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1 / 10【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匀变精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对点训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2018苏州模拟)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2、x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 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1 m/s2B该质点在 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 6 m/sC该质点第 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8 m/sD前 2 s 内的位移为 8 m解析:选 C 根据 xv0tat25tt2 得,质点的初速度v05 m/s,加速度 a2 m/s2,故 A 错误;质点在 1 s 末的速度v1v0at5 m/s21 m/s7 m/s,故 B 错误;质点在第 2 s内的位移 x2(524)m(511)m8 m,则第 2 s 内的平均速度 m/s8 m/s,故 C 正确;前 2 s 内的位移xv0t
3、at252 m4 m14 m,故 D 错误。2.(2018厦门模拟)如图所示,国产某品牌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 50 Hz 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 v10 m/s 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 ,加速度大小约为 5 m/s2,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则“全力自动刹车”系统设置的安全距离约为( )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
4、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2 / 10A50 m B20 mC10 m D1 m解析:选 C 由题意知,车速 v10 m/s,系统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5 m/s2,最后末速度减为 0,由推导公式 v22ax 可得:x m10 m,所以系统设置的安全距离约10 m,故 C 正确,A、B、D 错误。3.多选(2018昆山模拟)如图所示,从斜面上某一位置先后由静止释放四个小球,相邻两小球释放的时间间隔为 0.1 s,某时刻
5、拍下的照片记录了各小球的位置,测出 xAB5 cm,xBC10 cm,xCD15 cm。则( )A照片上小球 A 所处的位置,不是每个小球的释放点BC 点小球速度是 A、D 点小球速度之和的一半CB 点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1.5 m/sD所有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5 m/s2解析:选 AD 根据 xaT2 得小球的加速度为:a m/s25 m/s2,B 点的速度等于 AC 段的平均速度,则有:vB m/s0.75 m/s,A 点小球的速度为:vAvBaT0.75 m/s50.1 m/s0.25 m/s0,可知小球不是从 A 点释放,故 A、D 正确,C 错误。C 点是 BD 段的中间时刻,根据平均
6、速度的推论知,C 点小球的速度等于 B、D 点两球速度之和的一半,故 B 错误。4多选如图所示,直线 MN 表示一条平直公路,汽车以初速度 v02 m/s、加速度 a2 m/s2 由 A 向 C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到达 C 点前 1 s 内,所通过的距离 BC 为 L,其中 ACL,下列判断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
7、。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3 / 10正确的是( )A平直公路 AC 长为 21 mB平直公路 BC 长为 7 mC汽车由 A 向 C 运动的时间为 4 sD汽车到达 C 点的速度大小是 8 m/s解析:选 BD 设汽车从 A 到 C 的时间为 t,则从 A 到 B 的时间为 t1,根据位移公式有Lv0tat22t2t2LLv0(t1)a(t1)22(t1)2(t1)2解得 t3 s平直公路 AC 的长度为:L23 m232 m15 m平直公路 BC 的长度为 xBCL15 m7 m汽车到达 C 点的速度 vCv0at2 m/s23 m/s8 m/s,故
8、B、D 正确,A、C 错误。对点训练: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方法5(2018厦门模拟)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 1 s 内和第 2 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 9 m和 7 m。则刹车后 6 s 内的位移是( )A20 m B24 mC25 m D75 m解析:选 C 由 x9 m7 m2 m 可知,汽车在第 3 s、第4 s、第 5 s 内的位移分别为 5 m、3 m、1 m,汽车在第 5 s 末的速度为零,故刹车后 6 s 内的位移等于前 5 s 内的位移,大小为 9 m7 m5 m3 m1 m25 m,故 C 正确。6一物体以初速度 v0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9、,第 1 s 内通过的位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4 / 10移为 x13 m,第 2 s 内通过的位移为 x22 m,又经过位移 x3 物体的速度减小为 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初速度 v0 的大小为 2.5 m/sB加速度 a 的大小为 1 m/
