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八章-情绪和情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第八章-情绪和情感.ppt(9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 页新编心理学教程本章导读快乐和兴奋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体验到的情绪,我们的生活充满情绪,有时会欣喜若狂,有时会焦虑不安,有时会孤独恐惧,有时满腔怒火,有时悲痛欲绝,这一切使我们的生活时而阳光灿烂,时而阴霾密布,形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心理世界,那什么是情绪?人类有哪些情绪?情绪有什么作用呢?小学儿童的情感发展有什么特点?这些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情绪情感。第 8章 情绪和情感1情绪和情感的概述3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目录页 CONTENTS PAGE 2情绪和情感的分类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第一节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
2、系情绪和情感的功能情绪的理论第 5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客观事物或情境能否引起人的态度体验,是以人的需要和愿望为中介的。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人的需要或愿望、观点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如生活中遇到知己会感到很开心,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人的需要或愿望、观点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和情感,如失去亲人引起悲痛,无端遭到攻击会产生愤怒。第 6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情绪和情感是复杂的心理现象,由以下三种成分组成。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 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事物的自我感受与体验,
3、它涉及人的认知活动及对认知结果所进行的评价。第 7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外部表现是在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人的主观体验与外部反应存在着某种相应的关系,即某种主观体验是和相应的表情模式联系在一起的。如愉快的体验必然伴随着欢快的面容或手舞足蹈的外部表现。第 8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生理唤醒是指情绪和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它是一种激活水平,不同的情绪情感生理反应模式是不一样的,如u满意、愉快时心跳节律正常;u恐惧或暴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增加甚至出现间歇或停顿;u痛苦时血管容积缩小等。第 9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
4、感的概述一般而言,人们只要观察对方的各种表情,就可以了解其主观感受和思想意图。但由于人类情绪和情感具有社会性,人们可以有意识地调节或控制自己的表情,有时甚至会掩盖或隐藏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在识别他人的情绪时,应把表情与主观体验、生理唤醒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不能把表情作为情绪判断的唯一依据。第 10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二、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一)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区别认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本身;认识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有着较强的有意性。情感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的关系;情感通过态度的体验反映客观现实与需要的关系;情感有着较强的自发性,只有在认
5、识的作用下才会增强有意性。情绪情感认识过程第 11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二)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联系积极的情感可以促进认识过程的深入进行,消极的情绪、情感则阻碍认识活动的进行。素质教育理念下提出的“赏识教育”“愉快教育”都是利用情感促进认识过程的例证。1认识过程是情感过程的基础情感总是随认识过程的深入而逐渐加强;个体的认识也可以起到组织整理情感的作用。2情感过程对认识过程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第 12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三、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和情感是与人的特定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历史上曾统称为感情,但情绪与情感是不同层次的心理体验,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情绪
6、与情感的区别 从需要角度看一般与人的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如与饮食、休息、空气和繁殖等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情绪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道主义、荣誉感、羞耻心、求知欲和责任感等。情感第 13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从发生角度看发生较早,为人和动物所共有,如婴儿的情绪体验明显丰富;情绪体验发展得较晚,为人类所特有,是个体发展到社会化进程的一定阶段才产生。情感第 14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从稳定性程度看具有情境性、短暂性和冲动性,常常是在特定的时刻由具体事件引发的,一旦情境发生变化,相应的情绪体验就消失或改变;情绪则具
7、有相对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并不随着情境的消失而消失。例如,幼儿会因为饥饿而哭泣,但当得到食物后,哭泣就会停止;而母亲对儿子的爱,不论儿子在不在身边都不会消失。情感第 15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从表现方式看具有外显性,常常伴随外部表现,如悔恨时捶胸顿足,快乐时喜笑颜开等;情绪具有内隐性,常常表现为内心体验,且不轻易表露出来。情感第 16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2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一方面,情感离不开情绪,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反应来表达。另一方面,情绪离不开情感,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的表现强度,情感的性质决定了在一定情境下情绪表现的形式。情绪发生的过程
