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缺陷及影响因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补充缺陷及影响因素.ppt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国家标准GB6417中将焊接缺陷分为六类:1、裂纹2、固体夹杂3、未熔合和未焊透4、孔穴5、形状缺陷(新标准为:“形状和尺寸不良”)6、其他缺陷第二章 焊接缺陷第1页/共21页第二节 焊接缺陷的特征及分布一、裂纹 1、裂纹外观形貌(裂纹的形态)2、裂纹产生的温度范围 热裂纹固相线附近,主要 分布在焊缝或热影响区的过热区,沿晶断裂。冷裂纹Ms点以下,分布在焊缝、HAZ,沿晶、穿晶断裂。二、气孔 气孔是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在焊缝中形成的孔穴。不同的气孔有不同的形态。主要有条形、蠕虫状、球状等。根据三、固体夹杂 1、夹渣 2、夹钨第二章 焊接缺陷第2页/共21页四、未焊透和未
2、熔合 1、未熔合 分布特征:坡口侧壁 多层焊层间 焊缝根部 2、未焊透五、形状缺陷 1、咬边 2、焊瘤 3、烧穿和下榻 4、错边和角变形 5、焊缝尺寸、形状不符合要求六、其他缺陷第二章 焊接缺陷第3页/共21页第三节、产生(焊接)缺陷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对于熔化焊,产生缺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宏观因素:材料 结构 焊接工艺2、微观元素:冶金方面结晶、冶金反应等 应力方面热应力、残余应力、应 力引起的应变或变形等。第二章 焊接缺陷第4页/共21页一、热裂纹1、结晶裂纹(结晶裂纹的形态分布)机理:焊缝金属凝固后期,低熔共晶液态薄膜在拉伸应力作用下开裂形成裂纹。(1)材料因素 与母材及焊材有关,S
3、、P杂质及C、Ni等含量高;Mn/S不合适。(2)结构因素 焊缝附近的刚度大拘束度大、板厚 接头形式不合适 接头附近应力集中 (3)工艺因素 焊接线能量过大,焊接顺序 焊缝尺寸 层间温度第二章 焊接缺陷第5页/共21页2、液化裂纹(HAZ近缝区液化裂纹)(液化裂纹的形态分布)机理:沿奥氏体晶界开裂,焊接时的高温作用使晶界上的低熔共晶熔化,在拉应力作用下开裂形成裂纹。(1)材料因素 只与母材有关,含有较多的P、S杂质、Si、B、Ni、Cr等元素。(2)结构因素 焊缝附近刚度大 应力集中 (3)工艺因素 焊接线能量影响最大 熔池形状倒草帽形易在熔合线的凹陷处产生第二章 焊接缺陷第6页/共21页3、
4、多边化裂纹 多发生在纯金属或单相奥氏体合金的焊缝,个别情况下出现在HAZ固相线稍下的高温区。机理:由于晶格缺陷的迁移和聚集,形成“二次边界”,即所谓的“多边化边界”。边界上聚集了大量的晶格缺陷,组织性能差,高温时的强度和塑性差,即使微小的拉应力就会产生开裂,形成裂纹。(1)材料因素 母材合金成分Cr-Ni单相合金中提高多边化所需的激活能的元素:Mo、W、Ti、Ta等;高温相能够阻碍位错移动。(2)结构因素 应力状态应力增加原子的活动性,加速多边化过程。(3)工艺因素 温度越高,多边化过程所需的时间越短。第二章 焊接缺陷第7页/共21页4、再热裂纹 焊后在进行消应力处理或在一定温度(550650
5、)下长时间工作时,在HAZ粗晶区部位产生的裂纹,称为再热裂纹或消除应力处理裂纹。机理:在重新加热时,粗晶区的杂质在晶界析出使晶界脆化,塑性下降,裂纹敏感性增加(晶界弱化学说)。另外,钢中的Cr、Mo、V、Ti、Nb等元素在消应力过程中形成C化物析出,造成晶内的二次硬化,同时使晶界相对弱化,应力松弛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变形集中在晶界,形成再热裂纹。(1)材料因素:多发生在低合金高强钢、珠光体耐热钢、奥氏体不锈钢、镍基合金等强度高、含有较多C及 Cr、Mo、V、Ti、Nb等元素的合金中。(2)结构因素 应力集中和拘束度 (3)工艺因素 焊接时热输入增加使HAZ宽且晶粒粗大;焊缝尺寸及焊接缺陷;焊接顺序
6、及后热时没有避开敏感温度区(550650)等。第二章 焊接缺陷第8页/共21页二、冷裂纹(冷裂纹产生的部位)延迟裂纹H致裂纹主要有 淬硬脆化裂纹淬火裂纹 低塑性脆化裂纹如铸铁焊接裂纹 1、H致裂纹 焊缝中的H分两种:残余H和扩散H,其中扩散H对裂纹的产生起决定性的作用。(1)材料因素 钢中的C、合金元素多;焊材中的H含量较高。(2)结构因素 应力结构拘束度大(设计不合理)应力集中焊缝处于应力集中区、坡口形式不 合适等 (3)工艺因素 线能量小 冷却速度快 焊材选择及其处理不当 焊后处理不当等 第二章 焊接缺陷第9页/共21页2、淬火裂纹 焊后立即产生,无延迟现象 (1)材料因素 主要与材料的淬
