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模板初中数学(精选8篇)_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模板初中数学(精选8篇)_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模板.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模板初中数学(精选8篇)_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模板 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模板初中数学(精选8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模板”。 第1篇:云南教师资格面试初中数学教案 2023年云南教师资格面试中学数学教案 今天育萃教育给大家带来教师资格面试中学数学教案供各位考生参考。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既然已经出发,就一定能到达! 线段、射线、直线教案 (范例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会说出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2)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
2、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2)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二、教学难点 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并应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认识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表示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棉线、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观察电脑展示图,使学生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兴趣。如何来描述我们所看到的现象? 一段拉直的棉线可近似地看作线段 (二)知识导入,探索新知 师生画线段 演示投影片1: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_。 学生画射线 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
3、限延长就形成了_。 学生画直线 2.讨论小组交流: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射线、直线?(强调近似两个字,注意引导学生线段、射线、直线是从生活上抽象出来的) 线段、射线、直线,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相同之处?(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各自的特点) 问题1:图中有几条线段?哪几条? “要说清楚哪几条,必须先给线段起名字!”从而引出线段的记法。 点的记法: 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 线段的记法:用两个端点的字母来表示 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自己想办法表示射线,让学生充分讨论,并比较如何表示合理射线的记法:用端点及射线上一点来表示,注意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 直线的记法:用直线上两个点
4、来表示 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强调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来表示它们时的区别(我们知道他们是无限延长的,我们为了方便研究约定成俗的用上面的方法来表示它们。) 练习1:读句画图 (1)连BC、AD (2)画射线AD (3)画直线AB、CD相交于E (4)延长线段BC,反向延长线段DA相交与F (5)连结AC、BD相交于O 练习2:右图中,有哪几条线段、射线、直线 3.问题2 请过一点A画直线,可以画几条?过两点A、B呢?学生通过画图,得出结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问题3 如果你想将一硬纸条固定在硬纸板上,至少需要几根图钉?为什么?(学生通过操作,回答) (三)巩固练习,
5、探讨新知 小组讨论交流: 你还能举出一个能反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实例吗? 适当引导:栽树时只要确定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的树坑所在的直线。建筑工人在砌墙时,经常在两个墙角分别立一根标志杆,在两根标志杆之间拉一根绳,沿这根绳就可以砌出直的墙来。 (四)复习回顾,小结作业 学生回忆今天这节课学过的内容:进一步清晰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 强调线段、射线、直线表示方法的掌握。 5.作业:阅读“读一读” P121 习题4的1、2、3、4作为思考题 板书设计 直线、线段、射线的画法 教学反思 反思教材内容,理论以及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区分直线、射线、线段;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理解
6、的原因; 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直观、形象的帮助学生理解。 第2篇:云南教师资格面试初中数学教案 2023年云南教师资格面试中学数学教案 今天育萃教育给大家带来教师资格面试中学数学教案供各位考生参考。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既然已经出发,就一定能到达!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第一课时)(范例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并能画出,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2)学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画坐标系、描点、连线、看图等过程;(2)由点找坐标等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2)增强
7、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二、教学重点 能画出;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三、教学难点 能建立;求出点的坐标,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视频、音乐、教具(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要在平面内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 2.练习如图 你能确定各个景点的位置吗?“大成殿”在“中心广场”西、南各多少个格?“碑林” 在“中心广场”东、北各多少个格? (二)知识导入,探索新知 1.我们可以以“中心广场”为原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分别取向右和向上的方向为数轴的正方向,一个方格的边长看做一个单位长度,你能表示出“碑林”的位置吗?
