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精品文稿.ppt(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1页,本讲稿共29页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2页,本讲稿共29页l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l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l学生的社会化及人格发展与教育第3页,本讲稿共29页第一节第一节 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1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含义发展,通常是指个体从胚胎发育、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变化。包括生理发展、人格发展、个体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性发展以及认识的发展等四个方面。心理发展,指人的心理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第4页,本讲稿共29页2.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方
2、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两个加速期,即婴儿期和青春期4)个别差异性第5页,本讲稿共29页二、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1)乳儿期:出生至1岁。2)婴儿期:1-3岁。3)幼儿期:3-6、7岁。4)童年期:6、7-11、12岁。5)少年期:11、12-14、15岁。6)青年期:14、15-25岁。7)成年期:25-65岁。8)老年期:65-第6页,本讲稿共29页三、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派别1、自然成熟论代表人物:美国的A.Gesell等。主要观点:心理发展是被生物基因固有的程序所制约,外部环境只是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但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成熟程序。霍尔的复演说。第7页,本讲稿共29页2、环境-
3、学习论l代表人物:美国的WatsonWatson、SkinnerSkinner等l主要观点:(1)发展是行为的变化(2)行为的变化是环境的力量塑造的(3)行为的变化只有量的增加,但没有质的变化第8页,本讲稿共29页Watson、Skinner、Bandura 第9页,本讲稿共29页3、社会文化历史论社会文化历史论代表人物:原苏联的Vygotsky、LeontievLeontiev等。Vygotsky: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一种以语言为中介的心理过程,它们的起源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所制约。从个体发展来看,它们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第10页,本讲稿共29页四、心理发展
4、理论 对教育的启示1、学习准备涵义:学生原有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作用:(1)影响新学习的成功;(2)影响学习效率。2 关键期和机能敏感期在个体生命早期的某个比较短暂时期,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就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第11页,本讲稿共29页K.Lorenz的实验第12页,本讲稿共29页3、最近发展区指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与独立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第13页,本讲稿共29页第二节第二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l(一)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lPiaget的认知
5、发展阶段论l概念:动作、图式、适应、同化、顺应、平衡l1 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l主要特征:感知与动作从混合到分化,以应付外界刺激,表现出思维的萌芽。l2 前运算阶段(2-7岁)l主要特征:单向、不可逆、自我中心思维、没有守恒概念、不合逻辑推理等。第14页,本讲稿共29页皮亚杰的四个发展阶段皮亚杰的四个发展阶段第15页,本讲稿共29页皮亚杰和三山实验第16页,本讲稿共29页3 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7-11岁)主要特征:自我中心思维消失、具有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进行以具体形象为基础的逻辑推理等。守恒实验:第17页,本讲稿共29页4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主要特
6、征:表现出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和系统思维等。l儿童能解决钟摆问题决定钟摆的摆动速度的因素是什么?摆锤的重量,摆的长度,推动外力,摆锤离中心线升起的高度第18页,本讲稿共29页二、认知发展的一般与特殊二、认知发展的一般与特殊(一)一般:1发展阶段性是普遍存在的,没有一个人可以例外。2认知发展的顺序是不可改变的,既不会颠倒,也不会超越。l(二)特殊:1每一个发展阶段的长短,存在个别差异。2同一个人在一个领域进入新的认知阶段,而在另一个新的陌生的领域则可能仍停留在原先的认知阶段。第19页,本讲稿共29页二、认知发展阶段论与教学的关系l(一)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1制约教学内容2制约教学方法因为教学
7、的成功要以能够同化新知识的原有运算结构为前提。l(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l良好的教学能够加快新的认知阶段取代旧的认知阶段的速度。第20页,本讲稿共29页第三节第三节 学生的社会化及人格发展与教育学生的社会化及人格发展与教育一、人格的发展(一)什么是人格1定义(米谢尔)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二)人 格 的 毕 生 发 展(life-span development ofpersonality)是指人类个体从胎儿期开始,经历出生至死亡整个人生历程的各个阶段,由于经验与内部成长的相互作用,其人格及各组成成分随年龄推移所发生的连续变化。第21页
8、,本讲稿共29页1.Freud对人格发展阶段观l口唇期(0-1岁):安全感和信任感l肛门期(13):自治自律l前生殖器期(35):接纳性情感l潜伏期(612):开始社会化l青春期(12成年):发展密切关系l生殖期:完美完美第22页,本讲稿共29页2.E.H.Erikson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第23页,本讲稿共29页l婴儿期(0-2岁):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l儿童早期(2-4岁):自主羞耻和疑虑l学前期(4-7岁):主动内疚l学龄儿童(7-12岁):勤奋自卑l青年期(12-18):同一性角色混乱l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孤独l成年中期(-50岁):繁殖停滞l老年期(成年晚期死亡):自我整合绝望
9、第24页,本讲稿共29页二、自我意识发展(一)自我意识概述1、什么是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l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包括自已的身体、心理和行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意识。l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认识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意志成分。第25页,本讲稿共29页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1)生理自我(即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与体验)(2)社会自我(即个体对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与体验)。(3)心理自我(即个体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与体验)第26页,本讲稿共29页(三)自我意识对人格的影响(1)自我意识调节人格的发展水平(自我塑造)(2)自我评价
10、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3)自我意识筛选人格的影响因素第27页,本讲稿共29页三、个体社会化与人格发展(一)个体社会化的涵义:简而言之就是人从生下来时的生物个体变成一个社会成员的过程。(二)个体社会化的种类(或过程)1)基本社会化:侧重指童年期的社会化。2)预期社会化:侧重指学校里的社会化。3)发展社会化:侧重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化。4)再社会化:成年期后社会化的一种特殊形式。第28页,本讲稿共29页(三)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因素1、家庭家庭的社会地位、家庭结构、家庭气氛、家庭教养方式、子女家庭地位、双亲榜样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内容、学校规范和气氛、教师榜样3同辈群体群体气氛、伙伴榜样4.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风气、社会风俗习惯、大众传媒第29页,本讲稿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