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备课.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神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从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
2、内容。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一、解题,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 3、揭示课题:“神鸟”“神”是什么意思? 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 1、汇报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同学间互相解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区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读全文,
3、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字幕出示新词并出示含有新词的语句。)读词、读语句。 4、小结: 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词解词。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而在“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这句话中指思想负担,“抖包袱”又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因此,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三、自读全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看全文有几个故事,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3、小结:故事中
4、有故事,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请在下节课和同学们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积累新的词语 2、带着课后思考题再次读课文。 板书设计: 生字(略)大故事小故事 多音字(略) 神鸟猫 乌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蒙古族的山林里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
5、就是“神鸟”。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吗?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理清文章结构。 二、读中感悟,体会情感 1、指名读13自然段。 (1)神鸟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儿? (2)想象着神鸟聪明伶俐的样子,自己读一读。 2、默读416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 3、全班汇报 步骤一:解决自学提示第1题 (1)小声读一读第4自然段 (2)出示 这句话写的是可汗的()活动。 从“非不可”这组关联词中你看出了什么? 读出这种决心与信心。 说一说这一自然段与下边内容的关系。 步骤二:解决自学提示第2题 (1)读相关段落请同学说一说,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逃脱的? (2)为什么神鸟能一次又一
6、次地逃脱? 要点:两人有约定 出示: A、自读语句,“既也”这组关联词前后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B、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用“既也”说一句话。 故事中猫、狗、乌鸦被猎杀令人同情 可汗富有同情心,被打动,叹了气,违背了约定 步骤三:解决自学提示第3题 (1)分别读3个小故事,画出故事中的人物、动物。 出示: (2)请你谈谈对他们的看法? (3)为什么好人也会办错事? 步骤四:解决自学提示第4题 (1)表达的情感 表达了对聪明伶俐的神鸟的喜爱之情。 表达了对狗、猫、乌鸦忠于职守,勇于救人的品质的赞美之情。 表达了对可汗富有同情心、善良之心的赞扬。 以上内容就是文章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2)是怎么
7、表达的 通过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通过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来表达的。 4、学习课文第17自然段 (1)指名读第17自然段 (2)可汗说“确实没办法捉它回家了”与课文开头中哪句话完全不同?为什么这么说? (3)能结合全文说说神鸟聪明在哪儿吗? 回读课文,概括回答 要点;人们捉不到它捉到后与人们的约定用惨遭错杀的故事打动人心,使人违背约定知道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打动,一定会叹息。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什么教育? 2、你怎么评价课文中的各种人物、动物? 归纳板书: 狗 可汗捉神鸟讲猫 乌鸦 善良聪明忠于职守 同情心智慧勇于救人 3、总结: 神鸟以其聪明才智,使得可汗不得不打消
8、了捉它的念头。这是贯穿全文的大故事。而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却是课文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表达方式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 4、请你向文中的人物说一句话。或赞美,或批评,或劝诫。 四、布置作业: 1、完成造句 2、积累词语 3、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4、小练笔: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或动物进行评价。以我想对你说为题或自拟题目。2、格萨尔王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酥”等七个生字。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格萨尔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故事。了解唱词中运用“比兴”的手法。搜索、阅读其他神话与传说故事。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自主探究,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