8、往往深含着情感的因素,例如,对儿女的深厚情感使得父母对儿女的成功感到由衷的喜悦。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是相对的,虽然它们表达的主观体验的内容有所不同,但两者又相互联系。总之,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两者紧密联系。第 17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四、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一)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人们对现实的主观体验,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人们适应环境有重要作用。情绪是人类远古祖先时代进化发展而来的,情绪的许多原始表达方式具有某些帮助人们适应环境的生存价值。婴儿出生时,还不具备独立的生存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这时主要依赖情绪来传递信息,与成人进行交流,得到成人的抚
9、养。成人也正是通过婴儿的情绪反应,及时为婴儿提供各种生活条件。第 18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在成人的生活中,情绪直接地反映着人们生存的状况,是人们心理活动的晴雨计,如通过愉快表示处境良好,通过痛苦表示处境困难。u人们还通过情绪、情感进行社会适应,如用微笑表示友好;u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对方的情绪状况,以便 采取适当的、相应的措施。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各种情绪、情感,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第 19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二)调节功能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绪情感对个体的活动具有组织或瓦解的作用。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具有调节和组织作用。消极的情绪
10、和情感则具有干扰和破坏作用。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积极情绪和情感可以为认知活动提供最佳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认知活动效果,如促进或组织个体的工作记忆、推理操作和问题解决过程。第 20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当情绪唤醒水平达到最佳状态时,工作与学习效率最高;情绪唤醒水平过高,则会干扰认知操作。情绪唤醒水平很低时,人就好像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没有效率可言;第 21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三)信息功能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表 情面部表情肢体表情言语表情第 22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是指通过眼部肌肉、
11、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其中,人的眼睛是最善于传情的,不同的眼神可以表达人的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情感。1面部表情u高兴时“眉开眼笑”,u气愤时“怒目而视”,u恐惧时“目瞪口呆”,u悲伤时“两眼无光”等。眼睛不仅能传达感情,而且可以交流思想。通过观察人的眼神可以了解他内心的思想和愿望,推知他们对事物是赞成还是反对、喜欢还是不喜欢、真诚还是虚假等。第 23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口部肌肉的变化也是表现情绪和情感的重要线索。u高兴时嘴角上扬,u悲伤时嘴角下垂,u憎恨时“咬牙切齿”,u紧张时“张口结舌”,u愉快时“咧嘴大笑”等,都是通过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不同的情绪。第 2
12、4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美国心理学家埃克曼从情绪具有普遍性信号角度出发提出,人类存在着六种最基本、最原始的基本情绪。埃克曼的观点已被许多心理学的研究所证实,并被广泛接受。面部的肌肉、眉毛的伸展程度、鼻子等的变化,都反映着不同的情绪变化。第 25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人类六种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有快乐、厌恶、惊奇、悲哀、愤怒和恐惧。人类六种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第 26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肢体表情可分成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两种,是情绪在身体姿势和四肢动作方面的表现。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身体姿态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如2肢体表情u高兴时“捧腹大笑”,u恐惧时“紧缩双肩”,u紧张
13、时“坐立不安”等。由于身体姿态能反映出更多的潜意识成分,更难以控制,所以举手投足、双手叉腰等身体姿势都可表达个人此刻的某种情绪。身体表情可以更真实的反映情绪。第 27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手势常常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的含义很丰富,且常常和语言一起使用,表达赞成还是反对、接纳还是拒绝、喜欢还是厌恶等不同的态度和思想。例如,通过不同的握手方式,便能猜想此人的个人特征及此时此刻的情绪状态。u“振臂高呼”可以表达激愤,u“双手一摊”可以表示无奈,u“手舞足蹈”可以表示高兴。第 28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言语表情是情绪在语言的音调、节奏、速度等方面的表现。例如,3言语表情u高
14、兴时音调轻快,u悲哀时音调低沉、节奏缓慢,u愤怒时说话音量大、急促而严厉。例如,播音员转播篮球比赛实况时声音尖锐、急促,为的是表达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情绪;当他播出某领导人物逝世的新闻时,语出可能是缓慢而深沉,以此用来表达一种悲伤而惋惜的情绪。同一句话,由于说话者语气、语调的不同,往往能给听话者以完全不同的感受。第 29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总之,表情构成了人类的非语言交往的重要方式,人们之间除了使用语言沟通表达互相了解之外,还可以通过由面部、身段姿势、手势及语调等来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感情。第 30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五、情绪的理论(一)情绪的早期理论1詹姆士-兰格理论美 国
