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规范-监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病规范-监测.ppt(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监测与调查监测与调查&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第三章第三章 监测与调查监测与调查目目 录录一、一、死因监测死因监测二、二、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三、三、肿瘤登记报告肿瘤登记报告四、四、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病例报告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病例报告五、五、专题调查专题调查背景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监测系统,开展慢性病监测与调查是动态掌握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确定慢性病预防控制优先领域,制订政策和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的重要基础。慢性病监测包括:死因监测(如DSP)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如BRFSS)慢性病发病和患病登记(如肿瘤随访登记)其它:居民营养监
2、测、国民体质监测、特定人群(孕产妇、儿童、青少年)营养或行为监测及人口和出生信息等资料也是慢性病监测重要的信息来源。慢性病监测信息统一纳入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维护管理。一、一、死因监测死因监测死因监测数据是公共卫生信息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信息之一。人群中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和死亡模式是估计人群卫生需求,评估人群健康状况的变化的基础。背景资料:背景资料:欧美发达国家在18世纪开始建立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但目前还只有47个国家有覆盖全国的死因登记系统。2003年全世界有115个国家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死因,75个国家没有报告;欧洲国家死因报告覆盖率达到100%;有28个国家覆盖人群低于70%,非洲国家低
3、于10%;中国和印度死因登记覆盖率很低,但他们采取抽样方法作为补充。卫生部死因登记系统:1955年以来,开始在几个城市登记死因。目前覆盖全国90个区县、约1.2亿人口,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和中东部地区。全国疾病监测点系统:1990年,通过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建立了由145个监测点组成的全国疾病监测点系统,2005年为160个监测点,复盖全国31个地区约7100万人,占全国人口6%。5岁以下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报告:1996年,卫生部妇幼司在部分地区对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进行监测。具体覆盖人口数不清。其他来源的死因回顾调查和死因登记很多,覆盖人群不清。医院死因直报系统:2004年开始有
4、80%的县级医院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报告医院死亡个案信息(一)目标。建立和完善死因监测系统,掌握居民死亡情况,确定主要死因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为确定慢性病防控优先领域,制订政策和评价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二)内容和方法。1.完善死因监测工作规范。根据死因监测技术要求和工作现状,结合相关领域最新进展,不断完善死因监测工作规范。p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使用出生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和加强死因统计工作的通知卫统发(1992)第1号。p中国CDC 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试行)(中疾控卫发2005372号)p 卫生部办公厅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
5、知(卫办疾控发200493号)2.建立和完善工作网络。建立覆盖国家、省、地、县级疾控中心,所有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死因监测工作网络。完善与公安、民政、妇幼和计生部门的合作机制。3.开展死因监测常规工作。开展死因监测常规工作。各级各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为死因监测工作的责任报告单位。(1)院内死亡,由临床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并由专人通过网络直报系统网络直报系统填报死亡个案信息。(2)院外死亡,应当建立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县(区)逐级死因数据报告网络,由村医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向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人员报告死亡数,防保人员和临床医生负责开展死因流行病学调查,填写死亡
6、医学证明书,并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填报死亡个案信息。各级疾控中心按照规范要求审核死亡卡片信息,并定期向下级反馈核查结果,开展经常性的培训工作,促进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质量的提高。4.4.培训与督导。培训与督导。编写和更新死因监测、漏报调查、督导检查等培训教材,包括教程、试卷等,定期培训监测工作人员,提高监测技能。制订死因监测工作督导方案,统一工作流程,分级组织督导与检查责任单位的死因监测工作,并及时向相关部门书面报告反馈督导检查情况。5.5.漏报调查。漏报调查。制订漏报调查实施方案,定期抽取样本,了解数据的完整性,复查死因诊断的准确性,评估漏报情况。合理使用漏报调查结果调整常规监测数据,评价死因监测
