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77355648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教材分析齐桓晋文之事在孟子中是一篇长文,以对话的形式表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全文以“保民而王”为核心逐层展开,既一气贯注,又收纵自如。先从正面入手,论述“保民”的根源是“不忍之心”,进而指出“不忍之心”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推恩”保民;接下来从反面辨析“王”“霸”之别,指出“发政施仁”才能“王天下”;最后,点明“发政施仁”的关键举措是“制民之产”,又回到“保民”的主题。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3.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态度和巧妙灵活的论辩方法。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掌

2、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孟子迂回曲折的辩论方法。文化传承与理解: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培养学生增加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疏通文意,提升文言阅读素养;分析人物性格和孟子论辩风格。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课前准备指导学生完成预习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侍坐中我们认识了和平谦恭、循循善诱的儒家学派创始人,了解了她的仁爱、礼治思想,孔子逝世一个世纪

3、后,中华大地又出现了一个人,他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是诸侯之间争斗不息、兼并不断的时代,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统一中原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号称强国,齐宣王的父亲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曾经两次大败魏军(一为公元前353年,于桂陵;一为公元前341年

4、,于马陵),并以善于纳谏著称,有“战胜于朝廷”之美誉(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宣王,妫gu姓、田氏,名辟疆,战国时代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宣王乘机发兵干涉,只有50天就攻占燕国都城蓟(今北京),几乎灭亡燕国,齐宣王有一个梦想: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大欲,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却没有行王政的志向和信心。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齐宣王杀王后,后娶钟离春为后。相传钟离春是一位样貌奇丑的女子,其实叫钟离春、钟无盐,告诫自己不要太爱美女。滥竽充数:齐宣王爱听吹竽,要三百人合奏,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混进竽乐队里,一直到齐宣王去世,都没被拆穿;齐

5、愍王立后,喜欢单独演奏,处士赶紧逃亡。孟子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了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游说齐宣王弃霸道而行王道,但是齐宣王没有听从,反而军纪败坏,掠夺民财,导致燕人叛乱,不久齐军就在赵、魏、韩、楚、秦等国的压力下被迫撤军,而燕人则共立公子职,是为燕昭王,齐宣王感叹:“吾甚惭于孟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看看在这篇文章里,孟子是如何宣扬自己的思想的。相关知识介绍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田午。

6、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临淄市)稷门附近。稷下学宫的官学为黄老之学,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二、知人论世1.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城),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他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

7、一位王天下的君主。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晚年返回家乡,聚徒讲学,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孔子和孟子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唐代已将“孔孟”并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柯,柯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 孟子诞生地:山东省南部的邹城市,是孟子的诞生地,市内有历代祭祀孟子的

8、祠庙孟庙;孟子嫡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居住的孟府;孟子及其子孙墓地孟林,合称“三孟”。北宋始建,元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迁建今址。2孟子思想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社会原则,在哲学上提出“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主张。)(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

9、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3.孟子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徒记录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孟子特点:善于雄辩、极有气势、富于想象。(孟子散文气

10、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充分反映了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 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共用了159个比喻,可见孟子是善用比喻的能手。用比喻说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进行论辩,不仅增加了形象性,富有情趣,引人入胜;而且显得简洁、明白,更有说服力。)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三、进入课文(一)题目解读“齐桓晋文” 指齐桓

11、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事”,指的是用武力争霸于诸侯的事业。齐桓公,姜姓,吕氏 ,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j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公元前632年,在城濮p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成为春秋

12、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本文是问答体散文,记述了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齐桓共、晋文公实行的是霸道,而文中齐宣王以此为话题展开问询,孟子转移了话题,而谈论“王道”,认为“霸道”不可行。全篇都是一问一答,在问答中展开辩论。(二)“王道”和“霸道” 齐宣王:用鲜血与白骨,通过战争不断地吞并,最终统一天下;孟子用“仁”治国,以“民”为先,通过“仁”使天下归心,万国来朝。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以德服人;“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以力服人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

