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30697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某某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学校信息化应用模式:口智慧教育单位名称:XXXX 市 XXXX 学校0 多技术融合通讯地址学校信息邮编姓名性别5xx电子邮箱XX电子邮箱电话职务校长职称初中高级职称初中高级化负责人姓名XXXXXXXX男性别电话职务副校长男信息化管理团队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男主任副主任初中高级男女初中一级科组长科组长初中一级女女初中一级科组长科组长初中一级男男初中一级科组长科组长

2、初中一级女女初中高级科组长科组长初中一级男男初中一级科组长科组长初中二级男初中一级(一)目标针对我校教师对多技术融合认识不足,应用层次低,教:学技术手段比较传统单一,学情分析、评价反馈技术和手段传统,结合我校智惹教育设备设施不足的实际情况,我校选择了多技术融合模式,通过该模式的研修以期达到如下三维目标:1.1.学校目标:通过多技术融合,全面推进学校“三自两评一反馈的课堂教学改 革模式,形成学校特色教育,打造学校优秀教育品牌;运用多技术手段,优化学校教 育教学管目标与任务理与评价,推动学校素质教育髙质量发展;完善设备设施建设,为智惹教育 打基础。2.2.教师目标:让学校教师形成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意

3、识,掌握多技术融合基础理论和技术;培养一批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骨干教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养;每个学科 以备课组为单位,在备课组长的统筹指挥下,建立本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并实时更新,不断完善。3.3.学生目标: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为学生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体系,让学生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让学生具备适应 新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任务1.组建班子,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学校成立以杨晟和校长为组长,教学、德育、后勤等多部门联合的领导小组,多部门联动,制定规划,分工合作,压实责任,整校 推进,确保研修目标顺利达成。2.组建信息化管理团队。学校

4、成立以杨晟和校长、凡穀副校长、科组长、信息技术教师为主的信息化管理团队,制定研修方案和考核方案,加强技术指导和过程管理,确保研修和培训质量。杨晟和校长为组长,负责全面领导和监督整个研修过程和考核 过程;凡毅副校长为副组长,负责各个环节的具体实施,如主持制订“一划两案、确立各学科的研修主题,等等;科组长负责学个学科研究过程的推进,对本学科教师 的研修进行考核;信息技术教师负责研修过程中的技术保障。3.确定学校研修主题和学科研修主题。信息技术2.0 启动培训视频会结束后,立 即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了信息技术管理团队研究论证。经过初步研究,确定学校有主攻 方向,科组有特色的思路,结合今年我校教学改革的成

5、果,确立学校研修主题为推进 多技术融合下的“三自两评一反馈课堂教学改革。各学科在“多技术融合”模式下结合本科组课题研究的方向确立了各科组的研修主题,选择了本学科的关键能力点。整个提升工程将在主题引领下有序推进。4.网络研修。完成线上学的任务,以科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网络研修学习,督 促进度,监督任务完成情况,跟踪学习效果。5.校本研修。完成线下用的任务,以科组和备课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加强集体教 研活动,组织教师充分利用关键能力点等多技术手段,整合各类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设计,通过开展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等形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让关键能力点和 多技术手段落地,形成常态化教学应用机制。6.典型课

6、例。在公开课的基础上反复研磨优质课例,形成一批典型课例,争取有一批典型课例获得省市奖励,典型课例要覆盖全学科。7.特色项目。教导处主导,优化学校“三评两自一反馈精准教学模式,融合多 技术手段,形成学生熟练掌握“自主预习、自主交流、自主展示流程,养成习惯,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优化“讲评和评价”,优化“反馈”技术手段,提高反馈的实 效。8.信息化帮扶。推广优秀成果,交流经验,走出校园,形成帮扶和交流机制。一学校关键能力点AL A2、A4、A5、All、A14、G3二各学科研修任务1.语文科(1)研修主题: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2)研修目标:围绕思维导图的绘制与研究,通过各种信息技术

