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素读后感优秀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素读后感优秀8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道德素读后感优秀8篇道德素读后感篇1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来源也是世界上除圣经以外被翻译的最多的经典名著。通过为期一年的学习,我对道家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等境界有了更深的体会,以下是我的感悟。 道家讲究无为而治。如书中所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说人们相互之间各干各的事彼此之间并无交集,只有四周的鸡犬之声能够听到。老子希望国家依据小农经济进展,人们的生活自给自足且不需要社会交际,以此来避开人本身的私欲以及一切能导致国家裂开的消极心情。假如我们单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无为而治貌似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平凡未尝不是一种幸福。随着我
2、们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头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数,而少私寡欲生活过得平平淡淡,没有大起大落,有一颗宁静的心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和善的人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人们所厌烦的地方但是更接近于道。高尚品德的人做有利于众人的事而不与争,处在卑下的地位但他的做法是值得人们敬重的。我们生于这样一个快节奏的世界,有时候可能需要爱惜自己而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宠爱的事。可是我想说,关怀他人保持谦卑的态度也未尝不行,或许你会失去一些东西,但是回报却是无穷的。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句话是说把自己当做天
3、下,那么天下就可以寄予他了:把天下当做自己的生命来疼惜,那么天下就可以托付给他了。我们中国目前仍处于进展中国家,复兴之路还有很长要走,而我们正处在国家的顶端,我们需要为国家的利益不懈奋斗,贡献出我们当代高校生的力气。“少年强则国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道德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哲学系统,它通过做人处事以及治国方针向我们阐述了我们应当保持己身,且长且久等道理。我们生于一个从面对面交际向全面数字化科技化互动的过渡时期,所以我们更需要坚持道德经里做人处事的道理并且沿袭发扬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使之始终保持我们中国的特色甚至引领世界。 道德素读后感篇2 老子被后人依据西方哲学体系的标准,被归入自然主义哲学
4、家的范畴,是有道理的,他对社会、个人存在、进展的哲思观点,都是从自然规律类比推理过来的,一句话以天道推理人道,用道德经的话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规律特殊多,难以用具体语言驾驭,所以制造了本体论的“道”,整体代表自然规律。 此章,用反例的自然和社会现象,证明天道的法规是不居功,不作为,不占有,隐含了一个观念“得道高人圣人应当循天道,做到功成身退,不贪功,不念名,治理社会不要由于个人欲望而下发过多指令制定过多政策”。 当代,我认为,阿里巴巴的马云是修道得道了的,顺应天道而为,功成身退,急流勇退,境界特殊高,东哥始终想跟他玩,人家直接不玩了,急流能勇退,足见其道行只高。 东哥
5、有多想跟他玩?有一次中央电视台的访谈节目,主持人把马云的照片发出来,问东哥,“马总你们做一个行业,你们应给很生疏吧“,他回答“不生疏,这么多年一起吃过一次饭,另外,可能没有共同语言,由于不是一代人”,从话中我们能感受到东哥内心是把马云当做超越的对象,商业上的敌人,所以才如此急于用马云年龄比我虚长几岁,我比他年轻来向人证明我可以,我比他可以。 我再用一个例子来证明,马云确定是读道德经而得道的例子,在赢在中国的节目里,阿里巴巴当时还没有现在这么如日中天,他也没有如此功名,当季节目组是把熊晓鸽,吴鹰等人作为更大贵客对待,但是马云节目中金句百出,如鱼得水,其中一句话“心中无敌,则无敌于天下”的金句,他
6、这个观点和道德经中上经二十二章的观点一模一样 不自显,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能长(zhang);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素读后感篇3 刚读完道德经,我从中遭到很多启迪。作者老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这本书是老子的乱世之道和人生哲学,而非我原以为的道德教材。当然只读了20多页,但是由于领悟力有限,通读全书,能了解的确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当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变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变去。指出“物极必反”的通则,无论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其次,老子熟识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态度,主见贵柔、守雌,反对坚韧和进取,老子的思想是无为。
7、如今的人普遍都以为他的思想特别消极,其实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对宽敞劳动人民的酷爱。他希望经过它的思想来影响统治阶级,让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养生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我认为“无为”包含着顺其自然不牵强去做的指导思想,因而能够浸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比方说教育理念中也能够自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习是一件盲目自愿的事情,同学只要主动的学习,把学习当成一件欢快的事,才能够学有所成,这就需求我们教育者在教育理论中引导同学欢快、轻松、盲目、自愿的学习。教育中的无为而治,不是不论,而是因势利导,绝不拔苗滋长。不顺应自然规律,滥施各种生长激素,不敬重孩子的意愿自觉参与各种奥数,学钢琴,拉小提琴等培训
