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全册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全册复习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全册习题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_等种要素。A、教学环境 B、教学方法 C、教学手段 D、教学目的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A、布鲁纳 B、布卢姆 C、桑代克 D、斯金纳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形成于_。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填空题:1、从研究范围来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2. 我国出版的第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
2、是_年由_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所著教育实用心理学。_年,_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3、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教育心理学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_和社会文化研究等四个方面。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_、_、_及_。三、名词解释:1. 学习过程 2、评价和反思过程3、行动研究法四、简答题;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3. 简述教育心理学发展趋势与研究意义?4.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
3、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符合学生心理的发展基本特征的是_。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平衡性 D、差异性2、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较短暂的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一时期称为_。A、关键期 B、守恒期 C、转折期 D、过渡期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218岁阶段的发展任务主要是培养_、。A、主动性 B、自我同一性 C、勤奋感 D、自主性4、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_。A、
4、场独立型 B、辐合型 C、发散型 D场依存型5、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最先成熟的是_。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自我检验二、填空题:1、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_思维,但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2、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_。3、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并从逻辑学中引进_”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4、所谓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_不变。5、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_。三、名词解释1、
5、心理发展 2、学习准备 3、同化与顺应4、人格 5、学习风格 6、认知风格 7、自我同一性四、简答题:l、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2、什么是心理发展?青少年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
6、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3、简述多元智能理论五、论述题:1、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联系实际谈谈该理论对教学的启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他把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思维也开始萌芽。(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
7、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但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4)形式运算阶段(1l1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能把握命题之间关系,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思维具有灵活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教学的启示:(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学科
8、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知结构的同化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内容。(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3)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2、试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含义。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
9、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导致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否则,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本态度,培养信任感。(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
10、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含义: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如初中与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选择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在也们解决目身所面临的问题。在这当中,教师要始终给学生有关其自身状况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l、在加涅的学习
11、层次分类中,学习水平最高的是_。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2、下列不属于桑代克所提的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的是_。A、效果律 B、巩固律 C、练习律 D、准备律3、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的心理学家是_。A、苛勒 B、布鲁纳 C、奥苏贝尔 D、加涅4、_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A、有意义接受 B、认知结构 C、建构主义 D、联结二、填空题:1、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产过程中,凭借 _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2、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
12、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种现象称为_。3、斯金纳认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_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反应。4、加涅提出的信息加工的学习模式包括信息流和_。5、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_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6、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_,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三、名词解释:1、学习2、渐进分化原则四、简答题:1、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加涅将学习结果分成五种类型: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2、简述
13、桑代克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3、如何将强化和惩罚原理应用于学生教学管理工作?4、简述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五、论述题:1、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2、试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谈谈其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1)学习观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2)教学观布鲁纳强调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强调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包括: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
14、化原则。根据结构主义教学观及其教学原则,为了促进中小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教师首先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结构的理解。在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结构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教学本身应有新异性,同时跨度应适当,其难度不能过高或过低,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胜任感;其次,应根据中小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点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同时,应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2、试述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
15、)学习分类: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的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2)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的实质在于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知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相反,如果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则是一种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3)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他认为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
16、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而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为此,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4)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第四章 学习动机一、单项选择题:1、学校利用评“三好生”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主要是发挥_的作用。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期待的内驱力2、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这是利用了_。A、直接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负强化3、关于学习动机,班杜拉提出了_理论。A、自我效能感
