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训练题-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训练题-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1.唐初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唐德宗以后改为“两税法”,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是()A.前者以粮纳税,后者以钱纳税B.前者四季都征,后者夏秋两收C.前者以地为准,后者以人为准D.前者与授田相配合,后者仅征税不授田2.贞观政要记载:宰相入朝议事,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据此,“谏官”任职的机构是()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御史台3.古代中国的某项制度的实施,“适应了普通地主势力发展的需要,对于封建政治的新陈代谢和良性循环具有积极意义”。该制度是指()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B.汉代的中外朝制度C.唐朝的三省六部制D.隋唐时代的科举制4.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初
2、,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唐朝此制()A民主政治色彩浓厚 B保证了皇权独尊C确保中央集权加强 D降低了行政效率5.唐朝诗人韩愈描述了他到今天广东省阳山县当县令的情形:“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岭之险,虎豹之虞。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这说明()A唐朝县级官员的重要职责是征收赋税B唐政府未能对边穷地区进行有效管辖C韩愈致力于边穷地区的开荒垦田工作D岭南开发在唐代已经受到政府的重视6.唐中宗未经中书、门下省附印而私下封官,究竟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时称“斜封墨敕”
3、。所封之官时称“斜封官”,因其未经正式敕封手续而为一般人所看不起。材料表明()A君主决策随意独断B时人有分权制衡的意识C中书、门下监察独立D时人有一定的制度观念7.唐初诏令,男20、女15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女13,听婚嫁。其目的是()A促进一家一户生产方式的增长B促进男女平等观念的形成C打压早婚早育的传统风俗习惯D恢复社会稳定,维护封建统治8.这项改革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即“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这项改革指的是()A.汉代的更赋B.北魏的租调制C.唐朝的租庸调制D.唐朝的两税法9.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在唐代,凡遇军国
4、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属官中书舍人各拟意见,再由中书令即宰相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经门下省,由其属官给事中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诏书才算合法。”由此可知,这种做法()A提高了政府执行力度B剥夺了宰相权力C减少了决策的随意性D削弱了君主专制10.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A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B保证农民生产时间C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省六部制是唐代职官设置的整体,三
5、省是对重要最高权力的划分,将以前属于宰相的政府决策权和执行权分开,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承担。中书、门下两省是以皇帝的名义草拟和颁发诏令,且门下审复的第一个手续就是向皇帝复奏画敕,最后一个手续是用皇帝的宝玺进行“印逢”,就是说其工作运转受到了皇帝的严密控制,其权力完全是皇帝所赋予。在以皇帝和三省为核心的最高领导机构之下,政令的具体执行由六部与尚书省具体负责。唐代的六部设置于尚书省之下,分别为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在每个部下面又设置了四个司,这样中央的领导机构为皇帝和三省,重要的执行机构就是六部和二十四司,这些机构统领着全国的行政事务。摘编自赵冬云等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及
6、其发展等材料二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的一大进步。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从理论上讲,皇帝拥有天下所有权力,尚书省是贯彻皇权的具体办事机构,尚书省的首脑即为丞相。历史沿革中,尚书省的一枝独大,势必造成相权过重,为了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简明来说为了抑制相权,中书省和门下省应运而生。“三省六部制”是秉承儒家思想,汲取历代治权的有益部分完善而成,到了唐代堪称为相对成熟的政治制度。摘编自赵
7、扬唐代政治制度设计(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作用。(2)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具有民主色彩”,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三省六部制“堪称为相对成熟的政治制度”的表现。1.答案:D “租庸调制”下不只是以粮纳税,“两税法”下也不只是以钱纳税,故A项错误;赋税征收时间并不是两者最大的不同,故B项排除;两种赋税制度下都不完全以土地或人为标准,不过是各有侧重而已,故C项错误;“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为基础实行的,而“两税法”是在均田制被破坏的情况下实行的单纯的赋税制度,这是两者最大的不同,故D项正确。2.答案
8、:B 门下省负责政令审核,“谏官”是对皇帝进行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属于监督机构,应归属门下省,故B项正确。3.答案:D 科举制的实行,为庶族地主掌握政权开辟了道路。该制度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对于封建政治的新陈代谢和良性循环具有推动作用。故选D项。4.答案:B 从材料“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中可以看出,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故B项正确。5.答案:A 从材料“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中可以分析出,唐朝县官的重要职责就是征税,故A项正确。6.答案:D “因其未经正式敕封手续而为一般人所看不起”,表明当时
9、人们认同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有一定的制度观念,D正确。7.答案:A 本题考查唐代小农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中由唐初“男20、女15即要结婚成家”到唐玄宗时期“男15、女13,听婚嫁”可知,统治者降低婚嫁年龄,结合古代社会我国实行的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降低婚嫁年龄有利于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8.答案:D 根据所学可知,两税法主要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选D项。9.答案:C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军国大事都由中书省起草,送皇帝画敕后,送门下省审核,如不同意,要退回重新起草,最终由中书和门下共同认可,这道诏书才算
10、合法,两部门的审定是减少了决策的随意性,答案为C项;材料只是说明诏书的起草和决策问题,没有谈到政府执行力度,A项错误;材料内容是对相权起到制约作用,不是剥夺宰相权力,B项错误;D项明显错误,唐朝的君主专制在逐步加强,排除。10.答案:C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有利于放松人身依附关系,故选C项;租庸调制有利于保证农民生产时间,排除B项;“舍人税地”与农产品商品化无关,排除A项;新的经济因素指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排除D项。11.答案:(1)特点:政府决策与执行分离;三省与六部分工明确;运转具有程序性,且突出皇权。作用:使中央行政运行规范有序;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2)理解: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和监督,可以防止大臣专权;设政事堂由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形式上带有民主色彩,但其实质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3)三省六部制具有权力的制衡性。如三省的权力分立,门下省的封驳和谏官制度,是对君权的制约;而门下省和中书省的设立则是对尚书省权力的限制,即对相权的限制;唐代的丞相制是“集体领导制”,权力的互相制约相对保证了政策方针的制定及实施的大致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