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XX学校初中部(XX初中)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学校信息化应用模式:口智慧教育 团多技术融合单位名称:XX市XX学校通讯地址 5xx学校信息化负责人姓名性别 职务职称电子邮箱男校长初中高级XX信息化管理团队姓名性别 职务职称电子邮箱男副校长初中高级男主任初中高级男副主任初中一级女科组长初中一级女科组长初中一级女科组长初中一级男科组长初中一级男科组长初中一级女科组长初中高级女科组长初中一级男科组长初中一级男科组长初中二级男科组长初中一级目标与任务(一)目标针对我校教师对多技术融合认识缺乏,应用层次低,教学技术手段比拟传统单一, 学情分析、评价反应技术和手段传统,结合我校智慧教育设备设施缺乏的实际情况
2、, 我校选择了多技术融合模式,通过该模式的研修以期到达如下三维目标:L学校目标:通过多技术融合,全面推进学校“三自两评一反应”的课堂教学改 革模式,形成学校特色教育,打造学校优秀教育品牌;运用多技术手段,优化学校教 育教学管理与评价,推动学校素质教育高质量开展;完善设备设施建设,为智慧教育 打基础。2 .教师目标:让学校教师形成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意识,掌握多技术融合基础理论 和技术;培养一批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骨干教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养;每个学科 以备课组为单位,在备课组长的统筹指挥下,建立本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并实时更新, 不断完善。3 .学生目标: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为学生构建网络
3、化、数字化、智 能化、个性化的教育体系,让学生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让学生具备适应 新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开展。(二)任务L组建班子,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学校成立以杨晟和校长为组长,教学、德育、 后勤等多部门联合的领导小组,多部门联动,制定规划,分工合作,压实责任,整校 推进,确保研修目标顺利达成。2 .组建信息化管理团队。学校成立以杨晟和校长、凡毅副校长、科组长、信息技 术教师为主的信息化管理团队,制定研修方案和考核方案,加强技术指导和过程管理, 确保研修和培训质量。杨晟和校长为组长,负责全面领导和监督整个研修过程和考核 过程;凡毅副校长为副组长,负责各个环节的具体实
4、施,如主持制订“一划两案”、 确立各学科的研修主题,等等;科组长负责学个学科研究过程的推进,对本学科教师 的研修进行考核;信息技术教师负责研修过程中的技术保障。3 .确定学校研修主题和学科研修主题。信息技术2.0启动培训视频会结束后,立 即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了信息技术管理团队研究论证。经过初步研究,确定学校有主攻 方向,科组有特色的思路,结合今年我校教学改革的成果,确立学校研修主题为推进 多技术融合下的“三自两评一反应”课堂教学改革。各学科在“多技术融合”模式下 结合本科组课题研究的方向确立了各科组的研修主题,选择了本学科的关键能力点。 整个提升工程将在主题引领下有序推进。4 .网络研修。完成线
5、上学的任务,以科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网络研修学习,督 促进度,监督任务完成情况,跟踪学习效果。5 .校本研修。完成线下用的任务,以科组和备课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加强集体教 研活动,组织教师充分利用关键能力点等多技术手段,整合各类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设计,通过开展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等形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让关键能力点和 多技术手段落地,形成常态化教学应用机制。6 .典型课例。在公开课的基础上反复研磨优质课例,形成一批典型课例,争取有 一批典型课例获得省市奖励,典型课例要覆盖全学科。7 .特色工程。教导处主导,优化学校“三评两自一反应”精准教学模式,融合多 技术手段,形成学生熟练掌握“自主预习、
6、自主交流、自主展示”流程,养成习惯, 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优化“讲评和评价”,优化“反应”技术手段,提高反应的实 效。8 .信息化帮扶。推广优秀成果,交流经验,走出校园,形成帮扶和交流机制。一学校关键能力点Al、 A2、 A4、 A5、 All、 A14、 G3二各学科研修任务1 .语文科(1)研修主题: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2)研修目标:围绕思维导图的绘制与研究,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开展 系列活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3)关键能力点:A4、A5、All、G32 .数学科(1)研修主题: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展示环节,培养初中学生规范的几何语言 表达能力(2)研修目标:通过课堂教学
