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周——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2每周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周——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2每周一测.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H一周一一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2每周一测一、选择题,此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 .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A.食品技术创新便利人类生活B.中西饮食文化交流逐渐加强1864 年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腐败由微生物引起,说明了罐藏的原理,并制定了罐 头生产工艺。罐头生产工艺传至世界各地1918 年美国卡尔维特公司制造出第一台家用自动电冰箱,人们保鲜食物更加轻松便利1958 年安藤百福结合传统面条和拉面,经过脱水处理,创造了方便面。其后,又逐 步推出调料单独包装的方便面,还创造了杯装方便面C.科技进步推动营养摄
2、入全面D.工业革命推动食物结构改变.农业机械保有量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下表中1981-1986年中国局部农业机械保有量 变化主要是由于()300461981年1983年1985年1986年小型拖拉机(百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台)A.对外开放引进了最新式的农业机械B.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D.国民经济已得到基本恢复3.1964年,中国开始在全国推广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比常规水稻产 量高30%; 1976年开始推广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产量在矮秆水稻的基础上再增加30%。由此可 见,当时中国()A.注重通过农业科研提高粮食产量B.科研
3、工作未受“左”倾错误影响C,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效4.“渔光一体”模式是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通过在水面上架设光伏电池板,在水面 下养殖鱼虾的模式,到达养殖和发电的并行开展。与传统水产养殖相比,这种模式的突出优势是 ()A.彻底解决了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B.降低了生产本钱,提高了水产品质量C.有利于实现产业叠加和资源共享D.解决了当前困扰我国的雾霾问题5隋朝在长安、洛阳广设仓库,积储丰富。这些仓库的设置()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新开展B.加强了南北方的经济交流C.有利于保障都城的粮食供应D.表达出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6.2019年,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
4、、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陆续发布关于推动物流 高质量开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关于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等政 策文件,许多省市也出台冷链物流政策和规划,把开展冷链物流提升到同乡村振兴、精准扶贫、 产业升级等息息相关的层面。这反映出()A.冷链行业的监管力度明显加强B.现代农业主要生产经营方式变化C.冷链市场的开展环境不断改善D.国家启动冷链物流产业整体布局7 .国家统计局2020年粮食产量数据公告显示,辽宁省2020年粮食总产量到达了 467. 8亿斤, 为历史第三高水平,“中国碗,辽宁粮”说明辽宁粮食主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目前各国政府都 把保障粮食安全和消除饥饿作为首要
5、任务。以下属于保障粮食安全的有利因素是()食物储藏技术的进步食物生产的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全球人口的大增长A.B.C.D.8 .我国卫生部牵头制定的文件规定:乳及乳制品中禁止使用三聚氧胺;含辣椒类的食品中禁止使 用苏丹红。国家食药监管局明文禁止在餐饮中添加罂粟壳。黑龙江省那么提出全省由大粮仓变身为 “绿色大厨房”。由此可见,我国()A.为粮食增产提供政策支持B.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C.注重提高食品的科技含量D.坚持农业可持续开展战略.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相、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不少农具 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这反映出()A.青铜农具最早
6、出现于江西新干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何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D.全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9 .据陈振中先生的先秦手工业史的统计,发现和出土春秋时期铁器的地点仅有42个,而发 现和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已经涉及我国24个省(区、市)约423个地点,出土的战国铁器总数有 6167件以上。由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A.冶铁技术不断进步B.小农经济逐渐形成C.铁器使用日益普遍D.农业生产范围拓展.筒车出现前,我国利用水力推动机械运转的技术日趋成熟。筒车立轮的设计显然受魏晋南北朝 以来水碓的影响。筒车的挹水筒利用了竹材的中空特性,而我国南方很早就有利用竹材做提水 桶、饭盒的传统。由此可知,
7、筒车的出现()A.摆脱了自然环境的限制B.促进了南北方技术的交流C.推动农业耕作方式革新D.得益于生产生活经验积累10 .明清时期景德镇曾流传一首歌谣:“坯房佬,坯房佬,淘泥做坯双手搅,弯腰驼背受煎熬,死 了不如一根草。”对此解读正确的选项是()A.瓷工掌握制瓷关键技术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C.制瓷工艺十分精细复杂D.瓷工劳动强度大待遇差.夏商时期,青铜兵器脆硬易折,不便锻打炼造;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以其特有的锋芒,坚韧的 躯体而很快取代青铜兵器。这一变化说明()A.古代冶金技术进步B.官营武器工业出现C.铁器得到广泛应用I).青铜器具不如铁器.我国自古就有过年家家户户写春联的习俗,如“风调雨