13、取得胜利。 思考:两个精神世界的人,如何统一思想呢?四、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解,扫清文字障碍,注意停顿,做到准确、流利地诵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觳觫 h s 便嬖pin b 放辟 p 庠序xing 褊小bin 邪侈c 胡龁h 忖度cn du2.孟子和齐宣王这次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明确: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保民而王) 五、细读课文本文就是孟子与齐宣王这次谈话的记录,可分为四部分。(四次辩论)第一部分(开头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重点字词:无以:不得已。以,同“已”,作止讲。王(wng):用作动词,指王天下,即用王道(仁政)统一天下。保:

14、安。莫之能御:没有人能抵御他。御:抵御,阻挡。胡齕(h):齐王的近臣。之:往,到去。衅(xn)钟:古代新钟铸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钟的缝隙中祭神求福,叫衅钟。觳(h)觫(s):恐惧颤抖的样子。若:如此。就:接近,走向。然则:既然如此,那么就。易:交换。识:知道。诸:“之乎”的合音。是:代词,这种。足以王(wng):足够用来王天下。爱:爱惜,这里含有吝啬之意。诚有百姓者: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诚:的确,确实。褊(bin)小:土地狭小。无异:莫怪,不要感到奇怪。于:对。彼恶知之:他们怎么知道呢?恶(w):怎,如何。隐:哀怜。何择:有什么分别。择:区别,分别。宜:应当。乎:在这里表示感叹。此句是

15、主谓倒装句,“百姓之谓我爱也”是“宜乎”的主语。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伤:没有什么妨碍,此处译为没有什么关系。仁术:指仁爱之道,实施仁政的途径。庖厨:厨房。内容分析:孟子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齐宣王首先提出想听听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则用“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将齐宣王的问题拨开,并提出“无以,则王乎”的话题。这是由于双方的立场、主张不一致的缘故。在齐宣王看来,齐桓、晋文是春秋时代的霸主,自己也渴望像他们那样称霸诸侯;而孟子则从儒家主张仁政的观点出发,认为武力征服的方式是野蛮的,不足取的。所以孟子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齐宣王对此表示怀疑,孟

16、子就以发生在齐宣王身上的一件事为例:某次衅钟时,齐宣王不忍看到牛的恐惧战栗之态,而提出“以羊易牛”。接着指出这个“不忍”就是“仁术”的表现,就是行王政的基础。这样既分析了齐宣王有“保民而王”的可能,打消其疑虑,博得宣王欢心,帮齐宣王树立信心,也为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作了铺垫。第二部分(“王说,曰.”至“王请度之”)重点字词:说:同“悦”,高兴。戚戚:心动的样子,指有同感。复:报告。钧:古代以斤为一钧。明:眼力。秋毫之末:鸟兽秋天生出的绒毛的尖端,喻极细小的东西。舆薪:一车薪柴。许:相信,赞同。见保:受到保护或安抚。见:被。王之不王:大王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第二个王是动词。形:具体的外在区别和表现

17、。 异:区别。挟(xi):夹在腋下。太山:泰山。超:跳过。北海:渤海。运于掌:运转在手掌上,比喻称王天下很容易办到。大过:大大超过。权:秤锤,这里作动词用,指用秤称重。度(du):思量,揣度。内容分析:论述齐宣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齐宣王觉得孟子说到自己的心里了,同时提出:“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孟子举有人能“举百钧”而不能“举一羽”(不用力),能“察秋毫”而不能“见舆薪”为例(不用明),类比“恩及禽兽”而不能“功不至百姓”。说明“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同时也消除齐宣王畏难情绪。齐宣王还不能理解,于是孟子又举“挟泰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为例对比进一步说明,“

18、挟太山以超北海”不能,“为长者折枝”两问两答,两次取譬,同时进行反诘,词锋犀利,使对方明确“不王”的症结所在。第三部分(“抑王兴甲兵.”至“其若是,孰能御之”)重点字词:抑:选择连词,还是。危:使受到危害。构怨:结仇。肥甘:肥美香甜的食物。岂:难道。然:这样。则:那么。轻暖:轻柔暖和的衣裘。便嬖(pinb):国王宠爱的近侍。辟:开辟,扩大。朝:使称臣(或朝见)。莅(l):居高临下,引申为统治。中国:指中原地带。而:表并列。抚:安抚,使归顺。四夷:四方的少数民族。以:凭借。若:如此。若:你。若是:如此。甚:厉害。殆:不定副词,恐怕,大概。有:同“又”。邹:与鲁相邻的小国,在今山东邹县。楚:南方的