7、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展示环节,运用多 种技术手段,培养初中学生规范的几何语文表达能力。(3)关键能力点:Ah A5、A14、G33 .英语科(1)研修主题:多技术融合下的英语单元话题阅读教学研究(2)研修目标:围绕初中学生英语单元话题阅读的训练与指导,提升学生英 语阅读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研修的关键能力点(3)关键能力点:Al、A5、All、G34 .物理科(1)研修主题:利用实验提供,提高农村初中物理单元复习课教学效果。(2)研修目标:通过课堂实验活动,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推动学生课堂实验 的开展与提供,提高学生物理单元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果。(3)关键能力点:A2、A5、All、G
8、35 ,化学科(1)研修主题:运用多技术融合下思维可视化,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 效性(2)研修目标:通过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种信息化手段的融合,提升初 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3)关键能力点:A4、A5、A14、G36 .道法科(1)研修主题:初中道法课融合新时期XX精神(2)研修目标:通过初中道法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种信息化手段的融合,渗 透新时代xx精神,培养学生家国情怀。(3)关键能力点:Al、A4、A5、G37 .历史科(1)研修主题:初中历史课堂中史料运用的反应评价,提升历史课堂效率。(2)研修目标:通过历史课堂中史料运用与反应,培养初中学生历史学科核 心素养,提升课堂效率。(3
9、)关键能力点:A4、A5、All、G38 .地理科(1)研修主题:核心概念引领,提升初中区域地理复习课教学效率(2)研修目标:在初中地理核心概念引领下,运用多技术融合手段,加强初 中学生对地理学科核心概念的教学,提升初中区域地理复习课的效率。(3)关键能力点:Al、A4、A5、G39 .生物科(1)研修主题:利用多技术融合技术促进初中生物知识结构化,提升初中生 物复习效率。(2)研修目标:通过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初中生物知识结构化,融合 多种信息化手段,提升初中生物复习的效果。(3)关键能力点:Al、A4、A5、G310 .体育科(1)研修主题:利用多技术手段,提升农村初中男生引体向上数量
10、的实效性 教学(2)研修目标: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与初中男生引体向上教学的有机融合, 提升初中男生对引体向上运动的理解,掌握运动的技术,提高初中男生引体向上 的数量,增强学生体质。(3)关键能力点:Al、A5、All、G311 .艺术科(1)研修主题:九年一贯制学校管乐教育可持续开展的策略(2)研修目标: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与学校管乐教学与训练的有机融合,提 升学生管乐水平,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美育教育,促进学校管乐教 育的可持续开展。(3)关键能力点:Al、All、A14、G312 .信息科(1)研修主题:九年一贯制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可持续开展的策略(2)研修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1、“走出去”学习优秀学校与“请进 来”专家培训,提升学生信息化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 可持续开展。(3)关键能力点:Al、A5、G3L校本研修活动内容:各学科以备课组为单位,结合学科研修主题,以多种 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开展科组集体教研活动。13 校本研修活动要求:校本研修计划(1)各备课组长要提前做好本备课组的教研计划,规划教研活动的时间、地 点、与会人员、主题、跟踪反应等各个环节。(2)各备课组长要严格考勤,结合学科研修主题和本学科备课组的实际情况, 定期进行教研活动,并做好会议记录。(3)所有教师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线上线下的校本研修任务,积极开展各 项活动,总结、提炼教