10、s2C位移 x3 的大小为 1.125 mD位移 x3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0.75 m/s解析:选 A 由 xaT2 可得加速度大小 a1 m/s2;第 1 s末的速度 v12.5 m/s;物体的速度由 2.5 m/s 减速到 0 所需时间 t2.5 s,则经过位移 x3 的时间 t为 1.5 s,且x3at21.125 m;位移 x3 内的平均速度0.75 m/s。故选A。7多选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光滑斜面底端 a 点上滑,最高可滑至 b 点,后又滑回至 a 点,c 是 ab 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从 a 上滑至 b 所用时间为 t,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物块从 c 运动到 b 所
11、用的时间等于从 b 运动到 c 所用的时间B物块上滑过程的加速度与下滑过程的加速度等大反向C物块下滑时从 b 运动至 c 所用时间为 tD物块上滑通过 c 点时的速度大小等于整个上滑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解析:选 AC 由于斜面光滑,物块沿斜面向上与向下运动的加速度相同,agsin ,故物块从 c 运动到 b 所用的时间等于从 b运动到 c 所用的时间,选项 A 正确,B 错误;物块由 b 到 a 的过程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可知,解得 tbct,选项 C正确;由于 c 是位移的中点,物块上滑过程中通过 c 点的速度不等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
12、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5 / 10于整个上滑过程的平均速度,选项 D 错误。8多选(2018晋中模拟)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 1 秒,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 1 次、第 2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2 m,在第 3 次、第 4 次闪光时间间隔内移动
13、了 8 m,由此可求( )A第 1 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从第 2 次闪光到第 3 次闪光的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解析:选 ABC 由题意可知:x12 m,x38 m,T1 s根据 xmxn(mn)aT2 得:a m/s23 m/s2,故 B 正确;设第一次曝光时的速度为 v,x1vTaT2,解得 v0.5 m/s,故 A 正确;根据 x2x1aT2 得:x2aT2x15 m,故 C 正确;由于不知道第一次曝光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故无法知道初速度,故 D 错误。对点训练:自由落体运动9.多选很多同学都做过测量“反应时间”的实验。如图所示,甲同学手握直尺,某时刻甲
14、同学放开直尺,从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松开直尺,到他抓住直尺所用的时间就叫“反应时间” 。直尺长 20 cm,处于竖直状态;乙同学的手放在直尺 0 刻度线位置。甲、乙两位同学做了两次测量“反应时间”的实验,第一次乙同学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 11.25 cm,第二次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 5 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
15、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6 / 10cm。直尺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状态。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同学第一次的“反应时间”为 1.25 sB乙同学第二次的“反应时间”为 0.1 sC乙同学第一次抓住直尺之前的瞬间,直尺的速度约为 1.5 m/sD若将尺子上原来的长度值改为对应的“反应时间”值,则测量量程为 0.2 s解析:选 BCD 设直尺下降的高度为 h,根据 hgt2 得,t1 s0.15 s,故 A 错误;t2 s0.1 s,故 B 正确;2 0.112 5 10乙同学第一次抓住直尺之前的瞬间,直尺的速度约为 v
16、gt11.5 m/s,故 C 正确;根据 hgt2 得,t s0.2 s,故 D 正确。10.(2018江苏宿迁七校联考)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假设某次实验伽利略是这样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 A、B、C,让小球分别由 A、B、C 滚下,如图所示。A、B、C 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 s1、s2、s3,小球由 A、B、C 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 t1、t2、t3,小球由 A、B、C 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 v1、v2、v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是
1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v1v2v3 B.v3 t3Cs1s2s2s3 D.s3 t32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7 / 10解析:选 D 球在斜面上三次运动的位移不同,末速度一定不同,A 错误。由 vat 可得,a,三次下落中的加速度相同,故关系式正确
18、,但不是当时伽利略用来证明时所用的结论,B 错误。由题图及运动学规律可知,s1s2s2s3,C 错误。由运动学公式可知 sat2,故 a,三次运动中位移与时间平方的比值一定为定值,伽利略正是用这一规律说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D 正确。考点综合训练11(2018镇江模拟)一质点在 t0 时刻从坐标原点出发,沿x 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 a1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t1 s 时到达 x5 m 的位置,速度大小为 v1,此时加速度立即反向,加速度大小变为 a2,t3 s 时质点恰好回到原点,速度大小为v2,则( )Aa23a1Bv23v1C质点向 x 轴正方向运动的时间为
