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巩固训练-- 高中历史统编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06676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巩固训练-- 高中历史统编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巩固训练-- 高中历史统编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巩固训练-- 高中历史统编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巩固训练-- 高中历史统编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1.东汉卫宏汉旧仪中说:“秦以前民皆佩绶,以金银铜玺象为方寸玺,各服所好。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臣莫敢用也。”这反映了()A儒家思想的确立 B等级制度的强化C官僚政治的成熟 D皇帝地位的独尊2.汉朝政论家仲长统议论某一制度说:“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材料表明这一制度()A.从光武帝开始实行 B.台阁官员位高权重C.是皇权扩张的结果 D.是中央与地方博弈3.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议事制度。秦朝是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唐代设政事堂议

2、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廷议形式的变化反映了()A.决策失误逐渐减少B.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C.宦官专权现象严重D.君主权力的不断强化4.元朝的地方行政区,一是代表朝廷监临各地的行中书省与宣慰司,二是直接牧民的路、府、州、县,具有典型的多层级、复式结构的特征。元朝地方行政设置()A适应了国家统一发展的需要B反映了蒙古文化对制度的影响C旨在促进不同区域的共同发展D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5.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的门下省B宋

3、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6.“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材料主要表明秦朝()A等级制度日趋固化 B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创立官僚政治体制 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7.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8.明朝废宰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这两项史实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A皇权受到制约B君主专制强化C世袭制度消亡D地方权力削弱9.“其制无公

4、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材料中所述的机构应是()A枢密院B中书省C内阁D军机处10乾隆皇帝曾说,“权衡悉由朕亲裁”,嘉庆皇帝则盛赞“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这两位皇帝如此得意,主要是因为()A议政王大臣会议被皇帝控制B军机处的设立C宰相制度的废除D内阁只获得了票拟权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宋太

5、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1.答案:D由材料“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臣莫敢用也”

6、可知秦朝时皇帝地位至高无上,故选D项。2.答案:C 材料“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反映了东汉尚书台逐渐成为参与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三公权力受到削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加强皇权的结果,故C正确。3.答案:D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廷议形式的变化反映了对官员的权力进行制约,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故D正确。4.答案:A根据材料“一是代表朝廷监临各地的行中书省与宣慰司具有典型的多层级、复式结构的特征”可知元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这有利于适应国家统一发展的需要,故选A项。5.答案:A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下设六

7、部,负责执行。从题干中可以看出给事中隶可以驳回诏书,反映了门下省的职能,故选A项;宋朝枢密院主管军政,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没有驳回皇帝诏令的权力,B、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6.答案:C依据题干“太尉主五兵以统地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取代了以前的贵族政治,官僚体制建立,故选C项;A、B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郡国并行制在西汉出现,排除D项。7.答案:C 由“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地方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由“亲属益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汉初分封同姓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关,C正确。8.答案:B

8、A项与史实相背,排除;C、D两项与题干无关,且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明朝废宰相加强了君权,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故选B项。9.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军机处。“南书房”是清代官署名,A、B两项时间不符,排除;由“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可知该机构成员是由皇帝的亲信组成,应是军机处,排除C项,故选D项。10.答案: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选项符合题意。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威胁了皇权,A选项排除。材料与宰相制度废除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与内阁获得了票拟权无关,D选项排除。11.答案:(1)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权。宋朝: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吸取前朝教训,多措并举,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强干弱枝以及“三冗”局面。元朝: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地方权力管理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2)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相互影响;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衡中变化发展。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