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六单元-20.陀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六单元-20.陀螺(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陀螺(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 .认识“兵、恨、帅”等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钉、旋”,会写“否、旋、况”等14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3 .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抒情、议论的语句解读文章主旨。4 .学习从情感、含义、修辞等方面赏析文章的语言。5 .使学生认识到玩具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获得独到的感受。【教学重点】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2 .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抒情、议论的语句解读文章主旨。3 .使学生认识到玩具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获得独到的感受。【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从情感、含义、修辞等方面赏析文章的语言。
2、【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兵、恨、帅”等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钉、旋”,会写“否、旋、况”等14个生字。(重点)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重点)【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内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谈话导入。教师口述: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能家里还有什么玩具?今天我们讲的这篇课文就和玩具有关。高洪波老师的一篇陀螺现在就让 我们一起学习吧!(教师板书陀螺)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用问句来设计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枳极思考。】二、作者介绍高洪波,诗人,散文家。代表作有我想悄悄话等。三、初读感知1.学生初读,要求:自由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 多读几遍。(1)(2)(4)(5)(6)(7)(8)(9)(10)(11)3 .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4 .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 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铁钉旋转金兵恨不得帅气预料挑衅彻底溃败荣誉丑小鸭自豪(重点指导生字:“帅、彻、丑”是翘舌音;“旋、恨”前鼻音;“钉、兵”是后鼻音。)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注意声母易读错:帅(shudi)彻(ch6)丑(chdu)韵母易读错:兵(bing) 恨(hn)(2)学习多音字:钉(ding ding)旋(xuan xudn)练读句子,找发现。无论嵌
4、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冰宏儿都不会裂开,能亳无怨言地让你抽打, 在冰面上旋转、舞蹈。读一读:爸爸正在把钉(ding)子钉(ding)进木板里。旋(xudn)风盘旋(xudn)在海面上久久不愿离去。(3)理解词语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妩媚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懊恼7s2姿态美好可爱。顾名思义烦闷苦恼。不动声色说话和神态跟平时一样,没有改变。手舞足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挑叱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恍惚/寻衅生事,蓄意引起争斗。不伦不类三不四,不成样子。(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5)理清顺序课文写了什么?(自己的一只其
5、貌不扬的陀螺战胜大陀螺。)梳理课文思路练填空:课文先(介绍陀螺); 的道理)。(12)四、学习“会写字”否、旋、况、兵、败、仍、尤、恨、帅、预、溃、品、丑、豪L学生字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 词,造句。2.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13)(“旋、况、败、仍、恨、帅、预、溃,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否”,上下 结构,上面的“口”要小一些;“丑”下面的一横要长一些。)(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败、预”,学生练写。(14)败: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右边一横要出头。预:左边第三笔试横钩,右边是“页”不是“贝”。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 们真切地感受到童年玩陀螺的快乐。六、当堂检测(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七、课后作业(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2 .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抒情、议论的语句解读文章主旨。(重点)3 .学习从情感、含义、修辞等方面赏析文章的语言。(难点)(重点)4 .使学生认识到玩具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
7、用,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获得独到的感受。【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内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课前导入导入类型:谈话导入。教师口述: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陀螺这篇课文,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以陀螺为线索,主要表达了自己的一只其 貌不扬的陀螺战胜大陀螺的事情)【设计意图:用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在交流中进入文本。】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1 .自由读课文,思考:说一说“我”心情变化的过程。2 .小组讨论,交流。3 .全班交流。三、品读课文(一)默读课文,在你体会比拟深的地方做批注。小组讨论交流。预设:批注一:可以在第2自然段做批注:“亳无怨言”是来指陀螺的
8、,作者的拟 人真形象。批注二:“责骂”对“我”来说不叫事。批注三:“懊恼”“恍惚”充分表现了 “我”对陀螺的痴迷。(二)学习1-2自然段1 .陀螺乂叫什么?陀螺的构造是怎样的?请你默读第1、2自然段。2 .自由读、指名读、体会读。生说印象。(二)学习3-5自然段(1)他们往往各站一角,奋力抽转自己的冰索儿,让它朝对方撞去。1 .指名学生读。2 .小伙伴们是怎样赛陀螺的?(奋力地抽冰求儿)(2)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奋勇搏斗,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 又各自闪向一边,然后重整旗鼓再战一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这句话介绍了什么?预设:这一句形象的的写出了陀螺比赛时的详细过程。(3)然而
9、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 段时间我的世界里堆满乌云,快乐象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 方去了。(1)(2)(3)(4)(5)(6)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比喻的修辞手法,快乐比作燕子。比喻句形象的写出了我得不到陀螺的郁(8)(9)(10)(11)(12)(13)(14)(15)(16)闷心情。(4)这一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的风姿。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预设:我对陀螺的痴迷程度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三)学习6-11自然段1.学生交流,讨论,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谁的陀螺最棒? ”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
10、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 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这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很兴奋)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那么不动声色的闪 躲。一次次冲击,一次次躲闪,终于无法避开,它们狠狠地撞上了。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用拟人的手法把战斗情形写得栩栩如生。(四)学习12T3自然段这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你是怎样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小结:这句话深刻地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只根据外貌评估一个人的 才能,品质和行为。四、体会心情变化同学们想一想,从得到陀螺、遭受嘲笑到战斗胜利,我”的心情与感受有 哪些变化?你能
11、用文中的语言来形容吗?【出示课件】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 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着那只陀螺英式的风姿。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以嵌上一粒大滚球时,更是手舞足蹈, 恨不得马上就在马路上一显身手!我的陀螺刚一露而,就招来了一顿嘲笑。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也品到了幸运的甜头。1 .学生齐读,小组讨论。2 .教师指导。得到陀螺(手舞足蹈)-一遭受嘲笑(大受挫折)-战斗胜利(陶酹许久)五、拓展迁移做小游戏:选一名会玩溜溜球的同学上台表演。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他的动 作过程,思考以下问题。1 .用几个
12、动词描写这位同学玩溜溜球的过程。2 .精湛的技艺不是一朝一夕造就的,在这位精彩的表演中,你从中发现了什 么道理?【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六、课堂小结玩具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玩具,而是演化为一段难忘的经历,一段 难以割舍的情感,一段萦绕于心的感悟。作者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去 观察事物描写事物,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童趣。六、当堂检测(选做)1 . “我的陀螺刚i露面,就招来了i顿嘲笑。”当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教材课后题第2题。)2 .这篇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 七、课后作业(选做)1 .推荐阅读有关童年的故事,完成点拨1+x阅读攻略的练习。2 .请完本钱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17)板书设计20.陀螺冰泰儿郁闷恍惚兴奋人的才能品质行为课后反思成功之处: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童年时的乐趣,小朋友之间的快乐,小朋友之间的点点滴滴,让人终 身难忘。在教学时我抓住陀螺这一线索,说陀螺一打陀螺一得陀螺一赛陀螺一赞陀螺,让学生充分 感受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在让学生上台表演抽陀螺这一环节,让学生们用几个动词概括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 能力,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缺乏之处:让学生上台表演打陀螺的时间太短,没有充分体会到打陀螺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