17、B、成败归因 C、需要层次 D、成就动机4、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为争取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荣誉而努力学习,这些动机属于_。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近景的间接性动机C、远景的直接性动机 D、远景的间接性动机5、根据成败归因理论,_是内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A、能力 B、努力 巳任务难度 D、运气。6、一般情况下,力求成功者最有可能选择成功概率为_的任务。A、10 B、50 C、70 D、90二、填空题:1、学习动机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二是指向功能,三是_。2、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3、学习期待就其作用
18、来说就是学习的_ 。4、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_的动机。三、名词解释1、学习动机2、成就动机3、自我效能感四、简答题:1、简述耶克斯一多得森定律的主要观点。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耶克斯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9、(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五、论述题:1、试联系实际分析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启发作用需要层次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商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观的需要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进入更高层次以至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
20、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观。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重要的学习动机。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正是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2、分析成败归因理论对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启发作用。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
21、、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成败归因理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二是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三是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归因理论来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成败归因理论启发教师要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一般而言,
22、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一、单项选择题:1、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也将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科中的审题活动,这是一种_。A、负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具体迁移2、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这是_的观点。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理论 D、关系转换理论3、下列关于学习迁移的理论中,属于现代迁移理论的_。A、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理论 D、关系转换理论二、填空题:1、平时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都是典型的学习_现象。2、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的同一种现象,即先
23、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_。三、名词解释1、迁移2、认知结构四、简答题:1、影响迁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相似性对迁移的影响:迁移的产生既受到客观相似性的影响,也受到主观相似性的影响。(2)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3)定势对迁移的影响: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定势既可以成为积极的正迁移的心理背景,也可以成为负迁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为阻碍迁移产生的潜在的心理背景。(4)此外,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2、简述早期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1)形式训练说的基
24、本观点。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2)共同要素说的基本观点。经过训练的某一官能并不能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方面,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3)经验类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作用,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则是学习者所概括出来的、并且是两种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或概括化的经验。(4)关系转换理论的基本观点。格认为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能否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个体越能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则越能加以概括、推广,迁移越普遍。五、论述题;联系实际,分析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迁移。
25、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联系实际(略)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一、单项选择题:1、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的知识,属于_。A、 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操作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2、如果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现来学习“鲸”这种动物,进行的是_。A、上位学习 B、总括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3、在讲果实的概念时,除选可食的果实(如苹果、西红柿、花生等)外,还选择一些不可食的
26、果实(如橡树子、棉籽等),这是利用了_。A、反例 B、变式 C、抽象 D、概括4、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_。A、无限大 B、20个组块 C、72个数字 D、72个组块5、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_。A、正加速型 B、零加速型 C、负加速型 D、倒“U”型二、填空题:1、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与_两种水平。2、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_。3、命题学习必须以符号学习和_ 为基础。4、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_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5、晚上睡觉前背诵的材料,往往记忆效果比较
27、好,这主要是因为_抑制比较少的缘故。三、名词解释:1、知识 2、陈述性知识 3、命题学习4、程序性知识 5、下位学习四、简答题:1、简述常用的直观方式及其优缺点。(1)实物直观:实物直观是在接触实际事物时进行的,它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因此它在实际生活中能很快地发挥作用。同时,实物直观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因此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实际事物中,往往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一定的难度。(2)模象直观;模象直观的对象可以人为制作,因而模象直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实物直观的局限,扩大直观的范围,提高直观的效果。但是,模象只是
28、事物的模拟形象,而非实际事物本身,因此模象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3)言语直观:言语直观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能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像。但是,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完整、稳定。2、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5)合理进行复习 (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3、遗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1)痕迹衰退说:认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
29、(2)干扰说: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原因。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3)同化说: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当我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遗忘,从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4)动机说:动机性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五、论述题:1、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即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4
30、)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联系实际(略)2、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概括。(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2)正确运用变式(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联系实际(略)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活动的热练操作中,属于心智技能的是_。A、体操 B、打球 C、做实验 D、做数学题2、在
31、技能形成过程中,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肌肉运动感觉变得较清晰、准确,并成为动作执行的主要调节器,这是_阶段的动作特点。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3、心智技能形成中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可以合称为_阶段。A、原型定向 B、原型模仿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二、填空题:l、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_。2、心智技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_。3、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为了使活动方式顺利内化,动作的执行应注意与_相结合。三、名词解释:1、操作技能 2、心智技能