7、工作的质量。6.6.资料的管理与利用。资料的管理与利用。按照数据管理要求定期备份、长期保存监测数据;制订数据分析方案,定期分析监测数据,完成常规分析报告,及时上报和反馈监测信息。建立数据共享和使用制度,按照规定使用数据和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三)任务。1.疾控机构。各级疾控机构依据基本职责,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组织协调下,承担如下任务:(1)负责建立健全死因监测系统,制订、完善、执行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和技术方案。(2)制订培训计划,分级组织开展死因监测工作的培训和对疾病监测点监测人员的培训。(3)对下级和监测点死因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开展现场督导检查,了解死因监测现场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8、。(4)及时审核网络报告数据,定期(月、季度、半年、年)对死亡数据、人口资料进行质量评价,编制质量分析报告,促进提高死因网络报告数据质量。(5)负责疾病监测点死因数据的收集、管理和分析,按照月、季和年度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并形成数据分析报告,及时逐级反馈数据报告地区。(6)定期对疾病监测点死因监测工作进行漏报调查,对辖区死因监测漏报情况进行评估,调整监测结果。(7)负责死因登记信息系统的维护,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编写监测报告,及时发布数据,并为专业机构和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持。(8)开展国际、地区间合作和应用性科学研究。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指定专门人员负
9、责所辖街道的死因监测管理工作;收集所辖服务站、卫生室的死因登记信息,统一上报;对死因明确的个案进行网络直报;对死亡原因不明的个案,开展死因推断并进行网络直报;及时复核辖区疾控机构反馈的有关死亡原因不明的个案;配合收集所辖街道、乡镇上一年度分年龄和性别的人口等资料,并提供给辖区疾控机构。(2)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 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出具死亡证明,按照要求定期上报到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时复核上级反馈的信息或死因不明的个案。3.医院。依据死因监测规范,建立院内死因登记报告流程和步骤,规范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定期进行院内考核和评价。指定专门人员定期收集、审核本医院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
10、,审核合格后通过网络进行直报,并及时复核辖区疾控机构反馈的信息。(五)质量控制。1.建立死因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体系:制订完善质量控制工作制度、标准流程、评价指标体系,规范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死因诊断准确和死亡案例报告完整。2.网络报告资料质量控制:通过网络对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审核,对各报告地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通报,督促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现场质量控制:开展漏报调查、现场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价、专项培训等。二、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背景资料:中国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危险因素监测系统(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危险因素监测系统英文缩写:BRFSS)是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主持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之一,于199
11、6 年依托于中国世界银行第七次卫生贷款项目-健康促进子项目建立,整个监测系统覆盖全国七市一省,是以城市为单位的入户调查监测系统。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已于2004、2007、2010年开展了三次慢病危险因素监测工作,为开展慢病监测奠定了工作的基础。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主要包括吸烟、饮酒、膳食、身体活动等行为危险因素,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身体测量和生化指标及社会、经济、文化等社会决定因素。各级疾控机构应当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建立起能反映本地区慢性病危险因素流行水平及变化趋势的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系统。(一)目标。建立和完善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系统,动态掌握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
12、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预测慢性病流行趋势,为制订相关政策和评价慢性病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二)内容和方法。1.制订和完善各级监测方案。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开展现场预试验等方式,依据辖区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监测方案。监测的核心内容应当包括:(1)人口统计学信息。(2)慢性病主要行为危险因素状况(吸烟、膳食、身体活动和饮酒等)。(3)主要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事件、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的自报患病状况、知晓、治疗和控制状况等。(4)身体测量指标(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5)有条件的地区可检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2.监测前准备。(1)监测工具准备。按照方案要求准备,包括调查表、工作手册和测
