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优秀9篇.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75175808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优秀9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七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优秀9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优秀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优秀9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优秀9篇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离散程度的探索过程 2、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极差、标准差和方差,能借助计算器求出相应的数值。 教学重点:会计算某些数据的极差、标准差和方差。 教学难点:理解数据离散程度与三个差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计算器,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投影课本P138引例。 (通过对问题串的解决,使学生直观地估计从甲、乙两厂抽取的20只鸡腿的平均质量,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平均水平相近时,两者的离散程度未必相同,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入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量度极差) 2、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极

2、差是用来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二、活动与探究 如果丙厂也参加了竞争,从该厂抽样调查了20只鸡腿,数据如图(投影课本159页图) 问题:1、丙厂这20只鸡腿质量的平均数和极差是多少? 2、如何刻画丙厂这20只鸡腿质量与其平均数的差距?分别求出甲、丙两厂的20只鸡腿质量与对应平均数的差距。 3、在甲、丙两厂中,你认为哪个厂鸡腿质量更符合要求?为什么? (在上面的情境中,学生很容易比较甲、乙两厂被抽取鸡腿质量的极差,即可得出结论。这里增加一个丙厂,其平均质量和极差与甲厂相同,此时导致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矛盾,为引出另两个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量度标准差和方差作铺垫。 三、讲解概念: 方差:各个数据

3、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记作s2 设有一组数据:x1, x2, x3,,xn,其平均数为 则s2= , 而s= 称为该数据的标准差(既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从上面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四、做一做 你能用计算器计算上述甲、丙两厂分别抽取的20只鸡腿质量的方差和标准差吗?你认为选哪个厂的鸡腿规格更好一些?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通过对此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回顾了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的步骤,并自由探索求方差的详细步骤) 五、巩固练习:课本第172页随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1、怎样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2、怎样求方差和标准差? 七、布置作业:习题5.5

4、第1、2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掌握“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能熟练地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把比转化成分数。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 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 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 甲数是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 乙数是甲、乙总数的几分之几? 3、出示投影图: 师:看到此图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说,老师写在胶片上: 女生与男生的比是32。 男生与女生的比是23。 4、某生产队运来60吨化肥,平均分给5个小队。每个小队分到多少吨? 605=12(吨)

5、这种解答的方法,在算术上叫什么方法? 刚才我们解题的方法叫平均分配的方法,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且这种方法你们早已比较熟悉,也经常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有些事情,用这种方法就行不通了。 如:你们单元住着18家,每月交的水电费能平均分配吗? 又如:国家搞绿化建设,能把绿化任务平均分配给各单位吗? 比如生产队的土地,也要根据国家计划,合理安排种植,不能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所有这些,都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样的分配方法叫“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题。 例1第四生产队计划把400公顷地按照32的比例播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和经济

6、作物各种多少公顷? 学生读题,分析题中的条件与问题,教师把条件与问题简写出来: 然后再让学生带着三个问题去思考。 (1)两种作物一共几份?怎样求? (3)400公顷是总数,要求的两种作物各种多少公顷?怎样计算? 分析: 用一个长方形表示全部土地。(画图) 根据粮、经之比是32,你知道什么意思?(粮3份,经2份。) 师边说边把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标粮,其中2份标经。 观察:从图上看,把全部土地平均分成几份?你怎么算出来的? (板书)总份数:3+2=5 32,实质都表示倍数关系。现在这道题能够解决了。 粮食作物多少公顷?怎么算? 经济作物多少公顷?怎么算? 验算: 求总数240+160=4

7、00 求比240160=32 答:粮食作物240公顷,经济作物160公顷。 (附图) 这道题就是“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首先 多少。 师归纳:问题通过分析得到解决,又经过验算证明方法正确,从这道题可以悟出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规律为: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比,把两个数的比转化成各占几分之几,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的方法解答。 2、试一试。 抓住主要矛盾练习,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把45棵树苗分给两个中队,使两个中队分得的树苗的比是45,每个中队各得几棵树苗? 总份数是几?怎么算?一中队占几分之几?二中队占几分之几? 总份数4+5=9 验算:总棵树20

8、+25=45(棵) 比2025=45 答:一中队得20棵,二中队得25棵。 (三)巩固反馈 1、某工厂有职工1800人,男女职工人数比是54,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 2、沙子灰是灰和沙子混合而成的,它们的比是73。要用280吨沙子灰,则灰和沙子各需多少吨? 3、图书馆买来160本儿童故事书,按123分给低、中、高年级同学阅读。低、中、高年级各分到多少本? 以上三题只列出主要算式即可。 4、学校把560棵的植树任务,按照五年级三个班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47人,二班45人,三班48人。三个班级各植树多少棵? 分析条件、问题以后让学生讨论: 三个班植树的总棵树是几? 题目要求按什么比?人数比是几比几?

