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西省山西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能力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食物中被称为“浓缩的能源”且产热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是()。A.脂肪B.糖C.蛋白质D.维生素【答案】A2、足球比赛中,脚背正面停球的方法多用于()A.停有较大抛物线的来球B.停地滚球和反弹球C.停略高于膝盖的低平球D.停高球【答案】A3、采用限制练习法、诱导练习法、自我暗示法和消退法等进行纠正,是以动作错误的()为依据的。A.性质B.方向C.路线D.环节【答案】A4、人体骨骼肌纤维大概可分为()A.红肌
2、和白肌B.白肌和快肌C.红肌和慢肌D.I a 和 b 型【答案】A5、正常成人骨共()块。A.305B.205C.206D.204【答案】C6、下列哪一症状,不宜采用拔罐疗法()A.骨质疏松症B.坐骨神经痛C.慢性关节炎D.出血性损伤【答案】D7、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称为()。A.向心收缩B.离心收缩C.等张收缩D.等动收缩【答案】B8、在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表现出紧张、动作不协调的状态,并且有多余的动作,这是哪一个阶段的表现形式()A.泛化阶段B.分化阶段C.巩固阶段D.自动化阶段【答案】A9、足球比赛中两名运动员头部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情况严重者可能出现脑震荡,判断脑
3、震荡的主要依据是伤后即刻()A.短时间失去意识B.头部明显擦伤C.血压突然升高D.脉搏出现异常【答案】A10、儿童少年运动时,由于过度反复牵拉股四头肌容易引发的损伤是()。A.半月板损伤B.胫骨疲劳性骨膜炎C.髌骨损伤D.胫骨粗隆骨骺炎【答案】C11、小肠位于腹中,是消化管的最长部分,全长约()。A.1-2 米B.3-4 米C.5-7 米D.8-9 米【答案】C12、1920 年,奥林匹克运动有了自己著名的格言,其内容是()A.参与、团结、奋斗B.B 参与、搏斗、实现C.团结、和平、进步D.更快、更高、更强【答案】D13、采用强度较低而持续时间长的练习主要发展()A.力量素质B.速度素质C.有
4、氧耐力D.无氧耐力【答案】C14、成年人全身共有 206 块骨,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A.上肢骨和短骨B.下肢骨和长骨C.扁骨和不规则骨D.中轴骨和附肢骨【答案】D15、()可以提高机体有氧能力及最大吸氧量的利用率。A.旱睡早起B.合理补充营养C.合理膳食D.训练【答案】D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式的是()A.探究式B.合作式C.自主式D.灌输式【答案】D17、()是肝的功能血管,主要收集来自胃肠道的具有丰富营养物质的静脉血。A.肝动脉B.下腔静脉C.门静脉D.肝静脉【答案】C18、体重指数法(BMI)是依据体重与身高的比值来判断肥胖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是()。A
5、.体重(kg)/身高(m)B.体重(kg)/身高 2(m2)C.身高 2(m2)/体重(kg)D.体重 2(kg2)/身高(m)【答案】B19、下列哪项不是无氧耐力的训练方法?()A.最大乳酸训练B.乳酸耐受训练C.个体乳酸阈强度训练D.缺氧训练【答案】C20、水的功能不包括()A.润滑B.维持体温C.运输营养D.帮助吸收【答案】D21、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属于()A.运动原理B.运动行为C.运动动机D.运动结果【答案】C22、以下哪项不属于径赛项目()A.跳高B.竞走C.跨栏跑D.马拉松【答案】A23、提高学生表象能力的方法不包括()A.表象的感官察觉训练B.表象的清晰性
6、训练C.表象的控制能力训练D.表象的模糊性训练【答案】D24、心脏的正常起搏点为()。A.窦房结B.房室结C.房室束D.主动脉瓣【答案】A25、体育文化的功能不包括()A.教育和培养功能B.分散、孤立功能C.调节和引导社会生活功能D.传承和传播文化功能【答案】B26、队员在发球区用一只手将自己抛起的球直接击人对方场区,这属于排球运动中哪一技术动作()A.传球B.垫球C.发球D.扣球【答案】C27、不属于青年拳基本动作的是()A.冲拳B.亮掌C.踹腿D.云手【答案】D28、体育锻炼促进骨的生长与下列哪一项有关()A.骨外膜B.骨内膜C.骺软骨D.关节软骨【答案】C29、奥运会上金牌总数最多的项目
7、是()。A.田径B.滑冰C.游泳D.举重【答案】A30、武术五步拳中的“五步”是指()。A.弓步、马步、丁步、虚步、歇步B.弓步、马步、丁步、虚步、盖步C.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D.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插步【答案】C31、单元体育教学设计也称为单项体育教学设计一般有谁来制定()。A.学校B.体育老师C.教育局D.教育部【答案】B32、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教师的教授、指导和引导下表现出独立和创造的积极态度,体现了教育教学的哪些特性()A.条件性B.客观性C.目标性D.主体性【答案】D3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体育课堂中的基本矛盾()A.讲解与练习B.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C.约束与自主D.