12、研成果。3.校本研修活动地点:初二教学楼216教室:初一语文、数学、英语、道法、历史、地理、生物备 课组初二教学楼215教室:初二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备课组二楼旧广播室:初二物理备课组初三培优1室:初二地理备课组初三培优2室:初二生物备课组初三培优1室:初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备课组初三培优2室:初三道法、历史备课组初三培优1室:体育、艺术、信息科组4 .校本研修活动主持人:各学科组长、备课组长5 .校本研修活动目标:教师结合本科组的研修主题和能力点,提升教师个人 信息化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开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推动学生、教师、学校进入良性循环。6 .校
13、本研修活动时间:(1)初一级:语文:周一 5、6节数学:周三3、4节英语:周四3、4节地理:周五3、4节生物:周五3、4节道法:周二5、6节历史:周三5、6节(2)初二级:语文:周一 5、6节数学:周三3、4节英语:周四3、4节物理:周三5、6节地理:周五3、4节生物:周五3、4节道法:周二5、6节历史:周三5、6节(3)初三级:语文:周一 5、6节数学:周三3、4节英语:周四3、4节物理:周三5、6节化学:周二5、6节道法:周二5、6节历史:周三5、6节(4)体育科组:周四1、2节(5)艺术科组:周二1、2节(6)信息科组:周三1、2节考核方案1 .考核的方式:教师个人提供佐证材料,学校信息
14、化管理团队考核打分。2 .考核标准:研修任务完成占比60%,研修过程评价占比20%,个人提升占比 20% o(1)研修任务完成:完成网络研修平台学习15%,准时上交任务成果45%(2)研修过程评价:制定个人研修计划10%,参与学校整体研修活动5%,参 与学科校本研修活动5%(3)个人提升:提交个人提升案例3%,制作并提交微课程3%,主持或参与科 研课题研究3%,撰写论文3%,承当公开课、展示课、讲座8虬(4)具体考核量化细那么视情况修定。3 .材料上交时间:以上级相关部门通知为准。4 .考核负责人:总负责人:杨晟和校长;成员: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成员。质量保障(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以杨晟和校长
15、为组长的信息化管理团队,囊括各学科组 长,保障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顺利进行。(2)制度建设:学校在广泛征求意见,借鉴优秀学校经验在基础上,结合本校实 际,制定了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开展规划、学校校本研修方案、学校 校本研修考核方案等多项制度。(3)经费保障:学校在xx镇教育和体育事务指导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从镇培训 经费中,划出专款进行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培训。学校每年从教学经费中,划 出专款用来进行信息化设备的维护与更新、学校网络维护等。(4)催促督查: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根据制订的“一划两案”,对教师的研修进 行质量跟踪与考核,以催促全体教师高质量地完成研修任务。(5)激励机制:学校把校本研修与绩
16、效考核挂钩,把校本研修做为评优评先的重 要依据,以此激励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校本研修任务。附:XX市XX学校初中部(XX初中)校本研修考核细那么考核模 块考核内容考核明细自评校 评任务完 成(60 分)完成网络 研修平台 学习(15 分)完成至少3个能力点对应的网络研修课程, 至少完成25学时的课程学习。(完成15分/不完成0分)准时上交 任务成果 (45 分)提交应用能力点对应的研修成果,每个总分值 15分。经管理团队评价合格以上的可得9 15分,总分值45分。研修过 程(20 分)制定个人 研修计划 (10 分)结合本科组预定的能力点,选取其中3个, 并制定教师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 划,
17、经管理团队认定,提升计划制定科学、 规范、操作性强,可得810分,缺交0分。学校整体 研修活动 (5分)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专家讲座、 经验提供等培训活动,参与1次得1分,满 分5分;无故缺席或不参与,每次扣1分。学科校本 研修活动 (5分)积极参与本科组、备课组活动,如集体备课、 公开课等等,参与1次得1分,总分值5分; 无故缺席1次扣1分。个人提 升(20 分)提交案例 (3分)积极撰写、研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教学案例,提交案例1个,即获总分值。制作课例 (3分)善于应用实践,制作信息化教学课例1个, 上传到网络平台,即获总分值。主持参与 科研课题 (3分)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主持或参与各级(包 括校级)教师信息化教学课题研究,即获满 分。撰写论文 (3分)经常反思教学、总结经验,撰写1篇信息化 教学论文,即获总分值。承当公开 课、展示 课、讲座(8 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主动承当各级公开 课、展示课、讲座,承当1次即获总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