9、 三个数的和及三个数的比知道后,根据“按比例分配”的规律,怎样计算这道题? 试着让学生在本上做,老师巡视,然后把方法集中到黑板上。(找用不同方法计算的学生板演。) 5、有一块试验田,周长200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这道题给了长与宽的比是32,指的是一个长与一个宽的比,而周长包括2个长和2个宽,因此先求出一个长宽的和,即2002,然后把100按32去分配。) 6、看图编一道按比例分配题解答。 7、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重量比化合而成的。5.4千克的水中含氢、氧各多少千克?(看谁用的方法多。) 方法1 8+1=9 方法2 5.49=0.6(千克) 0.61=0.6(

10、千克) 0.68=4.8(千克) 方法3 方法4 5.4(8+1)=0.6(千克) 0.68=4.8(千克) 方法5 解:设氢为x千克。 5.4-x=8x 5.4=9x x=0.6 5.4-x =5.4-0.6 =4.8 方法6 解:设氧为x千克。 x=(5.4-x)8 x=43.2-8x 9x=43.2 x=4.8 5.4-x =5.4-4.8 =0.6 以上方法4,5,6要写全过程。 七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 篇三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的获得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教学活动经验。 2.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会用法则进行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学习重点】 利用数轴比较两个

11、有理数的大小,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学习难点】 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 行为提示:创景设疑,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自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 教会学生落实重点。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旧知回顾: 1.什么是绝对值? 答: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2.正数、负数、0的绝对值分别是什么? 答: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阅读教材P14P15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如何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正数与负数比较谁大?0与负

12、数比较哪个大? 答:数轴上不同的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点表示的数大。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体会右边的数总比左边大。 学习笔记: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典例:如图所示,根据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比较a、b、c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A.abcB.acb C.bca D.cba 仿例1:数a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a、-a、-

13、1的大小关系是(C) A.-aC.a-1-a D.a-a-1 仿例2:把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用“”连接各数。 -1.5,-0.5,-3.5,-5. 解:将这些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 从数轴上可看出:-5-3.5-1.5-0.5. 知识模块二用法则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阅读教材P15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两个负数怎样比较大小? 答:可在数轴上比较,也可根据“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来比较。 典例:比较大小: (1)-2.11;(2)-3.2-4.3; (3)-1213; (4)-140. 仿例1:比较-12、-13、14的大小结果正确的是(A) A.-12-1314B

14、.-1214-13 C.14-13-12 D.-13-1214 仿例2: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3)与|-2|; 解:-(-3)=3,|-2|=2, -(-3)|-2|;(2)-(-6)与|-6|. 解:-(-6)=6,|-6|=6, -(-6)=|-6|. 变例:整数x满足|x|3,则x=-2、-1、0、1、2,负整数x满足3|x|6,则x=-4、-5、-6.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

15、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知识模块二用法则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检测反馈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 【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四 一、教材分析 1、特点与地位:重点中的重点。 本课是教材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是图最常见的应用的之一,在交通运输、通讯网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2、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现有抽象思维能力水平,已掌握基本概念等学情,以及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自身特点,确立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1)重点:如何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求解最短路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2)难点:求解最

16、短路径算法的程序实现。 3、教学安排:最短路径问题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求从某个源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另一种是求每一对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根据教学大纲安排,重点讲解第一种情况问题的解决。安排一个课时讲授。教材直接分析算法,考虑实际应用需要,补充旅游景点线路选择的实例,实例中问题解决与算法分析相结合,逐步推动教学过程。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掌握最短路径概念、能够求解最短路径。 2、能力目标: (1)通过将旅游景点线路选择问题抽象成求最短路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 (2)通过旅游景点线路选择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讲

17、究工作方法、与他人合作,提高效率。 三、教法分析 课前充分准备,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同时辅以多媒体课件,以启发的方式展开教学。由于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图这一章的难点,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注意与学生沟通,根据学生的反应控制好教学进度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四、学法指导 1、课前上次课结课时给学生布置任务,使其有针对性的预习。 2、课中指导学生讨论任务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本节课知识点。 3、课后给学生布置同类型任务,加强练习。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课前复习(35分钟)回顾“路径”的概念,为引出“最短路径”做铺垫。

18、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1)采用提问方式,注意及时小结,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回忆概念。 (2)提示学生“温故而知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导入新课(35分钟)以城市公路网为例,基于求两个点间最短距离的实际需要,引出本课教学内容“求最短路径问题”。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1)先讲实例,再指出概念,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 (2)此处使用案例教学法,不在于问题的求解过程,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存在,所以这里的例子只需要概述,能够说明问题即可。 (三)讲授新课(2530分钟) 1、求某一结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重点)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提出旅游景点选

