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第6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第6章.pptx(6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章 人的社会化与个体化【本章要点】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社会化包括初级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等类型。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同龄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等都是重要的社会化主体。分析社会化的主要理论视角有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乔治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的人
2、格发展“八阶段”论以及源于芝加哥学派的生命历程理论等。【本章要点】当代社会一个重要的新趋势和新特征就是个性化或个体化。由于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和变迁,个人作为社会关系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单元、作为社会行动过程中的一个实体单位,他的独立性、独特性、主体性会日益充分地得到显示和表达。从社会互构论来看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可以发现,社会化与个体化是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的理论刻画,个体化在某些方面是对传统社会化的超越。【关键概念】集体化社会、社会化、社会化的类型、社会化的过程、社会角色、角色扮演、个体化社会、个体化、个体分化、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发展阶段、个体化的机制、社会互构论第一节 社会化与个体
3、化概要一、集体化社会与人的社会化(一)“集体化社会”的发展 1.19实际,西方进入建构现代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逐渐发展成为总体性的,社会组织方式逐渐转入认为状态。2.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集合性趋向是着重以大型集体和组织方式来展现的 3.这一过程确定了“集体化社会”的重要特征,并对社会学关于“现代社会”的理论预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集体化社会与人的社会化(二)人的社会化的经典研究 1.现代人是现代性转型和变迁过程的产物 2.“人的社会化”理论反映了社会学对早期现代社会的深入研究和独特回应。二、个体化社会与人的个体化(一)“个体化社会”的到来 二战以后特别是世纪中后期,当代社会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新
4、趋势,推动了“集体化社会”向“个体化社会”的转变 1.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 2.经济活动性质的转变 3.社会生产体系的轻型化、小型化和微型化 4.社会劳动部门的白领化、年轻化、女性化 5.劳动方式的自主化和个体化 6.就业方式的开放性和选择性二、个体化社会与人的个体化(二)人的个体化的当代关注 1.现代主义取向的个体化研究 在持现代性立场的当代社会学理论家看来,当今社会仍处于现代性的持续过程中,但相对于早期现代化和工业化时期有了很大的区别。在持现代主义立场的社会学家看来,当代社会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或称晚期现代性、风险化社会,个体化是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或标志。二、个体化社会与
5、人的个体化(二)人的个体化的当代关注 2.后现代主义的个体化 后现代主义的个体化在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的眼里,当代社会学家“比过去的社会学家努力去掌握的任何事情都更加流动、更具异质性以及更不成型”他们敏锐地观察到,人们的集体信念出现了动摇,社会的秩序性和一致性受到了深刻的怀疑三、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 1.社会化与个体化是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的理论刻画 从历史过程的视野对社会进行探究,“集体化社会”与“个体化社会”表现了现代性经历的两个发展阶段,凸显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如果从现时的视角对社会展开结构性的分析,这两个阶段有着各自的社会生活状态,它们分别反映了现代社会两种不同的景观特征。三、社会
6、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 1.社会化与个体化是对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发展的理论刻画 从历史过程的视野对社会进行探究,“集体化社会”与“个体化社会”表现了现代性经历的两个发展阶段,凸显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如果从现时的视角对社会展开结构性的分析,这两个阶段有着各自的社会生活状态,它们分别反映了现代社会两种不同的景观特征。2.社会化与个体化有其各自特定的含义 经由社会化,一个人实现了从自然的生物个体向社会人的转变,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个性和自我、内化了社会价值标准、获得了角色技能、适应了社会生活。个体化意味着,在当代社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的社会化过程具有了早期现代社会所未有的特征,从而提升了个人的发展指
7、向,同时也更新了个人的现代性内涵。三、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 3.个体化在某些方面是对传统社会化的超越 个体化不仅内含了自然的生物个体向社会人的转变,而且意味着一个社会人向更新的现代人的持续迈进。唯有在现时代,在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进步高速推进、社会流变的快节奏条件下,个人的完整性、独立性和独特性以及自主选择和自我责任才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出来。第二节人的社会化一、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定义 1.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1)20世纪50年代以前,社会化研究主要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这一阶段属于狭义(2)从世纪年代开始,在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
8、和人的现代化研究的推动下,社会化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形成了广义的社会化研究。(3)广义社会化的观点看来,社会化还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贯穿了人生过程的始终。一、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定义 1.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4)随着研究的深入,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又有新的发展:强调研究个体的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意义,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个体的成长与社会运行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二是扩大“个体”概念的内涵一、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定义 2.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1)从文化的角度,社会化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
9、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2)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的有个性的人。(3)社会结构的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一、社会化概述 综合上述三个研究角度,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一、社会化概述(二)社会化的类型 社会化包括五种类型。它们是:初级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这五种类型,有的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比如初级社会化;有的则是不一定会经历的,比如再社会
10、化。一、社会化概述(二)社会化的类型(1)初级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2)预期社会化: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3)发展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是相对初级社会化而言的,并且是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4)逆向社会化是指晚辈向长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的社会化。一、社会化概述(二)社会化的类型(5)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11、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要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一、社会化概述(三)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1.“镜中我”理论库利 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实施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最后,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库利非常形象地将这一过程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
