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精品)(精品).ppt

上传人:hyn****60 文档编号:72431364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精品)(精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精品)(精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精品)(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精品)(精品).ppt(6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第2 2课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学派学派道家道家儒家儒家代表人物代表人物老子老子孔子孔子墨家墨家墨翟墨翟儒家儒家孟轲孟轲荀况荀况道家道家庄周庄周法家法家李悝李悝商鞅商鞅韩非韩非名家名家惠施惠施公孙龙公孙龙阴阳家阴阳家邹衍邹衍纵横家纵横家张仪张仪苏秦苏秦兵家兵家孙膑孙膑吴起吴起农家农家许行许行杂家杂家吕不韦吕不韦九九流流十十家家百百家家争争鸣鸣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 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战国时期为什么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形成百家争鸣会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呢?的局面呢?“

2、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原因v经济根源:生产力发展,出现新的经济因素。(根本原因)v政治状况:分封制宗法制走向瓦解,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v阶级基础:士人阶层崛起,对当时的社会 变革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了不同的派别。v社会环境:私学兴起;各诸侯国君主为了称霸竞相招揽人才。尚未建立大一统,学术环境相对自由宽松。一、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一、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1、孟子学说、孟子学说孟子、荀子孟子、荀子孟子与儒家孟子与儒家 孟子,名轲,战国时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家学派的重要奠基

3、人,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孟子孟子一书中。一书中。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深耕易耨nu。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王请勿疑。孟子孟

4、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君之视臣如手足,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曰:孟子曰:“民为贵,社民为贵,社稷次之,君稷次之,君为轻。为轻。年代:年代:国籍:国籍:地位:地位:著作:著作:孟子生平孟子生平战国战国邹国邹国儒家学派重要儒家学派重要奠基奠基人人,被尊称为,被尊称为“亚圣亚圣”孟子孟子孟孟子子的的思思想想学学说说政治观:政治观:人性观:人性观:人格观:人格观:“仁政仁政”学学说说孟子政治思想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的核心主要内容:以仁对民、主要内容:

5、以仁对民、以德服人、以德服人、争取民心、争取民心、民贵君轻民贵君轻“性善论性善论性善论性善论”-人性本人性本人性本人性本善善善善养浩然之气养浩然之气养浩然之气养浩然之气 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孟子的影响的影响孟子孟子为四书之一,被尊称为为四书之一,被尊称为“亚圣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地位仅次于孔子一、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一、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荀子孟子、荀子1、孟子学说、孟子学说2、荀子学

6、说、荀子学说荀子:名况,战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国末期赵国人,战国时期百家思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影响。荀子年代:年代:国籍:国籍:地位:地位:著作:著作:荀子生平荀子生平战国战国赵国赵国儒家学派重要代表儒家学派重要代表荀子荀子荀荀子子的的思思想想学学说说自然观:自然观:人性观:人性观:政治观:政治观:“性恶论性恶论性恶论性恶论”-人性本恶人性本恶人性本恶人性本恶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荀子荀子的影响的影响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7、对中国哲学哲学具有深具有深远影响远影响“天行有常天行有常天行有常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朴素的唯物论朴素的唯物论“目好色、耳好觉、口好味目好色、耳好觉、口好味、心好、心好利利”材料一:材料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蓬生麻中,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材料二:材料二:“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异同同 思想家思想家思想思想比较比较孔子孔子孟子孟子荀子荀子同同仁的思想仁的

8、思想爱人爱人仁政仁政礼教为主礼教为主异异政治思想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民贵君轻礼法并施礼法并施人性论人性论性相近性相近性善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恶论二、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二、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1、墨子学说、墨子学说墨子墨子关于墨的说法:关于墨的说法:其一:受过墨刑的人,即面额刺字纹,抹以黑,其一:受过墨刑的人,即面额刺字纹,抹以黑,罚为工匠。罚为工匠。其二:是平民的通称,因平民称其二:是平民的通称,因平民称“黥首黥首”,平民,平民无无冠,头是黑色。冠,头是黑色。墨家代表农与工肆之人墨家代表农与工肆之人(小生产者)(小生产者)墨子与墨家墨子与墨家国相攻国相攻家相篡家相篡人相贼人相贼墨

9、子墨子强执弱强执弱富侮贫富侮贫贵傲贱贵傲贱诈欺愚诈欺愚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有力者疾以助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的墨子的“兼爱兼爱”,即能够毫无即能够毫无区别地爱一切人,是区别地爱一切人,是无等差无等差的的爱。爱。墨子墨子墨子墨子孔子之孔子之“仁仁”:以血缘为基础,:以血缘为基础,是是有等级有等级的爱。的爱。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各自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各自代表的利益不同。代表的利益不同。v墨子墨子“兼爱兼爱”的思想和儒家的的思想和儒家的“仁仁”