19、择的例子,解决如何选择代价小、景点多的路线。 (1)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图中求任一结点到其他结点最短路径问题。(35分钟)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主要采用讲授法,将实际问题用图形表示出来。语言描述转换的方法(用圆圈加标号表示某一景点,用箭头表示从某景点到其他景点是否存在旅游线路,并且将旅途费用写在箭头的旁边。)一边用语言描述,一边在黑上画图。 注意示范画图只进行一部分,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余下部分的转化。 及时总结,原型抽象(景点作为图的结点,景点间的线路作为图的边,旅途费用作为边的权值),将案例求解问题抽象成求图中某一结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张带权有向图,

20、并略作解释,为后续教学做准备。 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启发式教学,如何实现按路径长度递增产生最短路径? 结合案例分析求解最短路径过程中(重点)注意此处借助黑板,按照算法思想的步骤。同样,也是只示范一部分,余下部分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四)课堂小结(35分钟) 1、明确本节课重点 2、提示学生,这种方式形成的图又可以解决哪类实际问题呢? (五)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复习本次课内容,准备一道备用习题,灵活把握时间安排。 六、教学特色 以旅游路线选择为主线,灵活采用案例教学、示范教学、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枯燥的理论讲解生动起来。在顺利开展教学的同时,体现所讲内容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

21、习兴趣。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五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1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实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 2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的“转化”思想方法。 3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1、。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 2、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 教学方法 探索方法,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题: 1 估计自己的体重不低于多少千克?不超过多少千克?若没体重为x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 2 由许多问题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引入本章。 二、 探索新知: 自主探索、解决第2页“动

22、脑筋”中的问题,完成书中填空。 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 把两个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 找出本题的答案。 三、 抽象: 教师举例说出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交集思想)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借助于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初步学会求绝对值等于某一个正数的有理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从数形两个侧面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

23、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以及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绝对值定义的得出、意义的理解,以及求绝对值等于某一个正数的有理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两只小狗从同一点O出发,在一条笔直的街上跑,一只向右跑10米到达A点,另一只向左跑10米到达B点。若规定向右为正,则A处记作XXXXXXXXXX,B处记作XXXXXXXXXX。 以O为原点,取适当的单位长度画数轴,并标出A、B的位置。 (用生动有趣的引例吸引学生,即复习了数轴和相反数,又为下文作准备)。 2、这两只小狗在跑的过程中,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在数轴上的A、B

24、两点又有什么特征(从形和数两个角度去感受绝对值)。 3、在数轴上找到-5和5的点,它们到原点的距离分别是多少表示和的点呢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存在这样的情况,无需考虑数的正负性质,比如:在计算小狗所跑的路程中,与小狗跑的方向无关,这时所走的路程只需用正数,这样就必须引进一个新的概念绝对值。 二、建立数学模型 1、绝对值的概念 (借助于数轴这一工具,师生共同讨论,引出绝对值的概念) 绝对值的几何定义: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比如:-5到原点的距离是5,所以-5的绝对值是5,记|-5|=5;5的绝对值是5,记做|5|=5。 注意:与原点的关系是个距离的概念 2、。

25、练习1:请学生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说明解决有的问题只需考虑的数绝对值。温度上升了5度,用+5表示的话,那么下降了5度,就用-5表示,如果我们不去考虑它的意义(即:上升还是下降),只考虑数量(即:温度)的变化,我们可以说:温度的变化都是5度。银行存款,如果存入100元用+100表示,那么取出100元就用-100表示,如果我们不去考虑它的意义(即:存入还是取出),只考虑数量的多少,我们可以说:金额都是100元。 (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应用深化知识 1、例题求解 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1.6,0,-10,+10 2、根据上述题

26、目,让学生归纳总结绝对值的特点。(教师进行补充小结) 特点: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零的绝对值是零 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3、出示题目 (1)-3的符号是XXXXXXX,绝对值是XXXXXX; (2)+3的符号是XXXXXXX,绝对值是XXXXXX; (3)-6.5的符号是XXXXXXX,绝对值是XXXXXX; (4)+6.5的符号是XXXXXXX,绝对值是XXXXXX; 学生口答。 师:上面我们看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是由符号,和绝对值两个部分构成。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规定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那么

27、大家在今天学习了绝对值以后,你能给相反数一个新的解释吗 5、练习3:回答下列问题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什么数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这个数是什么数 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吗 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负数,对吗 绝对值是同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这句话对吗 (由学生口答完成,进一步巩固绝对值的概念) 6、例2.求绝对值等于4的数 (让学生考虑这样的数有几个,是怎样得出这个结果的呢对后一个问题由学生去讨论,启发学生从数与形两个方面考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分析: 从数字上分析 |+4|=4,|-4|=4绝对值等于4的数是+4和-4画一个数轴 从几何意义上分析,

