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第二章.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4015028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18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学第二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社会保障学第二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学第二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学第二章.pptx(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社会保障的萌芽(一)中外早期社会保障思想 中国早期朴素的社会保障思想,如:“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孔子,礼记礼运篇)国外对社会保障的认识最早出现在古代的巴比伦,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 西方早期的社会保障思想与当时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密切相关第1页/共31页(二)中外早期社会保障的实践与发展在实践中,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表现为:从私人义务,到成员间的互助互济,再到民间和宗教的慈善事业第2页/共31页(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前身济贫法 1601年,英国济贫法,即旧“济贫法”。其基点是对无业游民实行政府救济和强迫劳动。183

2、4年,英国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承认社会救济是公民应享有的合法权利,政府负有实施救济、保障公民生存的责任。第3页/共31页评价新旧济贫法1、均实行强迫劳动与贫困救济相结合的原则,是宗教团体慈善救济的扩大化;2、是兼顾两大利益集团:有产者、雇主与贫民、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人之间的利益的一种制度;3、是一项“不够格”(Less eligibility)的原则;4、理论依据(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萨伊定理等)的局限性必然加速其崩溃。第4页/共31页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和理论背景(一)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基本条件必要条件:社会化大生产充分条件:工人运动兴起第5页/共31页(二)社会保障

3、制度产生的历史和理论背景理论背景:以“福利国家论”为核心的新历史主义理论以“市场社会主义”为目标的费边主义德国俾斯麦面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德国于1883、1884、1889年分别通过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老年与残疾保险法。三个社会保险计划的意义:标志工人、雇主和国家共同参与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式产生。第6页/共31页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发展与第一次世界经济大危机 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罗斯福新政”:主要措施是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国家(除英国等少数国家)的社会保障立法,主要是解决工伤事故

4、补偿、老年人年金、疾病保险等较为急迫的问题。在两次大战之间,欧洲国家社会保障立法的中心目标是解决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问题。第7页/共31页(一)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形成阶段的特征 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主要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建立的,有很强的应急性质和“被迫上马、零敲碎打”的色彩。其特征:1、社会保障的立法和计划都带有试验性质 2、各项保障措施大多是分散且不成体系的3、体现了由“济贫法”转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过渡性4、处理社会问题的责任逐渐从地方政府和私人机构集中于中央政府 第8页/共31页(二)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形成与福利经济学和国家干预理论 阿赛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基本假定:基数效用论基

5、本命题:(1)社会福利将随国民总收入的增加而增大;(2)社会福利由收入分配的均等化而增大 基本结论:(1)每一生产要素在各种用途中的边际社会纯产品都相等,是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的标准。因此,竞争可以使边际社会纯产品等于边际私人纯产品,从而使经济福利极大化;(2)货币边际效用也存在递减规律,高收入者的货币边际效用低于低收入者的货币边际效用。因此,若将货币收入从富人“转移”一些给穷人,就可以增加货币的总边际效用,从而使社会满足总量增加。第9页/共31页约梅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基本判断: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生产过剩和失业基本命题:有效需求不足取决于三个基本心理规律: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

6、货币流动性偏好规律。基本结论:实行充分就业的关键在于增加有效需求 第10页/共31页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发展与福利国家的兴起(一)贝弗里奇报告与福利国家的兴起1942年,社会保障服务委员会报告:社会保险和有关服务,即“贝弗里奇报告”,其主要观点:继承了新历史学派理论中有关福利国家的思想,从英国现实出发,指出影响英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五大障碍:贫困、疾病、愚昧、肮脏和懒惰。社会保障的七个方面:儿童补助、养老金、残疾津贴、失业救济、丧葬补助、丧失生活来源的救济、妇女福利。社会保障的原则:普遍性原则(又称全民保障原则)、保障基本生活原则、政府统一管理原则、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社会

7、保障的方式: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自愿保险 第11页/共31页(二)社会保障制度扩展及其多样化发展阶段 社会保障制度的扩展的四重含义:一是世界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急剧增加;二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三是社会保障项目构成趋于体系化、网络化;四是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值及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显著增加。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发展:制度类型不断增加。第12页/共31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1、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由解决劳资纠纷、缓和劳资矛盾转向构筑社会功能体系2、保障实施对象和覆盖范围,由面向特定阶层和行业劳动者、工薪收入者转向惠及全