19、大国。集:凑集。这句说,齐国土地合起来约有一千个平方里。盖:同“盍”,兼词,“何不”的合音。涂:通“途”。疾:憎恨。赴愬:前来申诉。内容分析:揭出齐宣王之大欲,论证其不可能实现,指出应当反本而行王道。孟子提出:“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齐宣王说:“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孟子抓住齐王的“大欲”,连连反问,最终揭示其“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图霸夙愿,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又以邹人与楚人战为例,详细剖析,晓之以利害,指出只有放弃称霸的企图,反本而行王道,才能一统天下。这样,齐宣王的图霸大欲便失去了成立的基础,不得

20、不重视孟子“保民而王”的观点了。(第三回合:排除宣王“保民而王”的巨大障碍。)第四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结尾)重点字词: 惛:同“昏”,思想昏乱不清。 进:前进。于:在。是:这。敏:聪慧。恒产:用以维持生活的固定的产业。恒心:安居守分之心。“辟”和“邪”同义,都是行为不轨的意思。罔民:张开罗网陷害百姓。罔,同“网”,用作动词。制:规定。畜:同“蓄”,养活,抚育。妻子;妻子儿女。乐岁:丰收的年头。 终:一年。凶年:饥荒的年头。驱:督促,驱使。之:往,到。善,做好事。轻:容易。赡(shn):足,及。奚:何。暇:空闲时间。盍:何不。衣:穿。帛:丝织品。豚(tn):小猪。彘(zh):大

21、猪。谨:重视,谨慎地对待。庠(xing)序:古代学校的名称。周代叫庠,殷代叫序。申:反复教导。颁白者:头发半白半黑的老人。颁,同“斑”。黎民:黑头发的民众。这里指少壮者,与上文老者对举。内容分析:归结到“保民而王”的主张,并举出实现这一主张的根本措施。经过上面的层层剖析,反复交锋,齐宣王愿意放弃图霸的主张,诚恳地接受孟子的意见。于是孟子才正面论述自己“保民而王”主张的具体内容。孟子认为,老百姓“无恒心,放辟邪侈”,是因为“无恒产”;只有拥有了“恒产”,解决了生活问题,才谈得上讲礼义。其具体措施就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在此基础上“谨庠

22、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第四回合:向齐宣王阐述“保民而王”的施政纲领。)课文结构:第一部分开头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第二部分“王说,曰.”至“王请度之”;论述齐宣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第三部分“抑王兴甲兵.”至“其若是,孰能御之”;揭齐宣王之大欲,论证其不可能实现,指出应当反本而行王道。第四部分归结到“保民而为”的主张,并举出实现这一主张的根本措施。重点内容: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一开始就抓住齐宣王想统治天下的心理,告诉他武力征服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保民而王,莫能御也。” 六、探究思考1、浏览全文,思考孟子心中的理想社会是

23、怎样的?他向齐宣王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可结合原文回答。孔子借曾晳之口“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绘了理向社会状态。保民而王(行王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非不能是不为,提出了名言,怎么做才能保民、推行仁政的思想;及: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由上引出)发政施仁(是否要行霸道?提出“反其本”)善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具体怎么做呢?最后一段,先要制民产,让人民有恒产:富民-然后才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教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即有先“足民”后“礼乐”的提法(子路夫子哂之,后面学生就变得谨慎。),但孟子将这种思想阐述得更

24、为细致、具体,勾画出了一幅美好的政治蓝图(建议发政施仁之后,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欲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衣食无忧,守礼知义,天下归心,远人来附的图景,只不过当时的君王都醉心于征战沙场。本文虽然形式上全属对话,实际上是一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的政论文,2、学生快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明确:提出“保民而王”的观点。一辩:爱与不忍;二辩:“不为”与“不能”;三辩:霸道与王道;四辩:恒产与恒心。层层推进,辩论性强。3、我们从四个角度来分析,超强辩手孟子是如何层层推进,请君入瓮的?孟子的论辩有何特点?(思

