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实施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实施方案一、推动绿色物流发展1、深入推进物流领域节能减排加强货运车辆适用的充电桩、加氢站及内河船舶适用的岸电设施、 液化天然气(LNG)加注站等配套布局建设,加快新能源、符合国六排 放标准等货运车辆在现代物流特别是城市配送领域应用,促进新能源 叉车在仓储领域应用。继续加大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力度,持续推进运 输结构调整,提高铁路、水路运输比重。推动物流企业强化绿色节能 和低碳管理,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积极开展节能诊断。加强绿色 物流新技术和设备研发应用,推广使用循环包装,减少过度包装和二 次包装,促进包装减量化、再利用。加快标准化物流周转箱推广应用, 推动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建设。2
2、、加快健全逆向物流服务体系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逆向物流发展模式,鼓励相关装备设施建设 和技术应用,推进标准制定、检测认证等基础工作,培育专业化逆向 物流服务企业。支持国家物流枢纽率先开展逆向物流体系建设,针对 产品包装、物流器具、汽车以及电商退换货等,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 逆向物流服务平台和网络,创新服务模式和场景,促进产品回收和资 源循环利用。运作,提高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推动完善货物运输、物流园区与冷 链、大件、药品和医疗器械、危化品等物流标准规范。推进危险货物 在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环节标准衔接。加快制定智慧物流、供应 链服务、电商快递、即时配送、城乡物流配送等新兴领域标准。推进 面向数字
3、化与智慧化需求的物流装备设施标准制修订。积极参与国际 物流标准制修订。(五)打造创新实用的科技与人才体系1、强化物流科技创新支撑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物流重大基 础研究和示范应用,推动设立一批物流技术创新平台。建立以企业为 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产学 研结合的物流科创中心,开展创新技术集中攻关、先进模式示范推广, 建立成果转化工作机制。鼓励物流领域研究开发、创业孵化、技术转 移、检验检测认证、科技咨询等创新服务机构发展,提升专业化服务 能力。2、建设物流专业人才队伍发挥物流企业用人主体作用,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完善人才培养、 使用、评价和
4、激励机制。加强高等院校物流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专业 设置的针对性,培育复合型高端物流人才。加快物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支持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开设物流相关专业。加强校企 合作,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产教融合型 企业,支持企业按规定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开展大规模多层次 职业技能培训,促进现代物流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指导推动物流 领域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积极开展 物流领域相关职业技能竞赛。实现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衔接,进一步 推动物流领域1+X证书制度和学分银行建设。对接国际专业认证体系, 提高国际化物流人才培养水平,加大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力度
5、。实施新 一轮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进物流领域 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审,逐步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参考资料: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二、指导思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 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推动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进现代物流提质、增效、降本,为建设现 代产业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三、发展基础物流规模效益持续提高,十三五期间,社会物流总额保持稳定增 长,2020年超过300万亿元,年均增速达5.
6、6%o公路、铁路、内河、 民航、管道运营里程以及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快递业务量均居世界 前列,规模以上物流园区达到2000个左右。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稳步下 降,202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降至14. 7%,较 2015年下降1. 3个百分点。物流资源整合提质增速,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示范物流园区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物流要素与服务资 源整合步伐加快,市场集中度提升,中国物流企业50强2020年业务 收入较2015年增长超过30队 航运企业加快重组,船队规模位居世界 前列。民航货运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进,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物流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物流
7、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中 西部地区物流规模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运输结构加快调整,铁路 货运量占比稳步提升,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速超过20%。仓储结构逐 步优化,高端标准仓库、智能立体仓库快速发展。快递物流、冷链物 流、农村物流、即时配送等发展步伐加快,有力支撑和引领消费结构 升级。科技赋能促进创新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 等新技术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网络货运、数字仓库、无接触配送等 互联网+高效物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自动分拣系统、无人仓、无 人码头、无人配送车、物流机器人、智能快件箱等技术装备加快应用, 高铁快运动车组、大型货运无人机、无人驾驶卡车等起步发展,快递
8、电子运单、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得到普及。国际物流网络不断延展,我国国际航运、航空物流基本通达全球 主要贸易合作伙伴。截至2020年底,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0多个国家 的90多个城市,累计开行超过3万列,在深化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 家经贸合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推进复工复产中发挥了国际物流大 动脉作用。企业海外仓、落地配加快布局,境外物流网络服务能力稳 步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措施 出台实施,特别是物流降本增效政策持续发力,放管服改革与减税降 费等取得实效。物流市场监测、监管水平明显提升。物流标准、统计、 教育、培训等支撑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物流诚信体系建设加快推
9、进, 行业治理能力稳步提升。四、精准聚焦现代物流发展重点方向(一)加快物流枢纽资源整合建设深入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补齐内陆地区枢纽设施结构和功能 短板,加强业务协同、政策协调、运行协作,加快推动枢纽互联成网。 加强国家物流枢纽铁路专用线、联运转运设施建设,有效衔接多种运 输方式,强化多式联运组织能力,实现枢纽间干线运输密切对接。依 托国家物流枢纽整合区域物流设施资源,引导应急储备、分拨配送等 功能设施集中集约布局,支持各类物流中心、配送设施、专业市场等 与国家物流枢纽功能对接、联动发展,促进物流要素规模集聚和集成 运作。(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程优化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实现东中西部物流枢纽基本