7、硬倾向有关。高碳钢、马氏体钢及异种钢焊接时易出现。(2)结构因素 和H致裂纹相同 (3)工艺因素 焊材选择不合适 预热温度不够 后热未及时后热或后热温度低第二章 焊接缺陷第10页/共21页3、低塑性脆化裂纹 (1)材料因素 低塑性材料铸铁、堆焊硬质合金、高铬合金等 (2)结构因素 拘束度大 不均匀的受热热应力 (3)工艺因素 工艺不合适如铸铁冷焊时应采取小电流、分散和短段焊、焊后锤击、加退火焊道等工艺。第二章 焊接缺陷第11页/共21页三、层状撕裂(层状撕裂类型)沿轧制方向出现的一种阶梯状裂纹(台阶状)。1、材料因素 与非金属杂质含量及其分布形态有关。2、结构因素 Z向拘束力厚板 焊后残余应力
8、 应力集中T形接头、角接头和十字接头等 3、工艺因素 线能量过大过热、粗晶 预热及预热温度 控制层间温度第二章 焊接缺陷第12页/共21页四、气孔 气孔可分为:表面气孔和内部气孔及CO、H和N气孔等。形成气孔的气体分两类:高温时溶解到熔池金属中,凝固和相变时时,气体溶解度突然下降,来不及逸出而残留在焊缝中(H和N)。冶金反应产生的不溶入金属的气体(CO)。影响因素也是材料、工艺及结构有关。材料的氧化性 焊件和焊材的清洁 熔池存在时间 电弧的稳定性 电弧长度 焊丝的干伸长度或导电嘴到工件的距离 保护气氛 第二章 焊接缺陷第13页/共21页五、夹杂(渣)(图)夹杂主要有:氧化物、氮化物和硫化物 夹
9、渣主要是焊接熔渣等杂物 影响因素:材料、工艺等 母材和焊材中的夹杂物含量高 焊缝脱氧、脱硫不充分 保护不好 熔渣的粘度高 Mn/S达不到要求(小)焊接速度快 焊接线能量第二章 焊接缺陷第14页/共21页六、未熔合和未焊透 未熔合:主要与材料和焊接工艺有关 表面氧化膜 热物理性能 线能量 电弧稳定性(磁偏吹等)未焊透:主要与结构、焊接工艺有关 坡口不合适(角度、钝边、间隙等)电流小、电压大 焊接速度 焊工操作不当 第二章 焊接缺陷第15页/共21页七、形状缺陷 1、咬边 主要与工艺有关 电流过大 立焊、仰焊 运条方式及角度等 2、焊瘤 主要与结构、工艺有关 坡口角度小 电流小、电压大 焊速慢 电
10、弧不稳定 操作不当等第二章 焊接缺陷第16页/共21页3、烧穿和下榻 主要与材料、结构、工艺有关 材料的高温强度低 薄板及管子 坡口间隙大、钝边小 焊接电流大 焊速慢 无垫板或垫板的托力不够 操作不当等 4、错边 主要与结构和工艺有关 结构设计不合理 装配不正确 焊接夹具 操作不当等 第二章 焊接缺陷第17页/共21页5、角变形 主要与结构、工艺有关 坡口形状(填充金属量及受热面积情况等)坡口角度 板厚(填充金属量或焊缝层数)焊接顺序 线能量 控制措施(反变形等)焊接夹具等6、焊缝尺寸、形状不符合要求 与材料、结构和工艺有关 熔渣的粘度 熔渣的表面张力 坡口形状和尺寸 装配间隙 焊接规范不合适
11、(电流、电压、速度)操作(运条角度和方式等)7、其他缺陷 电弧擦伤 飞溅 第二章 焊接缺陷第18页/共21页一、钎焊接头缺陷 1、致密性缺陷 夹渣、夹气、未钎透、裂纹等 影响因素很多,往往与接头设计、钎焊前工件及钎料的清理、钎料质量、钎料用量、钎剂、钎焊温度、保温时间、钎料与母材的相互作用、钎焊材料的热物理性能等有关。2、母材自裂 影响因素:材料强度(高强度材料易产生)、钎料与母材的相互作用、应力及其状态(有锤击、划痕及冷作硬化的焊件)等。3、溶蚀 主要与材料、工艺有关 钎料与母材的相互作用 钎焊温度 保温时间第四节 钎焊接头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第二章 焊接缺陷第19页/共21页一、焊接缺陷的危害 易引起焊接结构失效或破坏,甚至会 引起重大事故。二、焊接缺陷对质量的影响 1、焊接缺陷引起应力集中 2、焊接缺陷对静载强度的影响 3、焊接缺陷对脆性断裂的影响 4、焊接缺陷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5、焊接缺陷对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第二章 焊接缺陷第五节 焊接缺陷的危害及对质量的影响第20页/共21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1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