25、想清晰,直接提出,不会像论语绕弯子,让你去琢磨,孟子的观点是非常清晰、明确的,他的散文的魅力就在于一步步劝说中,本文是孟子的一篇长文,能够比较全面的、集中地反映了孟子的王道思想:仁政、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也充分体现了孟子善辩、善譬的语言艺术和纵横捭阖的文章气势。)(一)高屋建瓴,片言居要宣王野心勃勃,很想凭武力称霸中原,所以劈头就问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其用心至为明显。但是孟子是极端鄙视霸道的,曾说“五霸著,三王之罪人也”(孟子告子下)。他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意在反对暴政,反对战争,儒家提倡仁爱,提倡礼义,借以缓和矛盾,发展生产,从而达到天下统一、长治久

26、安的目的。这是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的,也表现出孟子对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人民的深切同情。现在面对宣王(一颗想要行霸道心)的问题,孟子(有一颗想要行王道的心)该如何回答呢?如何说服,就像辩论一样。桓文之事,孟子并非真的不知(在论语和孟子两书的其他篇章中都有所评价),而是不愿讲,不屑讲;可是如果直接这样回答,那么谈话就无法再进行下去,而孟子要想说服宣王行王道的意图更是无法实现。于是孟子一方面保持他的“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下)(劝说他,你就要藐视他,不要看着他高高在上的样子)要拿出你的的豪迈气概,另一方面又巧妙地采用“求同”的战术,设法把对方引入自己所要劝说的范围之内。看课文:他用“仲尼

27、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的话,就转轻把置主的问题推掉;接着又用“无以,则王乎”一语,把间题拉到自己铺设的轨道上来:真有一种高屋建瓴之势(哗的一下给齐宣王了)。尽管宣王对王道并不热心,可是他有“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大欲,也就是说,希图能够统一天下,而行王道可以不战而统一天下,这“统一天下”就引起了齐宣王的兴趣,正是孟子所要“求”的“同”;宣王也想听听,于是又有“德何如则可以王矣”的再问。孟子及时抓住这个机会,用极其明确、斩钉截铁的语言提出自己的政治观点“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并以此作为全篇立论的总纲,真乃“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一两句话

28、,就能够让全篇的观点立得住)。(这就提示我们:写议论文开头一定要明确、清晰的提出我们的论点,不要含糊、不要犹豫,直接明确提出)那么“保民而王”孟子的这一观点,正是他的“民贵君轻”“得民心斯得天下”的民本思想的体现,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回顾这部分,采取的策略)方法:巧妙回避,弃异求同(你问我这个更我的观点是不同的,但是你问我了,我又不得不回答你,我换一个角度,我弃异求同,霸道和王道是不同的,但是相同的是都能够使天下统一,你不是想要统一吗,那我给你说说我这条路上怎么走上统一的,你是不是也有兴趣听。)(二)因势利导,层层紧逼孟子是很善于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地进行说理的。孟子深知宣王虽然颇有兴

29、趣地问“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可是实际上宣王非但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连“保民”的念头过去也根本没有动过。因此,如果在这时就直接向宣王宣传“保民”的做法,是根本没有基础的。在论辩上就不能求速胜(欲速则不达),而应采用因势利导、由近及远、由小及大,欲擒故纵、步步紧逼、穷追不舍的方法,以求全胜。请看文中四大论辩回合的表现。首先,帮助宣王树立起“保民而王”的信心。谁都知道,善于发掘对方的长处,也就容易讨得对方的欢心。在这一回合中,孟子抓住“以羊易牛”这件小事,抓住宣王说过“吾不忍其觳觫”这句话,大做其文章,先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而此心正是能“保民而王”的基础。但孟子并不满足于自己来下结论,于是

