而合,他们也发现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5、完善 (1)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那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成什么?(ad=bc或bc=ad) (2)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0:3=0:4,可以吗?3:0=4:0呢? (3)比例中两个比的后项都不能为0。 6、如果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这怎么相乘?(交叉相乘) 【设计意图:不完整的比例激发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猜数的兴趣,教师举例示范,为学生小组合作举例验证比例的基本性质搭建支点,意在让学生经历“猜
11、数猜想验证归纳完善”的知识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三、巩固练习,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1、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示范:6:3和8:5 (1)1.2:和:5 (2):和: (3)和 学法指导:假设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分别算出两个外项和两个內项的积,再肯定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先让学生尝试判断,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 (2)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用求比值的方法判断1.2:和:5能否组成比例可以吗? (3)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2、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如果知道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內项的积
12、,你会写比例吗? 六(3)班智聪同学根据“29=36”写出了比例,猜猜他可能是怎么写得?请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追问:你为什么写得那么块?有什么窍门吗? 补问:根据这个乘法等式,一共可以写多少个比例? 3、如果a2=b4,则a:b=( ):( ); 如果a:b=4:2,则a=4,b=2。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那么a、b还可能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 4、猜猜我是谁? 6:( )=5: 4 延伸:如果把“( )”改为“x”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解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巩固对比例基本性质的掌握,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促进所有学生都能在动静结合的练习过程中获得发展,不同学生获得
13、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渗透假设、验证、有序思考的解题策略和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感受“一一对应”和“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四、分享收获畅谈感想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的? 五、板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教具模式的演示和通过画图等操作,交流归纳与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知道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 3、会用符号语方表示平行公理推论,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重点: 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难点: 对平行线本质属
14、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复习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相交的两条直线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把教具中木条b与c重合在一起,转动木条a确认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问:在平面内,两条直线除了相交外,还有别的位置关系吗? 2、教师演示教具、 顺时针转动木条b两圈,让学生思考:把a、b想像成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的两条直线,顺时针转动b时,直线b与直线a的交点位置将发生什么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b与c木相交的位置? 3、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并形成共识、 转动b时,直线b与c的交点从在直线a上A点向左边距离A点很远的点逐步接近A点,并垂合于A点
15、,然后交点变为在A点的右边,逐步远离A点、继续转动下去,b与a的交点就会从A点的左边又转动A点的左边可以想象一定存在一个直线b的位置,它与直线a左右两旁都没有交点、 二、平行线定义表示法 1、结合演示的结论,师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平行定义:同一平面内,存在一条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这时直线a与b互相平行、换言之,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直线a与b是平行线,记作“”,这里“”是平行符号、 教师应强调平行线定义的本质属性,第一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第二是设有交点的两条直线、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从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交点情况去确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6、、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两者必居其一、即两条直线不相交就是平行,或者不平行就是相交、 三、画图、观察、归纳概括平行公理及平行公理推论 1、在转动教具木条b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能使b与a平行? 本问题是学生直觉直线b绕直线a外一点B转动时,有并且只有一个位置使a与b平行、 2、用直线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已知:直线a,点B,点C、 (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 (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的平行线平行吗? 3、通过观察画图、归纳平行公理及推论、 (1)由学生对照垂线的第一性质说出画图所得的结论、 (2)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板书、 平行公理:
17、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比较平行公理和垂线的第一条性质、 共同点:都是“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表明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直线存在并且是唯一的 不同点:平行公理中所过的“一点”要在已知直线外,两垂线性质中对“一点”没有限制,可在直线上,也可在直线外、 4、归纳平行公理推论、 (1)学生直观判定过B点、C点的a的平行线b、c是互相平行、 (2)从直线b、c产生的过程说明直线b直线c、 (3)学生用三角尺与直尺用平推方验证bc、 (4)师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个结论,教师板书、 结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结合图形,教师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表达
18、平行公理推论: 如果ba,ca,那么bc、 (5)简单应用、 练习:如果多于两条直线,比如三条直线a、b、c与直线L都平行,那么这三条直线互相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本练习是让学生在反复运用平行公理推论中掌握平行公理推论以及说理规范、 四、作业:课本P16、7,P17、11、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离散程度的探索过程 2、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极差、标准差和方差,能借助计算器求出相应的数值。 教学重点:会计算某些数据的极差、标准差和方差。 教学难点:理解数据离散程度与三个差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计算器,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投影课本P138
19、引例。 (通过对问题串的解决,使学生直观地估计从甲、乙两厂抽取的20只鸡腿的平均质量,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平均水平相近时,两者的离散程度未必相同,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入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量度极差) 2、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极差是用来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二、活动与探究 如果丙厂也参加了竞争,从该厂抽样调查了20只鸡腿,数据如图(投影课本159页图) 问题:1、丙厂这20只鸡腿质量的平均数和极差是多少? 2、如何刻画丙厂这20只鸡腿质量与其平均数的差距?分别求出甲、丙两厂的20只鸡腿质量与对应平均数的差距。 3、在甲、丙两厂中,你认为哪个厂鸡腿质量更符合要求?为什
20、么? (在上面的情境中,学生很容易比较甲、乙两厂被抽取鸡腿质量的极差,即可得出结论。这里增加一个丙厂,其平均质量和极差与甲厂相同,此时导致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矛盾,为引出另两个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量度标准差和方差作铺垫。 三、讲解概念: 方差: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记作s2 设有一组数据:x1, x2, x3,,xn,其平均数为 则s2= , 而s= 称为该数据的标准差(既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从上面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四、做一做 你能用计算器计算上述甲、丙两厂分别抽取的20只鸡腿质量的方差和标准差吗?你认为选哪个厂的鸡腿规格更好一些?