9、文主人为民除害、造福百姓。从唱词中了解亲情。并让学生说出对格萨尔王喜欢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格萨尔的勇敢、善良的英雄形象,赞扬他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精神。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教学重、难点: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格萨渔产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故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格萨尔资料图片,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简介格萨尔王,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引入主人翁。介绍格萨尔王。2、教师谈话:格萨尔王原来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为人民做了些什么事,他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人民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读课
10、文。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格萨尔的什么故事?你喜欢他吗?为什么?学生用自已的学习方法学习。三、学习反馈:(一)掌握生字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学生自学情况。2、找代表,反馈分段情况。(二)感受英雄形象1、教师;你喜欢这个藏族人民的英雄吗?为什么?2、交流反馈:他非常勇敢,为民除害。他非常善良,热爱人民,造福百姓。(三)朗读唱词,体会比兴用法学生朗读唱词,教师;唱词中唱到“野牛”、“老虎”是想说明什么?教师小结:作者运用比兴的手法,说明凶猛的动物都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觉如更不能伤害自己的亲人。(四)思想教育升华农历去年冬,我国南方一些省市大受雪灾时,党和政府、人民是怎么抗雪灾的?特别
11、是国家领导人是怎么关心、爱护人民的?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和一些抗灾人员是不是你们心目中的英雄?学生回顾,讨论。(提示国家领导亲临灾区、各级政府采取相应措施、各部门派出人力、人们伸出热乎乎的双手)教师小结:是呀!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和诣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一个热心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领导是关心、爱护人民的领导,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他们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们都受我们爱戴和拥护。三、课堂小结本课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勇敢、善良、为民除害、造福人民的英雄形象,也让我们感受到文中的唱词很有艺术特色,望同学位课后多收集一些民间故事。四、作业1、收集本课词语。 2、搜集和阅读其他民间故事。3 、冬不拉 教学目标:
12、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王子与黑熊搏斗并英勇牺牲的事件,感悟王子的勇敢无畏的品德。 教学难点: 琴声分别描述了哪些故事情节,能结合课文内容找出来并说一说。 教学准备:(弹冬不拉的一段录像)、演示文稿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2、理解文章层次,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大意 2、读准字音
13、,认识生字,掌握词语意思。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导入新课 1、放录像,看冬不拉琴的样子,听弹奏冬不拉的乐曲。 导语:这种琴就叫“冬不拉”。冬不拉琴声悠扬,琴的样子也很有特色,那么这种乐器为什么叫冬不拉呢?这里面有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你了解到的向大家做一下汇报。 2、能说说冬不拉琴的由来吗? 二、学习生字,读准字音 1、预习时易读错音的字有什么?易写错,易混淆的字是哪个?你是怎么区分、记忆的? 2、学习生字具体步骤: (1)判断正确读音 冥思苦想(mnmng)骏马(jnzn) 依恋(lunlin)匕首(bb) (2)把正确字填在()里 一(
14、)莫()自()()勇如()如() ()()不安()死如()()眉不展 (3)带读词语 (4)自己读一读,记一记这些词语(见书) 三、理清顺序,了解文章结构 1、速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抄写词语,积累本课书中的成语。 2、读课后思考题,再次带着问题读书。 板书 生字(易错字)1、瞎熊伤害人畜 冬不拉2、王子除害牺牲 3、琴声讲述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指导学
15、生背诵15、16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王子与瞎熊搏斗的过程,体会王子为民除害敢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难点:阿肯的琴声是怎样使国王了解事情的经过的,体会这种表达方式的特点,感悟哈萨克民族的音乐文化。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请齐读课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你说一说“冬不拉”指的是什么?这节课我们要细读课文,看一看这种乐器得名的由来。 二、回忆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填空:本文先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这是按照的顺序记叙的。 2、能根据填空说一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三、抓住重点,朗读理解,体会情感。 1、默读2-10自然段,思考 (1)你认为王子冬不拉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
16、出来的,边读边画批。 (2)全班交流(学生从哪一点切入都可以,教师最后梳理顺序) 要点一:不顾个人安危(2自然段) 出示文字片 步骤“自告奋勇”一词什么意思? 联系上文想想为什么王子自告奋勇去除掉瞎熊? (联系第一自然段及国王的表现,理解“一筹莫展”、“心急如焚”、“愁眉苦脸”等词语的意思。明白任务艰难,危险性大,别人无法完成,替父分忧,为民除害这几个意思。) 要点二:胆大心细,不辞辛苦(5、6自然段) 先读一读 王子是怎样找黑熊、布置兽夹的?把描写他动作的词语找出来,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不畏艰辛的为民除害,他决心坚定,胆大心细。) 写黑熊的这一自然段删去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这部分写
17、出了黑熊的狡猾,可以看出下面王子与瞎熊的搏斗时危险万分的。) 要点三:勇敢无畏,不怕牺牲(7自然段) 王子与瞎熊是怎样搏斗的?读一读 指名朗读,大家评一评。 你感到这场面怎么样? 2、小结: (1)冬不拉是怎样的一个人? (2)理清文章层次,先写什么又写什么。 四、想象画面,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冥思苦想”什么意思?人们深思什么,苦想什么,为什么这样冥思苦想?(联系上文) 2、想出什么办法? 3、读琴声这一部分,说一说通过音乐阿肯是在讲述什么事情? 4、找出与琴声相对应的故事情节读一读。(同桌对读) 5、理解“视死如归、低回婉转、音韵铿锵、如泣如诉”几个词语的意思,这分别是怎样的场景?