15、心 理 学 家 詹 姆 士(W.James)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Lange)于1884和1885年分别提出了相似的情绪理论,他们的理论被合称为詹姆士-兰格理论。第 31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詹姆士和兰格都认为,情绪是由有机体的生理变化特别是内脏活动所引起的知觉体验。没有生理变化,就不会产生情绪。詹姆士在他的论著中写道:“因为我们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害怕。并不是因为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换言之,情绪体验并非由于刺激,而是由于对刺激反应之后产生的生理变化所引起。生理变化激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就产生了情绪。第 32 页第 1 节 情绪
16、和情感的概述兰格则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他认为,u饮酒引起血液循环加快,血管扩张,因而使人兴奋;u冷水浇身引起血管收缩,可以使愤怒减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作用的加强会引起血管的扩张,此时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减弱,血管收缩或器官肌肉痉挛,此时就会产生恐怖的情绪。第 33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詹姆士-兰格理论指出了生理变化与情绪过程的密切关系,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否认了人的态度对情绪的决定意义,是不可取的。詹姆士-兰格理论示意图(箭头表示作用的方向)第 34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2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
17、B.Cannon)对詹姆士-兰格的情绪理论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第一,有机体在各种情绪状态下的生理变化没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根据生理变化很难分辨各种不同的情绪;第二,机体的生理活动主要是受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支配,变化缓慢,难以解释情绪易变的事实;第三,药物引起机体的某些生理变化不能直接产生情绪。例如,切断动物的内脏器官与其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动物的情绪反应并没有完全消失。第 35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坎农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递到内脏和骨骼肌的信息激活生理反应,引起相关的情绪表达
18、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产生神经冲动第 36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例如,当某人遇到一只老虎时,由视觉感官引起的冲动,传至丘脑处,同时发出两种神经冲动:一是经过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到达骨骼肌和内脏,引起生理应激准备状态;二是传至大脑,使这个人意识到老虎的出现是可怕的,会伤害人,大脑对丘脑的抑制解除,使植物性神经系统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的应激生理反应,并采取行动尽快逃避,产生了恐惧。第 37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相对于詹姆士-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忽视了周围神经系统及大脑皮层对情绪的作用,但他们的理论唤起了人们对丘脑的注意,还推动了后来人们对情绪的神经生理方面的注意。坎
19、农-巴德的情绪理论坎农的情绪学说得到了巴德的支持和发展,后人把两者的理论称为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第 38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二)情绪的认知理论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评定-兴奋学说,指出情绪来源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估。当人把知觉对象评估为有益时,就会产生趋近的体验和生理变化的模式;当人把知觉对象评估为有害时,则会产生回避的体验和生理变化的模式;当人把知觉对象评估为与己无关时,就会产生漠然的体验而予以忽视。第 39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
20、兴奋是情绪行为最重要的条件。她认为情绪产生的模式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送至丘脑在更换神经元后,再送到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上刺激情境被评估第 40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只要情境被评估为对有机体有足够重要的意义,皮层兴奋即(指令)下行激活丘脑系统,发生有机体器官和运动系统的变化。这时外周运动反应系统变化的信息又上行通过丘脑反馈到大脑皮层,并与最初的评估相结合,产生情绪体验。第 41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例如,在森林中看见一只老虎与在动物园里看到笼子里的老虎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是由于大脑皮层对情境评估上的差异所致,也是个体根据过去的经验及当时个
21、人感受的结果。阿诺德的评价理论首次将情绪的产生同高级认知活动联系起来,为情绪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第 42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2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拉扎勒斯(R.S.Lazarus)扩展了阿诺德的认知评估学说。他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即情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的指导,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了解环境中刺激事件的意义,才可能有适当的、有价值的动作反应。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第 43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
22、述初评价次评价拉扎勒斯将这种刺激评价分为三个层次:再评价是指个体评价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是指人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它主要涉及人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及控制的程度,即一种控制判断,在这种评价过程中,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以环境中新信息为基础,对所选择的应对策略和后果进行的再评估,其本质是一种反馈性的行为。第 44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3沙赫特-辛格的情绪认知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和辛格(J.Singer)提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三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第一,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手出汗、
