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练习3:中学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练习3:中学教育.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 版权所有第三章第三章中学教育中学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凯洛夫2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A注意力B观察力C思维力D想象力3在教学过程中关于学生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C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D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4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5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的教育家是()A杜威B赫尔巴特C凯洛
2、夫D夸美纽斯6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A领会知识B引起学习动机C巩固知识D检查知识7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主要是指()A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是通过活动完成学习的B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主要决定于对他的兴趣培养C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是间接经验的传递D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8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A孔子B昆体良C杜威D夸美纽斯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 版权所有A备课B上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10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课可以分为新授课、()、技能课和检查课。A演示课B巩固课C实验课D讲授课11教学中贯彻理论联
3、系实际的原则,要防止和克服()A单纯书本,排斥时间;强调个人经验,否定理论知识的作用B儿童中心论C空洞说教,单纯知识传授D单纯书本,排斥实践1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13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14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15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A杜威B华虚朋C克伯屈D狄尔泰二、辨析
4、题1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2教学过程就是认识过程。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三、简答题1简述教学过程的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的规律。2论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方法。四、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 版权所有北京钢铁学院附中崔丽老有机合成复习一课的教学思路: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药物,它的结构适中,不太难,但也不是太简单,学生努力能够实现,且有一定的趣味性。本节课教学设计如下: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问题:同学们,你吃过柳树叶吗?通过两份资料的对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求知欲望。通过问题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恰当的示例促动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以迫切的心情渴望新
5、知识的学习。环节二:身份假设、合成探究从柳树皮叶到药片,含有某种相同的成分,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化学家早在1800年就成功分离提取出该物质即水杨酸。如果你们是化学家,能否根据信息用基础化工原料苯酚,合成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环节三:科学分析、形成方法投影展示常用阿司匹林药物,吸引学生对新环节的关注,进入了结构分析、解读环节。环节四:构建思路、逆向合成在缓释阿司匹林的分解产物中,我们已经讨论合成了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下面我们继续探讨另两种中间体的合成路径,乙二醇和甲基丙烯酸。学生设计合成路线,交流。环节五:小结整合、学有所获请一位同学起来梳理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学生回顾时,老师配合补充完善板书,展示
6、由基础原料合成缓释长效阿司匹林的反应流程图,使学生感到这一节课学有所获,建立学习的信心,通过学生带动全班进行知识梳理,方法总结,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整个教学过程以阿司匹林为主线,使学生感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能够改善、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学化学有用。而且学习目标经过努力能够达到,这节课学习有收获,建立起学习的信心。问题:1本节课任课教师主要体现的是哪一条教学规律?2结合设计环节具体解读所体现的教学规律。答案及精析答案及精析一、单项选择题1【精析】C。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2【精析】C。智力一般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思维力是核心。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
7、版权所有3【精析】C。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不是间接经验。4【精析】D。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5【精析】C。20世纪40年代,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6【精析】A。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7【精析】C。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主要是指学生认识是间接经验的传递。8【精析】A。孔子提出“学、思、行”统一的教学思想。9【精析】B。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10【精析】B。按教学任务来分: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11【精析】
8、A。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防止和克服单纯书本,排斥实践,强调个人经验,否定理论知识的作用。12【精析】C。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事半功倍。13【精析】B。“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意思是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这告诫教师要注重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14【精析】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学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作用。15【精析】C。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在1918年发表的设计教学法一书中,详细地论述了设计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步骤,因而成为此教学法的
9、代表人物。二、辨析题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赫尔巴特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在这里,赫尔巴特所要说明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即教育(道德教育)是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用他的话说就是“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所以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那么,如何通过教学进行道德教育呢?赫尔巴特指出,这首先要就教学的目的与整个教育的目的保持一致。他认为,教学工作的最高目的在于德行。但他又认为,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目的,教学还必须为自己设立一个近期的、较为直接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多方面的兴趣”。所谓兴趣,是指智力活动的特性,在赫
10、尔巴特看来,多方面的兴趣具有一种道德的力量。2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间接性;引导性;简洁性。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主要是按一定的认识任务和内容,依据认识论的规律和学生认识特点而组织、进行的逐步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活动过程,它本身不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3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这一理论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1)针
11、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三、简答题1【答案要点】(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 版权所有(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2【答案要点】班级授课制是在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的,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1)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由于它按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编
12、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班级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课程表同时对全班进行集体授课,因而能使大量的学生同时在较短时间内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同个别教学相比,班级授课制扩大了教学规模,加快了教学速度,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规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学,保证全班学生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同班学生学习内容相同,程度相近,便于相互切磋讨论,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积极的集体舆论,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思想
13、品德。(2)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针对班级授课制的缺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组法,主要是内部分组的方法来弥补其不足。四、材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2)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二者的辩证关系,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去学,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指导作用。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14、。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能动性表现在;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受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的独立性、创造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主导下逐步确立的。学生这个主体从依赖性向独立性发展,正是教师主导的结果。承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对教学工作全面负责的人,他代表社会并依据教育规律与人的发展规律来具体设计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组织实施教学过程,评估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
15、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等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共享教学经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交流思想、情感,实现培养目标。在师生交往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教师要善于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和谐情境,鼓励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 版权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要善于体验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产生积极体验的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要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