30、又借“百姓皆以王为爱(吝惜)”这一误解,并特意强调“以小易大”,让宣王陷入窘境。这时“王笑曰”的“笑”,乃是一种无可奈何、自我解嘲的笑。接着孟子代为辩解,帮他摆脱困境,肯定“是乃仁术”,并且说不光你宣王是这样,君子也都是这样。这就使得宣王十分高兴,把孟子看成是“深知我心”的人。经过这样一擒一纵,孟子不仅向宣王宣传了有了“不忍之心”就可以“保民而王”的道理,而且博得了宣王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取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欲擒故纵,缩短距离)其次,解决宣王主观上“为”与“不为”的思想矛盾。宣王被孟子说动了,但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不忍之心“合于王”的道理,说明他的思想基础仍很薄弱,他的思想矛盾还

31、是没有解决。如果这时就直接告以“老吾老”“幼吾幼”的推恩方法,那只能是一种生硬的灌输,效果肯定不佳。必须首先解决他思想上的矛盾,使他明确意识到自己完全能够做到“保民而王”,目前之所以未能做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于是孟子连续用了三个贴切生动的比喻,由小及大,由此及彼,让宣王自己开动脑筋,既作出了否定判断,又提出了问题;然后亮出主旨:“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即不能“推恩”。因为按照儒家说法,仁爱是有等级的,先“亲亲”,后“仁民”,最后才是“爱物”。现在宣王既能“爱物”,那理应能够“仁民”了。这样,就打消了宣王的畏难情绪,调动了他行王道的勇气。在这基础上再正面说理,应该如何推恩,推恩的好处,

32、不推恩的害处,并以古人为榜样、鼓励宣王效法古人,语重心长地请宣王深思猛省。至此,宣王除了默认之外,已无话可说,孟子又获得第二回合的胜利。(巧设比喻,由浅入深)再次,排除宣王“保民而王”的巨大障碍(关键时刻)。孟子深知此时的宣王,虽然理性上已不得不承认王道学说是有道理的。但是他的灵魂深处还存在以战图霸、凭武力统一天下的幻想,而这是行王道的巨大障碍。所谓“不破不立,不塞不流”,因此,孟子主动挑起第三回合的论辩,以便把问题讲深讲透,将障碍排除。这里,孟子又采用了欲擒故纵的迂回战术,避免一上来就正面强攻,直接点穿。他故作不知,反复设回,旁敲侧击,先通出宣王自己说“将以求吾所大欲”,再逼出宣王自己说“吾

33、不为是也”,在这基础上,才以排山倒海、不容申辩的气势,连用“辟土地,朝秦楚”等四个排比短语,揭示了宣王“大欲”的实质;紧跟着,用“缘木求鱼”作喻,点出图霸根本不可能实现,让宣王死了这条心。但宣王还是不死心,认为孟子言过其实。孟子干脆乘胜追击,强调指出“缘木求鱼”,只是徒劳无功,而以武力图霸,将招惹灾祸。为使宣王心服,再用“邹与楚战”作喻,点明胜负、强弱之理。至此,宣王也不得不承认孟子所说是完全正确的。破了以后就得立、最后孟子又用一连串排比句(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欲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从正面为宣王描绘了一幅“发政施仁”以后

34、的美好图景,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这正打中了宣王好大喜功之心,宣王不得不为之心折,说了一番诚恳请教的话,表示愿意试行“王道”。通过第三回合的论辩,孟子才完全取得胜利。(迂回设喻,进退有度)最后,向宣王阐述“保民而王”的施政纲领。在宣王虚心求教、愿意试行的基础上,孟子这才拿出他的一整套施政纲领来。这个纲领的要点有二:一是“制(规定)民之产”(富民),二是“谨庠序之教”(教民)。先使民“仰事俯畜”无虞(即达到温饱水平),这是“王道之始”;再使民懂得礼义,这是“王道之成”。在孟子看来,除士之外,一般百姓没有“恒产”就没有“恒心”,也就没法讲求仁义(与管子牧民所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之意有

35、相近之处)。(乘胜追击,水到渠成)当然,孟子的“王道”主张,最终还是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肯发善心并懂得推恩的基础上,在战国列强纷争的情况下,这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正因为如此,所以孟子虽能言善辩,说得齐宣王口服心服,但事后宣王并没有真正采纳孟子的主张并付诸实施。孟子在齐国待了几年,也曾多次企图说服宣王行王道,但始终不得志,结果只能悻悻离去。(三)取譬设喻,形象生动孟子论辩善于运用比喻。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用了159个比喻。“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另外,用“以羊易