32、3、能力4、原型操作 5、原型熟练四、简答题:1、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除上述三点基本要求外,教师在集体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2、加里培林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成哪几个阶段?加里培林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与物质化阶段,三是出声 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3、操作技能的形成中,练习曲线会表现出
33、哪些共同特点?第一,开始进步快;第二,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第三,后期进步较慢;第四,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五、论述题:试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有效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联系实际(略)第八章 学习策略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即对认知的认知,在心理学上称为_。A、认知策略 B、认知能力 C、基本认知 D、元认知2、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
34、解,这是利用_的方法。A、生成性学习 B、视觉想像 C、记忆术 D、元认知监视3、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这是一种_。A、交互式教学 B、合作学习 C、完形训练 D、程序化训练4、下列学习策略中,_属于元认知策略。A、画线 B、计划策略 C、组织策略 D、列提纲5、学生在记圆周率3.14159时,用“山颠一寺一壶酒”来记,这是利用了_。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调节策略二、填空题:1、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
35、杂的方案称为_2、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_和资源管理策略等三个方面。三、名词解释:1、元认知策略 2、精加工策略 3、元认知4、组织策略四、简答题:1、什么是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有哪些特征?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习策略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略)2、学习策略训练主要应遵循哪些原则?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3、常用的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哪些方面?常用的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五、论述题:常用的精细加
36、工策略有哪些?试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A、记忆术;例(略)B、做笔记:例(略)C、提问:例(略)D、生成性学习:例(略)E、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例(略)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一、单项选择题:l、以下判断错误的是_。A.低智商可能具有创造性。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C.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D.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2、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这是_。 A、头脑风暴训练 B、推测与假设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37、 D、发散思维训练3、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这是_。 A、头脑风暴训练 B、推测与假设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发散思维训练二、填空题:1、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_;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2、所谓问题就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 _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3、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_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4、问题解决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点,它们是目的性、认知性和_。5、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_ 的能力或特性。6、创造性的基本特征包括:流畅性、_和独创性。7、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
38、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和_。三、名词解释:1、问题解决 2、创造性四、简答题:1、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措施有哪些?(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2、培养创造性的有效措施是什么?(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3、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哪四个阶段?(1)发现问题 (2)理解问题(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4、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1)问
39、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5、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哪些有效措施?(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五、论述题举例说明,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教学措施有:(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
40、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例略)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皮亚杰认为在10岁以后,儿童的道德行为处于_。A、他律阶段 B、无道德规则阶段 C、自律阶段 D、独立阶段2、道德判断处于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表明其道德认识的发展水平是_。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3、道德判断处于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表明其道德认识的发展水平是_。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二、填空题:l、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_和行为成分。2、皮亚杰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 _,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3、皮亚杰认
41、为,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_。4、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_。5、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_三阶段。6、发现教学要经过四个阶段,分别是_、提出解答的假设、检验自己的假设、得出结论。三、名词解释:1、品德四、简答题:1、态度与品德的区别与联系?2、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有哪些?五、论述题:1、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第十一章 学校群体心理、填空题:1. 学校中群体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_、_、_、_。2. 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_、_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行为规定了方向和范围,成为引
42、导学生行为的指南。3.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_、_、_、_。4. _和_是学校里的主要人际关系。5. 信息沟通的要素:_、_、_、_。6. 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也叫沟通障碍:_、_、_、_、_、_。7.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是:_、_、_、_和_。二、名词解释1、群体凝聚力2、非正式群体3、晕轮效应三、简答题1、 简述如何建立有效的师生沟通技巧。2. 有效促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原则有哪些?第十二章 学生与教师心理健康、单项选择题: 1、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学习上遇到了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向老师求救,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就能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
43、在这里运用了行为改变中的 方法。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2、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消一个愉快刺激。这是 方法的运用。A、代币奖励法 B、示范法 C、强化法 D、惩罚法3、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这种行为属于 。A、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B、恐怖症 C、强迫症 D、焦虑症二、填空题:1、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可以把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 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_。2、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 _,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
44、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3、_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也叫做ABC理论,其中A代表_,B代表_,C代表_。4、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_或问题解决的方式构成。三、简答题:1、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2、心理辅导的原则及途径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4、简述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5、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及维护措施第十三章 教学目标与评价一、单项选择题:l、反映一份量表多次测验在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这是指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2、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且评价的资料采用观察、谈话等方式收集,这种评价称为 。A、标准参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3、评价内容涉及学生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