23、胃收缩、呼吸急促等;第二,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第三是相应的环境因素。第 45 页第 1 节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实验证明,情绪状态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脑皮层将社会环境信息、内部生理变化信息,以及个体的经验、对情境的认知信息整合起来,产生一定的情绪。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第二节情绪的种类情感的种类第 47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一、情绪的种类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时间长短及外部表现,情绪可以分为心 境激 情应 激1心境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例如,最近心情舒畅或
24、闷闷不乐等。第 48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心境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第一,心境是微弱的情绪体验,甚至有时人们觉察不到它的发生。第二,心境比较稳定、持续时间较长,短则几天,长则数月。第三,心境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即心境不具有特定的对象性,而是使自己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所谓“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就是对心境特点的写照。第 49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引起心境的因素多种多样,生活条件的优劣健康状况的好坏时令环境景物身体状况人际关系的亲疏工作的顺境与逆境事业的成功和失败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都是导致某种心境的原因。第 50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心境
25、对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都有很大影响。人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心境,学会对心境的调节与控制,消除消极心境的不良影响,通过意志力锻炼,增强抵御外界不良刺激和干扰的能力,有意识地掌握自己的心境,提高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效率。积极的心境会促使人主观能动性发挥,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活动的效率,同时有益于身体健康。消极的心境会使人厌烦、意志消沉、颓废悲观,从而降低活动效率,并有损身体健康。第 51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2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例如,欣喜若狂、暴跳如雷、绝望等。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激情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激情一旦产生,人便
26、完全被情绪所驱使,言行缺乏理智,带有很大的冲动性和盲目性。第二激情持续时间短暂,冲动一过,事过境迁,激情也就弱化或消失了。第三激情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激情通常由特定的对象所引起,如意外的成功会引起狂喜,理想破灭会引起绝望。第 52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引起激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如巨大的成功、亲人的亡故)、对立意向的冲突,都可能导致激情产生。第四激情常伴有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表现。在激情状态下,人的内脏器官、腺体和外部表现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如暴怒时“面红耳赤”,绝望时“目瞪口呆”,狂喜时“手舞足蹈”等。第 53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激情具有双重作用。积极
27、的激情常常能调动人身心的巨大潜能,成为积极投入行动的动力。例如,许多诗人、艺术家常常在激情状态下出现灵感,妙思横溢,完成不朽的杰作;许多爱国志士也往往在激情状态下做出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产生不良后果。在激情状态下,人的认识活动范围往往会缩小,仅仅指向与体验有关的事物,理智分析能力减弱,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惊慌失措,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和动作,甚至酿成千古之恨,如青少年的激情犯罪。消极的激情第 54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激情是可以控制的,在激情发生的最初阶段有意识地加以控制,能将危害性减轻到最低限
28、度。如转移注意、自我暗示、找人谈心、散步、听音乐、跳舞跑步等,都有利于宣泄怒气,降低激情的冲动程度。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意志力的锻炼,养成谦逊、豁达、冷静处理问题等良好品德,是控制激情最有效、最可靠的办法。第 55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3应激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和危险的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应激是人对意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例如,司机在驾驶过程中突然遇到危险情境,个体需动员机体各部分以适应紧急状态,使自己的精力集中于某事件,迅速做出抉择,并采取有效行动,这时其身心已处于应激状态。第 56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当情景对一个人提出了要求,而他意识到自己无力应
29、付当前情境的过高要求时,就会体验到紧张而处于应激状态。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以下两种因素有关人面临的情景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第 57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积极的反应消极的反应个体在应激状态下的反应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表现为急中生智,能使人精力旺盛,使思想特别清楚、精确,使人动作敏捷,推动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及时摆脱困境,做出平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表现为惊慌失措、意识狭窄,导致感知和注意产生混乱,思维迟滞,行动呆板,正常处事能力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发生临时性的休克,降低人的应付能力。如刚刚学开车遇到危险时动作慌乱等。第 58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适应性综合征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
