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导学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导学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学习重点(1)科举制度的创立(2)三省六部制的确立(3)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学习难点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知识点一选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1)创立:曹魏建立。(2)内容: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3)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4)评价: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2.科举制度(1)建立: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2)发展: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两科为主;武则天首
2、创了武举和;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3)影响: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1.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在选官标准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如何理解科举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3.“学思之窗”(教材第39页)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知识点二三省六部制1.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度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2.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1)确立:隋文帝时。(2)构成及职权三省:中书省负
3、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3)特点:职权,又彼此制约。(4)意义: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1.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名称是什么?它是如何分工的?2.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古代政治体制演变的什么特征?知识点三赋税制度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3.唐朝前期(1)制度:实行,纳庸以代徭役。(2)意义: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
4、时间,保障了政府的赋税收入。补充拓展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内容(1)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3)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5)其他杂税。4.唐朝后期:两税法。(1)目的:解决财政困难。(2)实行:780 年,唐德宗接受宰相的建议,实行两税法。(3)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4)特点: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5)影响: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控制。1.试比较魏晋时期的租
5、调制与唐朝后期的两税法,在征税标准上发生了什么变化?2.“思考点”(教材第40页)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3.结合教材第40页“史料阅读”,如何理解两税法扩大了收税对象?探究主题一从历史解释的角度探究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特征【素材依托】史料1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个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摘编自钱
6、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史料2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思考探究】(1)根据史料1及所学知识,指出九品中正制的用人标准,并分析唐代“自由竞选”的进步之处。 (2)根据史料2,分析科举制取代察举制的主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所反映的古代政治发展趋势。【思维拓展】如何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1)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秦汉以来经济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且具有很强的割据一方的政治经济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封建国家的巩固与稳定。(2)趋势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
7、变为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方式。(3)实质:将知识分子纳入皇帝的控制范围。(4)积极作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从地方豪门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探究主题二从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的角度探究唐代赋税制度演变的必然性【素材依托】史料1武德七年丁男(2159岁)、中男(1620岁)给一顷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旧唐书史料2至唐朝承平日久,人口渐
8、增,贵族官僚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途径多占土地,口分田实际还官者又很少,政府所掌握土地已不敷授受。由于均田制的破坏,按丁缴纳的租庸调制也无法保证,两种附加税按户等每户征收的户税和按地亩征收的地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渐压倒租庸调。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思考探究】(1)为什么在唐代后期,租庸调制会被两税法所取代?(2)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思维拓展】先秦时期到隋唐时期赋役制度的演变过程与演变的主要趋势(1)演变过程西周:贡赋。春秋后期: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秦朝:按人丁收税,征发徭役、兵役。汉朝:编户齐民制度。魏晋:租调制。隋唐:租庸调制。唐中后期:两税法。(2)趋势标准:人丁
9、为主土地为主(以两税法为标志)。征收种类:繁杂简单。征税时间:不定时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必须服徭役、兵役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税逐渐加重。【典例展示】下表为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表。据此可知唐代类别士族小姓寒族人数总计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进士58971.010913.113215.9830明经8163.31814.02922.7128制科8865.7107.43626.9134A.进士科的录取比例最高B.门第仍是录取的依据C.士族价值观念发生变化D.士族进一步垄断仕途试答解题思路审题干:(1)本题属于数据分析类选择题,可先审标题,确定考查方向。据此判断
