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课件完美版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1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ppt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7181068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PPTX 页数:56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课件完美版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1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教育课件完美版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1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课件完美版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1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课件完美版高考一轮复习通史历史:第1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pptx(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01讲PART 01先秦时期的政治主干知识梳理考点深化探究高考链接突破目标解读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商鞅变法。重大史实 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的形成及崩溃、宗法制、礼乐制、商鞅变法、郡县制雏形。主干知识梳理1.夏商的政治制度(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其子启继承禹的王位后,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取代了禅让制。【知识拓展】王位世袭制的特点和影响特点:父亡子继或兄终弟及。影响:国家成为君主的私产,“家天下”的局面由此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该制度一直延续到1912年清朝灭亡。王位世袭制主干

2、知识梳理(2)商朝:商朝在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其中相的权力很大;地方封侯和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不过,商王对各方国的控制力有限。【知识拓展】商朝的内外服制度概况:内服是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是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或部落。商朝中央政权对王畿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对各附属国和部落的控制力度相对薄弱。地位:商代的国王与后世的君主有着较大的差别,商王事实上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主干知识梳理(3)政治特点: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神秘色彩。【问题思索】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每日必定要占卜,遇事也必定占卜,并以人作为祭品,以敬鬼神。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

3、化王权。主干知识梳理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2)内容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义务:诸侯要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和朝觐述职。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对实行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和征派赋役等。王族交纳贡赋卿大夫建立武装主干知识梳理【问题思索】分封制并非只在周天子和诸侯之间存在,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以再分封,这样形成一个层层隶属的森严的等级秩序。这种等级秩序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礼乐制度下,不同的阶层在祭祀、婚丧、器皿使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制,不可僭越。(3)特点是最高统治者,土地、义务是周王与诸侯关系的纽带。层层分

4、封,对下属进行再分封。周天子主干知识梳理(4)影响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巩固了;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有利于打破夏商时代聚族而居的血缘政治,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地缘国家格局;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意识);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的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是一种制度创新;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后期: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不利于中央集权;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王权独立性主干知识梳理【问题思索】受封诸侯的独立性是分封制瓦解的主要原因。但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还要从经济根源上思考

5、。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使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诸侯国强大,周王室衰微,最终导致分封制瓦解。主干知识梳理3.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内容是用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核心:。原则:嫡长子继承,小宗服从大宗。权力父系血缘嫡长子继承制主干知识梳理【易错点拨】1.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宗法制的主要特征,这一制度并非只适用于周天子,也适用于贵族政治的其他阶层。只有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其他各阶层大宗与小宗都是相对的。2.嫡长子为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不能用年龄的大小来判断嫡长子的身份。主干知识梳理(3

6、)特点:血缘关系和政治相结合,形成“家”和“国”一体的统治。(4)影响:把“国”和“家”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使君统与宗统结合起来),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了分封制推行;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影响深远,直到今天其内涵仍然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统治集团主干知识梳理4.礼乐制度(1)周朝规范奴隶主贵族的身份地位的规定: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2)来源:相传周公制礼作乐,规定了吉礼(祭礼)、凶礼(丧礼)、军礼(行军、出征)、宾礼(朝觐、互聘)、嘉礼(婚宴、加冠)等,从而使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

7、幼有序。主干知识梳理【问题思索】西周贵族主要礼仪的功用冠礼是指授予成年贵族种种特权,以维护贵族的利益和巩固贵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大蒐礼在于整编军队、检阅兵力和加强统治;朝礼在于尊重国君的权力和地位;聘礼在于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和秩序;祭祀天地和祖先在于维护神权和尊重族权;婚礼和丧礼在于维护宗法制度和族权。(3)目的: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4)作用: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加强统治。主干知识梳理5.春秋战国时代的列国纷争和华夏认同(1)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始于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

8、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2)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得名于孔子著作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当时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主干知识梳理(3)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4)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周边民族先进而自称华夏,但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周边

9、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民族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主干知识梳理6.商鞅变法(选修1)(1)历史背景经济:土地私有化程度加深。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私田越来越多,井田制走向没落。政治: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周王室衰微,诸侯分裂割据,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成为社会发展的要求。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实力增强,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思想文化:民间办学兴盛,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法家思想因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各诸侯国变法的思想理论依据。主干知识梳理秦国状况:政治

10、、经济、文化落后于中原各国,秦孝公发愤图强,决心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的变法为秦国变法提供了经验。(2)主要内容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编制什伍组织。经济: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政治:废除分封制,推广县制,后又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和轻罪重罚。思想: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统治。主干知识梳理社会风俗:禁止私下里的请客行贿之风,奖赏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共居,推行家有二男则分户的“分异”令,以刺激小农户数量的增加及生产积极性的提高。(3)进步作用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

11、动。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立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增强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经济: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主干知识梳理政治: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军事: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条件。(4)局限性:轻视教化,刑法严酷;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压迫;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考点深化探究考点一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联系(1)分封对象:多元化