8、“大成殿”的位置吗?(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2.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通常两条数轴成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上或向右为正方向,水平位置的数轴叫横轴,铅直位置的数轴叫纵轴,它们的公共原点叫直角坐标系的原点。)3.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其它三部分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怎样求平面内点的坐标?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过该点分别向横轴、纵轴作垂线,垂足在横轴、纵轴上对应的数分别叫该点的横坐标、纵坐标。 例1 写出多边形ABCDEF各顶点的坐标。 (三)巩固练习,探讨新知 (1)点A与B的纵坐标相同,线段AB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9、 (2)线段DB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3)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四)复习回顾,小结作业 (1)怎样画? (2)怎样求平面内点的坐标? (3)知道点的坐标怎样描出点? 六、板书设计 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七、教学反思 1.反思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方法的渗透,学习方法的认知; 2.反思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 3.注意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加强生动直观形象的直观教学 第3篇:初中数学教师资格面试勾股定理教案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面试勾股定理教案 课题:勾股定理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能够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
10、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大胆猜想,并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逻辑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出结论获得成就感,培养探索热情和钻研精神;同时体验数学的美感,从而了解数学,喜欢几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面积法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ppt,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课件放映图片欣赏:勾股定理数形图,1955年希腊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美丽的勾股树,202
11、3年国际数学大会会标等。通过图形欣赏,感受数学之美,感受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2、多媒体课件演示FLASH小动画片: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 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如何求第三边? 学习了今天的这节课后,同学们就会有办法解决了(二)学习新课 问题一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情形(通过多媒体给出图形),判断外围三个正方形面积有何关系?相传2500年前,毕达哥拉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有一次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里用砖铺成的地面中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
12、量关系。你能观察图中的地面,看看能发现什么? 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有这样的性质:两直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那么对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性质呢? 请大家画一个任意的直角三角形,量一量,算一算。 问题二是一般直角的情形,判断这时外围三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否也存在这种关系? 通过前面对两个问题的验证,可以得到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 通过这个观察和验算这个直角三角形外围的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吗?(三)巩固练习 1、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解决课程
13、开始时提出的情境问题。(四)小结 1、背景知识介绍 周髀算径中,西周的商高在公元一千多年前发现了“勾三股四弦五”这一规律;康熙数学专著勾股图解有五种求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积求勾股法是他的独创。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写方程了吗?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作业 练习18.1中的1、2、3题。板书设计: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 第4篇:初中数学教师资格面试勾股定理逆定理教案 课题: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一些典型题目的思考、练习,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勾股定理有关计算,深入对
14、勾股定理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一些题目的探讨,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定理的美。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应用。课前准备:圆规、直尺。教学过程:(一)、导入 1、创设情境 据说,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就已经知道,在一根绳子上连续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用钉子将第1个与第13个结钉在一起,拉紧绳子,再在第4个和第8个结处各钉上一个钉子,如图。这样围成的三角形中,最长边所对的角就是直角。知道为什么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相信同学们会感兴趣的。 2、动手操作 用圆规、直尺作ABC,使AB=5
15、cm,AC=4cm,BC=3cm,如图,量一量C,它是90吗? 例1: 根据下列三角形的三边 的值,判断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是,指出哪条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3、抛出问题 为什么用上面的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就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呢?它们的三边有怎样的关系?(二)、新授 1、小组合作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下面的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 通过讨论和证明可以得到如下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进一步检验 例2 已知:在ABC中,三条边长分别为。求证:ABC为直角三角形。 3、思考 能够成为直角三角形三
16、条边长度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思考:除 外,再写出3组勾股数.想想看,可以怎样找?(三)、巩固 1、在 中。已知a=5,b=12,求c;已知a=20,c=29,求b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四)、小结 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 课本练习题2、3 板书设计: 勾股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第5篇: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投影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投影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投影及其相关概念;投影的分类;正投影的含义及其性