8、常常适得其反。 同时老子的“物极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预言今日的社会。人类所追求的所谓文化,所谓科技,现代化,都应当是为人类效劳的,但是环境污染,能源耗尽,消费率进步,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谓高科技有着密不行分的关系。人们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无暇关注本身和家庭,有时间的时分没钱,有钱的时分没时间。又或者说两者都没有。这样的社会又怎能说是奇异的呢?在高度兴盛之后,人类当有所回归,以免到达极致走向另一面,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国古代特别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越孔子。老子的学说“玄之又玄”,但是我却没有能发觉“众妙之门”,自古以来研讨老子的人太多太
9、多,但我总以为体会到“物极必反”,“无为”之类的人生哲学,对个人来说更有意义。我以为他的许多观念值得我们去深深地思索。 道德素读后感篇4 事物总有对立的一面,道德经其次章读后感。有喜才会有悲,有欢才会有愁,有希望才会可怕无望。兴奋、悲愁、可怕都是由于心中有“欲”。“欲”既然能带来兴奋、悲愁、使人畏惧。那么无“欲”当是无悲、无喜、无欢、无愁、无畏的。一个遇事能处变不惊、冷静应对,面对困难无所畏惧的人,那是由于他心中不受这件事的对立面,也就是不受其他“欲望”的干扰。所谓无欲而心静与无欲则刚,就是这个道理。“无欲”并不是要人摈弃七情六欲,能抛弃七情六欲的那不是人,是“神”。“无欲”真刚要做的,是“处
10、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事万物产生时,不要用其他念头去禁锢和干预,要顺其自然,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去思考;当事、物进展后不要自以为尽了力;而当事物进展到确定高度后,也不要居功自满;只有不受各种对立因素的干扰,事、物才能最终达到圆满。 上面这个过程就好比心中有一个好的“创意”,还没开头去实施时,自己就不断的用各种理由去否定它,那么这个“创意”确定是不会呈现出来的,读后感道德经其次章读后感。只有去实施这个“创意”,它才能逐步呈现出来。当这个“创意”实施到确定阶段,消逝困难后,也不要为自己找各种借口来中断它,只有一心一意做下去,这个“创意”的效果才能最终呈现。而当这个“创意”最终得以实现后,也不要沾沾
11、自喜,得意自满,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个“创意”达到完善的效果。这个“创意”可以是一个创业的点子,也可以是对一个姑娘的宠爱之心,也可以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也可以是为人处世的方法等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倾,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了不持,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素读后感篇5 一个国家在道德上提倡什么,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善待什么样的人与事,身处社会中的民众就学习什么,追寻什么。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科学分析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
12、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要求,对于推动全民道德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德,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立根塑魂、正本清源,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化人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不断提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为弘扬,崇尚英雄、敬重模范、学习先进成为风尚,民族自信念、傲慢感大大增加,
13、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不断提高,道德领域呈现乐观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由于市场经济规章、政策法规、社会治理还不够健全,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影响,道德领域照旧存在不少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此时印发纲要,意义深远,正值其时。 这是时代呼唤。纲要深化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民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总书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把涉及有关方面的重要内容和抓落实的内容更加鲜亮地体
