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原文及注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原文及注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注释:本文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 1960 年版)。孟子(约前 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县)人,思想家、教育家。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是儒家思想
2、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现存七篇)一书传世。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他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孟子,儒家经典之一。南宋朱熹将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为“ 四书”。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环:围。池:护城河。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
3、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 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至:极点。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畔:同“叛”,背叛。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
4、的天气、时令了, 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 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 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
5、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富贵不能淫(二)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注释:景春: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
6、印。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惧:害怕。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是:这,这个。焉:怎么,哪里。未学:没有学。之:“丈夫之冠也”及下文“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丈夫之冠: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冠: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古人 16 岁既为加冠。父命之:父亲给予训导;父亲开导他。母命之:母亲给予训导。嫁:出嫁。 往:去,到。戒:告诫。女(r):通“汝”你必敬必戒: 必:一定。敬:恭敬。戒:留神,当心,谨慎。违:违背夫子:旧时称自己的丈夫以:把顺:顺从为
7、:作为正:正理,及基本原则。道:方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这里的“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由,遵从。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
8、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
9、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舜发于畎(qun)亩之中:舜在历山耕田,后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发,兴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傅说(yu)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举,选拔、任用。版筑,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ch)夯(hng)实。筑, 捣土用的杵。胶鬲(g)举于鱼盐之中: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
10、西伯 (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鱼盐:此处意为在海边捕鱼晒盐。管夷吾举于上:管仲(名夷吾)原是齐国公子纠的家臣,纠与公于小白 (即后来的齐租公)争夺君位失败,管仲作为罪人被押回齐国,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士,狱官。举于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百里奚(x)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川虞(y)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人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市,集市。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空(kng)乏其身:使他身处贫困之中。空乏,财资缺乏。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拂
11、,违背。乱,扰乱。动心忍性: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曾:同“增”,增加。能:才干。恒过:常常犯错误,恒:常常,总是。衡于虑:思虑阻塞。衡:同“横”:梗塞、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于色:面色上有征验,意为面容憔悴。征,征验,征兆。色,颜面, 面色。发于声:言语上有抒发,意为言语愤激。而后喻:然后人们才知晓他。喻,知晓,明白。法家:坚守法度的大臣。拂(b)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佐。出: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外。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外患:来自国外的祸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
12、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用来使他的内心收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
13、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问题归纳(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用顶真修辞,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2. 结尾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结尾运用对比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得道”“失道”对战争的决定意义,突出强调了“得道”即“人和”的重要性。得人心者,人心所背,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深化了文章中心。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是如何来证明他的观点
14、的?围绕“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作者以战争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首先从进攻一方来论述。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可以看出,指的是个小国家,强大的军队占据有利时机包围一个小国,即使围而不攻,被包围者也一定是坚持不住的,然而却没能使小国屈服, 这是因为小国占据了有利的地势。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接着又从防守一方来论述。城高,护城河深,武器精良,粮食多,完全可以长期坚守,然而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军心不稳,内部不团结。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二)富贵不能淫1.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怎样的?景春
15、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曾在秦国为相,有曾佩五国相印。纵横家。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纵横家。纵横即合纵连横。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口才,追名逐利,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没有自己的理想, 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抹角投其所好。2. 第 1 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为后文孟子的反驳树立了批驳的靶子,引出下文。3. 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什么不同?对比分析孟子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
16、如张仪之流, 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4.“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 各代指什么?“是”指代“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此”指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5. 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礼仪;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
17、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6. 结合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谈谈对大丈夫的理解。心怀仁德,践行礼义;通达时,施仁政,困窘时,独善其身;不因外界因素(富贵、贫贱、强权)改变自己的追求。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7. 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是什么?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 威武不能屈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8.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对大丈夫的标准,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第 1 段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经受了怎样艰苦磨
18、难?共同点是什么?经受这些磨难的目的是什么?(1)磨难:内心“苦其心志”、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2) 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在经历了艰难的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3)目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 第 2 段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 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3.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4. 孟子如何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的?第 1 段运用举例论证。(1)列举六位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
19、人物的事例,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人才是在艰难困苦中造就的道理。(2)为下文论理奠定了事实基础。第 2 段运用了正反论证方法。(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句式短促有力,语气强烈地突出作者的观点:艰苦磨难能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增长人担当大任的能力。(2)正反论证。正:“人恒过而后喻”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磨难挫折产生的积极作用;反: “入则国恒亡”。从反面深入论述国家没有磨难, 安乐无忧就会灭亡。(3)由人及国,从内外两方面证明了前面所举六人获得成功和国家导致亡国的原因。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中心论
20、点)。5.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另举一个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1)文中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2)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就能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卧薪尝胆,就是怕舒适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志气。他还亲自到田间与农夫一起劳作,他的妻子也纺线织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已经恢复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的条件。反观吴王夫差, 战胜越国之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而国灭
21、。6. 分别阐述孟子在本文中所谈及的两个方面问题。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1)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2)指出人要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振作精神,努力奋斗,这样才会有所作为。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1)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由个人说到国家。(2) 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之存亡极端重要。通过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述了人才和困境的关系,明确指出了国家和人才一样,要在艰苦环境中生存发展强大, 优裕的环境能消磨人的意志,导致人的颓废、堕落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 有人说,现在生活条件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已经失去了意
22、义,请谈谈对此观点的看法。(1)这一观点不正确。(2)越是生活条件优越,越要居安思危。优越的条件能消磨人的意志,导致人的颓废和堕落。即使在优越的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要想战胜这些挫折,必须树立忧患意识。经历过困境的人,才干会得以增长,应对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的能力得以提高。(3)所以,生活条件优越与树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识并不矛盾。8. 结合本文,谈谈中学生为迎接时代赋予的使命应作好怎样的准备。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能激发斗志,增强凝聚力,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富强。作为中学生,担负着将来建设国家的重大使命,就必须抛弃物质、精神上的各种享受, 勇闯困境,磨炼意志,树立信心,为将来报效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拓展: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忧劳可以兴国,逸欲可以亡身。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