13、量工具。当监测内容涉及实验生化指标时,应当统一实验耗材和实验方法、标准要求。(2)抽样。收集并核实各监测点抽样基础信息,根据抽样方案进行抽样。3.培训。使用标准化的培训教材对调查员开展培训。监测覆盖范围较广的地区,可采用两级培训的方式。4.现场调查与督导。成立现场调查工作组,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按照监测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现场调查工作。根据现场调查的进度安排制订督导计划和方案,开展督导工作并撰写督导报告。5.数据清理、分析与反馈。制订数据清理和分析方案;组织录入调查表数据,按照标准数据管理程序进行数据清理和分析;详细记录清理和分析过程,存档原始和过程文件;上报和反馈清理后数据库。6.监测结果利用。
14、完成监测数据分析报告,评价和总结监测工作质量,并提出控制危险因素、防控慢性病的建议。(三)任务。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工作主要由各级疾控机构在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配合下完成。1.疾控机构。(1)国家级负责制订、修订全国监测方案,组织开展全国监测工作,并指导下级单位制订监测方案。地方各级参照上级监测方案,制订并实施辖区监测计划和方案。统一协调和安排辖区监测工作。(2)国家级的监测工作至少每3 年开展1 次。地方各级监测不低于国家、上级方案要求的频率,并尽量保证调查时间一致。(3)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和技术指导组,为监测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并参与现场督导、质量控制和评价。(4)按照监测方案收集有
15、关信息,确定监测点,负责监测抽样。开展现场调查、质控与评价,及时向上一级报告现场出现的问题。(5)国家级制订全国培训方案和计划,编制各类培训资料,组织开展分级培训,并提供技术指导。(6)及时汇总、分析监测资料,编制监测报告,按时上报并反馈有关部门和各监测点。(7)制订监测数据分级管理要求,并负责辖区监测资料和数据的保存与管理。2.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合疾控机构,按照方案要求参与相关的调查监测工作,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各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监测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三、肿瘤登记报告背景资料:1926年第一个肿瘤登记处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Dr
16、.Ernest Codman建立的骨肉瘤登记。1926年第一个医院肿瘤登记处-美国康州Yale New Heaven Hospital,后发展成覆盖全州的人群肿瘤登记1966年国际肿瘤登记协会,每5年出版五大洲癌症发病率,现有会员国130个,几乎所有国家都开展了登记工作,很多国家实行全国人口肿瘤登记,如冰岛,新西兰等。我国最早的肿瘤登记处为河南林州,建于1959年,上海登记处建于1963年。截止2010年,我国共建立149登记点,覆盖1.4亿,10%全国人口(4%8%10%)登记处有的设在肿瘤医院,研究所,防办等专业机构,以及各级疾控中心,国家层在国家癌症中心。仅8个登记处五大洲癌症发病率第八
17、卷,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滞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一)目标。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肿瘤登记报告系统,反映我国城乡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居民肿瘤发病、死亡、生存状态,为国家和辖区肿瘤防治提供相关信息。(二)内容和方法。1.制订肿瘤登记工作方案,组织培训。制订肿瘤登记工作方案,建立肿瘤新发和死亡病例登记报告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明确肿瘤登记报告单位和管理单位职责、工作内容和质量控制要求,统一印制报告卡片及有关表格,分级培训登记报告相关人员。2.登记资料的收集。建立健全人口死因登记报告制度,收集肿瘤登记资料,包括人口资料、新发病例资料和死亡资料。肿瘤新病例的报告范围是全部恶性肿瘤(ICD-10:C00
18、.0-C97)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D32.0-D33.9)。死亡资料主要用于补充发病资料和评价登记质量等。3.登记资料的验收和编码。检查卡片书写情况,剔除非恶性肿瘤和非本地区常住户口的病例。统一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编制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 版(ICD-10)中肿瘤部分或国际疾病分类肿瘤学分册(ICD-O)系统编码规则,对主要人口学项目和肿瘤分类项目进行编码。4.死亡补充发病和剔除重复卡。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单位每年应当将收集的肿瘤死亡资料与肿瘤报告资料进行核对。(1)补填肿瘤发病卡。对只有死亡卡而没有病例报告卡的发病漏报病例,应当进行追溯调查,获得肿瘤的部位、病理学类型、诊断日期等诊断信
19、息后,及时按规范补填。(2)剔除重复报告卡。5.肿瘤病例的随访。肿瘤报告管理单位应当按属地化管理原则组织肿瘤患者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定期随访,进行健康促进与干预。随访要有记录,并及时归档或录入电脑。6.肿瘤登记质量与审核督导。肿瘤报告管理单位负责分级定期考核及督导。按照规范,对登记报告实施过程、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改进。7.登记资料的保存与利用。登记资料定期备份。登记报告卡经编码、剔重录入并完成年度统计后,应当按照规则存放、备份,以备核查。各级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单位应当及时整理分析资料,编写肿瘤登记分析报告,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业务机构报
