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检测试题-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七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检测试题-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一轮复习.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专题七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据下表可知,科举制的废除()科举制度废除后部分士人身份转换情况序号转换后的身份甲通过留学成为上层知识分子或政治精英。乙转而经商,投身实业。丙融入地方政权,成为推动清末地方自治运动的重要力量。丁加入会党或投身于革命军事活动。A成就了地方的自治运动B培养了留学报国的精英C适应了近代社会的发展D拓宽了士人发展的途径2张之洞在清政府允许创办新式学堂后,于1907年上创立存古学堂折,其中指出:“若中国之经史废,则中国之道德废,中国之文理词章废。正学既衰,人伦亦废,为国家计,则必有乱臣贼子之祸;为世道计,则
2、不啻有洪水猛兽之忧,”据此可知,张之洞()A肯定了科举制的价值B阻挠西方文化传播C警示教育改革的影响D反对学堂选官制度3如表反映了清末新政时期选官制度变革的部分史实。这反映了晚清()年份文件主要内容1901年学堂选举鼓励章程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1903年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对留学日本的归国毕业生,承认他们在日本政府合法注册的学校取得的文凭,并给予科举出身,优予官阶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为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役以官职或得以升学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B科举考试的选官制度被废除C新旧选官方式
3、的并存D考试制度与甄别制度相结合4下图是某老师教学时的板书设计图(局部),图中“”处应为:()A奏定学堂章程B公务员任用法C公务员任用条例D文官考试法草案5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上谕:“着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其如何分场命题考试,一切详细章程,该部即妥议具奏。据此可知,当时清政府()A应时代要求选拔人才B着力实施学堂选官制度C摒弃了中体西用思想D探索分科分类考试制度6民国时期实行公务员甄别,规定:审查成绩合格者发给合格证书,可任用公务员。但凡剥夺公权尚未复权者、欠公款尚未清结者、曾因贪污处罚有案者、吸食鸦片或代用品者,均不得任为公务员。这表明民国时期()
4、A公务员甄别只关注政绩B甄别合格的官员都有真才实学C科举制度影响依然存在D公务员考核标准注重德才兼备7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南京国民政府公筹员制度得以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这主要表明()A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继承了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B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具有多元性和创新性C制度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文化的有利因子D南京国民政府比较重视公务员制度建设8下表所示为南京国民政府举办的前三届高等文官考试报考人数及录取人数情况。由此可知, 这一时期()届别时间报考人数
5、录取人数录取率第一届1931 年2185 人101人4. 6%第二届1933 年2639 人102人(首次录取2名女性)3. 9%第三届1935 年3941 人251人(包括3名女性)6. 4%A文官任用程序逐步完善B男女受教育权利实现平等C官员选拔方式渐趋公平D文官选拔制度日益被接受9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公务员考绩法,该法规定公务员一年一考,三年一总考。年考分晋级、记功、不予奖惩、记过、降级、解职六等,总考分升等、晋级、记功、不予奖惩、记过、降级、解职七等。上述规定()A确认了政务官的任期制B体现了文官考试入职原则C完善了公务员监察体制D规范了公务员的政绩考核10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6、文官考试也不是唯学历论,例如高等考试,除学历外,经高等鉴定考试及格的、有专门著作经检查合格的、有服务经历的人都可以应考。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文官制度优于科举制B考试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C文官选拔具有开放性D考试程序逐渐完善并且制度化11据调查,解放之初的农村村干部多是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多是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新时期选拔大学生当村官成为一个新动向。这些变化说明()A宗法世俗操控农村民主选举B社会需求影响农村干部任用C经济地位决定农村干部身份D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12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改革开放后对干部管理制度提出的新要求。从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到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7、务员法颁布,再到2018年对公务员法的修订。这表明我国()A党管干部原则初步形成B公务员制度逐步完善C公务员的素质得到提高D干部选拔走向制度化13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其第二十一条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我国的全面推行和实施()A从源头上确保了公务员队伍的高素质B有效避免了贪污腐败现象的滋生C对公务员队伍结构的变化影响不大D极大地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14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诞生。经过了20年人事制度改革和公务
8、员制度推行,政府相继出台了数十个与之相配套的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使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了有法可依,国家行政机关人事制度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上述材料不能说明()A公务员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B公务员考试已进入法制化轨道C公务员制度运行机制稳定推进D国家机关廉政建设成绩显著1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经历了以政治思想为主导到以经济发展为主导再向以科学发展为主导的演变过程。2002 年到 2008 年我国先后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等。这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干部考核机制()A贯彻依法治国原则B充分实
9、现人民当家作主C走可持续发展道路D逐渐走向法制化、科学化二、材料分析题16官员的选拔和管理,是国家进行高效治理的必要前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发出江楚会奏三疏。针对科举制改革,第一疏提出头场考试考中国政治、史事,称之为博学;二场考各国政治、地理、农工、武备、算学,名叫通才。这两部分考试内容相当于科举中的策问,一般都放在第三场,奏疏中却请求放在头场和二场,最传统的根本之学四书五经被挪到第三场,称之为纯正。摘自杨念群皇帝的影子有多长(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江楚会奏三疏将“博学”、“通才”两场考试放在“头场和二场”的时代背