8、体公民的国民保障3、社会保障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之上4、保障项目从零星分散的单项保障向全面体系化方向发展5、社会保障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分工体系 第13页/共31页五、当代世界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及其调整与改革(一)当今世界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制度类型制度类型代表国代表国基本特征基本特征费用来源费用来源责任归属责任归属福利型英国瑞典 全民保障;措施系统完善;津贴广泛而优厚,与个人收入及缴费不联系;收支标准统一;财政负担沉重国家一般性税收政府保险型德、美、日等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支付限期;保障基本生活;强调公平与效率兼顾个人、单位、政府三方强制储蓄型集中管理和运营基金新加坡强制劳资双方缴费并计入个人账户

9、;基金投入资本市场,保值增值雇主、雇员个人私营公司竞争运营基金智利雇员国家型前苏联、中国等保障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的工人及其家属;支付标准为全额工资;统一办理保险企业主、国家政府第14页/共31页(二)“福利”困境及其调整与改革资本主义经济“滞胀”及其福利困境:高福利造成财政困难,其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高福利依赖高税收,沉重的税收负担抑制人们投资和劳动愿意高福利加大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率高福利、高消费挤占了生产资金,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减慢,破坏经济的物质基础社会福利计划的扩大,需要组织一支从中央到地方的庞大队伍第15页/共31页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举措削减公共福利开支推迟退休年龄纠正社会福

10、利全民普遍性提高社会保险税(费),延长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期限推行公共福利事业“私有化”、“市场化”,加强私人部门的社会保险力量第16页/共31页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向何处去主要派别主要派别激进的社会改革派激进的社会改革派保守派保守派 基本趋势判断基本趋势判断代表主体代表主体西欧社会民主党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新保守主义在基本维持“福利国家”现有原则和格局的基础上,围绕着对平等与效率、国家与私人、统一与差别这三种关系或三组矛盾的处理,更多地采用自由市场经济的新保守主义的政策观点。追求的目标追求的目标高标准目标低标准的目标 基本认识基本认识社会保障的目的是消除贫困和不平等,实现较为公平的分配;“福利国家”

11、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初次分配的不平等社会保障计划的原则是,“个人自由、自主和自助原则”;社会保障计划的趋势:“私人化”、“市场化”和“非调节化”;基本主张基本主张扩大和充实公民权;社会保险税的征收要“更加公平和累进程度更高”;增加只给予穷人的补助保障税/费中增加雇主和雇员的分担份额,减少国家资助的份额;在社会保障管理上,减少国家的干预,加强私人机构的作用第17页/共31页六、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及其弊端保障以“身份”属性取代其“社会”属性,保障范围狭窄,就业与福利、保障的高度重合保障基金的运行机制紊乱,保障层次单一保障体系项目不全,没有失业保险第18页/共31页(二)

1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国情背景 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庞大的人口数量和人口老龄化影响第19页/共31页(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三个重大挑战 从长期看,要解决人口老龄化造成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从中期看,要减轻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巨大社会震动;从近期看,则要考虑如何根据宏观经济形势波动适时调整有关社会保障项目的收支水平,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第20页/共31页(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前期改革轨迹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性质性质探索期突破发展期时间时间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2年1992今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定位于服从企业改革的需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

13、、独立于企事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进程与改革进程与内容内容分项目和分地区进行的;以单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各相关项目上分别进行探索 深化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探索社会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社会保险属地化管理办法,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框架第21页/共31页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是实行退休费用的社会统筹二是养老保险基金实行部分积累的财务机制三是实行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四是逐步推行企业年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五是统一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六是实行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的属地化管理七是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

14、额发放 第22页/共31页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时间时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1994年1994年至今 改革进程改革进程与内容与内容在公费医疗单位实行定额包干、超定额部分按一定比例报销的改革举措,并在部分城市的企业进行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试点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镇全体劳动者,并逐步形成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医疗社会救助在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第23页/共31页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是建立失业保险制度二是逐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三是失业保险和促进就业的有机结合四是失业保险与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相衔接第24页/共31页

15、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 一是工伤保险由企业保险转变为社会保险二是生育保险进入了制度化轨道,生育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规范生育保险待遇第25页/共31页社会救助制度改革 面向不同的社会群体建立的多元化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取代“送温暖”式的临时性、随机性的救助方式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扩大最低生活保障线(贫困线)的制定采取“菜篮子法”第26页/共31页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 统一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规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的机制创新效应第27页/共31页(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的目标模式 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三大挑战:一是要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二是要完善新体制的设计三是要实现从旧体制到新体制的过渡第28页/共31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具有社会化、广覆盖、低水平、可持续和促发展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29页/共31页第1章 社会保障体系 本章主要内容社会保障的特征和理念基础社会保障制度结构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联系与区别社会保障的制度主体社会保障水平及其适度性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在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定位与功能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第30页/共31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1页/共3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