20、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发布辖区肿瘤发生、死亡情况。(三)任务。由辖区卫生行政部门按职责分工,明确辖区所属疾控机构或肿瘤防治办公室为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单位;医疗机构为肿瘤登记报告单位。具体任务如下。1.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单位。(1)国家癌症中心。为国家级技术支持单位,负责项目方案的制订,技术培训,督导检查和项目验收等工作。具体任务:制订、修订全国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质控、评价、漏报调查等方案和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对省级的质控、登记点现场督导、评价,组织开展肿瘤登记工作人员分级培训,提供技术指导;汇总、分析登记资料,按照规定编制各种报表,分析上报并反馈有关部门。及时出版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
21、)省级。根据国家方案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工作计划;按国家统一的工作规范,组织开展辖区肿瘤登记报告工作;定期培训,对合格人员及时登记注册;组织开展日常技术指导、督导,定期质量检查和漏报调查,并协调解决登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收集辖区肿瘤登记数据,审核数据质量,并及时上报上级业务管理机构;定期分析辖区登记数据,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反馈有关基层单位。(3)地级和县级。组织和指导登记报告单位开展肿瘤登记报告;负责收集登记审核分析、整理编码、查重录入新发病例报告;开展新发病例核实,组织督导、质控和考核,撰写工作报告,及时反映评估结果;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根据当地死因统计部门获得的死亡资
22、料,及时做好死亡补发病工作;定期与当地公安、统计部门获取人口资料;按时编制分析上报辖区各类统计报表、登记资料,并按照国家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对各种新发病例原始资料、统计报表等相关资料归档保存。2.肿瘤登记报告单位。(1)具有肿瘤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按规范填写肿瘤登记报告卡。明确诊治肿瘤病例的责任医生,在病例确诊1 周内填写肿瘤登记报告卡;配备专人负责肿瘤登记报告卡收集、登记、上报及计算机录入。协助肿瘤登记报告管理单位确诊肿瘤病例相关资料的核对、随访。(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明确专人填写报告新发肿瘤病例报告卡及完成相关资料的核对、上报,并建立档案,定期随访。(3)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填写报告户
23、籍所在地新发肿瘤病例报告卡及完成相关资料的核对、上报和随访。33重点与难点:医院肿瘤登记流程图登记处病人门诊部临床科室诊断科室无治疗非肿瘤治疗出院复查随访(五)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贯穿肿瘤登记报告工作的全过程。2.肿瘤登记报告和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自身特点,就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制订规范,明确质量控制要求,定期召开肿瘤登记工作会议,分析资料质量,通报工作情况,部署今后工作重点。逐级组织肿瘤登记培训班,对登记点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及时审核辖区登记点报告卡填写、ICD 编码质量和上报的肿瘤登记数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省级及以上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地、县级单位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辖区内督导、质控和培
24、训,并将情况报上级相关单位。4.建立内部质控制度,指定专人负责肿瘤登记报告资料的质量管理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漏报调查工作。5.质控指标。(1)统一“发病”、“偶发”诊断、分类与编码、死亡证明等标准或定义,评价可比性。(2)通过数据溯源、独立病例的发现、历史数据方法、死亡/发病比、死亡医学证明书(DCN)、只有死亡证明(DCO)的病例、组织学诊断确认的比例、病例的来源数与报告单位数等,评价辖区目标人群发病病例发现的程度和数据的完整性。(3)引用病理诊断率(HV%)和DCO%评价年龄/出生日期、性别/部位、部位/组织学、部位/组织学/年龄、原发部位不详或未特指的病例占登记病例的百分比、年龄不明所
25、占的百分比、再摘录与再编码等内部一致性。(六)考核和评价。1.定性指标。(1)有肿瘤登记技术和实施方案。(2)有相关工作计划、规定和实施细则。(3)有技术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4)落实人员配置和基础设备。(5)覆盖所辖全部户籍人口和辖区有肿瘤诊断能力的二级以上医院。(6)有相关肿瘤登记流程和考核措施。(7)及时发布和利用数据。2.定量指标。(1)上报医疗单位登记报告漏报率5%。(2)数据录入错误率66%;DCO%12%;0.6 死亡/发病比(MI 比例)0.8;原发部位不明80%。(6)数据上报及时率 95%。(一)目标。对辖区内的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性猝死、脑卒中(包括原发性脑实质出血、脑栓塞