7、手段,开展 系列活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3)关键能力点:A4、A5、All、G32.数学科(1)研修主题: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展示环节,培养初中学生规范的几何语言 表达能力(2)研修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展示环节,运用多 种技术手段,培养初中学生规范的几何语文表达能力。(3)关键能力点:Al、A5、A14、G33.英语科(1)研修主题:多技术融合下的英语单元话题阅读教学研究(2)研修目标:围绕初中学生英语单元话题阅读的训练与指导,提升学生英 语阅读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研修的关键能力点(3)关键能力点:A、A5,All、G34.物理科(1)研修主题:利用实验分享,提髙农

8、村初中物理单元复习课教学效果。(2)研修目标:通过课堂实验活动,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推动学生课堂实验 的开展与分享,提髙学生物理单元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果。(3)关键能力点:A2、A5,All、G35.化学科(1)研修主题:运用多技术融合下思维可视化,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 效性(2)研修目标:通过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种信息化手段的融合,提升初 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3)关键能力点:A4、A5、A14、G36.道法科(1)研修主题:初中道法课融合新时期 XX 精神(2)研修目标:通过初中道法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种信息化手段的融合,渗 透新时代 XX 精神,培养学生家国情怀。(3)关键能力点:A

9、l、A4、A5、G37.历史科(1)研修主题:初中历史课堂中史料运用的反馈评价,提升历史课堂效率。(2)研修目标:通过历史课堂中史料运用与反馈,培养初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效率。(3)关键能力点:A4、A5、All、G38.地理科(1)研修主题:核心概念引领,提升初中区域地理复习课教学效率(2)研修目标:在初中地理核心概念引领下,运用多技术融合手段,加强初 中学生对地理学科核心概念的教学,提升初中区域地理复习课的效率。(3)关键能力点:A、A4,A5、G39.生物科(1)研修主题:利用多技术融合技术促进初中生物知识结构化,提升初中生 物复习效率。(2)研修目标:通过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

10、,利用初中生物知识结构化,融合 多种信息化手段,提升初中生物复习的效果。(3)关键能力点:ALA4、A5、G310.体育科(1)研修主题:利用多技术手段,提升农村初中男生引体向上数量的实效性 教学(2)研修目标: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与初中男生引体向上教学的有机融合,提升初中男生对引体向上运动的理解,掌握运动的技术,提高初中男生引体向上的数量,增强学生体质。(3)关键能力点:AU A5、All、G311.艺术科(1)研修主题:九年一贯制学校管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2)研修目标: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与学校管乐教学与训练的有机融合,提 升学生管乐水平,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美育教育,促进学校管

11、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3)关键能力点:Al、All、A14、G312.信息科(1)研修主题:九年一贯制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2)研修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走出去学习优秀学校与“请进 来专家培训,提升学生信息化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3)关键能力点:AU A5、G31.校本研修活动内容:各学科以备课组为单位,结合学科研修主题,以多种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开展科组集体教研活动。2.校本研修活动要求:校本研修计划(1)各备课组长要提前做好本备课组的教研计划,规划教研活动的时间、地 点、与会人员、主题、跟踪反馈等各个环节。(2)各备课组长要严格考勤,结合

12、学科研修主题和本学科备课组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教研活动,并做好会议记录。(3)所有教师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线上线下的校本研修任务,积极开展各 项活动,总结、提炼教研成果。3.校本研修活动地点:初二教学楼 216 教室:初一语文、数学、英语、道法、历史、地理、生物备 课组初二教学楼 215 教室:初二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备课组二楼旧广播室:初二物理备课组初三培优 1 室:初二地理备课组初三培优 2 室:初二生物备课组初三培优 1 室:初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备课组初三培优 2 室:初三道法、历史备课组初三培优 1 室:体育、艺术、信息科组4.校本研修活动主持人:各学科组长、备课组