8、依赖与独立【答案】D34、在长时间跑动类的运动中,由于足底血管中的红细胞受机体机械作用而损伤可导致机体发生什么状态()A.运动性猝死B.蛋白尿C.肌肉痉挛D.晕厥【答案】B35、排球防守战术中,“心跟进”防守又称为()跟进防守。A.1 号位B.4 号位C.5 号位D.6 号位【答案】D36、心肌细胞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A.收缩性B.柔韧性C.自动节律性D.传导性【答案】C37、夏天的体育课上,一名高水平体育运动员在跑完 3800 米后发生肌肉痉挛,其原因是()。A.寒冷刺激B.电解质丢失过多C.疲劳D.肌肉连续过快收缩而放松不够【答案】B38、要完成篮球持
9、球突破技术,最关键的环节是()。A.转体探肩B.假动作吸引C.脚步动作D.推放球加速【答案】D39、以下物质中具有保肝解毒功能的是()。A.蛋白质B.膳食纤维C.糖D.脂类【答案】C40、胆汁质学生适合的运动项目是()A.杂技B.武术C.体操D.足球【答案】D41、以下不属于体育教学评价功能的是()。A.信息反馈功能B.动机强化功能C.环境营造功能D.考察鉴定功能【答案】C42、体育的主要属性除了教育性、娱乐性和社会性之外,更重要的是()A.健身性B.表演性C.经济性D.艺术性【答案】A43、武术“四击”技术中有关踢的谚语是()。A.手似两扇门,全凭腿打人B.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高C.出手不见
10、手,拳打人不知D.未习打,先练挨【答案】A44、足球踢球技术中,要想踢出“高远球”,在一定范围内支撑脚站位应()。A.靠前,踢球腿摆幅要小B.靠前,踢球腿摆幅要大C.靠后,踢球腿摆幅要小D.靠后,踢球腿摆幅要大【答案】D45、下列哪一选项最适合于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的达成?()A.情境教学策略B.分层教学策略C.支架式教学策略D.示范一模仿教学策略【答案】D46、有利于教师根据男女生不同的心理与生理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个体教学B.分组教学C.按男女分班教学D.小班化教学【答案】C47、教学评价的实质是()A.价值判断和内容考核B.过程考核和量评考核C.内容考核和量评考核D.价
11、值判断和量评工作【答案】D48、在运动训练中,机体工作能力尚未恢复到原来水平就进行下一次练习,这种训练方式属于()。A.重复训练B.间歇训练C.持续训练D.变速训练【答案】B49、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内容不包括()A.教学内容的质与量B.教学的组织和课的结构C.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关系D.教学目标【答案】C50、不懂体育的人不应该做学校的校长,这是我国哪位教育家的名言?()A.蔡元培B.张伯苓C.杨昌济D.胡适【答案】B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初一年级学生张某,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动作协调性较差,学习运动技术较慢,一次体育课上,李老师讲解和示范技术动作后,学生开始*练习,
12、一段时间练习后,大多数同学已基本掌握,但张某还没学会,此时,李老师走到张某身边让他把刚才学的动作做一遍,张某说:“老师,我还没学会呢。李老师很不高兴地:“别人都学会了,怎么就你学不会!没用心吧此时张某低下头哭了起来,也不意再练习了。(第一问)分析李老师的言行对张某产生的影响。(第二问)作为体育教师。在面对张某的这类情况应如何指导【答案】二、寒假结束后,某校高-(2)班第一周星期二的体育课上,李老师在完成了排球扣球技术的教学内容后,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安排了 3 组10 次的蛙跳练习和 3 组10 次的团身跳练习。在星期四第二次上体育课时,张同学问李老师:“老师,我前天上完体育课后,昨天浑
13、身酸疼,今天还疼得厉害,这是怎么回事啊?”张同学说完,又有几个同学也喊起来:“是啊!我们也浑身酸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应该怎么处理啊?”李老师看着同学们求知若渴的神态,心里非常高兴,然后开始给同学们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肌肉酸疼现象?应该怎样处理?【答案】在体育课第二天出现肌肉酸疼的现象是延迟性肌肉酸痛。所谓延迟性肌肉酸痛是指剧烈运动(特别是离心性抗阻训练)诱发的肌肉酸痛往往不在训练后立即出现,而且在训练后 24 到 48 小时明显出现。延迟性肌肉酸痛是由于“过度”使用肌肉,肌肉收缩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第一,肌肉的张力和弹性的急剧增加引起肌肉结构成分的物理性损伤。长时间没有
