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优秀3篇)_1.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75175602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优秀3篇)_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优秀3篇)_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优秀3篇)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优秀3篇)_1.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优秀3篇)教学重难点 篇一 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并能从中得到启示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四课。课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的故事。除了故事本身具有教育意义以外,教材还注意到了本文的构段,并把“提手旁”的字集中在一起当作这篇课文的生字来进行学习,让识字规律可循。 二、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认识“猴、结、掰、扛、满、扔、摘7个生字

2、,正确美观地书写“非、常”2个汉字。 3、 了解故事内容。 4、 理解并运用本课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三、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加强学生对动词的准确使用。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贴画。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识本课7个生字,正确书写“非、常”。 3、 大致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过程 一、 出示谜语,激趣导入 1、 师出示一则谜语:“一物像人又像狗,爬竿上树是能手,擅长模仿人动作,家里没有山中有”。生自主阅读并猜出谜底是猴子

3、。(师出示猴子的图片和“猴子”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 和小猴子打招呼!(学生打招呼) 3、 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猴子?(可爱的、机灵的、调皮的)把“小猴子”三个字读的可爱一点,谁来试试? (指名读“小猴子”,读的机灵可爱)“子”要读成轻声,谁能读好轻声? 4、 学习“猴”字,(出示卡片“猴”)谁有好办法能记住这个字呢? 预设1:“反犬旁”+“侯”(小结:“反犬旁”的字一般都和动物有关)。识字方法:加一加。 预设2:形声字。 5、 师激趣:这只小猴子呀,它天天待在山上,都待得不耐烦了。这一天,它准备下山去玩,会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发生呢?这个故事就藏在书本里,赶快打开书本找到它。(师板书课题

4、,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二、 初读故事,借助故事图了解故事内容。 1、 (1)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小猴子下山都来到了哪些地方,请用“_”划出。 2、 读后交流: (1) 玉米地 (2) 桃树下 (3) 瓜地里 (4) 往回走回家的路上 3、 摆放路线图。 故事还藏在这些图画中,谁能把小猴子来到哪些地方按照顺序排一排。(听录音读) 4、 师生看路线图一起梳理故事内容: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一块玉米地,然后再走到一棵桃树下,接着来到一片瓜地里,最后往回走时,看见了一只兔子。 三、 精读,学习1、2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要求:(1)同桌共读第一自然

5、段。 (2)用“波浪线”画出,小猴子看见了什么?是怎么样的? 2、指名学生交流,明确小猴子来到了玉米地里,看到了又大又多的玉米。 3、师出示玉米地和玉米棒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又大又多”的意思。交流( )又( )又( )。师小结:前后是可以共同存在的特点。(翻开作业本P63,第三题) 4、正音“结”,懂意义,记生字。 5、(1)用“ 小三角 ”把小猴子的心情标出来。 (2)用“O”把小猴子的动作圈出来。 6、引导学生抓住“非常高兴”来体会小猴子的心情,拓展想象当小猴子看到这一片玉米地时会想些什么,在此过程中,师对于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鼓励。 7、交流“掰”和“扛”,出示图片,并

6、结合动作示范来理解“掰”和“扛”的意思。师小结识字方法,掰=手+分+手(加一加);扛,红,江(换一换) 8、我会说。用“小猴子走到看见做了”的句式对第一自然段再次认知。 9、朗读。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1)在第2自然段中, 用“小猴子走到看见 做了”的句式找一找。 (2)同桌互相说一说。 2、指名学生交流,师适当小结:小猴子来到了一颗桃树下,看到了又大又红的桃子,便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3、师出示“满树又大又红桃子”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又大又红”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当小猴子看到桃子时会想些什么。 4、师出示“满”,满桌,满树,满星,理解“满”。(组词) 5、出示图片、结合动作演示理

7、解“扔”和“摘”的动作。师小结识字方法,“扔”和“奶”偏旁不同(换一换);“摘”,摘苹果,摘桃子,摘花(组词) 6、再次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 7、比较“掰”,“扛”,“摘”,“扔”,都是和手有关的。动作。(翻开作业本P63,第四题) 四、指导书写“非”“常” 1、学生观察,指导书写。 “非”:独体字,两根旗杆六面旗,中间拉开小距离。第二竖比第一竖长,注意同样的笔画在同一个字里也有变化,在写横时,注意间距均等。 “常”:加上两根魔术棒,一看就很清楚,“小字头”和“巾字底”宽度一样。“秃宝盖”要舒展,口字形体小又扁。 2、书空,范写,练写。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那今天我们学习了小猴子来到玉

8、米地和桃树下的场景,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七、板书设计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了解并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 2、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摘、扛、捧、抱、扔”等动词并学会运用。 3、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不能三心二意。 教学重点 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做出推断。 教法 提问法、借助图片、谈话法。 学法 图文对照、朗读法、表演法、积累运

9、用。 教具 课文插图、制作ppt 媒体应用 智能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认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猴子、结满、掰开、扛起、扔掉、捧起、蹦跳、采摘、追跑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拼音仍是一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读准字音,特别是正确区分前鼻音与后鼻音是学生朗读上的易错点。: 二、沿路线学习,悟故事道理。(用时:25分钟)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小猴子下山来,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 (1)学生认真倾听,用笔勾画相应的信息点。 (2)指名汇报,生把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路线图里。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的朗读,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

10、能力。: 2、分段播放课文视频(第一段),自由思考:来到玉米地里,小猴子看见了什么?做了什么? (媒体应用:课件出示:他看见玉米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播放视频(第一段),便于学生形象直观地读懂课文内容;红色显示“又大又多”“掰”“扛”、) (1)、随机学习:掰、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动作表示这两个动词。 (2)、课文中还有一些像“掰、扛”这样一些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你能找出它们吗? (3)、学生根据偏旁对这几个字进行分类,课件出示不同动作的插图和课后习题第三题,学生读一读,演一演,师引导学生看着图画选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媒体应用:对应的符号通过动作设计在不同时段对应出

11、现动作与对应的字,便于学生直观感受不同动作的含义。)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读做结合,将抽象的词义化为具体可感的动作,促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加深对这些词的准确理解。: 3、辅助贴图练说: 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树下,接着走过一(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 )小兔子。 (多媒体应用:“动作设计”随学生的回答按顺序进行显示)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既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又同时练习了“量词”

12、的使用。: 4、合作学习,逐层深入。 (1)播放第二、三、四自然段的视频,学生观看。 (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一说小猴子最后带了什么回家?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结合课文插图,借助“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么样?做了什么?”学习讲故事。 6、说说“为什么小猴子最后两手空空回了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又能发展思维能力。: 三、拓展延伸,总结全文。(用时:10分钟) 1、口语训练。 小猴子,我想对你说 2、谈谈自己的收获:提示:明白了什么道理?积累了哪些词语? 3、师小结: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些错,做些傻事。我们千万不能像小猴子这样做事三心二意,应该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设计意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