8、顺,人寿年丰”“田园风光绝好,农家 岁月更新”“雷鸣龙起势,泥暖燕含春”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A.牛力耕田模B.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C.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D.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11 .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 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以下关于樊氏庄园的 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无法自给自足C.市场交易十分频繁D.生产经营活动受限二、非选择题,此题共3题,共计55分。12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7分)材料 辽宁省地处东北南部,粮食资源丰富,为东北粮油出入
9、的重要门户。旧中国,辽宁省境 内的粮食仓储设施先后有常平仓、旗仓、义仓等。新中国成立后,辽宁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但每 年仍需从外省调入粮食以维护粮食市场的稳定。各级粮食部门非常重视粮油仓储设施的建设,不 断增加粮油保管能力,完善科学管理水平。1964年,国家粮食部在沈阳市第一粮库设粮食储藏研 究室,并培养粮食科技人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省粮食局拨专款3000万元用于增设粮库并 加强对粮食仓储的管理。辽宁省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30多年间,随 着粮食加工、粮食仓储、粮食运输和粮食科研的相应开展,全省粮油市场将更加繁荣兴盛。摘编自辽宁省志粮食志(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
10、后辽宁粮食仓储开展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宁加强粮食储藏管理的意义。(9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18分)材料一古代社会,农业处于支配地位,农业生产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政局稳定和国家安 全。历朝历代无不把粮食问题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置,但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它主要受多 方面因素的影响。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这种经济模式下,生产力水平 较低,生产具有脆弱性,一旦发生区域性的自然灾害将会造成地区性的饥荒和社会动乱,出现灾 民大量死亡,农业劳动力减少,粮食供应短缺。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相当复杂,各个地区的 不同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
11、着农业生产,地理环境适宜的地区粮食高产、稳产,人均粮食占有量和 粮食生产总量都比拟高;相反地理环境恶劣的地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人均粮食占有量较低。官 僚豪强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粮食,在面临灾害或其他危机时,应对饥荒能力强;无地或少地的 农民,应对饥荒的能力弱,粮食安全系数低。摘编自吴宾、党晓虹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曼彻斯特社会动乱,严重影响了粮食供应问题。曼彻斯特和英 国中央政府实施了一些方法对策。首先,17611842年,英国已修建了 3960公里的人工运河,曼 彻斯特成了著名的运河枢纽。1850年的曼彻斯特,更是有5条运河和6条铁路穿过。这些运河和
12、铁路,为工业提供廉价且稳定的大宗货物运输,成为“工业革命的生命线”。其次,1815年公布 的谷物法抬高了粮食价格,工人无钱购买工业制造品,同时也阻碍了欧洲大陆进口曼彻斯特 的纺织品,为此,1838年,他们创立了反谷物法联盟,提倡自由贸易,要求国家不干涉经济生活 的原那么。第三,大规模的议会圈地在1750年到1850年之间进行,大量的荒地因被圈占而得到充 分的开发利用,被圈占的土地既可以是农场也可以是牧场,使土地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 用,增加了粮食的种植面积,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摘编自贾情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粮食供应问题研究以曼彻斯特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古
13、代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为解决粮食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并简析其影响。(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20分)材料一四民月令是东汉后期庄园生产活动的记录。崔实晚年移居洛阳后写成,书中反映 的农事季节,也和洛阳及周边地区相符。正月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砚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命女工趣(同趋,催促)织布。可种春麦、睥豆,尽二月止。命典馈酿春酒。三月是月也,杏华盛,可蓄白沙轻土之田。时雨降,可种税稻。缮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可果黍。买布。九月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
14、重,以救其寒。摘编自缪桂龙四民月令选读材料二 隋志“农家”:四民月令一卷,后汉大尚书崔实撰写。旧唐书同。新 唐志做“崔遑”,误。宋不著录。近人任兆麟、王谟皆有辑本,编次不伦,且多里漏(里漏: 提及者少而遗漏者多)。王本又误以齐人月令谓即四民月令,而所采齐民要术有今本所无者六事。其文 不类,未知何据嘉庆乙亥岁秋九月,乌程严可均谨叙。摘编自严可均集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时期地主庄园的主要特征。(10分)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运用四民月令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开展时应注意的问题。(10分)答案以及解析1 .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食品生产技术的创新。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食品的