30、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如肌肉紧张度、血压、心率、呼吸及腺体活动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刺激,维护机体功能的完整性。加拿大学者汉斯塞里第 59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动员阶段是指有机体在受到外界紧张刺激时,会通过自身生理机能的变化和调节来进行适应的防御。衰竭阶段是指引起紧张的刺激继续存在,阻抗持续下去,此时必需的适应能力已经用尽,机体会被其自身的防御力量所损害,结果导致适应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癌症及各种神经症等。阻抗阶段是通过心率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增加等变化,充分动员人的潜能,以对付环境的突变。第 60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
31、类应激状态的某些消极表现是可以通过提高认识、接受训练加以调节的。应激状态下阻止行为紊乱的重要因素过去的知识经验良好的性格特征高度的责任感第 61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二、情感的种类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反映了人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状况,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人类高级社会情感主要有以下三种:道德感理智感美 感第 62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道德感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感的表现形式:u对见义勇为的赞叹,u对爱国英雄的崇敬,u对他人、集体、国家、工作的责任感,u对违反社会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厌恶
32、和憎恨。第 63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道德感产生的基础是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和接纳。对社会道德规范缺乏认识,不了解道德行为标准,道德感就无从产生。由于道德规范具有以下属性:因此,道德感受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第 64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2理智感理智感是指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而产生的主观体验。理智感的表现形式:u人们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u在解决疑难问题时而产生的疑虑、惊讶和焦虑,u在疑难问题解决后而产生的愉悦和满足感,u在解决工作和学习中的问题时而产生的困惑、烦恼。第 65 页第 2 节 情
33、绪和情感的分类理智感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在人的认识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它对人的认识活动又具有推动作用,成为认识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人的理智感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的认识水平和经验有关,也与人的世界观、理想等相关联。第 66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3美感美感是指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美感的表现形式:u青山绿水、奇峰异石等自然景观引发的人们的心旷神怡之感,u恢宏的北京故宫、雄伟的长江大桥等引发的人们的惊叹,u人类的善良行为、质朴的待人方式等引发的赞美。第 67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美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是由客观情境引起的。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风俗习
34、惯和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标准不同,对美的感受也不同。因此,美感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第 68 页第 2 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例如,在唐代,我们是崇尚以胖为美的,但是到了清朝,却又认为人苗条会更好看;以肤色而言,大多数汉族人认为肤色白皙是漂亮的,可是摩梭族的人却认为黝黑的皮肤是漂亮的象征。由于个人经验的不同,对它们做出的审美评价也不尽相同。人的审美标准既反映事物的客观属性,又受到人们对审美对象的主观态度的影响。人们对美的需求有共性的一面,也有差异性的一面。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民族的人对事物美的评价会有所不同。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第三节小学儿童情绪
35、情感发展的特点小学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小学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第 70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一、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学龄前儿童在家庭教育的影响下,情绪情感也在不断地发展着,他们各种高级情感或社会性情感也在初步发展着。在整个学龄前期,儿童由于经验和智力水平的局限,情绪丰富性、深刻性和稳定性都还很差,并且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也很弱。进入小学后,生活环境的改变、认知能力的提高,使其情绪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第 71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一)小学儿童的情感内容不断丰富1多样化的活动丰富了小学儿童的情感小学儿童的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社会生活需要相联系,内容不断丰富。儿童入学后,实