10、均衡分布。 发挥国家物流枢纽联盟组织协调作用,建立物流标准衔接、行业动态 监测等机制,探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合作模式,形成稳定完善的国家物流枢纽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数字 化、智慧化、绿色化改造。(三)构建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依托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和主要城市群、沿海沿边口岸城市等, 促进国家物流枢纽协同建设和高效联动,构建国内国际紧密衔接、物 流要素高效集聚、运作服务规模化的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 四横五纵国内物流大通道建设,要畅通串接东中西部的沿黄、陆桥、 长江、广昆等物流通道和联接南北方的京沪、京哈一京港澳(台)、 二连浩特至北部湾、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藏等物
11、流通道,提升相关 城市群、陆上口岸城市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和规模化运行效率。加快两 沿十廊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等,强化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多元化国际物流通道辐射能力。(四)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围绕做优服务链条、做强服务功能、做好供应链协同,完善集约 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升级,推动产业迈向全 球价值链中高端。加快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包装、装卸等 领域数字化改造、智慧化升级和服务创新,补齐农村物流、冷链物流、 应急物流、航空物流等专业物流短板,增强专业物流服务能力,推动 现代物流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五)延伸物流服务价值链条把握物流需
12、求多元化趋势,加强现代物流科技赋能和创新驱动,推进现代物流服务领域拓展和业态模式创新。发挥现代物流串接生产 消费作用,与先进制造、现代商贸、现代农业融合共创产业链增值新 空间。提高物流网络对经济要素高效流动的支持能力,引导产业集群 发展和经济合理布局,推动跨区域资源整合、产业链联动和价值协同 创造,发展枢纽经济、通道经济新形态,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六)强化现代物流对社会民生的服务保障围绕更好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要,适应扩大内需、消费升级趋势, 优化完善商贸、快递物流网络。完善城市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物流设 施网络,健全分级配送体系,实现干线、支线物流和末端配送有机衔 接、一体化运作,加强重点生
13、活物资保障能力。补齐农村物流设施和 服务短板,推动快递服务基本实现直投到建制村,支撑扩大优质消费 品供给。加快建立覆盖冷链物流全链条的动态监测和追溯体系,保障 食品药品消费安全。鼓励发展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保障就业人员权益,促进灵活就业健康发展。(七)提升现代物流安全应急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安全和信息安全保护, 提升战略物资、应急物流、国际供应链等保障水平,增强经济社会发展韧性。健全大宗商品物流体系。加快构建全球供应链物流服务网络, 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充分发挥社会物流作用,推动建立以企业为 主体的应急物流队伍。五、强化现代物流发展支撑体系(一)培育充满
14、活力的物流市场主体1、提升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盟合作等方式进行资源优化整合,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提升一体化供应链综合服 务能力。引导中小微物流企业发掘细分市场需求,做精做专、创新服 务,增强专业化市场竞争力,提高规范化运作水平。2、规范物流市场运行秩序统筹推进物流领域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和金融监管, 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加大物流 领域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 有序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有效引导过剩物流能力退出, 扩大优质物流服务供给。引导公路运输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15、,提 升公路货物运输组织效率。(二)现代物流企业竞争力培育工程支持具备条件的物流企业加强软硬件建设,壮大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领军企业,参与和主导全球物流体系建设和 供应链布局。支持和鼓励中小微物流企业专业化、精益化、品质化发 展,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现代物流企业。(三)强化基础标准和制度支撑1、健全物流统计监测体系研究建立物流统计分类标准,加强社会物流统计和重点物流企业 统计监测,开展企业物流成本统计调查试点。研究制定反映现代物流 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高质量发展的监测指标体系,科学系统反映现代 物流发展质量效率,为宏观调控和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2、健全现代物流标准体系强化
16、物流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指导作用,鼓励高起点制 定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推动国际国内物流标准接轨,加大已发布物 流标准宣传贯彻力度。推动基础通用和产业共性的物流技术标准优化 升级,以标准提升促进物流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物流标准实施评价体 系,培育物流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发挥示范带动作用。3、加强现代物流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物流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和国家企业 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向社会公开。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信用信 息共享机制,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企业分类监管制度,完善物流行业 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依法依规建 立物流企业诚信记录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制
17、度,提高违法失信成本。4、加强物流安全体系建设完善物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监督管理和日常安全 抽查,推动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物流企业承运物品、 客户身份等信息登记规范化水平,加强运输物品信息共享和安全查验 部门联动,实现物流活动全程跟踪,确保货物来源可追溯、责任能倒 查。提高运输车辆安全性能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规范车辆运输装载, 提升运输安全水平。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提升物流相关信息 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四)物流标准化推进工程研究制定现代物流标准化发展规划,完善现代物流标准体系。加 强多式联运、应急物流、逆向物流、绿色物流等短板领域标准研究与 制订。制修订一批行业急需的物流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码、物流单证、 智慧物流标签标准,以及企业间物流信息采集、信息交互标准和物流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应用开发、通用接口、数据传输等标准。完善包装、 托盘、周转箱等标准,加强以标准托盘为基础的单元化物流系统系列 标准制修订,加快运输工具、载运装备、设施体系等标准对接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