10、本题考查唐代科举制度。(2)分析表格数据组成、数据变化情况,确定考查角度。据此可知,士族、小姓、寒族的登科者各有一定的比例,士族比例最大。(3)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数据变化的深层原因和影响。由此可知,科举制出现之前,士族垄断了仕途。科举制产生后,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被打破,一些寒门学子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登科取士。判选项:A项容易混淆概念。表格数据只说明各阶层在登科人数上的比例情况,并未体现录取比例的情况,排除B项表述错误,与史实不符,科举制录取的依据是才能,并非门第,排除C项表格中显示,士族成员在登科中的比例较大,说明士族成员也开始转变了观念,积极参与科举考试,进而登科取士,正确D项与史实不符
11、,科举制度产生后,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已经被打破,排除找技巧:数据统计类选择题解答时,需要注意正确判断考查方向、分析数据组成和数据变化、关联历史背景判断数据变化的原因。【评价试练】1.南齐书褚渊、王俭传载:“贵仕素资,皆由门庆,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则知殉国之感无因,保家之念宜切。”该现象缘于()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魏晋时期规定:“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与察举制相比,这一制度()A.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B.提升了社会文化水平C.注重鉴别官员道德水准D.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3.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公正,中国古
12、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以下可以体现这一制度的是()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B.“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C.“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D.“以爵赏战功,故云军爵”4.唐朝政府一切最高命令,叫作“敕”,名义上是皇帝的诏书,但实际上皇帝自己却不拟敕,而由中书省拟定,此所谓“定旨出命”。由此可推断中书省的职能是()A.审核决策B.拟撰诏书C.执行决策D.监督审判5.旧唐书记载: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即公元779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这一记载()A.反映了两税法的基本内容B.改变了古代税收的标准C.促进了
13、唐朝繁荣局面形成D.标志着人头税被废除参考答案【新课导学预习提示】知识点一知识梳理 1.家世2.明经殿试学情调查 1.九品中正制主要看重家世,科举制不论出身,主要看重才能。2.科举制将选拔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使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3.科举制度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保障,在程序上给所有考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形成了相当大的社会阶层流动;以才学为依据,保证了政府官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但是,科举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用儒学作为考试内容,忽视科技;片面应试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与时俱进。知识点二知识梳理 1.中书省2.分工明确学情调查 1.名称:中书省、门
14、下省、尚书省。分工: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2.秦汉的三公是分别对皇帝负责一方面事情。隋唐的三省宰相则是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过程中既互相配合又互相制衡;同时与皇帝一起在政事堂讨论、制定国策,将皇帝的最后决策权纳入政务运行的程序中,使君主专制的体制趋于完备。知识点三知识梳理 1.租调制2.均田令3.租庸调制4.杨炎人丁人身学情调查 1.由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到以资产和田亩为主要依据征税。2.汉到唐前期,赋税制度是以人丁为征税之本,而以人丁为征税之本的前提条件是纳税人必须有相应的土地、资产。然而,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
15、特别是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朝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沦为地主的佃户,唐朝政府控制的农户越来越少,赋税来源逐步枯竭,以均田制为基础、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已经无法实行,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两税法扩大了税源,简化了手续,增加了财政收入,挽救了唐朝中期以后的经济危机,稳定了唐朝政权的统治。更重要的是,它为赋税制度确立了一个新的合理的征收标准。从此以后,征税标准开始从人丁转移到土地、资产。3.规定“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即不分主客户,所有“现居”人口都成了纳税对象;不定居的行商人,于所在州县按三十分之一纳税,使其与定居者一样负担租税,商税成为国家赋税收入的一部分;皇亲国戚、官僚地
16、主也成为纳税对象。【素养落实师生互动】探究主题一提示 (1)标准:家世、门第。 进步:具有开放性,相对公平公正,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养。 (2)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探究主题二提示 (1)人多地少,均田制逐渐瓦解,租庸调制亦无法维持。(2)这些变化说明统治者为了化解财政危机,增加财政收入,不断调整赋税政策,其实质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每次变革都没有在本质上改变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不是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解题突破课堂评价】典例展示 C评价试练 1.C2.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曹魏创设九品
17、中正制之初,在纠正东汉末年察举征召制的弊端和选拔人才方面,确实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曹魏集团聚集了大批的人才,A项正确;是否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无法从材料中得到结论,B项错误;根据“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不难看出魏晋对于中正官的要求是“具备识别人才的能力”,至于是否“注重鉴别官员道德水准”,材料并没有体现,C项错误;“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属于主观臆断,不但材料没有显示,而且也与史实不符,D项错误。3.C【解析】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对科举制的描述,强调的是科举制促进阶层的流动,C正确。A、B描述的是九品中正制的选官特点,故排除;D是军功爵制的特点,故排除。4.B【解析】 敕名义上是皇帝的诏书,但实际上皇帝自己却不拟敕,而由中书省拟定,说明中书省的职能是拟撰诏书,故B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审核决策属于门下省职责,故A项错误;执行决策是尚书省职责,故C项错误;监督审判是监察部门的职责,故D项错误。5.A【解析】 材料反映了一年两次收税和税收以田亩税为主的内容,故答案为A项;B、C、D三项不符合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