36、践活动的领域扩展了,学习活动、集体生活、文体活动、劳动和社会公益生活对儿童提出更多具体要求,促使小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第 72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儿童入学以后,学习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儿童通过学习进入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接受着各种社会性情感的陶冶。语文课本中战斗英雄不屈不挠的斗志、劳动模范忘我的劳动态度、科学家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医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情感等都会感染和丰富小学生的情感。第 73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历史、地理、自然课上关于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辽阔的国土、美丽多娇的大自然等,都会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祖国
37、的情感。第 74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在集体生活中良好的交往会使小学生体验到人与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而使学生产生团结互助、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等。在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可以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和社会责任感。在文体活动中小学生可表达各种社会角色的情感,发展学生的美感和勇敢顽强、乐观上进的进取精神。第 75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一般说来小学儿童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对教师充满着崇敬和热爱,所以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为教师做好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第 76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2小学儿童的情感进一步分化随知识经
38、验的积累,儿童情感的分化逐渐精细、准确,以笑为例,小学儿童会微笑、大笑外,还会羞涩地笑、偷笑、嘲笑、冷笑、苦笑、狂笑等。第 77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3小学儿童的情感表现手段更为丰富随着社会因素对情感制约性的增强,小学儿童开始体验到诸如悔恨、内疚、欣赏等比较复杂的高级情感。同时,表现手段也更为丰富。u学前儿童对不高兴的事,往往嘟起小嘴,又哭又闹;u小学生常常会采取侧过脸去表示他们的厌恶。第 78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二)小学儿童的情感深刻性不断增加1小学儿童情感深刻性的发展表现为情感受事物的直接影响到受事物的间接意义的影响例如,学前儿童的互相友爱,是为了能在一起玩
39、,而小学生的互相友爱,则更多是出于责任感,即我们是同学,应该互相友爱。深刻性是指情感产生的原因所涉及的本质程度。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情感表现还是比较外露、易激动的,但其情绪体验逐步深刻。主要涉及个人安全和对动物的恐惧。学前儿童的恐惧更多的是来自学校的恐惧,例如,怕学业不佳、考试成绩不好,怕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怕遭到同学的讥笑等。小学生的恐惧第 79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2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儿童的归因能力不断增加,愤怒的情绪开始逐渐减少,并更加现实化研究发现,同样一种消极情绪,小学儿童的体验比学前儿童要现实得多。会因为父母有事取消去游乐园的计划而感到愤怒;常因父母的一些日常生活规
40、定如饭前洗手、常剪指甲等而产生不愉快情绪。可能了解到实际原因即父母工作忙而产生失望感;常因在同伴交往中或在学校中受到讥笑、不公平待遇等而产生不愉快情绪。小学儿童学前儿童第 80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3小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内化了社会规则和道德标准小学儿童的情感深刻性还表现在评价人和事的时候,开始使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喜欢谁或不喜欢谁,主要是从一些具体的关系出发。如:爱跟我一起玩,我喜欢他;不给我小人书看,我不喜欢他。逐渐学会从一定的道德标准出发,确定自己喜欢谁或不喜欢谁,如“我喜欢,因为他学习好,常为集体做好事;我讨厌,因为他不守纪律。”特别是中、高年级,儿童已经根据一定的道德品质来
41、评价好坏从而产生相应的情感。小学儿童学前儿童第 81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三)小学儿童的情感稳定性不断加强小学生情感的体验由弱变强逐步发展,但整个小学阶段,小学儿童的情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容易受具体事物、具体情景的支配,表现出情感的不稳定。如有的低年级学生回答不出教师的提问会哭起来,而后教师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又能使他破涕而笑。小学儿童的情感具有短促爆发性的特点,如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低年级儿童常常因为一点小事情使友谊破裂,但过一会儿又很容易得到恢复。这说明小学低年级的情感稳定性是比较差的。第 82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丰富、抽象逻辑
42、思维能力的发展及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小学高年级儿童情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情感的境遇性减少,逐渐产生了较长时间影响整个行为的情感体验。例如,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之间闹了别扭,有时一连几天甚至几个星期不和好,这就是他们情感稳定性在增强的明显表现。第 83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四)小学儿童的情绪可控性不断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情感带有很大的冲动性、不善于掩饰、可控性较差。例如,小学低年级儿童在玩得入迷时,会忘记做家庭作业,在春游的前一天他们会很难安心听课,晚上睡觉前都会很激动。这与儿童神经系统的尚未发育成熟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不平衡有关。第 84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在独立学
43、习和集体生活的锻炼下,中高年级学生控制、调节情感的能力逐渐发展起来。u他们能根据学校纪律的要求约束自己的激情;u在发脾气时,不骂人,不打架;u听课时能根据要求不随便讲话;u在完成作业时,能抑制自己想去玩的愿望;u有的小干部还能耐心地帮助他本不喜欢的顽皮、落后的同学。这都说明小学生情感的可控性在逐渐发展。第 85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总的来说,小学儿童的情感与成人相比,还不够稳定、不够丰富、不够深刻,情感的调控能力还是比较低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他们的情感向更高的水平发展。第 86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二、小学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学