12、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一、社会化概述(三)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库利 库利,(18641929),美国早期著名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也是美国传播学研究的鼻祖。1887年获密歇根大学学士学位,1894年获该校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密歇根大学执教。曾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库利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探讨个人如何社会化,并贯穿于他的三部极具分量的著作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1902)、社会组织(1909)和社会过程(1918)之中。一、社会化概述(三)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2.“角色扮演”理论 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主我”是
13、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从事角色行为 社会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博弈阶段一、社会化概述(三)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米德 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1863.02.271931.04.26),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他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南哈德利(South Hadley)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在芝加哥大学期间,米德受到机能主义运动和早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从而涉足社会科学领域,
14、研究自我理论,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自我理论家之一。一、社会化概述(三)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3.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其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是接受现实限制的本我超我是自我中分离出来的,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它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而后逐渐形成的,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遵循快乐原则遵循现实原则遵循完美原则潜意识层次意识层次三者如能和谐一致,那么人格发展过程将会是正常的,反之则会出现某些心理疾病一、社会化概述(三)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西
15、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1919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最终形成。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1936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侵占,赴英国避难,次年于伦敦逝世。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一、社会化概述(三)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4.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
16、对弗洛伊德的理论做了修正。他认为社会文化对于人格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并且人格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根据个体在各个时期的典型心理反应,埃里克森将社会化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一、社会化概述(三)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4.人格发展“八阶段”论()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岁)。在这一阶段,婴儿能否得到父母或他人的良好照料非常重要。()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岁)。儿童开始学习对自己的肢体活动加以自主控制,用自己的感官去熟悉周围环境。()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岁)。儿童具有了语言的能力和从事游戏活动的能力,他开始表现出与他人交谈和一起从事游戏活动的主动性。()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岁)。儿童对周围事物的用途和
17、构造的好奇心增强,乐于使用工具去进行操作活动。一、社会化概述(三)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4.人格发展“八阶段”论()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这一时期青少年特别注意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会扮演不同角色,实现角色的自我认同。()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个人将经历求爱和建立家庭等事件。顺利地完成这些活动,需要个人学会和异性交往并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个人的社会成就已相对达到顶峰,自己的子女已逐渐长大,增加了对他人特别是对下一代人的关心。()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在这人生的最后阶段中,个人会经常回忆和总结自己一生的活动,力图给自己的一
18、生做出一个使自己满意的解释。一、社会化概述(三)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5.生命历程理论 1.它从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来解释个体的生命历程。这一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2.四个要点(1)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2)生命的相关性(3)生命的时间安排(4)人的能动性二、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一)社会化的生物及社会条件 1.语言能力 人类所具有的语言能力是人类个体接受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条件,语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表象、概念和思想的外部表现,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感情所使用的工具和符号 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靠语言来传达和接受的 2.思维能力 正是人的大脑及高级神经
19、系统,使人具有能动地反映客观外部世界的特殊思维活动能力,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也是人类个体能够接受社会化二、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一)社会化的生物及社会条件 3.学习能力(1)人具有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其他动物所不可比拟的学习能力(2)人的学习能力在社会化中的作用表现为:人可以更迅速、正确和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理解所处社会环境的意义,接受社会文化的熏陶。人在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事物的同时,能迅速根据所了解和学习的知识,确立起自己的思想观念、态度、动机和行为模式,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社会活动,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二
20、、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一)社会化的生物及社会条件 3.学习能力(1)人具有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其他动物所不可比拟的学习能力(2)人的学习能力在社会化中的作用表现为:人类意识活动中的意志能力,可以使人主动地加强自己的学习动机,使个体的社会化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二、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一)社会化的生物及社会条件 4.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二、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一)社会化的生物
21、及社会条件 4.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二、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二)社会化的主体 1.家庭 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并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一般来说,儿童的依赖生活期都是在家庭环境中度过的。因而父母借助于自己的权威形象对子女进行社会化指导,是子女易于接受的。二、社会化的条件和主
22、体(二)社会化的主体 2.学校 特点: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学校是一个有组织群体机构。二、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二)社会化的主体 3.同龄群体 同龄群体是指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 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的群体规范和价值往往被个人作为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而成为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在同龄群体中,儿童感受到一些不同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新的东西。二、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二)社会化的主体 4.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二、社