10、是否一是否一样呢?样呢?“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孔子材料:(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材料:(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不可胜数。材料:材料:尚贤者,政之本也。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天下之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与天子。百姓,皆上同与天子。这两则材料体现了墨家什么观点?这两则材料体现了墨家什么观点?非攻,重视百姓利益非攻,重视百姓利益年代:年代:国籍:国籍:地位:地位:著作:著作:墨子墨子生平生平战国战国鲁国鲁国墨家的创始人,第墨家的创始人,第墨家的创始人,第墨家的创始人,

11、第一个巨子一个巨子一个巨子一个巨子墨子墨子墨墨子子的的思思想想学学说说“兼爱兼爱”或或“仁仁”尚力尚力反对反对反对反对不义不义不义不义的兼并战争的兼并战争的兼并战争的兼并战争墨子墨子的影响的影响代表下层劳动者,尤其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代表下层劳动者,尤其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的显学,战国后不再受重视一度成为战国的显学,战国后不再受重视非攻:非攻: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平等、厌恶战争,希望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平等、厌恶战争,希望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平等、厌恶战争,希望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平等、厌恶战争,希望有安定生产生活环境。有安定生产生活环境。有安定生产生活环境。有安定生产生活环境。反映了劳

12、动人民主张自食其力、反对不劳而获反映了劳动人民主张自食其力、反对不劳而获反映了劳动人民主张自食其力、反对不劳而获反映了劳动人民主张自食其力、反对不劳而获节用、节葬节用、节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反映了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要求。反映了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要求。反映了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要求。反映了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要求。三、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三、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1、庄子学说、庄子学说庄子庄子庄子,战国时期庄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主要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他继承并代表,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体系,庄子的想体系,庄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思想主要体现在庄子庄子一书中。一书中

13、。庄子庄子庄子与道家庄子与道家朝朝三三暮暮四四有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他对猴子说:每天早晨给你们三个橡子,晚上给你们四个橡子,怎么样?猴子听了,都怒气冲冲。老人改口说:那么早晨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怎么样?猴子听了,都很高兴。这则故事体现了庄子什么思想主张?这则故事体现了庄子什么思想主张?“齐物齐物”观点观点庄子和道家庄子和道家v宇宙观:宇宙观:“齐物齐物”v人生观:人生观:“逍遥逍遥”v自然观:天与人自然观:天与人“不相不相胜胜”顺应自然顺应自然三、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三、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1、韩非学说、韩非学说韩非子韩非子韩非和法家韩非,战国末期的一位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成为秦治

14、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他的著作经后人整理成韩非子。韩非法法不阿贵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赏善不遗匹夫。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四方来效。韩非子扬权术者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韩非子定法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柄者,杀,杀生之制也;生之制也;势者势者,胜众之资也。,胜众之资也。韩非子八经权权法:法律法:法律术:权术术:权术势:权威势:权威处理政事的基础处理政事的基础君主控御群臣的工

15、具君主控御群臣的工具君主的君主的“筋力筋力”法、术、势三者不可分离,势是法和术的前提,法、术、势三者不可分离,势是法和术的前提,法是要求臣下必须遵守的,术是君主时刻不能离开的。法是要求臣下必须遵守的,术是君主时刻不能离开的。韩非与法家韩非与法家v政治观政治观:“法法”、“术术”、“势势”相相结合的君主集权理结合的君主集权理论论v历史观历史观:变法革新:变法革新法家思想为什么在法家思想为什么在战国时期备受推崇?战国时期备受推崇?四、战国时期兵家代表人物四、战国时期兵家代表人物 孙膑孙膑孙子兵法孙子兵法 孙武所著。孙武所著。8世纪传入日本,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已翻译世纪传入欧洲。已翻译

16、成成29种文字。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种文字。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其最高境界:其最高境界:“不战而驱人之兵不战而驱人之兵”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陆战队官员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陆战队官员人手一本。人手一本。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可以说是中国阴谋诡计大全。可以说是中国阴谋诡计大全。孙膑和兵家孙膑和兵家孙膑孙膑军事思想: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注意军事思想: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已的形势,重视人的作利用和创造有利于

17、已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用。孙膑都受到孙膑都受到孙膑都受到孙膑都受到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的影响的影响的影响的影响孙膑孙膑v(1)在)在“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的传统文化体系,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v(2)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v(3)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放运动,对当时和

18、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的推动作用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儒家学说儒家学说道家学说道家学说法家学说法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政治理想想和和道德准则道德准则构成了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哲学基础基础其中的其中的变革思想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v民主法治v公平正义v诚信友爱v充满活力v安定有序v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下面的话判断出这是哪一学派的观点?从下面的话判断出这是哪一学派

19、的观点?仁者爱人,民贵君轻仁者爱人,民贵君轻以法为教,今必胜昔以法为教,今必胜昔万物虚无,祸福相倚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兼爱非攻,节用尚俭兼爱非攻,节用尚俭(儒家)(儒家)(兵家)(兵家)(道家)(道家)(墨家)(墨家)(法家)(法家)将下面的人物与当今的思想观点连线,将下面的人物与当今的思想观点连线,并说出其思想主张的渊源并说出其思想主张的渊源人物人物 现今思想主张及观点现今思想主张及观点 思想渊源思想渊源 礼治文明礼治文明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老子“兼爱兼爱”思想思想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友善(公民道德规范)团结友善(公民道德规范)主张和平,