44、前儿童的高级情感刚刚开始和发展,直到小学以后,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儿童的各种高级情感才进一步发展起来。1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低年级儿童主要是以社会性反应作为自己情感体验的依据。中年级儿童主要是以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高年级儿童则开始以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作为依据。第 87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例如,评价他人时,小学儿童已不再像学前儿童那样仅仅根据表面的东西来把人界定为“好人”或“坏人”,而是能够初步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他人,评价事物的好坏;也不再像学前儿童那样只看事物对自己是否有益,而是能够把事物同他人、集体的利益结合起来进行评价。第 88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
45、感我国学者李怀美等人的研究揭示了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特点。每个年级都有道德情感的五级水平。随着年龄的递增,高级水平的比例逐步增加。u低年级由第三级向第四级转化;u中年级以第四级为主;u高年级约有半数左右被试达到第五级水平。小学三年级是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期。第 89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 小学生对不同道德范畴所表现出的道德情感有差异。即道德情感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u义务感最强烈,u荣誉感次之,u良心和爱国主义再次之,u幸福体验最差。小学生的道德感,从体验的内容或范围来看,是越来越丰富;从产生道德感的形式或条件来看,是从外部的、未被意识到的情绪表现逐渐转化为内部的、主动的、自觉意识到
46、的道德体验。第 90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小学生由于知识面扩大、学习责任感的产生,他们的理智感也相应地变化。2小学儿童理智感的发展儿童从对游戏活动和对事物的表面兴趣转入到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寻找乐趣,如解出了一道难题就会十分高兴,解不出时就会十分着急。高年级小学生已不喜欢解答太容易的题目,喜欢有一定难度的、需动脑筋的题目。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发展,所以他们的理智感较多地与具体直观的事物相联系,产生了认识事实、认识具体事物的兴趣。小学生对不同学科已产生不同的兴趣,但这种分化尚不明显,也极不稳定。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学生对这门课掌握得好坏都直接影响儿童对课程的兴趣与爱好。第 91 页
47、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3小学儿童美感的发展小学儿童的美感的主要特点具有直接性和对新奇事物更感兴趣,审美趣味格调还不高,需要经常性地给予引导,但切忌压制性的教育方式,否则会引起逆反心理。小学儿童美感的发展具体表现为:(1)美感体验的直接性小学儿童的美感体验受客观事物的形式和内容的影响很明显,经常接触的、具有明显美的外部特征的客观事物容易使其产生美的体验;而那些接触较少的、具有深刻内涵的、体现于内在特征的事物,则不易引起他们的美感体验。但是,随着年级的增加,小学儿童的美感体验越来越丰富。第 92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2)审美感受的模仿性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媒体和资讯日益
48、发达,小学儿童受其影响也很明显,如“网络语言”对他们的影响就不可小觑。而且,小学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性特点,这也影响着他们的审美体验。例如,小学儿童看电视后喜欢模仿电视中的形象,尤其是喜欢模仿反面形象,这与儿童对新奇事物更感兴趣有密切关系,需要教师加以教育引导。第 93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总之,对小学生情感的发展不应作过高的估计,与成人相比,儿童情感的各个方面发展水平还是较低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适时帮助学生,使儿童的情感向更高的水平发展。第 94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三、小学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教师应该遵循儿童情感发展的规律,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要培养
49、儿童积极、健康的情感。1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促进其情感的发展认识是情感的基础。小学生对人或事物的认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情感的发展。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因此,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讲明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对事物的是非、好坏、美丑、善恶能够进行辨别和评价,从而产生相应的爱憎。第 95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例如,小学儿童越了解自己的家乡,就会越热爱自己的家乡;越了解自己的老师,就会越尊敬自己的老师。这就反映出认识提高对情感发展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情感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提供必要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使他们的情感体验逐步向更高水平发展。对低年级
50、学生采取在讲故事、做游戏过程中获取知识,以得到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中高年级学生以介绍优秀少儿读物为宜,让他在读物中受到健康、向上的启迪。第 96 页第 3 节 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2创设情境,陶冶小学儿童的情感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由于小学儿童的情感容易受具体事物的支配,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有关教育的情境,如以环境的布置、角色扮演、气氛的组织等来诱发儿童的情感。重要的是,要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让小学儿童在社会的、科技的、体育的、艺术的实践活动中反复感受,使情感具有实际效能。提高儿童情感实际效能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使小学儿童明朗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要人为地压抑情感;使小学儿童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