14、现出来,使新时代特征贯穿纲要始终。 这是人民的实践。纲要总结各地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新颖制造和典型阅历,形成了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作规律的深刻熟识和科学把握,突出群众性、实践性、可操作性,设计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渠道载体,为深化开展基层道德建设供应根本遵循。 这是立足传统、面对将来的创新之举。纲要既继承了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要内容和载体途径,又立足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突出问题导向,着重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领导干部、青少年和社会公众人物等重要群体和重点领域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具体要求,既遵循了道德建设规律,又进行了创新制造,增加了道德建设的吸引力感染力。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15、既长期又紧迫,既困难又简洁。我们要深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加公民道德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满足人民对奇妙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进展而不懈努力。 道德素读后感篇6 一本道德经,一生做人的才智。 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有的人缄默寡言却内涵丰富。说着悦耳动听却不走心的话远远比不过说着逆耳忠言却溢满关怀的语言来的动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说明白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朴实无华。由衷而出的信言远远好过满嘴奉承的美言。做
16、一个真实的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做一个和善的人。公道拘束人心,和善的人不辩解,以理服人才是他们的追求。花言巧语善辩之人一味辩解,忠厚狡猾和善之人从不诡辩。一个人越强调什么越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越是解释越是掩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与其强词夺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个和善的人,忠厚狡猾,以理服人。 做一个聪慧的人。脑袋聪慧的人学问大都不怎么渊博,由于他们觉得聪慧就是资本。学问渊博的人都不怎么聪慧,由于他们知道脑袋聪慧不如内心聪慧。睿智高于聪慧。与其聪慧没有内涵,不如有内涵地活的聪慧。而明就告知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礼,明人生。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17、,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正确,才能内心明达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猎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睿智使人聪慧使人深刻。做个聪慧的人,明明德,明归止。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赐予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品质。一味的索取只会让人生之路越走越窄。虽然奉献有可能失去些什么,但是人总要明白有时候失去是另一种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质,但是却赢得了精神,赐予的关怀越多,得到的内心满足感越多。当然奉献与付出不是毫无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计回报并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献的度,适可而止就好。做一个懂奉献的人,乐于助人,温和他人。 做一个为而不争的人,顺其自然,踏踏实实,努力过就好
18、,要明白“越努力越幸运”,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强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强求,失去了顺其自然,欢快就好 安静中体会生命的奇妙,修养自己,如此安好 道德素读后感篇7 “道可道,特殊道”我不情愿的背道。又到了爷爷所说的的修心养性的时间了。 我叫张雪晴,是店子中学五班级三班的一名同学,我有一名略显神道的爷爷。我的爷爷特殊的古板,每天都要我背这懂都不懂的道德经,其实我是不想背的课时爷爷非逼着我背。有一天,我背到一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话的意思我能明白,或许就是说好事是坏事,坏事是好事。但是我觉得这个道理很没道理,好事就是好事,坏事就是坏事。完全相反怎么能划等号呢?于是我就去问爷爷,爷爷说
19、:“这个世界分阴阳,物极必反,全部的东西都不是确定固定的,所以坏的有可能变好,虚弱的有可能变强壮。”“骗人,你这是封建迷信,我以后再也不背这个没用的经了!”我说道。爷爷笑了笑。 期中考试的时候,我语文得了满分,数学还差三分满分。我兴奋极了,爷爷也很为我兴奋。我乘机说“爷爷你带我去吃肯德基吧。”爷爷答应了。我兴奋的蹦蹦跳跳,爷爷在后面换鞋子,我边跑边跳得出了门。结果一个不当心踩到一片沙子上,水泥地配沙子和冬天的冰面没有多大差别。站了一下发觉站不起来了便做在地上哭了起来。爷爷听到哭声连忙跑出来把我送进了医院,经诊断软组织挫伤需要卧床休息。结果吃肯德基的方案也泡汤了。下午躺在床上无聊得很,就想我怎么
20、这么倒霉。原来多好的方案、多么奇妙的一天怎么到了如此地步。突然听到爷爷的收音机里传出了那句我开头认为很没道理的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物极必反,乐极生悲。我用自己的切生体会加深了对这话的理解。希望我以后无论哀痛还是兴奋都能把握住度不要重蹈覆辙。 道德素读后感篇8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确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终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曾经这样说过。 对于道德经,很多人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对于我这种凡夫俗子,才在短时间内粗读了一回让国内国外深化争论的道德经,要写出一篇震惊全场的读后感,实在是笑话。