21、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通过对此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回顾了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步骤,并自由探索求方差的详细步骤) 五、巩固练习:课本第172页随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1、怎样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2、怎样求方差和标准差? 七、布置作业:习题5.5第1、2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知道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和法则 2、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3、经历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究过程,体会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则的探索及运用 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的理解及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展示足球赛图片,你知道足球赛中“净胜球”是怎么回事吗
22、? (学生口答,教师介绍净胜球的算法:只要把各场比赛的结果相加就可以得到,由此揭示课题。) 二、探求新知 1、甲、乙两队进行足球比赛, (1)、如果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又赢了2球,那么全场累计净胜几球? (2)、如果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输了2球,那么全场累计净胜几球? 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若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例如赢3球记为“+3”,输2球记为“-2”,你能把上述结果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得到两种情况下的净胜球数,从而列出算式:(+3)+(+2)= +5;(+3)+(-2)= +1,教师板书。) (3)、除了上面所说的“赢了再赢”,“先赢
23、后输”,你还能说出其它可能的几种情况并用加算式表示吗?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输赢球其它可能的情况,尽可能完整地说出所有的可能,由此感受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各种情况,让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教师板书算式:(-3)+(+2)= -1,(-3)+(-2)= -5,(-3)+0= -3,0+(+2)=+2,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上半场赢了3球,下半场输了3球;上半场打平,下半场也打平,最后的净胜球情况,由学生说出结果并列出算式:(+3)+(-3)= 0,0+0=0 ) 2、你能举出一些运用有理数加法的实际例子吗? (学生列举实例并根据具体意义写出算式) 3、学生活动: (1)、把笔尖放在
24、数轴原点处,先向正方向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正方向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你能用数轴和加法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及结果吗? (2)、把笔尖放在数轴原点个单位长度,再向负方向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你能用数轴和加法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及结果吗? (3)、你还能再做一些类似的活动,并写出相应的算式吗? (教师示范活动(1)的操作过程,学生列出算式并完成(2)(3),得到一组算式,教师板书。这一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从“形”的角度,直观感受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4、归纳法则: 观察上述算式,和小学学过的加法运算有什么区别?你能归纳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吗? (由前面所学的内容学生
25、已经知道: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所以两个有理数的相加时,确定和时也需要分别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照情境中输赢球的情况分别探索和的符号和绝对值如何确定,学生相互交流,自由发言,不断完善。通过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学生体会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 5、例题精讲: 例1 、计算 (1)、 (-5)+(-3) (2)、(-8)+(+2); (3)、(+6)+(-4) (4)、 5+(-5); (5)、 0+(-2); (学生口答计算结果,并对照法则说说是如何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的,教师板书解题过程,让学生体会“运算有据”。) 解:(1)、(-5)+(-3) = -(5
26、+3)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减) = -8 (2)、(-8)+(+2) = -(8-2)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 -6 (4)、5+(-5); =0 (互为相反的两数之和为0) 6、训练巩固: 1、 p33练一练2 (学生利用扑克完成本题,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体现“做中学”的新课程理念。) 7、延伸拓展: (1)、一个数是2的相反数,另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求这两个数的和 (2)、在小学里,计算两个数相加时,它们的和总是小于任何一个加数,学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后,你认为这个结论还成立吗?请你举例说明 (
27、这两题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第(1)题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第(2)题具有开放性,可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法则。) 三、课堂小结: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自己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及如何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四、布置作业: 1、课本p41第1题 2、列举一些生活中运用有理数加法的实际例子,并相互交流。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六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平方根教学设计PPT课件导学案教案 课题: 10.1 平方根(1)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
28、数的算术平方根; 3、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着的,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知识重点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情境导入 同学们,20xx年10月15日,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值得骄傲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多媒体同时出示“神舟”五号飞船升空时的画面)那么,你们知道宇宙飞船离开地球进人轨道正常运行的速度是在什么范围吗?这时它的速度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米秒)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 (米
29、秒) 、 的大小满足 。怎样求 、 呢?这就要用到平方根的概念,也就是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有关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请看下面的问题“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此内容有感染力,使学生对 本章知识的应用价值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这里的计算实际上是已知 幂和乘方的指数求底数的问题,是乘方的逆运算,学生以前没有见过,由此引出了本章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这些内容的大体思路 提出问题 感知新知 多媒体展示教科书第160页的问题(问题略),然后提出问题: 你是怎样算出画框的边
30、长等于5dm的呢?(学生思考并交流解法) 这个问题相当于在等式扩=25中求出正数x的值 练习:教科书第160页的填表 练习:教科书第160页的填表这个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就是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正方形的边长,这与学生以前学过的 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求它的面积的过程互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这种互逆的过程,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归纳新知 上面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实际上是乘方运算中,已知一个数的指数和它的幂求这个数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 =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 ,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规定:0的算术平方