12、,以同姓亲族为主。(2)分布区域:集中在北方黄河流域,同姓多分布于富饶之地或战略要地。(3)纵向联系:君臣权利与义务较为明确,进一步彰显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考点深化探究【史论结合】史料西周分封形势图解读史料为西周分封示意图,此图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图片反映出以下几个主要信息:分封的主要区域范围、分封的对象及主体、西周都城的方位等。这些信息对我们理解和掌握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特点有重要的意义。问题指出史料图示中同姓与异姓封国在数量与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什么明显特点。这

13、些特点体现出西周统治者怎样的统治策略?考点深化探究【答案】特点: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同姓亲族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地,或居于战略要地。统治策略:以亲制疏,将血缘内聚力转化为政治向心力。考点深化探究2.全面分析分封制的历史影响(1)对西周稳定了统治秩序,扩大了统治区域。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开发了边远地区。(2)对后世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的分封。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考点深化探究【史论结合】2017全国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

14、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解读此题考查分封制的历史影响。对于分封制的影响,我们要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分析,要注意它对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各领域的影响。同时,也不能忽视它对后世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考点深化探究【答案】A【解析】本题以周初分封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和所学,西周通过分封把王族子弟分封到各地,形成拱卫王室的诸侯国,从而使西周的文化传播到当地,另

15、外各诸侯国与周王室的频繁交往也带动了各地文化交流,故A项符合题意;通过分封,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但并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西周实行分封制,当时并未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项;宗法制通过父系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权力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了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而题干重在考查分封制,排除D项。考点二血缘维系的宗法制宗法制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1)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对后世的影响积极影响: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

16、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历史遗存:影响了后世人们的思想观念及祭祀、修订家谱、追根寻源等社会习俗。考点深化探究【史论结合】史料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或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的等级制度源于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的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

17、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的又一特色。中国历史纵与横考点深化探究解读史料为西周宗法制度。史料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和历史解释能力。史料主要含义是西周宗法观念和传统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影响。问题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宗法制对中国封建政治影响的重要表现有哪些。考点深化探究【答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宗法色彩。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的皇权主义;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亲贵合一、裙带作风及封建统治者的反对理性和守旧思想。考点三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

18、面。(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下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考点深化探究【史论结合】史料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

19、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考点深化探究解读史料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为切入点,通过前后对比的方式,描述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转型前后政治形态既有变化也有继承和延续。问题根据史料,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考点深化探究【答案】相同点:保留了血缘社会。不同点: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分权到集权。高考链接突破明考情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立意2018全国卷24商汤的治国理念依托历史记载,考查商周政治制度的特征2017全国卷24分封制的概念和影响依托主干知识,综合考查商周政治制度的历史

20、影响2016全国卷24商周文明的传承从青铜器铭文切入,考查商周政治文明传承的特点2014新课标全国卷24分封制与礼乐制的关系创设新情境,考查历史概念的内涵考题12018全国卷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高考链接突破解考题高考链接突破【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商汤的治国理念。根据材料,商汤把捕猎鸟兽的罗网“去其三面”,因而获得诸侯拥护,从而创立商朝,由此信

21、息可以判断,商汤成功的原因在于他的仁德之心,故A项正确。夏商时期,中国主要的经济活动是农业,故B项错误;C项与史记记载“意在说明”不符,故错误;材料未涉及资源争夺的问题,故排除D项。考题22016全国卷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高考链接突破高考链接突破【答案】B【解析】本题以青铜器上铭文的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关键信息是周代青铜器上铭文的

22、变化:一是铭文格式化,字数增多,这体现的是对商代青铜器铭文形式的继承和发展;二是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歌颂祖先,为子孙提供借鉴,这体现的是西周青铜器铭文对商朝青铜器铭文的内容与作用的继承与发扬。故答案为B项。A项与材料内容无关;C项说法本身错误,西周时宗法制是走向了完善,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挑战;材料未涉及青铜器功用与前代的比较,故D项错误。考题32014新课标全国卷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C.陕西 D.山东高考链接突破【答案】C【解析】本题以周代的“雅言”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

23、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在周礼之下“雅言”的统一,解答角度是最早的起源地。周礼下“雅言”的起源地是在周王直接控制的地区,故答案为C项。孔子只是最早整理春秋之前的诗歌,编订了诗经,他是诗经中“雅”的最早整理者,故排除D项。考题42013新课标全国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高考链接突破高考链接突

24、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考古墓葬等级区别为切入点,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区分秦国与东方六国墓葬的不同特点,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战国时期秦国墓葬的特点是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没有等级差别,这是商鞅变法后,秦国中央集权加强的突出表现;而东方六国墓葬等级区分清楚,反映出分封制的影响依然存在。A项内容题干中未涉及,故排除;B项内容本身表述错误,故排除;D项内容本身表述错误,战国时期的战争本身就是对分封制的破坏,故排除。考向1分封制1.2018江西九江“十校”高三一联有学者认为,分封制在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孕育,在夏、商二代开始形成和发展,在