21、不过,在此,我仅表达一下我对看完道德经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特殊道; 名可名,特殊名 开头一句, 揭示的是人们的价值观问题, 价值观不同, 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定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 可道之道, 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特殊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条人生道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一是走圣人之道, 也就是顺其自然, 返朴归真之道。 一是走常人之道, 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定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这看似是一个简洁的命题,可是,当我们真
22、正选择起属于自己的“圣人之路”的时候,却难免会碰上不少阻碍。当代社会,名与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顺其自然,返璞归真的人又有多少?生怕大多数人都会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并不认为道德经是高高在上,遥远而不行攀的。当我们看透世俗的风景,或许我们会静静地看细水长流。在假日满足的下午,品上一壶上等的茶,细读道德经,感受它对心灵的洗礼也不愿定。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万物虽为天地所生,但无一物为天地所偏爱。天地统治万物利用的是至诚不移的自然规律, 万物的生长发育,只能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受到严惩。圣人效法天地,以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公正,任何人违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严
23、惩。圣人是由人民推举产生的,是人民的代言人, 是法律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在圣人的心目中, 只能存有法的观念, 而不能存有 仁 的观念。有了仁的观念,就会以自我为中心,用权力代替法律,这样一来,法律就会失去威猛,社会就会滋生罪恶,百姓就要遭殃,这才是统治者最大的不仁。 不仁是老子的法治思想。仁是目的,不仁是措施,唯有不仁,才能至仁。天地至仁,用至诚不移的自然法则来体现;圣人至仁,用完善的社会法律来体现。另外, 天地不仁是 万物公正的思想, 圣人不仁则是人人公正的思想。 在古时,老子就已经提出了人人公正的思想。这在现时仍有现实意义。我们都在提倡人人公正的社会,而要做到人人公正,不能空喊口后,而是需
24、要靠完善的社会法律来体现。圣人效法天地,以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公正,任何人违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时至今日,依法治国仍是我们奉行的。这时,我们不仅概叹,怎么老子能预示将来社会的进展。就像马克思,预示到社会主义产生一样,这么具有前瞻性?读到这段,我不仅要为老子的独到眼光而鄙视。这也难怪林语堂说,“最终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段话,用现在的话来翻译一下,那就是:具备最好的人的禀性好象水一样。水擅长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它的性质最接近于“道”。居处擅长选择地方,心胸擅长保持沉静,待人擅长真诚相爱,
25、说话擅长遵守信用,为政擅长精简处理,处事擅长发挥所长,行动擅长把握时机。只由于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这是一首对水的颂歌,歌咏的对象是具备像水那样品德的圣人。它以“上善若水”为提纲,指出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谦退守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水,与物无争,谦下自处。所以老子讲,假如一个人的行为能做到如水一样,擅长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养到像水一样,擅长容纳百川的肤浅渊默“心善渊”;行为修到像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时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正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把握时机
26、能做到像水一样准时而动,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动善时”;再协作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就永久没有过失了。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在现实的社会中,人们只关怀外部感官的需求,而越来越忽视心灵的渴求,但是眼睛的视野,相对于心灵的视野来说,是有局限的。人们只执着于五色世界,忽视了精神世界,而心灵的失明,才使人真正迷茫。大音希声,耳不能听,只因五音乱耳,使人失去了大道的声音。大道的声音才是最真实,最动听,最感人的。人们只执着于外在的声音,忽视了心灵的呼唤。而心灵的失聪,才使人真正孤独苦痛,孤独可怕。爽,是违反的意思。人们贪求口福,宠爱山珍海味,只去满足口感的需要,却违反了心灵的渴求。心灵所渴求的是淡而无味却又韵味无穷的大道。 追求五色五音五味 ,只是为了满足外部感官的需求,忽视的是心灵的渴求。这段话对我们游走在绿酒红灯,利欲熏心的人来说,不是很有现实意义吗?我不仅又慨叹老子的才智了!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久远,但它对于我们的现实意义却一点也没有“久远”的意味。每读一次,我们就有一次新的收获。以上仅是我对于道德经的一些浅见,我建议每个人都应当读一读道德经,这不仅能陶冶我们的素养,也能使国家素养水平整体水平提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