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我固有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仁义礼智我固有之.ppt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有关的文言句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有关的文言句式。2.2.学习孟子运用比喻和对比说理的方法。学习孟子运用比喻和对比说理的方法。3.3.把握孟子的把握孟子的“四端四端”说。说。第1页/共25页 本课首先由小品扶不扶导入进而引到性善论和性恶论,再介绍作者孟子。后听录音纠正字音。进入本课讲解,先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再根据文意找到四端说和如何才能实现仁义礼智。接下来让学生分析本课的论证方法。最后处理导学案上的文言知识点。本课的重点是分析性善论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主要是引导学生自行阐释。难点是处理文言知识点。在讲解四端说的时候教师先举例再让学生举例阐释,积极互动,让
2、学生明白性善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对于本课的文言知识点主要是通过译文来教授。第2页/共25页 看完视频不知同学们有怎样的感受?关于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文化思想界历来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问题。千百年来,不同时期的思想家们对此无不都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追寻。人性的问题,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提出来了。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对于这两周说法,后人更加认同第一种,那么什么是“性善论”,它又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孟子的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沈腾小品扶不扶第3页/共25页作作 者者 简简 介介第4页/共25页1.1.聆听朗读,纠正字音聆听朗读,纠正字音孺子孺子 怵惕怵惕恻
3、隐恻隐 铄铄 荑稗荑稗 强强rchtcshutbiqing第5页/共25页2.2.结合结合注释注释 疏通文意疏通文意1.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棋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 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问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
4、,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 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第6页/共25页2.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
5、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以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3.孟子说:“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的地方很细小,普通人把它丢弃了,君予把它保留了。舜懂得万物的原理,明白做人的道理,依从仁义行事,不是去推行仁义。”第7页/共25页4.孟子说:“万物都为我所具备。通过自身实践而觉得它们的正确,快乐没有比这更大了。勉力地推己及人去做,求仁没有比这更近的了。”5.孟子说:“五谷是作物中的伎伎者,如果不成熟还及不上稀米、稗草。仁,也在于使之成熟而已。”6.孟子说:“自暴的人不能和他有所言谈,自弃的人不能和他有所作为。言谈诋毁礼义叫做自暴,自身不能依据仁、遵循义来行事叫做自弃。仁是人
6、们安适的住宅,义是人们正当的道路。空着安适的住宅不去居住,丢开正当的道路不去行走,可悲啊!”第8页/共25页3.3.立足原文立足原文,探讨,探讨分析分析(1 1)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那“性善论”在文章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就是怜恤、同情。端,就是发恻隐,就是怜恤、同情。端,就是发 端。端。)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羞恶,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 人的不善而憎恶。人的不善而憎恶。)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就是推让、谦让。辞让,就是推让、谦让。)是非之
7、心,智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是非,就是能明辨是非。是非,就是能明辨是非。)四四 端端 说说第9页/共25页 孟子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忽然看见孟子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忽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进井里,人们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小孩子将要掉进井里,人们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心理,不是因为与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与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不是为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因为这种同情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因为这种同情心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心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类似的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是否
8、能说出一两个呢?子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是否能说出一两个呢?第10页/共25页第11页/共25页第12页/共25页 在孟子看来,作为在孟子看来,作为“人人”,我们每,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了个人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仁义礼智”四种发四种发端,那么,我们具备了端,那么,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仁义礼智”四四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种发端,是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仁义礼智智”这四种品德了?纵观全文,孟子认这四种品德了?纵观全文,孟子认为,怎样才能达到为,怎样才能达到“仁义礼智仁义礼智”的境界的境界?3.3.立足原文立足原文,探讨,探讨分析(分析(2 2)第13页/共25页“扩而充之扩而充之”:扩大充实,
9、孜孜不倦地追求。扩大充实,孜孜不倦地追求。“求之求之”:讲究仁义礼智,追求美好人性!讲究仁义礼智,追求美好人性!“存之存之”:用心追求。用心追求。“反身而诚、强恕而行反身而诚、强恕而行”:反躬自问,诚实无欺,反躬自问,诚实无欺,宽容大度,推己及人。宽容大度,推己及人。“熟之熟之”:使它成熟。使它成熟。“不自暴自弃不自暴自弃”:仁是人安适仁是人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正的住宅,义是人正确的道路,怎能舍弃?确的道路,怎能舍弃?第14页/共25页 四心四心-四端四端-四德四德 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心”是人与“非人”的分水岭。具备四心,也就有了四端,只要我们加强后天的修养一定会具备这四德的。孟子的“性
10、善论”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你知道吗?第15页/共25页分析孟子在论述四端说时,分析孟子在论述四端说时,采取采取的论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证方法是什么?3.3.立足原文立足原文,探讨,探讨分析分析(3 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论点)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打,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打,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事例论证事例论证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第16页/共25页1 1凡有四端
11、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然,泉之始达。2 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3 3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比喻论证比喻论证运用运用“喻证法喻证法”时,喻体越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时,喻体越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就越能深入浅出地证明论点。活,就越能深入浅出地证明论点。第17页/共25页4.4.积累积累知识知识 提升能力提升能力积累实词积累实词
12、所以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非非恶恶其声而然也其声而然也自自贼贼者也者也不足以不足以事事父母父母庶民庶民去之去之 的原因的原因讨厌讨厌残害残害侍奉侍奉百姓百姓第18页/共25页句式判断句式判断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自贼者也。自贼者也。舜明于庶物。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察于人伦。判断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第19页/共25页翻译:翻译: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庶民去之,君子
13、存之。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第20页/共25页我们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不仅要掌握最基本的字词句,还要品味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孟子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仁义礼智四种发端,但是有发端之后还要不断向内心求取,还要使他成熟,不能自暴自弃,只有这样才能把实现自身人生价值。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第21页/共25页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举例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比喻论证第22页/共25页对对于于本本课课所所学学和和你你自自己己对对于于“性性善善论论”的的理理解解,写写一一篇篇800800字字文文章章,来阐释何来阐释何为为“善善”。第23页/共25页第24页/共25页谢谢大家观赏!第25页/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