17、质.2.内容解析 投影知识是学习视图的基础.学生对投影和视图的知识已有初步感性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通过对实例的观察比较,引入基本概念,归纳基本规律,不但使学生对投影的理解从感性上升为理性,达到更高的水平,更是为学生对后面学习三视图作铺垫、打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投影概念的定义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地,有如下三种角度:(1)直观的角度;(2)抽象化的角度;(3)集合的角度.教科书采用的是从第(1)种角度实行定义的方式,主要是考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本节课以物体在日光或灯光照射下在地面或墙壁上形成的影子为基础,抽象出投影、投影线、投影面等概念,根据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不同位置关系,将投影分为平行投影
18、和中心投影两类,再根据平行投影中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得出正投影的概念,进而研究这个节的核心内容正投影的性质.这个过程体现了研究几何内容的基本思路从一般定义出发,主要研究特殊情形下图形的性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正投影的概念和性质.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投影的相关概念,能根据投影线的方向辨认物体的投影.(2)了解中心投影、平行投影的区别.(3)了解正投影的含义,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结合具体实例说明投影、投影线、投影面等相关概念.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知道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是根据投影线间的不同位置关系实行分类的,能
19、结合具体实例解释说明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知道正投影是平行投影中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产生的一种特殊投影,能由此归纳出正投影的性质,并会根据性质准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教学要涉及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对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要增强与实际的联系,使用多媒体,展示丰富的实物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具体的实例,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这些空间位置关系,并把这种认知迁移到本节课对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中投影线不同位置关系的了解,并能根据正投影中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的特征准确归纳出正投影的性质.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归
20、纳正投影的性质,准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问题1物体在日光或灯光的照射下会形成影子,你发现影子能反映物体哪些方面的特征?影子的形成与哪些因素相关? 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实物及图片,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感受,概括物体形成影子除了物体本身外还需要照射光线、形成影子的地方,顺势给出投影、投影线、投影面的概念.【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使学生感知物体的影子能反映物体的位置、形状和大小,投影即是生活中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在某个面上得到的影子,照射光线就是投影线,形成影子的地方就是投影面,感知数学概念的形成来源于生活.问题2你能说明下面实例中
21、投影、投影线、投影面分别是什么吗? 师生活动:教师展示投影实例图片,请学生回答其中的投影、投影线、投影面.问题3你能举出生活影子的实例,并指出其中的投影、投影线、投影面吗?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说明投影的相关概念,把对投影的感性理解上升到理性理解,明确了解投影及其相关概念的意义,同时感知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投影知识的兴趣.2.分析光线特征,了解投影的分类 问题4分别利用探照灯和灯泡作为光源,在教室的墙面形成教学三角尺的影子,在上面的两个投影中,投影线间的位置关系有什么不同? 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归纳,给出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问题5你知道日晷和皮影
22、戏所形成的投影分别是那种投影吗? 问题6你能举出一些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实例吗? 师生活动:教师给学生展示日晷和皮影戏的图片,并解释其中的道理.学生举例说明,加深对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理解.【设计意图】根据投影线间位置关系知道光线照射物体分两种情况,了解投影分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两类;学生举例说明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辨析概念.通过介绍日晷和皮影戏,感受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同时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3.观察思考,了解正投影的含义 问题7观察下面三幅图中的投影线有什么区别?它们分别形成了什么投影? 师生活动:教师展示三幅图片,提出问题,学生观察思考,相互讨论,发表见解.【设
23、计意图】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几何图形,有助于分析问题的本质.经过对比,不但能更清楚的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还为引出正投影的概念作必要的铺垫.问题8后两幅图的投影都是什么投影?它们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区别? 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观察思考,相互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两幅图中的投影都是平行投影.图(2)中的投影线斜着照射投影面,图(3)中的投影线垂直照射投影面.给出正投影的概念:平行投影中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做正投影.并指出这种由特殊位置关系产生的投影既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也是实际制图中经常应用的.【设计意图】通过经历观察、分析、比较的过程
24、,抽象出正投影的概念,并从中再次体会研究几何问题的基本思路从一般定义出发,主要研究特殊情形下图形的性质.4.观察探究,归纳正投影的性质 问题9把一根直的细铁丝(记为线段AB)放在三个不同位置: 铁丝平行于投影面; 铁丝倾斜于投影面; 铁丝垂直于投影面.三种情形下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大小有何关系? 师生活动:教师实物演示或图片展示,提出问题,学生观察、猜想、测量,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 正投影是线段,线段长等于正投影长; 正投影是线段,线段长大于正投影长; 正投影是一个点.【设计意图】用细铁丝表示一条线段,使用正投影的概念,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它的正投影,简单、直观,易于发现归纳线段(一
25、维图形)正投影的规律,为研究平面图形(二维图形)正投影的规律打下基础.问题10把一块正方形纸板(记为正方形ABCD)放在三个不同位置: 纸板平行于投影面; 纸板倾斜于投影面; 纸板垂直于投影面.三种情形下纸板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大小有何关系? 师生活动:教师实物演示,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再相互交流,大胆猜想,勇于发表见解.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 (1)纸板的正投影与纸板的形状、大小一样; (2)纸板的正投影与纸板的形状、大小发生改变,不完全一样; (3)纸板的正投影成为一条线段.【设计意图】用正方形纸板表示正方形,使用正投影的概念,观察分析它的正投影.因为有了线段正投影的规律