26、、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进行报告,为分析评价疾病发生、流行、控制、预后和预防控制效果、卫生决策、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二)内容和方法。1.报告病种。以具有重大公共卫生意义,并较容易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I21-I22)、心脏性猝死(I46.1)、脑卒中(I60-I64)(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心脑血管事件作为报告病种,并用ICD-10 进行编码。2.报告方法和方式。建立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病例登记报告网络。采用卡片或(和)网络报告的方式。有条件的地区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抽取相关信息。3.报告对象和范围。对本辖区医院就诊的所有病例进行登记报告
27、。四、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病例报告(三)任务。1.疾控机构。(1)中国疾控中心会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全国脑防办等组织制订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病例报告工作方案,开展技术培训、督导检查,及时分析和发布数据。(2)省级及以下各级疾控机构依据国家计划、方案,制订并实施辖区工作计划和方案,负责本辖区的培训、督导、质量检查,定期开展漏报调查,审核数据质量,剔重,死亡补发病,并及时整理上报数据;定期分析报告数据,并及时上报疾控机构和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反馈有关报病机构;做好本级报告数据的保存和管理。2.登记报告单位。(1)县级及城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按照辖区疾控机构要求,负责本规范规定疾病的登记报告工作。包括门急诊、
28、住院和来院已死亡病例。将数据定期上报给属地疾控机构。(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疾控中心提供的病例报告基础上,负责辖区内病例的核实和漏报病例的补报。对辖区内的病例进行核实、登记、随访,并定期向辖区疾控机构上报登记、随访情况。(五)质量控制。1.组织专家论证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病例报告工作方案。2.培训有关人员。3.督导检查各阶段工作。4.审核报告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六)考核和评价。1.组织管理。(1)有工作计划、规章制度、总结及质量控制记录等。(2)各种原始资料、统计资料分类管理,符合档案管理要求。(3)有定期例会、培训记录。(4)有与相关机构协调工作记录。(5)有年度报告。2.考核评价指标。数据
29、上报及时率、漏报率、重复报告率、卡片填报完整率和录入符合率等指标。(1)网络报告单位的考核指标。死亡病例同时具有发病报告的比例 90%、病例漏报率 10%、报告信息完整率 90%、报告信息准确率 98%、报告及时率 98%。(2)随访确认的考核指标。随访及时率100%、随访信息填报完整性100%、随访信息填报准确率 98%、随访信息重报率 2%。(3)数据汇总分析的考核指标。按规定及时完成数据汇总和分析报告。五、专题调查按照具体工作方案执行。方案必须明确调查目标、对象、内容和方法、主要任务、流程和步骤、质量控制和效果考核评价体系。第五章第五章 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目录目录一、一、目标目标二、二、内
30、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一)(一)信息管理内容信息管理内容(二)(二)信息收集渠道信息收集渠道(三)(三)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四)(四)信息管理与利用信息管理与利用三、三、任务任务(一)(一)疾控机构疾控机构(二)(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三)医院医院四、四、流程和步骤流程和步骤五、五、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死因登记信息平台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传染病死因信息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死因信息意外伤害死因信息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系统孕产妇与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系统卫生部死因登记系统各省(市)建立的系统或独立开展的死因监测工作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工作不规范,疲于应付,信息化程度不
31、高。以居民工作不规范,疲于应付,信息化程度不高。以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为例:健康档案建立为例:标准化结构标准化内容标准化格式标准化数据集标准化数据元标准化代码标准化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定义是对居民健康管理过程(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的科学、规范记录问题:1、死档,只能应付检查,并不能真正服务于居民2、业务流程不统一、不规范,一家一套做法3、系统分割、相互独立、连续性和协调性差,像“烟囱”、“孤岛”4、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短缺 健康管理流健康管理流程图程图1、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卫办综合200989号)、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解决方案(卫办综发2009230号
32、)2、关于推进我省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苏卫办20113号)3、近期,卫生部在杭州召开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现场会议全面部署卫生信息化工作,计划建设国家、省、地市县3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监管和综合管理等5项业务应用,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简称“3521工程”。一、目标 将慢性病有关信息作为疾病预防控制或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规范慢性病信息管理,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单位间的信息共享,为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和服务。二、内容和方法(一)信息管理内容。1.基础信息:人口、环