15、生 产、加工与储藏的工艺也在不断创新,这便利了人们的生活,A项正确。材料没有表达中西饮食文 化的交流,排除B项;材料与营养全面无关,排除C项;工业革命没有改变食物结构,排除D 项。2 .答案:C.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现代品种矮秆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30%”、“杂交水稻,产量在矮秆水稻 的基础上再增加30%”等信息可知,随着矮秆水稻和杂交水稻的推广,中国的水稻产量大幅提高, 表达出通过农业科研提高粮食产量,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左”倾错误,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 识可知,包产到户发生在1978年之后,排除C项;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排除D项。故 选A项。3 .答案:C解析:与传统
16、的水产养殖相比,“渔光一体”模式下的水产养殖的突出优势表现在实现了养殖和 发电的产业叠加和资源共享,故C项正确。“渔光一体”模式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无关,故A项 错误;这种模式使生产本钱提高了,清洁能源的使用也提高了养殖户的收益,但对水产品的质量 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清洁能源的使用能减轻当前困扰我国的雾霾问题,但不能解决,故D项 错误。4 .答案:C解析:长安和洛阳是隋朝的西京和东京,在这两个地方设置仓库,储藏粮食,有利于保障都城的 粮食供应,C项正确;这些仓储粮食是征收的赋税,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A项;大运河的开通加 强了南北经济交流,排除B项;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5 .答案:C解析:
17、此题考查现代食物储藏的开展。材料说明各级政府支持冷链物流开展,表达了冷链市场的 开展环境不断改善,应选C项。材料看不出冷链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强,故排除A项。现代农业主 要生产经营方式是大型农场和养殖场,与材料内容无关,故排除B项。2010年,中国公布农产 品冷链物流开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故排除D项。6 .答案: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农业开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食储藏技术的进步、粮食生产的 现代化都利于保障粮食安全,正确;城市化、工业化加速会使农业人口减少,不利于粮食产 量增加,排除;人口增长会加大粮食消费,排除,故D项正确,排除A, B, C三项。7 .答案:B解析:材料
18、展现了对食品中禁止的添加剂的规定,对餐饮调味品的使用规定,以及绿色食品的发 展,共同展现了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B项正确。此题涉及的内容主要为食品安全问 题,而非粮食增产问题,排除A项;材料中食品安全问题与科技无关,排除C项;“坚持农业可 持续开展战略”表述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8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迹” “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 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等信息可知,这时期江西出土的成套的农具并非用于耕地,更多的 是发挥礼器的作用,说明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C项正确;材料只是表达了江西新 干出土的青铜农具,没有表达青铜农具最
19、早出现的地区,无法得出青铜农具最早出土于江西新 干,A项错误;根据材料“更无使用之痕迹”等信息可知,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因此无法得出成套青铜农具是否有利于精耕细作的结论,B项错误;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 南宋时期,D项错误。9 .答案:C.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筒车立轮的设计显然受水碓的影响”“我国南方很早就有利用竹材做提水 桶、饭盒的传统”可知,筒车的设计受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经验的启发,D项正确;筒车需要水流 带动,所以并未摆脱自然环境限制,A项错误;材料没有表达筒车对南北方技术交流的影响,B项 错误;“耕作方式革新”与材料的主旨不符,c项错误。10 .答案:D解析:据
20、材料,在制作瓷器的过程中,坯房工人需要把握泥料性能和泥坯厚度,做着重复的劳 动,甚至影响体形,结果却是“不如一根草”,D项符合题意。A项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信息,排 除;材料说的是工匠们劳动强度大,待遇差,并未提及社会地位,B项排除;材料主体是坯房工 人,并非制瓷工艺,C项排除。11 .答案:A.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根据题干“风调雨顺”“田园风光绝好”“雷鸣龙起势, 泥暖燕含春”可知,中国春联内容可以表达出人们对农业生产环境良好的期盼及农业时令作息的 总结,反映了我国古代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D项正确;材料内容未表达牛力耕田模式, 排除A项;题干未表达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21、,排除B项;题干信息未涉及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排除C项。12 .答案: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东汉的庄园经济。根据材料“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兵弩器械,资至百 万”可知,庄园经济力量强大,故A项正确;东汉庄园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形式,市 场交易并不频繁,故B, C两项排除;材料表达了庄园经济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未受限,故排除D 项。13 .答案:(1)成就:仓储管理科学;仓储技术进步;储仓数量增多;容量不断扩大。原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改革开放的推动;仓储科技,制度的 进步;粮食科技人才的培养;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辽宁政府和人民的 努力。(2)意