19、 2 sD质点向 x 轴正方向运动最远到 x9 m 的位置解析:选 D 设第一段时间为 t1,第二段时间为 t2,1 s 末的速度为 v1,最后的速度为 v2,t11 s,t22 s,则:xa1t12代入数据得:a110 m/s2v1a1t1,v2a2t2a1t1由题意:xt1t2联立得:a212.5 m/s2,v110 m/s,v215 m/s即:a2a1,v2v1,故 A、B 错误;质点向 x 轴正方向减速的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
20、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8 / 10时间为:t3 s0.8 s,所以质点向 x 轴正方向运动的时间为:tt1t31 s0.8 s1.8 s,故 C 错误;质点向 x 轴正方向运动最远的位置:xm(t1t3)(10.8)m9 m,故 D 正确。12(2018镇江一模)建筑工人安装脚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时,一名建筑工人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 5 m 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由静止脱手,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 m/s2,不计楼层面的厚度)试问:
21、(1)假设杆的下端离地面 45 m,那么铁杆碰到地面时的速度大约是多少?(2)若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楼层面的时间为 0.2 s,试求铁杆下落时其下端距离该楼层面的高度是多少?解析:(1)由 v22gh 得铁杆碰到地面时的速度:v m/s30 m/s。(2)设下端距该楼层高度为 H,根据位移公式,有:Hgt2HLg(tt)2联立解得:H28.8 m。答案:(1)30 m/s (2)28.8 m13(2018常州调研)在一次低空跳伞训练中,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 H224 m 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 a12.5 m/s2 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
22、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 v5 m/s,取 g10 m/s2,求:(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解析:(1)设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 h,此时速度为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9 / 1
23、0v0则有:v2v022ah,又 v022g(Hh)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v050 m/sh99 m。(2)设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 t,则有:v0gt1,t15 s,t23.6 s,故所求时间为:tt1t2(53.6) s8.6 s。答案:(1)99 m (2)8.6 s14.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分析交通违法事例,将警示我们遵守交通法规,珍惜生命。如图所示为某型号货车紧急制动时(假设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 v2x 图像(v 为货车的速度,x 为制动距离),其中图线 1 为满载时符合安全要求的制动图像,图线 2 为严重超载时的制动图像。某路段限速 72 km/h,是根据该型
24、号货车满载时安全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确定的,现有一辆该型号的货车严重超载并以 54 km/h 的速度行驶。通过计算求解:(1)驾驶员紧急制动时,该型号严重超载的货车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2)若驾驶员从发现险情到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反应时间为 1 s,则该型号货车满载时以 72 km/h 速度正常行驶的跟车距离至少应为多远。解析:(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 v2v022ax,有v22axv02,图线斜率的一半表示加速度;题目看错的原因:1、最多的是因为看到题目非常熟悉,想都不想就做,导致错误;2、精神恍惚看错(不认真,这种情况极少,通常考试时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解释:很多同学看到题目感觉
25、很熟悉很简单,想都不想就开始算,结果一不小心方向就错了,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忽略了题目条件表述和你以前熟悉的题型上细微的差别,导致做错。这是过于想当然造成的,中了命题人的陷阱。这属于“兴奋”型马虎。10 / 10根据题中图像得到:满载时,加速度为 5 m/s2,严重超载时加速度为 2.5 m/s2;设该型号货车满载时以 72 km/h(20 m/s)的速度减速,制动距离 x1 m40 m,制动时间为 t1 s4 s;设该型号货车严重超载时以 54 km/h(15 m/s)的速度减速,制动距离 x2 m45 mx1,制动时间为 t2 s6 st1;所以驾驶员紧急制动时,该型号严重超载的货车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均不符合安全要求。(2)货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x3vt3201 m20 m,跟车距离最小值 xx340 m20 m60 m。答案: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