28、画一个数轴 因为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4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两个,即表示+4的点P和表示-4的点M 所以绝对值等于4的数是+4和-4. 6、练习:做书上12页课内练习1、2两题。 四、归纳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你觉得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3、由学生自行总结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的体会。 五、课后作业 1、让学生去寻找一些生活中只考虑绝对值的实际例子。 2、课本15页的作业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 篇七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1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实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 2.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的“转化”思想方

29、法。 3.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1.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 2.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 教学方法 探索方法,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估计自己的体重不低于多少千克?不超过多少千克?若没体重为x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 2.由许多问题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引入本章。 二、探索新知: 自主探索、解决第2页“动脑筋”中的问题,完成书中填空。 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 把两个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 找出本题的答案。 三、抽象: 教师举例说出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交集思想) 四、拓展: 合作解决第4

30、页“动脑筋” 1.分组合作:每人先自己读题填空,然后与同组内同学交流。 2.讨论交流,求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五、练习: P5练习题。 六、小结: 通过体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第5页习题1.1A组。 选作B组题。 后记: 1.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七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 篇八 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 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合作,联

31、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 内容:老师说出指令: 向前两步,向后两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两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2、-2、+1、-3、+2、-1、+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

32、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 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问题见教材。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0.5、-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举例说明:3、2、0.5、 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 -3、-2、-0.5、- 等是负数。 4、数0既不是正,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表示“没有”。 5、让学生

33、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展示图片(又见教材P5图1.1-2-3)让学生观察地形图上的标注和记录支出、存入信息的本地某银行的存折,说出你知道的信息。 巩固提高:练习:课本P5练习 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课后作业:课本P7习题1.1的第1、2、4、5题。 活动与探究: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某班的平均分为85分,把高于平均分的高出部分记为正数。 (1)美美得95分,应记为多少? (2)多多被记作一12分,他实际得分是多少? 课后反思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九 第一节 轴对称现象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

34、作等活动,自主探求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对称轴的含义,感受数学的美。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鼓励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会找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难点: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投影或演示各类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图案(如课本上所绘

35、的图象或由学生课前收集的各类具有对称特点的图案)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风景秀丽的漓江山水,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生动形象的京剧脸谱,惟妙惟肖的民间剪纸,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这些图片美吗?那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些图片之所以这么美,是因为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特征-轴对称现象。 分析各类图案的特点,让学生经历观察和分析,感受到轴对称的美和特征,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PPT出示学习目标(全班齐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自学检测 1.(1)如果把 个平面图形沿着 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 ,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 。 (2)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哪位同学

36、能够结合这些图形再加深一下我们对概念的理解呢? 2.(1)如果 个平面图形沿 折叠后能够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这两个图形的 。 (2)同样,哪位同学能够结合这些图形再加深一下我们对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理解呢? 3.试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也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并找出它的对称轴。发展学生想象能力,让学生感到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它们都是关于一条直线形成对称。 (三)互动释疑 1.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两组图片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第一组 第二组 请探究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轴对称图形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区别 个图形 个图形 联系 1沿一条直线

37、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 。2都有 。3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 ;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个图形就是 。 弄清楚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而言,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它们都有沿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的特征。 2、请找出下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 长方形 等边三角形 正方形 五角星 圆 归纳: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能不止一条。 一个图形有多条对称轴时,它们相交于一点。 3.如图有四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组成“L”型图

38、案。 (1)请你再添加一个正方形,使它变成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2)请你改变一个正方形的位置,使它变成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实际教学效果:通过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学习,各小组都对轴对称图形有深刻认识和理解。 (四)巩固提升 活动内容:进行适当的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一些练习,老师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讲解,打好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 1、下列哪些是属于轴对称图形?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下列四组图片中有哪几组图形成轴对称? 3、0-9十个数字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4、下面的字母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5、中国的汉字也十分注重对称美。猜一猜,这是什么字的一半? 6、如图:在

39、33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正方形被涂上颜色若再将图中其余小正方形任意涂一个,使整个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共有( )种,请在下图中画出来。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7、下图是由一张纸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得到的,展开折纸,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先想一想,再拼一拼。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经历观察和分析了现实生活实例和图案,了解了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有关对称的事例,认识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六)布置作业 (1)必做题:习题5.1第1、3题 (2)选做题:动脑筋想一想,再亲手做一做,一张正方形纸片,如何只剪一刀,就得到一个十字形? 三、教学反思 1以教材为本,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把握教材但又不被教材所束缚。 2给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3注意改进方面:如给学生分组,把握教材的难度和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调控,备课要细致等,以利于后面的教学。 板书设计 5.1 轴对称现象 一、轴对称图形 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三、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