18、6、指名四人读四种琴声,指名四人读四种相应的故事情节。 (1)指名朗读 (2)说一说这几个情节。(出示填空) 7、带着想象,配乐朗读。 8、配乐背诵(自由读、背) 9、试着背一背,介绍自己是怎么背诵的? (想象画面背、回忆故事情节背、抓住四个词语背等) 10、用琴声叙述王子为民除害的故事,让你感受到什么? (音乐也是一种语言,音乐的魅力,音乐文化的特点) 五、弄清来历,明白意义,体会情感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一说乐器的来历。 六、总结全文,归纳板书,提高升华 1、全文还有几处描写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和大家说说。 3、归纳板书,提高升华
19、 冬不拉纪念琴 自告奋勇承担重任视死如归 不辞辛苦准备作战低回婉转 毫不畏惧英勇搏斗音韵铿锵 献出生命为民除害如泣如诉 七、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继续背诵课文15、16自然段 2、积累词语,会说成语的意思。 3、小练笔:写读后感。要求从多角度写 (如对人物的崇敬,对音乐语言魅力的感受) 4、火把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爱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5、以学生为主体,引导
20、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6、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全作探究,整体把握盲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词词卡片。 2、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搜集
21、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 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
22、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了解彝族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交流关于火把节的传说的感想。 3、总结课文,赞扬彝族人民的优良美德。 教具准备:火把节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
23、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教师: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学生在文中画出。 集体交流 有感情计朗读第一部分。(指导读地热情、盼望、兴奋的语气)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教师: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画出来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出示图片或演示文稿) 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想象场面。 交流反馈 课文描写了彝家人在过火把节时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跌、点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
24、个场面。 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些有关的句子。 小结;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 指名说说这个拟说。 小组内交流。 集体交流。 小结:是的,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学生有感情地再朗读文段。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其他民族资料,
25、感受这些民族风情。5、刘三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喉”等六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刘三姐如何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听一听刘三姐的山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内容,感受刘三姐如何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歌颂刘三姐勇敢、正直的人品,同时反映人民群众爱憎分明和机智勇敢的品质。教学重点、难点: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刘三姐如何用歌声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的。以及了解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如坐针毡,丧魂落魄,而乡亲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叫好原因。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放
26、刘三姐选曲:山歌好比春江水。2、谈话: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大家知道它出自哪里吗?(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小结)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1、读准生字表中的会认字,并记住它们。2、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重点部分写了刘三姐的哪几件事?3、全班同学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汇报初学情况。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如坐针毡,丧魂落魄,而乡新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叫好?2、刘三姐和乡亲们唱的山歌中你喜欢哪些?可以给同学们读读,也可以唱一唱,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四、巩固练习从课文中找出相应成语描写刘三姐和乡亲们的:描写土豪劣绅和秀才的 语文百花园一
27、语文大课堂:搜集民间故事或民间歌谣 教学目标: 1、在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与热爱。 2、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动口、动手、动笔的能力,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 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达到整理资料的两项要求 教学难点:搜集资料的途径的落实,按主题分类的指导。 教学准备: 1、提前分组,落实搜集资料的途径。 2、请组长填写表格。(表格见后面) 3、教师准备一些有关故事或歌谣。 4、歌谣文字稿、一份小报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民间故事,你们看有的神鸟,有的格萨尔王,有的冬不拉,有的火把节,有的
28、刘三姐。在我们这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还有许许多多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呢!今天,我们就召开一个故事会,请各组同学来讲讲你们组搜集、整理的故事或歌谣。 2、提出要求: (1)讲故事或歌谣时吐字清楚,内容健康、具体。 (2)语气生动、用手势助说话气势。 3、全班交流 4、介绍过程 刚才同学们故事讲的好,能把你们搜集过程或整理过程向全班介绍吗? (1)组长将填写表格利用投影给同学们看,并进行讲解。 (2)组员补充并说说体会 表格一搜集途径 时间小组成员搜集途径(画“”)具体内容 采访图书馆 上网读物 表格二整理资料 按主题分类故事名举例 善良、美好的 勤劳、质朴的 勇敢、无畏的 聪明、智慧的 二、各组
29、把找到的民间故事及歌谣作为内容办一份小报,在全班展示并评出最佳编辑、记者、优秀小报。 (出示老师找的歌谣,让学生读一读,出示教师准备的一份小报请同学参看。)编写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大胆想象,清楚完整地写一个故事。培养学生想象、书面表达能力。 2、懂得续写故事所表达的意思应与原文内容一致。 3、故事内容具体,有故事情节。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神鸟的故事吗?谁能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神鸟”给可汗讲了三个小故事,什么内容,都是歌颂什么,批评什么呢? 3、可汗不甘心失败,他又第四次捉住了神鸟,神鸟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什么故事呢
30、?你们现在就是这只神鸟,想想,你准备讲什么故事呢? 二、根据原文,选择材料 1、同桌互相说说(故事中角色是谁?故事内容是怎样的?) 2、全班交流。请2-3名说说 3、评议:哪些材料选的好,为什么? 4、小结:选材必须与原文意思一致,不能与课文内容脱节。怎样保持一致呢? 要点;(1)歌颂小动物某一方面的好品质。 (2)被主人误解错杀了。 (3)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令人同情。 三、内容具体,情节感人 1、出示例段,请大家修改 2、看来,要使故事情节感人就要有具体内容。 要点:(1)写故事时,要想好这个故事分为几个环节,每一步是什么?理清文章顺序。 (2)写故事时每个人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要写出来。 (3)要把感人之处、令人同情之处写具体。 四、写出作文,互相评改 1、学生自己写文2、读文,学生评议。(按习作讨论平台中的三个问题评议) 3、修改作文,抄写作文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