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经典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4337847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饮湖上初晴后雨》经典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饮湖上初晴后雨》经典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饮湖上初晴后雨》经典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湖上初晴后雨》经典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亦、宜”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饮、初”等8个字,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3 .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了解诗句的大概内容。4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从而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 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方法回顾(出示课件29)教师提问:我们是怎么学习望天门山的?预设1:要读好停顿。预设2:可以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生活的方法来理解诗句。预设3:还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设计意图:回忆古诗,复习学习望天门山的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鼓 励学生学以致用。)二、迁移方法,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1 .(

2、出示课件30)视频导入。(1)播放西湖风光的视频,学生欣赏。(2)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迁移运用上节课学习的方法,来学习与西湖有关的古诗饮 湖上初晴后雨。教师板书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西湖美景,使学生感受西湖的美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 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2 .(出示课件31) 了解诗人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有东坡七集 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饮湖上初晴后雨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 的是其中一首。3 .学生运用学法自学古诗。4 .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1)学生朗读古诗,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32

3、)听范读,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停顿,并在诗中用“/”标出来。课件出示正确停顿。饮湖上初晴后雨(*) 3 水力激制就方十,山色/空刹雨泉看O欲把后湖优西升.淡桃/浓前总相i。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读准多音字“抹”。(出示课件33)让学生在词语中分辨读音:“抹”在“淡妆浓抹”中读侬,在“抹布”中读ia,在“抹墙”中读mdo(2)学生交流诗意,教师相机指导。解诗题。(出示课件34)引导学生了解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饮”是喝酒的意思,说明了事件;“湖上”是指 西湖,说明了地点;“初晴后雨”说明了 “先晴天后下雨”的天气情况。解诗意。(出示课件35)交流“水光激潮晴方好”的诗意。引导学生结合注释

4、理解“激潮” “方”的意思。明确诗意: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出示课件36)交流“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意。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空蒙” “亦”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奇”。提问:西湖的景色奇在哪里?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敝潮”“空蒙”等词语,理解“奇”在诗中是“奇妙、奇特”的意 思。明确诗意:雨天时,西湖云雾迷蒙,群山若隐若现。教师提问:你见过“敝港”“空蒙”的景象吗?是怎样的?(指名学生交流。)(出示课件37)出示“水光激潮” “山色空蒙”的图片,学生欣赏后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出示课件38)过渡:后两句描绘了什么画面?我们来借助注释,总结一下诗意吧!(出示课件39)交流“欲把西湖比西子

5、,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意。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西子”的意思。(出示课件40)教师相机出示西施的资料: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一般称其为西 施,后人尊称其为“西子”。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是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指导学生理解“总相宜”既写出了西施不管怎么打扮都是美的,也写出了西湖景色的美 不胜收。明确诗意: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适宜。(3)学生交流想象的画面,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41)请学生想一想: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喻成西施?(出示课件42、43)出示西湖不同天气下景象的图片,学生欣赏西湖的美景,体会诗人 对西湖美的赞赏。(出示课件44)提问:读了诗歌,你

6、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山和怎样的湖面?预设1:我仿佛看到雨天的西湖,雾蒙蒙的,感觉比较迷离,西湖有种看不清的感觉,就 好像化了淡妆的人拍的艺术照一样。预设2:我看到晴天的西湖,荷叶飘香,湖面上水波粼粼,小船来来往往,热闹极了。(出示课件45)教师小结古诗赏析:这首诗分别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时不同的景色, 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晴雨时不同的景色,用西施之美来称赞西湖,凸显了西 湖独特的美丽。(4)全班齐读饮湖上初晴后雨。(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迁移学法,自主学习,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为学生 今后学习更多古诗打下基础。) 三、小组合作,学习望洞庭1 .(出示课件46)教师引导:接下来我

7、们一起来学习望洞庭。教师板书诗题望洞庭。2 .(出示课件47)学生根据学习单,小组合作,一起学习望洞庭。学习单如下:_ W * -VW 我会自学古诗:1.我能朗读. gIj (1)“潭面无风镜未磨”中的“磨”读()。i (2)读好停顿,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i 2.我能理解.能够使用借助注释,图文对照及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i诗句的意思.:;3.我能想象。I!(I)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并背诵古诗。!X(2)我猜测诗人看到如此美景,可能会想)3.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1)学生朗读古诗,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48)指导读好停顿。指名读或小组读古诗。(出示课件49)指

8、导读准多音字“磨明确“潭面无风镜未磨”中的“磨”读出6,“磨面”的“磨”也读馆6; “磨坊”的“磨”读kb。全班齐读古诗。(2)(出示课件50) 了解诗人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合称“刘 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3)学生交流诗意,教师相机指导。解诗题。(出示课件51)引导学生结合注释了解“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河南省北部。“望洞庭”就是望洞庭湖 看见的景象。解诗意。(出示课件52)引导学生理解“两相和”的意思。提问:你见过的月光下湖面的景象是 怎样的?指名学生交流后,出示“秋月映照洞庭湖面”的图片,帮助学生感受夜晚

9、的洞庭湖 湖光和秋月相互映照,优美、平静的意境美。(出示课件53)引导学生理解“潭面无风镜未磨”。出示洞庭湖湖面微波粼粼的图片,以 及铜镜的图片,理解这句诗描写的是“洞庭湖湖面微波荡漾,就像一块没有打磨的镜子”的 景象。(出示课件54)明确“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诗意:秋夜,洞庭湖上月 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无风,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镜。(出示课件55)引导学生理解“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诗意。引导学生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引导学生了解“白银盘”是形容被月光笼罩的洞庭湖; 结合注释理解“青螺”是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 喻成白银盘子

10、里的青螺,写出了洞庭湖山水的美丽,表现了作者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 情。J 1明确“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诗意: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盛 放着像青螺一样的君山。(4)全班齐读望洞庭。四、概括古诗,指导书写,总结拓展1 .主题概括。(出示课件56、57)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了不同天气下的西湖呈现的风姿,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 光粼粼;雨天时,西湖云雾迷蒙、群山若隐若现。望洞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2 .指导书写。(出示课件58、59)(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饮湖上初晴后雨与望洞庭两首诗中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 意的笔画。(2)重点

11、指导“遥”,教师范写。遥:半包围结构,先内后外。“缶”的第二横长,在横中线上。走之的捺要舒展,托住右 上部分。(3)学生书写,展示评价。(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使学生能直观 的感受到如何把字写规范、写正确,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 .课堂小结。(出示课件60)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运用“借助注释、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还通 过想象领略了西湖和洞庭湖的美丽景色。2 .拓展阅读。(出示课件61、62)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

12、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宋苏轼朝曦迎客艳重冈, 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五、巩固练习,布置作业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63-65)2布置作业。(出示课件66)(1)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本课练习。(2)背诵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课后反思】本课由三首古诗组成,分别是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和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旨在引导学生积累写景的古诗,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和传统文化 的博大精深。课堂上,我为了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自由发挥的空间,我让学生迁移学法, 自主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两首诗。强调

13、学生的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学生查 阅工具书、查阅资料理解诗意,我是为了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收获中,我变 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从而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自悟、自得。我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自由读,指 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抽出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重视 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在理解诗句 意思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应该运用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因势利导地 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并鼓励学生不受诗句约束,大胆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