36、牛”这种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服齐宣王,不仅有故事性,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而且也更有说服力,更易为齐宣王所接受。孟子这些比喻,并非实际存在的现象,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和夸张性,却并不给人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事情之实。(四)句式整齐,善用对比 文章句式整齐,气势充沛,“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质疑辩理,咄咄逼人,还多使用工整的对偶句、排比句;使两种事物处于鲜明的对比状态,相对举而见义,相映衬而生辉。气势磅礴从论辩的角度说,孟子确实不愧为大手笔。本文先后有序,环环相扣:王天下的关键是保民保民的前提是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需要发扬,善于推恩反面辨析王霸之别指出要发仁政才能王天下最后点明关键举

37、措在制民之产(富民、教民)最后回到保民而王。真好比一路斩关夺隘,最终直捣黄龙。七、拓展探究课外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八、总结全文这篇文章记叙了孟子游说齐宣王行仁政之事,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总之,孟子反对武力征服,主张推行王道,而王道的关键在于先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然后进行教化,勾画出了一幅美好的政治蓝图衣食无忧,守礼知义,天下归心,远人来附,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当时的诸侯醉心于征

38、战杀伐、武力兼并,尽管如齐宣王、梁惠王等愿意让孟子陈述自己的主张,却没有一个统治者真正愿意践行;更何况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孟子的主张在当时也是难以实现的。但不得不说的是,现实中的不得施行,并不妨碍孟子的思想光耀后世,而且孟子追求的是一种对社会出入的探索,求真、追求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课文提示要:批判性思考,要明白批判性思考并不等于完全批判,当时不行现在更不行的想法,我们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列宁。我们要重视前人思想的历史成因,考虑到历史价值,客观的去看待合理性和不足,这才叫真正的历史思考。八、文言文阅读我们学习文言文,有两个重点内容要掌握:一是重点的文言字词(包括通假字、一词多

39、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这也是今天的作业(分类归纳)。一是文章要表达的观点,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个观点的。具体到孟子这篇文章,就是要了解孟子的主要观点,他是怎样表达这个观点的,孟子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齐宣王的,也就是孟子的论辩艺术。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对我们大家也很实用。 文言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2、然则废衅钟与: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3、王说:说,通“悦”,高兴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5、刑于寡妻:刑,通“型”,做榜样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

40、”,何不;反,通“返”,回、归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9、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10、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11、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矣”,表确定语气(二)古今异义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三)词类活用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2、无以,则王乎: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就王业,取得天下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

41、意动,对.感到奇怪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7、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8、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10、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11、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12、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1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14、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

42、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15、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16、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17、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18、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19、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谨慎从事,重视四、特殊句式判断句1、是乃仁术也2、夫子之谓也3、是诚不能也4、是折枝之类也5、是罔民也 判断句6、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省略句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2、将以(之)衅钟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4、及(其)陷于罪5、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宾语前置句1、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

43、置,即“臣未闻之也”,之,代词2、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莫能御之也”,之,代词3、何由知吾可也: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由何知吾可也”4、牛何之: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牛之何”,此处之是动词,去、往5、然则一羽之不举: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举一羽”,之,起提宾作用6、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7、舆薪之不见: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见舆薪”,之,起提宾作用8、何以异: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以何异”9、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未有也”,之,起提宾作用状语后置句1、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2、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3、使天下

44、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皆欲于王之朝立”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而以羊易之”5、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主谓倒置句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五)一词多义1、道(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2)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道路)(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4)道芷阳间行(取道)(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2、之(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的)(2)牛何之(去、往)(3)臣闻之胡龁曰(助词,无意义)3、舍(1)sh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2)sh舍之!吾不忍其觳觫(释放)(3)sh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停止)(4)sh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居住)(5)sh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舍弃,放弃)4、诚(1)诚有百姓者(的确)(2)是诚何心也(真的)(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4)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