14、进行训练的肌肉,参加长时间的力量练习,使肌肉内的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受到损伤。第二,肌肉的神经调节发生改变,使肌肉发生痉挛而致疼。这是由于运动会引起活动部位的局部缺血使得 m 液循环变差,进而引起致痛物质的堆积,如果致痛物质积累过多,就会引起疼痛感,而疼痛又会引起肌肉的反射性痉挛。第三,由于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受伤或发炎而导致代谢异常。这是因为剧烈的离心运动造成的结缔组织损伤,损伤后的结缔组织会引起一连串的发炎反应,进而诱发疼痛。第四,肌肉工作强度过大、氧气供应不足、代谢产物堆积特别是乳酸的堆积会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肌肉的痉挛、疼痛和局部水肿,进而出现肌肉酸痛现象。三、在行进间低手投篮第一课时教学中
15、,田老师首先对动作要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然后做了完整的动作示范,并传授了动作口诀“一跨大步接球牢,二跨小步用力跳,三要翻腕托球举球高,四要指腕用力柔和巧。”在学习过程中,田老师进行了巡回指导,重点关注了“接球牢、用力跳、翻腕、托球、举高球、指腕柔和巧用力”等动作要领,对这些技术环节出现的问题不厌其烦地进行纠正,但一节课下来,田老师发现教学效果甚微,学生也感觉无所适从。在运动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其教学任务和讲解要求是什么?【答案】在泛化阶段的教学任务是抓住所学运动技能的主要动作环节,以及学生在学习这些动作环节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练习的注意事项。对讲解的要求是,在讲解过程中不过多强调动作细节,尽可
16、能让讲解简练、明了、好记,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切忌过多强调动作细节、讲解冗长、难懂。在分化阶段随着运动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提高,多余动作减少,此时可将教学的主要任务放在对运动技能细节的掌握上,让学生体会动作细节,同时还要注意对错误动作的纠正,避免形成不良的动力定型。在讲解中重点强调动作细节,以及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帮助学生进行。在巩固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动作质量,精益求精,使已经掌握的动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在讲解上不仅要提示注意防止易犯错误动作的出现,还要讲解一些该动作技能的技术原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作,掌握动作要领。四、阅读材料,设计一堂 40
17、分钟的课,列举出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班级人数:初三学生,30 人;器材:录音机 1 台;学习内容:健美操。【答案】“健美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健美操基本知识,掌握健美操基本动作要领。过程与方法:学习健美操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上肢基本动作、下肢基本动作以及躯干动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二、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指导法、比赛法。三、教学实施(一)准备部分 1进行课堂常规。2教师带领学生做徒手操热身运动:扩胸运动;腿部运动;关节运动;体转运动;颈部运动;跳跃运动。(二)基本部分 1导人阶段以提问的方式引
18、导学生思考健美操与广播体操的联系与区别,并鼓励喜欢跳舞的同学自编几个动作组成一套操。五、某学校高二(l)班学生在体育馆内上课,学习青年拳(甲段)套路。首先,李老师给学生用多媒体播放了青年拳的完整套路,学生看完后跃跃欲试,纷纷模仿;然后,李老师认真细致地讲解了青年拳的动作技术要领,接着让学生分成 4 组讨论,并进行分组合作练习;之后,各组学生分别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观摩,相互交流学习体会。下课铃声响起,突然两名学生利用所学动作相互对打起来,导致其中一名学生鼻出血,这时李老师严厉批评了对打的两名学生,学生感到很委屈。谈谈你对案例中“对打事件”的看法。【答案】游戏练习法是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