13、长5.校本研修活动目标:教师结合本科组的研修主题和能力点,提升教师个人 信息化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学生、教师、学校进入良性循环。6.校本研修活动时间:(1)初一级:语文:同一 5、6 节 数学:周三 3、4 节 英语:周四 3、4 节 地理:周五 3、4 节 生物:周五 3、4 节 道法:周二 5、6 节 历史:周三 5、6 节(2)初二级:语文:周一6 节5、3、数学:周三4 节英语:周四 3、4 节物理:周三 5、6 节地理:周五 3、4 节生物:周五 3、4 节道法:周二 5、6 节历史:周三 5、6 节(3)初三级:语文:周一 5、6 节

14、 数学:周三 3、4 节 英语:周四 3、4 节 物理:周三 5.6 节化学:周二 5、6 节道法:周二 5、6 节历史:周三 5、6 节(4)体育科组:周四 1、2 节(5)艺术科组:周二 1、2 节(6)信息科组:周三 1、2 节1.考核的方式:教师个人提供佐证材料,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考核打分。2.考核标准:研修任务完成占比 60%,研修过程评价占比 20%,个人提升占比 20%,(1)研修任务完成:完成网络研修平台学习 15%,准时上交任务成果 45%(2)研修过程评价:制定个人研修计划 10%,参与学校整体研修活动 5%,参考核方案与学科校本研修活动 5%(3)个人提升:提交个人提升案

15、例 3%,制作并提交微课程 3%,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研究 3%,撰写论文 3%,承担公开课、展示课、讲座 8%。(4)具体考核量化细则视情况修定。3.材料上交时间:以上级相关部门通知为准。4.考核负责人:总负责人:杨晟和校长;成员: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成员。(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以杨晟和校长为组长的信息化管理团队,囊括各学科组 长,保障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顺利进行。(2)制度建设:学校在广泛征求意见,借鉴优秀学校经验在基础上,结合本校实 际,制定了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学校校本研修方案、学校 校本研修考核方案等多项制度。(3)经费保障:学校在 xx 镇教育和体育事务指导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从

16、镇培训 经质量保障费中,划出专款进行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培训。学校毎年从教学经费中,划出专款用来进行信息化设备的维护与更新、学校网络维护等。(4)督促督查: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根据制订的“一划两案,对教师的研修进 行质量跟踪与考核,以督促全体教师高质量地完成研修任务。(5)激励机制:学校把校本研修与绩效考核挂钩,把校本研修做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以此激励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校本研修任务。附:XX市XX学校初中部(XX初中)校本研修考核细则任务完成(6060分)准时上交 任 提交应用能力点对应的研修成果,每个满分1515分。务成果(4545经管理团队评价合格以上的可得9 9一1515分,满分4545分

17、)分。结合本科组预定的能力点,选取其中3 3个,并制定制定个人 研教师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衬 划,经管修计划(1010理团队认定,提升计划制定科学、规范、操作性分)强,可得8-108-10分,缺交0 0分。研修过学校整体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专家讲座、经验程(2020研修活动分享等培训活动,参与1 1次得1 1分,满 分5 5分;无分)故缺席或不参与,每次扣1 1分。(5 5分)学科校本积极参与本科组、备课组活动,如集体备课、公研修活动开课等等,参与1 1次得1 1分,满分5 5分;无故缺席1 1次扣1 1分。(5 5分)提交案例(3 3积极撰写、研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教学分

18、)案例,提交案例1 1个,即获满分。制作课例善于应用实践,制作信息化敦学课例1 1个,上传到网络平台,即获满分。主 持 参 与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主持或参与各级(包 括校科研课题级)教师信息化教学课题研究,即获满 分。(3 3分)撰写论文经常反思教学、总结经验,撰写1 1篇信息化 教学论(3 3分)文,即获满分。承担公开课、展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主动承担各级公开 课、课、讲座(8 8展示课、讲座,承担1 1次即获满分分)完成网络研修平台完成至少3 3个能力点对应的网络研修课程,至少学习(1515完成2525学时的课程学习。(完成1515分/不完成0 0分)分)(3 3分)个人提升(202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