25、西周渐趋完备,是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国家结构形式。该学者强调了分封制的哪一特点()A.集权性B.分权性C.松散性D.落后性高考链接突破练经典高考链接突破【答案】C【解析】“联邦”或“邦联”式的国家结构形式体现的是国家没有完全控制地方,中央与地方关系松散,故选C。分封制下诸侯有一定自主权,没有实现集权,A项错误;分封制的分权性是指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分割了中央权力,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错误;分封制在当时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进步制度,D项错误。2.2018河南中原名校质检据钱穆国史大纲记载:“盖耕稼城郭之国,本已先周而有。周人不能尽灭之,以与周之诸侯并存;

26、在而此诸邦亦力不敌周人,认为共主,以天子礼奉事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异姓封国已显露出反叛之心B.推行分封实际是西周势力的拓展C.西周的大一统格局已经形成D.诸侯纷争的局面在西周已经出现高考链接突破高考链接突破【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些诸侯国都是臣服于周王朝的封国,都属于周王朝的势力范围,故而起到了拓展西周势力的作用,故选B。这些诸侯在西周初年都是臣服周王室的,“认为共主,以天子礼奉事之”,并没有显露反叛之心,A项错误;仅依据材料中,我们并不能得出西周大一统格局已经形成的结论,C项错误;西周末年虽然已出现诸侯纷争现象,但他们都还是尊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并未出现诸侯纷争的局面,D项

27、错误。考向2宗法制3.2018苏北四市期中礼记大传中写道:“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材料旨在说明()A.分封制的必要性B.宗法制的合理性C.立嫡制的合法性D.世袭制的重要性高考链接突破高考链接突破【答案】B【解析】原文大意是,凡人性都亲近自己的双亲,因为亲近双亲所以尊崇自己的祖先,因为尊崇自己的祖先所以敬重作为祖先后裔的宗族,因为敬重作为先族后裔的宗族所以能团结聚拢族人,因为同族人聚拢在一起,所以有严谨的宗庙制度,有严谨的宗庙制度所以有国家的威重。由此可知,材料强调血缘宗法关系,故选B。西周实行分封制是为了扩大统治的疆域,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

28、必要性的内容,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嫡长子继承制的内容,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重视血缘宗族关系,没有体现爵位世袭的重要性,D项错误。4.2018湖北七校联考尚书大传中记载:“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其子孙之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材料反映了()A.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B.世代相传的采地是维系宗法体系的纽带C.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D.封地是诸侯世袭的私有财产高考链接突破高考链接突破【答案】B【解析】据材料“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可知,世代相传的采地是维系宗法

29、体系的纽带,故选B。材料介绍采地与分封制的关系,没有反映出分封制的思想基础,A项错误;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C项错误;封地由诸侯世袭,但其所有权归国君,不是诸侯的私有财产,D项错误。考向3商周的礼乐制度5.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 B.礼器C.食具 D.货币高考链接突破高考链接突破【答案】B【解析】本题以青铜器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多是礼器,比如“鼎”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西周时期按照等级制度,天子和诸侯享有的鼎的数量是不同的,故B项正确。商周时期,青铜

30、比较稀缺,因此青铜器很少用作农具,故A项错误;食具不是权力的象征,故C项错误;货币是经济的象征,故D项错误。6.2018河南郑州高一月考“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推知,礼乐的最主要社会功能是()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高考链接突破高考链接突破【答案】A【解析】“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上下关系既区别贵贱等级,又保持和睦关系,即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最能体现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故选A;礼乐制度本质上维护的

31、是分封制下的社会等级秩序,故B、C两项错误;D项只是对礼的理解,故D项错误。考向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7.2018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禹在征三苗时,“乃会群后,誓于师”。启征讨有扈氏,“大战于甘,乃召六卿”。商王盘庚欲迁都,“命众悉至于庭”,还经常出现“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这些历史现象表明当时()A.分封制在夏商时期开始推行B.专制主义思想显露苗头C.原始集体议事方式影响尚深D.贵族议事制度不断完善高考链接突破高考链接突破【答案】C【解析】原始社会强调的是集体议事方式,材料中体现了这种集体议事方式的影响,故选C。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分封制的推行,A项错误;材料中突出的是“会群后”“

32、召六卿”“共饬国典”,强调的不是专制主义,B项错误;材料不是在强调贵族议事制度的完善与否,D项错误。8.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美国学者在描述某一时期时说道,各种故事讲到,贵族当众责备君主,并朝他吐口水,却没受到他的训斥或处罚;拒绝他对珍玩的索求;在他妻妾群中与他一起玩游戏;未获邀请而坐上他的桌子;上门邀请他分享晚餐,却发现他在外射鸟。此材料表明()A.君主和臣民平等协商国事B.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君主专制下的腐败现象D.君主与贵族矛盾尖锐高考链接突破高考链接突破【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贵族当众责备君主,并朝他吐口水,却没受到他的训斥或处罚;拒绝他对珍玩的索求;在他妻妾群中与他一起玩游戏;未获邀请而坐上他的桌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奴隶社会时期的君臣关系,君主对贵族而言还未获得应有的权威,此时君主权力还未实现高度集中,故选B。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