23、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二)社会化的主体 5.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信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方式,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三、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一)早期社会化 1.早期社会化包括儿童期和青年期的社会化(1)儿童期是社会化过程的开端,其内容主要是初级社会化。(2)青年期上承儿童期,下接成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青年人容易遭遇“自我认同危机”,即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所作所为与社会的角色期待不相符合。2.早期社会化的困境:儿童和青少年在生
24、理和心理上都还不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主要是以模仿的形式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特别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社会化的顺利进行,社会就必须提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提供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三、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二)成人继续社会化 1.成年人的社会化是初级社会化基础上的发展社会化或继续社会化。2.继续社会化的问题字啊现代社会十分突出 3.继续社会化可能包括再社会化(1)个体所处的环境发生根本变化,如移民到文化反差巨大的社会(2)个人在初级社会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或失败三、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三)代沟问题 1.含义与产生原因 代沟是指社会的不同世
25、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沟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生活的变化。2.理解:(1)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2)对代沟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三、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四)社会化的内容 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角色扮演的学习三大方面 1.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学习(1)在早期社会化阶段,个人首先需要学习的就是独立生活的能力,其次是劳动和文化知识的学习。(2)生活技能学习主要是在初级社会群体中进行的,家庭占主要位置,然后是邻里和伙伴群体。三、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四)社会化的内容 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学习、道
26、德规范的学习和角色扮演的学习三大方面 2.道德社会化(1)道德社会化,也就是社会成员学习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并用规则和道德规范指导自己行动选择的过程(2)道德规范是社会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团结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3.角色扮演,在下一节做专门的介绍。第三节 社会角色扮演一、社会角色及其类型 1.角色的含义(1)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含义: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
27、和行为模式。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期待。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一、社会角色及其类型 1.角色的含义(2)角色集 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组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角色集。角色集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多种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这主要强调的是一个人内部的关系。另一种是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这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社会角色及其类型 2.角色的分类分分类标准准具体分具体分类从人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得角色的方式先赋角色(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自获角色(自致角色或成就角
28、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从社会角色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范化的程度规定性角色是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开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从社会角色追求的目从社会角色追求的目标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二、社会角色扮演过程 1.社会角色扮演:当一个人担任了某种角色并按其要求的行为规范去行动时,这就是社会角色的扮演。2.过程(1)角色认同或确定(2)角色表现:注意前台与后台(3)角色建构三、角色冲突与协
29、调(一)角色失调的情形 1.角色冲突(1)含义: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2)两种类型:角色间的冲突,即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它常常是由于角色利益上的对立、角色期望的差别以及人们没有按角色规范行事等原因引起的 角色内的冲突,即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多种社会角色集于一人,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三、角色冲突与协调(一)角色失调的情形 2.角色不清(1)含义:所谓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2)原因:社会的急剧变迁,常常是造成社会角色
30、不清的最主要原因 3.角色中断:指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三、角色冲突与协调(一)角色失调的情形 4.角色失败(1)含义: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2)两种情况: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 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三、角色冲突与协调(二)角色协调 基本原则 1.在特定情景中,从属角色应服从主导角色或以主导角色为主 2.根据社会主流价值观,权衡不同角色的价值合理性程度 3.规避损害公共利益的角色。第四节 人的个体化一、个体化的意涵 1.“个体”一般而言,“个体”是作为与“整体”相对应的概念来使用的。从逻辑学而言,个
31、体既可以是集合概念,也可以是非集合概念。在社会学中,“个体”概念一般是作为生命现象的单位和非集合性单位来使用的一、个体化的意涵 2.“个体化”过程 从基本的意义上说,个体化是个人及其自我的生成、转变和发展的过程,每一个人经由各自独特的社会生活实践,成为一个独特而生动的个体。从社会学意义上说,个体化所思考的,是关于人如何成为独特而生动的个体,以及作为个体的他(或她)与社会的演替和变迁过程这两者之间的一体同构关系。个体化的上述观点体现了社会互构论的基本思想一、个体化的意涵 3.“个体化”与“个体分化”“个体化”与“个体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人成为独特而生动的个体本身就意味着个体之间的分化。个体
32、分化意味着,随着现代社会的专业化的劳动分工和生产体系的不断发展,个人之间日益呈现出明显的差别性和异质性。二、个体化与人的主体性 1.人的主体性 在社会学中,人的主体性可以理解为,人作为一个社会生活实践的主体,其行动过程体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突出体现在自觉能动性上。2.人的主体性是不断发展的 个人具有自我的主体性是现代人与前现代人的一个实质性区别。随着现代性的不断扩展和走向全球,现代社会也呈现出越来越成熟的发展趋势,现代个人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的这一进程也是一致的。二、个体化与人的主体性 3.人的主体性的发展阶段 依据社会的进程,可以将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重要的阶段,即人的
33、“人类化”阶段、人的个性化阶段、人的个体化阶段。三、个体化的机制 1.个体化的自主机制 所谓个体化的自主机制是指,个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具有行动的自主性,在行动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觉意识和支配能力,对实践过程产生主导和控制作用,并为自己的自主行动后果承担责任。2.个体化的能动机制 所谓个体化的能动机制是指,个人在行动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对自我意识、心智状态、身体机能等主观内在因素进行调整,从而积极地应对环境、机遇、挑战等迅速变化的客观外界因素三、个体化的机制 3.个体化的选择机制 所谓个体化的选择机制,指个人在实践中会预先对自己的行动给予意义的预设,制定行动的目标,进行行动方案的策划、手段和方式的比较、步骤和环节的设计,并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做出预测和评估,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结果 4.个体化的创新机制 所谓个体化的创新机制,意味着个人通过对社会实践的积极投入和参与,使得自己的活动以及社会生活能够成为一种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过程。阅读书目 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