22、义:加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稳定粮食市场;促进辽宁粮食经济的开展,支援社 会主义建设;有利于维护粮食安全,社会和谐开展。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各级粮食部门非常重视粮油仓储设施的建设,不断增加粮油保 管能力,完善科学管理水平。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为:仓储管理科 学;仓储技术进步;储仓数量增多;容量不断扩大。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各级粮食部门非常重 视”“设粮食储藏研究室,并培养粮食科技人才”“省粮食局拨专款3000万元用于增设粮库并加 强对粮食仓储的管理”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与 引导;改革开放的推动;仓储科技,制度的进步
23、;粮食科技人才的培养;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 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辽宁省政府和人民的努力等方面分析概括。(2)作答时,结合材料中 的“全省粮油市场将更加繁荣兴盛”及所学知识,从加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稳定粮食 市场;促进辽宁粮食经济的开展,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维护粮食安全,社会和谐开展等方 面分析概括。14 .答案:(1)因素:生产力水平;经济模式;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社会财富分配;仓储设施;政府财 力;政府政策等。(2)措施:疏通运河,使用轮船、火车等先进交通工具,便利商品流通;成立反谷物法联盟,主 张自由贸易;敦促政府废除谷物法发布命令,严禁囤积居奇;重视农业生产,立法推进圈地运
24、 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影响:基本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了英国各 地的经济交流;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创造了条件;加强了英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有利于推进 世界市场的形成;沉重打击了英国的土地贵族;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解析:(1)因素:根据材料一中“生产力水平较低”可知,生产力水平;根据“封建社会的小农 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这种经济模式下生产具有脆弱性”可知,经济模式;根据 “自然灾害将会造成地区性的饥荒和社会动乱”可知,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根据“官僚豪强地 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粮食,在面临灾害或其他危机时,应对饥荒能力强”等信息可知,社会财富 分配和仓储设施;
2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中国古代粮食安全的因素还包括政府财力和政策等。(2)措施:根据材料二中“修建了 3960公里的人工运河”“运河和铁路,为工业提供廉价且稳 定的大宗货物运输”可知,疏通运河,使用轮船、火车等先进交通工具,便利商品流通;根据“创立了反谷物法联盟,提倡自由贸易,要求国家不干涉经济生活的原那么”可知,成立反谷物法 联盟,主张自由贸易,敦促政府废除谷物法发布命令,严禁囤积居奇;根据“大量的荒地因被圈 占而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可知,重视农业生产,立法推进圈地运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影 响:根据材料二中“增加了粮食的种植面积,提高了粮食的产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本解 决了粮食供应问
26、题,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根据“修建了 3960公里的人工运河”“为工业提供廉 价且稳定的大宗货物运输,成为工业革命的生命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英国各地 的经济交流,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创造了条件;根据“大规模的议会圈地”,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沉重打击了英国的土地贵族;根据“提倡自由贸易,要求国家不干涉经济生活的原 那么”,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文明进程等方面分析可知,加强了英国与世界各地的联 系,有利于推进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15 .答案:(1)重视儒学教育;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经营形式多样);存在商品交换(与市场保持联 系);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军事力量);
27、承当基层的社会救助职能。(2)四民月令所记载的各个时间农业生产组织情况,适用于东汉时期的洛阳及周边地区,研究 其他时间和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应慎重使用;四民月令在宋代散失后,后人重新编辑成册, 但有些版本存在问题,使用时要注意不同版本的相互对照和印证。解析:(1)由材料一“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可知地主庄园重视儒学教育;由材料“命女工 趣(同趋,催促)织布。可种春麦、碑豆”可知,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的结合开展;由材料一 “可案 黍。买布”可以看出当时存在商品交换的现象,农业产品可以用于买卖;由材料一 “缮五兵,习 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可知,地主庄园重视开展自己的武装力量;由材料一“存问九族孤、 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重,以救其寒”可看出地主庄园除了重视自身的开展之外还强 调对社会贫苦群众给予帮扶,表达了儒家思想的仁善之心。(2)据材料一可知,四民月令成书 于东汉后期,是崔实晚年移居洛阳后写成,书中反映的是洛阳和周边地区的农业情况,因此研究 其他地区和其他时间要注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因为四民月令有一定的时间和地域指向,并 不是适用于所有地区;结合材料二“误。宋不著录。近人任兆麟、王谟皆有辑本,编次不伦”可 知四民月令在宋代散失后由后人重新编辑成册,但是准确性受到影响,有些版本存在问题, 因此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不同版本之间的相互印证,由以上思路稍加总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