20、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公民享有教育的权利义务公民享有教育的权利义务廉正、廉洁、自律廉正、廉洁、自律依法治国依法治国针对学生不同特点采用不针对学生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教育方法同教育方法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变应万变“非攻非攻”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富贵富贵贫贱贫贱法治法治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无为而治无为而治1、对孟子学说的评述,不正确的是、对孟子学说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思想核心是仁政学说、思想核心是仁政学说B、否认天命、否认天命C、民贵君轻、民贵君轻D、主张舍生取义、主张舍生取义2 2、以下孟子的话中,说明其主张人性本善的是、以下孟子的话中,说明其主张人性本善的是 A A、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人皆有

21、之 B B、思诚者,人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C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 D、欲贵者,人之同心也、欲贵者,人之同心也3 3、(07广东)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广东)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夷夏关系1、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A、仁、仁B、礼、礼C、仁政学说、仁政学说D、性善说、性善说2、认为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认为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的思想家是(地为人类服务的思想家是()A、孔

22、子、孔子B、孟子、孟子C、荀子、荀子D、孟子、孟子v1(2010山东文综山东文综9)“视人之国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若视其家;视人之身人之身,若视其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这一主张属于()vA儒家儒家“仁爱仁爱”思想思想vB墨家墨家“兼爱兼爱”思想思想vC儒家儒家“礼治礼治”思想思想vD墨家墨家“非攻非攻”思想思想v2(2010浙江文综浙江文综13)儒道思想)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为思想的是()vA不以人助天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

23、用之制天命而用之v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v(2010海南单科海南单科1)“欲求兴天下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这一观点出自先秦(自先秦()vA儒家儒家 B法家法家vC墨家墨家D道家道家v(2008上海春季,上海春季,5)墨家主张)墨家主张“兼相爱,兼相爱,交相利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中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互惠。以下文字中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vA.“天行有常,不为尧

24、存,不为桀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v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先王之语,以吏为师vC.“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不可不察也。”vD.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用之。v温总理温总理2008年年1月三次南下指挥抗雪月三次南下指挥抗雪灾工作时说:灾工作时说:“民安了国才能安,国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5月月12日日汶川地震后,温总理多次强调将救人汶川地震后,温总理多次强调将救人放在

25、抗震救灾工作的第一位,以上体放在抗震救灾工作的第一位,以上体现了我国民本思想。在我国古代先哲现了我国民本思想。在我国古代先哲中,第一次将民本地位、作用提高到中,第一次将民本地位、作用提高到高于君主的是高于君主的是vA、孔子、孔子B、庄子、庄子vC、孟子、孟子D、韩非子、韩非子v明史明史太祖纪太祖纪记载:朱元璋读记载:朱元璋读孟孟子子,对某些语句不满,下令撤去孔庙中,对某些语句不满,下令撤去孔庙中孟子的牌位。孟子以下言论中,可能招致孟子的牌位。孟子以下言论中,可能招致朱元璋不满的是朱元璋不满的是()vA王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王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

26、君为轻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994年高考题年高考题墨子说墨子说“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爱,交相利”。又说。又说“(战争)春则废民耕嫁树艺,秋则废民(战争)春则废民耕嫁树艺,秋则废民获敛获敛”。就上述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说明其社会根源,并。就上述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说明其社会根源,并分析其积极意义分析其积极意义答案答案1、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当时的社会经历划时代的变革,封建、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当时的社会经历划

27、时代的变革,封建经济初步形成,小生产者队伍不断壮大,他们深受剥削和压迫,经济初步形成,小生产者队伍不断壮大,他们深受剥削和压迫,要求摆脱贫困。各诸侯国之间的混战使生灵涂炭,广大小生产者要求摆脱贫困。各诸侯国之间的混战使生灵涂炭,广大小生产者厌恶战争,渴望安定厌恶战争,渴望安定2、墨子要求人们相亲相爱,互助互利,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他、墨子要求人们相亲相爱,互助互利,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他反对战争,谴责对生产的破坏,也符合人民的利益;他的反对战争,谴责对生产的破坏,也符合人民的利益;他的“兼爱兼爱非攻非攻”企求一个和平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顺应历企求一个和平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

28、顺应历史潮流史潮流3、墨子的思想,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值得弘扬的、墨子的思想,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值得弘扬的时代背景时代背景思想与评价思想与评价总结总结5 5、以下庄子的言论,能充分说明其对人与、以下庄子的言论,能充分说明其对人与自然的看法自然的看法 A A、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B B、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天地一指,万物一马C、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则为天下用而不足D、不以物挫志、不以物挫志v(07广东)广东)27(16分分)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文

29、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以已乎!梁启超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风云网保教非所以尊孔论风云网1902年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请结合

30、所学知识回答:(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指的是什么?(2分分)(2)战国的战国的“思想自由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样的变化?(6分分)(3)梁启超所说的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有何具体表现表现?(4分分)(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分)社会处于变革时期;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阶级、新的思潮出现;都有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阶级、新的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