19、方法。案例中的两名学生利用所学动作相互对打起来,导致其中一名学生鼻出血,属于偶然突发事件。他们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是正常的课堂活动,发生事故是因未完全掌握青年拳的套路以及不-解其注意事项和威力所致的。案例中李老师没有利用保护与帮助、预防与纠正错误等方法提前告知学生们注意事项,造成了受伤事故,其负有一定的责任,不能一味苛责学生。老师在今后应加强课堂安全防范工作,学生们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六、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运动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基本部分的练习步骤及组织形式。教学对象:高一(4)班,男生 40 人。教学内容:挺身式跳远中的起跳技术(腾空步动作),第一次课。教学条件:田径场 1
20、个,沙坑 1 个,踏跳板 4 个,体操垫 4 块。【答案】挺身式跳远中的起跳技术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起跳环节的动作要领,起跳时能够做到上板快、摆臂摆腿快、蹬伸起跳快,能够完成空中挺身动作。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练习,掌握起跳技术,发展速度、下肢力量、上下肢协调等身体素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战胜自我的勇气。二、教学重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踏板时做到“三快”。三、基本部分 1.原地上一步起跳练习全班分为四组,在距每组排头同学一米处放置一块体操垫,从排头同学开始做上一步起跳落垫练习,注意快速上步、积极踏跳,争取好的起跳高度。组织形式
21、:四路纵队队形2.上 34 步起跳练习同样按照之前的练习方法完成上 34 步起跳练习。组织形式:四路纵队队形七、我是一名新入职的体育老师,在一次七年级的短跑蹲踞式起跑新授课教学中,我按照起跑的竞赛技术要求进行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课的基本部分阶段,在调整好队形后,我详细地讲解、示范了“各就位”(蹲立双手支撑)、“预备”(抬起臀部重心前移)、“听枪跑”(迅速蹬离起跑器及加速跑)三个环节,还专门强调了“双手支撑间距多少厘米”“抬起臀部后大小腿的夹角为多少”等技术细节,用了大概十五分钟。在示范讲解中,同学们的注意力不太集中,有的交头接耳,甚至打闹。我置之不理,专注于自己的讲解与示范。在随后的学生练习
22、阶段,大部分同学还是不能正确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我反复提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是不高。问题:(1)请指出该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 分)(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教材化处理。(9 分)【答案】(1)该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按运动项目的竞技要求进行课堂教学。讲解花费时间太多,讲解不精练,过于强调细节,未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讲解的知识是重点、难点。讲述的语言应当精炼,减少不必要的讲解时间,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时间,从而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对课堂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学生“交头接耳,甚至打闹”的这一行为置之不理,没有做
23、到关注学生。没有设置相应的练习环节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没有相应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简化性原则。首先要简化竞技运动的技战术难度,其次是适当降低负荷量。普及性原则。在具体的教材内容上,逐步改变纯竞技式的、成人化的运动项目模式,增加娱乐性、有效性,使广大青少年儿童都能参与活动。适应性原则。改制的竞技运动要适合学校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等条件,形式灵活多样,运用方便,有广泛的适应性。教育性原则。改制的竞技运动要强调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从身、心、群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针对材料中的短跑蹲踞式起跑过程,教师应简化难度,不要过多强调细节,如“双手支撑间距多少厘米”“抬起臀部后大小腿的