10、景。写出晚清政府为统一全国学制而颁布的文件,并指出废除科举制度后清政府官员的主要来源。材料二古人说:“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干部工作也好,人才工作也好,本质上都是用人问题。我们要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关键是要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我说过,光有思路和部署,没有优秀的人来干,那也难以成事。引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四)(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及公务员考录工作釆用的办法,概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方面所取得的成效。17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监察制度的创新始终是推进政治文明的
11、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设置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为视察区;一年之后文帝又将其用做监察区域,派遣官员分州“出刺诸郡”,九州视察区由此与监察区合而为一。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除京师附近七郡外,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凉州、益州、幽州、并州,另外有朔方、交趾二郡,称朔方刺史部、交趾刺史部,共称十三刺史部,或“十三州”。每区由朝廷派遣刺史一人,专门负责巡察该区境内的吏政,检举不法的郡国官吏和强宗豪右。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改刺更为州牧,直
12、接掌握一州的军事、行政、民政等大权,位于郡守之上,十三部遂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东汉末年,各州牧更是趁乱夺取本州军政大权。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材料二根据孙中山先生所创建的民主共和国方案和1925年国民政府组织大纲中“设置监察部”的规定,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监察院为国民政府最高监察机关”。1932年,国民政府通过监察委员保障法,保障委员的监察权力。监察委员的监察对象上至总统下至地方小吏,凡违反国家法令、贪赃枉法,损害社会和人民利益的,均可弹劾。1937年,国民政府在各省设监察区,派遣监察使。监察使不但行使弹劾权,且负责各区内公务员的行动,人民疾
13、苦和冤情,区内公署之设备等事项。摘编自张爱华、王占华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实践初探材料三权利法案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创了议会对行政、司法监督的先例。随着英国政治发展,下院的地位逐步提高,议员被视为步入政界的阶梯。许多人花费巨资收买选民,议员议席成为标价商品。一些商人大肆贿路政府官员,以便取得特权。1693年,东印度公司给权贵送礼达9万英镑。反腐败的监察制度随着英国政治、经济发展起来。19世纪,在中小资产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压力下,英国进行三次议会改革,完善了议会监督英王和政府及司法机关的职能。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摘编自张恒英国监察制度:
14、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并说明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民政府推进监察工作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议会监察制度职能的完善过程并分析其原因。三、论述题18有学者在研究上海市党政干部教育时使用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央苏区干部教育三级系统比较项党员干部教育苏维埃干部教育各种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初级党员训练班苏维埃干部训练班短期职业学校小学教员训练班短期师范学校中级党员干部训练班政治学校职业学校初级师范学校中央农业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高级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苏维埃大学-中央列宁师范学校摘编自中国教
15、育年鉴材料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上海市委市政府为了全面提高各级党政干部的理论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对党政干部的理论教育。干部学校教育方法中引进了苏联的“习明纳尔”教学法,即课堂讨论制。具体地讲,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有计划、有重点、有领导的课堂讨论。这与不经过准备且无领导的小组讨论是大有不同的。1953-1956年,上海市党委先后开办了11所高级党校、中级党校和初级党校,分别轮训中共上海区委委员以上的各级党政干部。与此同时,各级政府机关还分别抽调相应的干部到各类专业干校中去参加学习。仅1953年到1955年底,从各级党校毕业的干部就有25300多人。摘编自上海党建文献选
16、编材料三上海组织机关干部下厂、下乡参加劳动,转变作风。如图为1963年6月,南汇县300多名机关干部下乡参加三夏劳动。(1)说明材料一对研究“上海市党政干部教育”的史料价值。(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以“上海市党政干部教育”为主题的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实清晰,叙述准确)参考答案:1C2C3C4A5A6D7B8D9D10C11B12B13A14D15D16(1)背景:西学传播;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统治阶级意图挽救统治危机。(答出其中2点)文件:奏定学堂章程。来源:学堂毕业生和留学毕业生。(2)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管理干部(或党管干部)。办法:公开考试、严格考核、平等竞争
17、、择优录取。(写全)成效: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或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干部廉政建设方面的各项制度和规定不断完善。17(1)演变:由临时性机构变为常设机构;由监察区发展为行政区;监察区数量增加。(任意两点即可)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力度;有利于政治清明;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皇权;导致了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任意两点即可)州力量不断强大,最终威胁中央集权。(2)原因:孙中山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影响;国民政府组织大纲的影响;遏制国民政府官员违法及腐败行为的现实需要;在抗日战争期间推动全民族抗战和统战的需要;巩固国民政府统治的需要。(任答4点即可)(3)过程:权利法案确立的资产阶级君
18、主立宪制开创了议会对行政、司法监督的先例;17世纪末18世纪初,反腐败的监察制度逐渐发展起来;19世纪中后期,英国完善了议会监督英王和政府及司法机关的职能。原因:君主立宪制确立后,英国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腐败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工业革命的逐渐展开;议会改革的不断推动。18(1)材料一选自中国教育年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组织编纂的资料性工具书,可信度高。采用历史比较研究法,中央苏区的党政干部教育为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上海市党政干部的教育提供了研究基础。使用材料一关注到了党政干部教育的延续性。(2)示例:上海市党政干部教育成效显著。为适应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经济的需要,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对党政干部的理论教育。干部学校教育采取了苏联的课堂讨论方法,增强了学员的培训效果;抽调党员干部到各类专业干校学习,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20世纪60年代后,干部学校教育关注理论学习和实践生产结合,有利于转变工作作风。经过培训,优秀干部队伍壮大,理论水平提高,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