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南部中学马佳桧一、教材分析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第一 框题。本框共有三部分中华民族之魂、伟大的民族精神、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从 全书的结构体系来看,第三单元是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延伸,是全书的核心所在,又是第四单 元的逻辑起点;从本课的内容来看,该课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民族文化教育整个链条上重要 的一环,是全书的落脚点;从本框而言,本框是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和依据,是 第七课的开篇之作。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日渐增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处于正在形成的过程,对各 种各样的文化现象有自己的价值判
2、断。因此应提高学生分析文化的水平和正确看待各种文化现象 的本领,深入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形成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三、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发其学习兴趣”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是本堂教学一项重要的任务。因 此,这节课我注重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选取有时代感和时政强的图片材料和视频,将学生带进 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从而实现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态度观的统一。四、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基本内涵、核
3、心,爱国主义的地位、作用、特点、本质、主 题。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的事例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和力 量,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这堂课中,充分运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主要为合作讨论法、主动学习法、活动参与法 等。让学生发散思维,自己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精神以及爰国主义的内容,提高透过现象把握本 质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激发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坚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念。(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体会到创造精神,团结精神,奋斗精神,梦想精神对爱国主义 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弘扬民族精神贡献自己
4、的 力量。五、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教学难点:爰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六、教学策略与手段1、教学策略:本堂课通过问题设置学生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加深对伟大民族 精神的理螭口认同,自觉坚持爰国主义,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2、教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3、学法:自主学习法、情感体验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4、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七、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问题导入:九.一八事变后,一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对此鲁迅先生写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他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5、,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 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思考:你认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 神?教师归纳: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总结出这种精神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设计意图:好的导入就如乐曲的前奏,能起到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的作用,为新课的展开 船子铺垫。用PPT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让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本节课的知识,带着问题去思考本节 课的主要内容: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重要性)?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意义?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地位、作用、特点、本质、主题)
6、(二)讲授新课环节一:感受民族精神【自主探究】想一想:对民族精神我们要辩证分析,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吗?学生自主思考后教师总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的结晶。问题一: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优秀文化是根,中华民族精神是魂。问题二: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重要性)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体现了中华民族 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三精一魂一火炬)问题三: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什么永不泯灭?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因为它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熔炼
7、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 赴后继的奋勇抗战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因此,贯穿于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 全过程,对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设计意图:民族精神、精神力量等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以学生熟悉的热点 话题入手,通过感性的材料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学生通过感性材料体会到民族精神所具有的伟 大力量。环节二:理解民族精神观看视频:24字点赞中国人民引出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教师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 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设计意图:为突破本框的重点知识,从观看时政视频入手,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学会
8、分析时 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讲解:材料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和新四大发明(2023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1、伟大创造精神(1)含义: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2)历史角度:产生思想巨匠,发明科技成果,创作文艺作品,传承伟大史诗,建设伟大工程(3 )当今作用/意义: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向前发展,走在世界前列。材料二:55公里跨海大桥,7公里海底隧道,从设计到建设前后历时14年,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 性的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建设,港珠澳大桥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其间经历的艰
9、辛,难以想象,彰 显了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国奋斗精神2、伟大奋斗精神(1)含义: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2)历史角度:建设大好河山,开拓辽阔海疆,开垦粮田,治理大河,战胜灾害,建设城镇乡村,发展产业(3 )当今作用/意义: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聪明才智,浸透着辛勤汗水,蕴含着巨大牺牲。(4)启示:发扬奋斗精神,创造更加美好生活材料三:教师讲解(中国的洪水,地震体现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3 ,伟大团结精神(1)含义: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2)历史角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融洽的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近代,打败侵略者,捍卫民族独立和自
10、由,保卫祖国、抵御外辱。(3)现状: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4)启示:团结就是力量,四分五裂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进步材料四:我国古代神话的来历说明说明梦想精神。4.伟大梦想精神(1)含义: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2)历史角度: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以同敌人血战 到底的气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持续奋斗。(3 )现状:比历史上停可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启示:要有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是本堂的中心环节,既要体现
11、我们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又要 注重凸显民族精神的力量。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基本内涵的理解,增强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归 属感,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观念,坚持了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 力和团队精神。环节三:需要民族精神板书:永远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怎么办)【自主探究】视频:观看短片英雄儿女请同学们谈谈感受?通过这些感受教师总结说明爱国主 义的地位、作用、特点、本质、主题。教师归纳:(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作用: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 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12、(3 )爱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古代,有投笔从戎的典故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豪言壮语;在近代,有抗战的 历史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在当代,更有为祖国统一和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点点滴滴。)在当代中国, 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4)新时期爰国主义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设计意图:很多学生会有这样的误解,认为爱国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实际跟我们无关。为 突破这个的难点知识,实现从观点理解到行为落实,我采用了抗美援朝爱国视频。目的是让学生 从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中感悟
13、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于社会主义祖国是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 求,引导学生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的盛衰强弱紧密结合在一起,也让学生意识到爱国与我们 每介人都息息相关,爱国应该落实到行动中。【小结新课】教师弓I导学生小结本框题的知识结构。设计意图:在新课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结本课的知识结构,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提 高掌握知识的效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总结: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梦我们并不陌生。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中 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 神,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声。八、板书设计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重要性)?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意义?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地位、作用、特点、本质、主题)设计意图:展示整个教学探究过程,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