24、夹角为多少”等小细节。教师要提高教学内容的普及性和适应性,可以多创设一些教学游戏、比赛等,如起跑接力比赛。八、某学校高二(l)班学生在体育馆内上课,学习青年拳(甲段)套路。首先,李老师给学生用多媒体播放了青年拳的完整套路,学生看完后跃跃欲试,纷纷模仿;然后,李老师认真细致地讲解了青年拳的动作技术要领,接着让学生分成 4 组讨论,并进行分组合作练习;之后,各组学生分别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观摩,相互交流学习体会。下课铃声响起,突然两名学生利用所学动作相互对打起来,导致其中一名学生鼻出血,这时李老师严厉批评了对打的两名学生,学生感到很委屈。本案例涉及了哪些教学方法?【答案】本案例涉及了语言法、讲解与示
25、范法、演示法、观摩法、对抗练习法、游戏练习法等教学方法。九、某学校召开春季田径运动会,甲同学报名参加 100 米跑和跳远比赛,可当准备参加跳远比赛时,100 米跑比赛也即将开始,甲同学不知道应该先参加哪项比赛,就找裁判长问:“王老师,我先参加哪项呀?”王老师刚要回答,又有乙同学来问:“老师,我的跳高成绩和第一名的跳高成绩都是 1.68 米,为什么我是第二名呢?”王老师根据规则,分别做了解答。你认为应如何回答乙同学的提问?【答案】田赛项目中,远度项目以比赛的六次试跳或试掷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个人的最好成绩,包括第一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时的成绩,然后以各运动员的最高成绩排列名次。高度项目以每名运动
26、员最好一次试跳成绩,包括第一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时的成绩,作为最后决定成绩。田赛高度项目比赛成绩相等的录取办法: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中,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如成绩仍相等,在包括最后跳过的高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如成绩仍相等并涉及第一名时,则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在其造成成绩相等的失败高度中的最低的高度上,每人再试跳一次。如仍不能判定,则横竿应提升或降低,提升和降低的高度,跳高为 2 厘米,撑竿跳为 5 厘米,他们应在每个高度上试跳一次,直到决出名次为止。决定名次的试跳,有关运动员必须参加。如涉及其他名次时,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名次并列一十、请仔细阅读下面某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班实
27、习生的“教学实习总结”。教学实习总结(周杰)第 2 周至第 3 周这一周我开始上课了,我终于成为一名老师了,记得我第一次面对 30 多名学生,由于初为人师的兴奋也记不得紧张。由于人数众多,喊口令声音要很大,结果一节课下来喉咙哑了,课后指导老师点评说:(1)由于()不当,结果是需要自己声音很大,才能使全班同学听见。(2)话太多,教师()。(3)上课的时候自己运动得太多,体育课()。其他实习老师也提出了不少意见,等等。问题:(1)请分别写出处所省略的指导老师的点评内容。(9 分)(2)针对该实习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6 分)【答案】(1)点评内容队列队形的组织。要精讲,讲重点,讲难点。在教
28、学过程中,老师讲授时间过长会导致学生的练习时间缩短,降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应该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指导与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帮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2)改进措施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首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和队形的安排。队列和队形是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影响队列队形运用的因素很多,如体育课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场地情况等。但是,不管在什么时候使用队列队形,应尽量做到如下基本要求:简捷高效、利于课堂教学、合理利用口令。在授课过程中要做到“精讲多练”。体育教师的讲解要力求简明,突出重点,做到精讲多练,避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更多的时间应该留给学生进行练习。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技巧。在一节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动作示范、教具演示、指导、纠正错误等的时机要得当,时间分配要合理,要突出学生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