26、做基础,学生类比归纳得出平面图形正投影的规律.问题8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有怎样的关系?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想,得出结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实行完善,师生共同归纳物体正投影的性质: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设计意图】学生有了线段、正方形正投影的规律作铺垫,大胆猜想,在教师引导下归纳出物体正投影的性质,同时学习过程渗透了从简单(一维图形的正投影)到复杂(二维图形的正投影),从具体(铁丝、纸板)到抽象(线段、平面几何图形),从特殊(正方形)到一般(平面图形)的理解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
27、的水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5.使用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练习:按照图中所示投影线的方向,画出矩形的正投影.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观察、思考,按要求完成画图,教师巡视、纠错、指导.【设计意图】通过利用正投影的性质画出平面图形的正投影,巩固所学的重点内容,提升学生灵活使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6.小结回顾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重点研究了什么问题? (2)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是根据什么实行分类的?平行投影与正投影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3)探究物体正投影的性质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
28、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形成概念体系,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正投影的含义及其性质.7.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92页习题29.1第1、2题.五、目标检测设计 1.平行投影中的投影线是().A.一条射线B.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 C.一组聚成一点的射线D.一组垂直于投影面的射线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投影线特征的了解情况.2.平行四边形在太阳光的投影下得到的几何图形一定是,当太阳光垂直照射地面且平行四边形平行于地面时,它的面积与它投影的面积的大小关系是.【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正投影含义及性质的理解情况. 第6篇:云南教师资格面试初中数学教案(7) 2023年云南教师资格面试中学数学教案
29、 今天育萃教育给大家带来教师资格面试中学数学教案供各位考生参考。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既然已经出发,就一定能到达!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案 (范例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2.过程目标与方法 (1)经历对两个变量之间相依关系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辨别唯物主义观点;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化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创作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
30、写出函数解析式 三、教学难点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在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时,可适当复习一下第11章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等相关知识,这样以旧带新,相互对比,能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 (2)注意引导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看形式,等号左边是函数y,等号右边是一个分式,自变量x在分母上,且x的指数是1,分子是不为0的常数k;看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由于x在分母上,故取x0的一切实数;看函数y的取值范围,因为k0,且x0,所以函数值y也不可能为0。讲解时可对照正比例函数ykx(k0),比较二者解析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
31、)(k0)还可以写成(k0)或xyk(k0)的形式。 (二)知识导入,探索新知 教材第46页的思考题是为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其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最后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教材第47页的例1是一道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题,此题的目的一是要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所蕴含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特别是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 补充例 1、例2都是常见的题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补充例3是一道综合题,此题是用待定系数法确
32、定由两个函数组合而成的新的函数关系式,有一定难度,但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回忆一下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它们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 2体育课上,老师测试了百米赛跑,那么,时间与平均速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例题分析 例1见教材P47 分析:因为y是x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先设,再把x2和y6代入上式求出常数k,即利用了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 例2(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2);(3)xy21(4);(5)(6);(7)yx4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关键看上面各式能否改写成(k为常数,k0)的形式,这里(1)、(7)是整式,
33、(4)的分母不是只单独含x,(6)改写后是,分子不是常数,只有(2)、(3)、(5)能写成定义的形式。 例3(补充)当m取什么值时,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分析:反比例函数(k0)的另一种表达式是(k0),后一种写法中x的次数是1,因此m的取值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m20且3m21,特别注意不要遗漏k0这一条件,也要防止出现3m21的错误。 解得m2 例4(补充)已知函数y,与x成正比例,与x成反比例,且当x1时,y4;当x2时,y5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当x2时,求函数y的值 分析:此题函数y是由和两个函数组成的,要用待定系数法来解答,先根据题意分别设出、与x的函数关系式,再代入数值
34、,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比例系数的值。这里要注意与x和与x的函数关系中的比例系数不一定相同,故不能都设为k,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略解:设x(0),(0),则,代入数值求得2,2,则,当x2时,y5 (四)、复习回顾,小结作业 1.苹果每千克x元,花10元钱可买y千克的苹果,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2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取值是 3矩形的面积为4,一条边的长为x,另一条边的长为y,则y与x的函数解析式为 4已知y与x成反比例,且当x2时,y3,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当x3时,y 5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课后练习 已知函数y,与x1成正比例,与x成反比例,且当x1时,y0;
35、当x4时,y9,求当x1时y的值 答案:y4 六、板书设计 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例1: 七、教学反思 1.反思内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的理解是解决反比例函数问题的基础和保证; 2.反思学生不理解反比例函数意义的原因; 3.加强练习。 第7篇:云南教师资格面试初中数学教案(8) 2023年云南教师资格面试中学数学教案 今天育萃教育给大家带来教师资格面试中学数学教案供各位考生参考。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既然已经出发,就一定能到达!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结合图象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2.过