31、根是0. 也就是,在等式 =a (x0)中,规定x = 。 思考:这里的数a应该是怎样的数呢? 试一试:你能根据等式: =144说出144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吗?并用等式表示出来 想一想: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出它们的值吗? 建议:求值时,要按照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写出应该满足的关系式,然后按照算术平方根的记法写出对应的值例如 表示25的算术平方根,因为 也可以写成 ,读作“二次根号a”。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比较抽象,原因之一是学生对石这个新 的符号的理解要有一个过程通过此问题,使学生对符号“而”表示的具体含义有更具体、更深刻的认识 应用新知 例(课本第160页的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32、 (1)100;(2)1;(3) ;(4)0.0001 建议:首先应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应满足怎样的等式,应该用怎样的记号来表示它,在此基础上再求出结果,例如求100的算术平方根,就是求一个数x,使 =100,因为 例题的解答展示了求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思考过程在开始阶段,宜让学生适当模仿,熟练后可以直接写出结果 探究拓展 提出问题:(课本第160页)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方法1:课本中的方法,略; 方法2: 可还有其他方法,鼓励学生探究。 问题: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多少呢?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 ,表示2的算术平方根,它到底是个多大的数?你能求出它的值
33、吗? 建议学生观察图形感受 的大小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多少呢?(用刻度尺测量它与大正方形的边长的大小)它的近似值我们将在下节课探究 教科书在边空提出问题“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多少”, 这是为在103节介绍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的点做准备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提问: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呢? 2、算术平方根的具体意义是怎么样的? 3、怎样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布置作业 3、 必做题:课本第167页习题10.1第1、2、3题;168页第11题。 4、 备选题: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i. 是25的算术平方根; ii. 一6是 的算术平方根; iii. 0的算术平方根是0; iv. 0.
34、01是0.1的算术平方根;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就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的算术平方根 (2)下列各式哪些有意义,哪些没有意义? (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0平方厘米,求以这个正方形的边为直径的圆的面积。 在本节的第一个“探究”栏目之前,重点是介绍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因此所涉及的数(包括例题中的数)都是完全平方数(能表示成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所求的是这些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一节课,主要是要建立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为了使学生体会引入算 术平方根的必要性,感受新数(无理数)的产生是实际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
35、章前图的学习不要省略特别地应提醒学生这里求速度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幂和乘方求底数的问题,是一个新的数学问题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容易接受并有兴趣 的教学中要注意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对它的符号的理解与接受要有一个过程,但这也是最重要的,能从根号很自然地联想到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应满足的一个等式)这是学好平方根概念的基本保证,所以在例题之前安排了试一试和想一想,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关的训练 通过对两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探究活动,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是使学生理解引人算术平方根符号的必要性,明确有些正数的
36、算术平方根不能容易地求得,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教案 篇七 一。创设情境激发好奇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出示一块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两个把手之间的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又怎么变化?教师点评: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 二。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 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
37、出图中4角,两两相配个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AOC与?AOD有一条公共边OA,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AOC与?BOD有公共的顶点O,而且?AOC的两边分别是?BOD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结论:相邻关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3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教师提问:如果改变?AOC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4、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和对顶角的。性质
38、 三。初步应用 (1)邻补角可以看成是平角被过它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2)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3)对顶角相等,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学生利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解释剪刀剪布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 七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 篇八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1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实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 2.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的“转化”思想方法。 3.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1.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 2.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 教学方法 探索方法,合作交流。
39、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估计自己的体重不低于多少千克?不超过多少千克?若没体重为x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 2.由许多问题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引入本章。 二、探索新知: 自主探索、解决第2页“动脑筋”中的问题,完成书中填空。 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 把两个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 找出本题的答案。 三、抽象: 教师举例说出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交集思想) 四、拓展: 合作解决第4页“动脑筋” 1.分组合作:每人先自己读题填空,然后与同组内同学交流。 2.讨论交流,求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五、练习: P5练习题。 六、小结: 通过体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第5页习题1.1A组。 选作B组题。 后记: 1.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上面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整理出来的8篇七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虎知道的价值所在。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