33、境、社会经济、气候、地理、医疗卫生机构等基础信息。2.慢性病监测与调查:死因监测、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慢性病发病/患病报告、慢性病防控能力和应对调查、慢性病专题调查等信息。3.业务管理信息:慢性病政策、规划、干预、管理、评估、培训、科研项目等相关资料。4.日常工作信息:工作计划、总结、报告、会议、文件等日常管理资料。(二)信息收集渠道。1.基础信息类资料主要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信息。2.慢性病监测类资料主要来自执行各项监测工作的疾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以及民政、公安、社保、妇幼保健等相关部门。3.业务管理信息和日常工作信息类资料主要来自相关机构和部门的信息登记报告,相关报表和日常工作记
34、录。4.辖区区域卫生信息或医疗卫生系统信息平台、居民健康档案、医院诊疗体检形成的有关慢性病防控信息。(三)信息系统建设。1.依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或区域卫生信息化规划,将慢性病信息作为子系统纳入,统一规划建设。2.依据国家信息管理规范,编制慢性病信息管理规范,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管理,建立数据库共享机制,保证纵向、横向数据交换。3.依据“统一规划、满足需要、网络互联、数据挖掘、信息共享、分段实施”的原则,逐步构建统一、规范、安全可信的慢性病信息管理子系统。(四)信息管理与利用。1.信息资料规范化管理。(1)制订慢性病信息管理制度,规范慢性病信息收集、汇总和上报的流程和方法。(2)基础信息的收
35、集每年至少1 次,业务和日常工作资料等非结构化信息应当随时做好收集和整理,统一分类、建立目录,及时整理归档,逐步实现电子档案管理,电子档案应当保留相应的备份。(3)调查与监测等数据库资料,应当按照方案要求的工作频率和数量及时完成收集、审核和上报,原始资料应当妥善保管,数据库资料应当随时备份保存。2.建立和维护慢性病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建立和维护慢性病数据库,定期更新信息,对不同来源数据开展质量评估,确保数据安全,实现数据共享。3.信息交流与报告。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上报,向下级机构反馈和交流信息,并为公众提供准确、科学的慢性病信息,定期开展慢性病信息交流活动,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慢性病信息服务。三
36、、任务(一)疾控机构。1.负责制订并指导实施国家、辖区慢性病信息管理工作方案、技术规范和信息标准。2.建立、完善和管理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3.构建和及时更新辖区慢性病数据库,审核、分析、反馈、上报、备份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妥善保管原始资料,确保数据安全。4.负责评价与报告辖区慢性病信息数据库数据质量,对下级疾控机构数据管理工作进行核查。对属地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责任报告单位的慢性病信息登记和报告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5.负责疾控机构信息管理的逐级培训和技术支持。6.及时上报和反馈信息,定期编印慢性病信息工作动态,开展信息交流。(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承担辖区内慢性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
37、工作。2.按照国家档案管理规定,做好慢性病相关资料档案保存和管理工作,长期保存有关证明书、登记表等。3.适时更新、维护辖区居民慢性病健康档案。(三)医院。1.承担本院慢性病诊疗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2.按照国家档案管理规定,做好慢性病相关资料保存和管理工作,长期保存有关证明书、登记表等。3.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应当参照慢性病信息数据标准预留数据交换接口,保障信息实现共享。四、流程和步骤(一)制订工作方案。按照工作目标制订慢性病信息管理工作方案,并制订相应的年度工作计划。(二)统一慢性病信息技术规范。依据国家慢性病信息管理规范,执行全国慢性病基本数据集标准,统一数据编码,统一慢性病信息收集、汇
38、总、上报和交换的方法和标准,对慢性病相关信息管理的各项内容提出相应的规范要求。(三)技术培训。逐级对从事慢性病信息管理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定期更新相关知识。(四)信息收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数据的收集、汇总、上报、备份,以及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方法和流程。(五)数据库维护与安全保障。定期对数据库及系统安全性进行审核、评价、更新、完善。(六)数据共享。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提供信息数据的交换和共享服务。(七)信息交流。定期开展信息交流,及时上报和反馈相关信息,定期编印慢性病信息工作动态。五、质量控制(一)建立信息质量管理体系,由各级疾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主管领导负责,制订质量控制实施细则,明确质量控制责任人与基本要求。(二)建立健全慢性病信息管理制度。(三)专人负责慢性病信息管理工作,督促保证各类资料收集的规范性、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四)信息资料严格审核,并进行质量评估,将合格的信息数据纳入慢性病信息数据库。(五)定期数据备份保存和系统安全评价,确保数据安全。六、考核和评价(一)慢性病数据标准的统一性、完整性。(二)信息资料收集和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三)信息资料管理的规范性。(四)数据库更新的及时性。(五)数据共享利用程度。(六)信息交流和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七)信息系统与数据的安全性、有效性。62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