36、程与方法目标 (1)体会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归纳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教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2)通过图像的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三、教学难点 正确画出图象,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尺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画反比例函数图象前,应先让学生回忆一下画函数图象的基本步骤,即:列表、描点、连线,其中列表取值很关键。反比例函数(k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x0,所以取值时应对称式地选取正数和负数各一半,并且互为相反数
37、,通常取的数值越多,画出的图象越精确。连线时要告诉学生用平滑的曲线连接,不能用折线连接。教学时,老师要带着学生一起画,注意引导,及时纠错。 在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时,可结合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和性质,来帮助学生观察、分析及归纳,通过对比,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这里要强调一下,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置和增减性是由反比例系数k的符号决定的;反之,双曲线的位置和函数性质也能推出k的符号,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材第48页的例2是让学生经历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过程,一方面能进一步熟悉作函数图象的方法,提高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认识,了解
38、函数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探究函数的性质作准备。 补充例1的目的一是复习巩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二是通过对反比例函数性质的简单应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及性质。 补充例2是一道典型题,是关于反比例函数图象与矩形面积的问题,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解析式(k0)中的几何意义。 (二)知识引入,探索新知 1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是什么?其性质有哪些?正比例函数ykx(k0)呢? 2画函数图象的方法是什么?其一般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什么? 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样呢? 例题分析 例2见教材P48,用描点法画图,注意强调: (1)列表取值时,x0,因为x0函数无意义
39、,为了使描出的点具有代表性,可以“0”为中心,向两边对称式取值,即正、负数各一半,且互为相反数,这样也便于求y值 (2)由于函数图象的特征还不清楚,所以要尽量多取一些数值,多描一些点,这样便于连线,使画出的图象更精确 (3)连线时要用平滑的曲线按照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切忌画成折线 (4)由于x0,k0,所以y0,函数图象永远不会与x轴、y轴相交,只是无限靠近两坐标轴 例1.(补充)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值,并指出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变化情况? 分析:此题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即(k0)自变量x的指数是1,二是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时
40、,k0,则m10,不要忽视这个条件 略解:是反比例函数 m231,且m10 又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m10 解得且m1 则 例2(补充)如图,过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上任意两点A、B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连接OA、OB,设AOC和BOD的面积分别是S1、S2,比较它们的大小,可得() (A)S1S2(B)S1S2(C)S1S2(D)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分析:从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上任一点P(x,y)向x轴、y轴作垂线段,与x轴、y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由此可得S1S2 ,故选B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已知反比例函数,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字母k的取值范围 (1)函数图象位于
41、第一、三象限 (2)在第二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函数yaxa与(a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过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上的一点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段,与x轴、y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是6,则函数解析式为() (四)复习回顾,小结作业 1若函数与的图象交于第一、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2反比例函数,当x2时,y ;当x2时;y的取值范围是 ;时;y的取值范围是。 3.已知反比例函数,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函数关系式。 六、板书设计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及运用 七、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有部分学生对反比例函
42、数理解不透; 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思维效率。 x2 当 第8篇: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数学教案怎么写 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数学教案怎么写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直角三角形相似定理的证明方法并会应用.2.继续渗透和培养学生对类比数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3.通过了解定理的证明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证明新命题的能力.4.通过学习,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二、教学设计类比学习,探讨发现三、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是直角三角形相似定理的应用.2.教学难点:是了解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的证题方法与思路.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常用画图工具、六、教学步骤复
43、习提问1.我们学习了几种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5种)2.叙述预备定理、判定定理1、2、3(也可用小纸条让学生默写).其中判定定理1、2、3的证明思路是什么?(作相似,证全等;作全等,证相似)3.什么是“勾股定理”?什么是比例的合比性质?【讲解新课】类比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HL”方法,让学生试推出: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这个定理有多种证法,它同样可以采用判定定理l、2、3那样的证明思路与方法,即“作相似、证全等”或“作全等、证相似”,教材上采用了代数证法,利用代数法证明几何命题的思想方法很重要,今后我们还会遇到.应让学生对此有所了解.定理证明过程中的“都是正数,其中都是正数”告诉学生一定不能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