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诗词五首练习语文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697315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诗词五首练习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诗词五首练习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诗词五首练习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诗词五首练习语文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2121 诗词五首诗词五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卖炭翁 约客 1 1主题概括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主要抒写诗人忽闻安史之乱已平的 捷报,急欲奔回老家的喜悦,漫卷诗书、放歌纵酒,甚至连回家的路线都拟定了。 卖炭翁: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 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 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 约客:是一首有名的七言绝句,本诗通过对景物和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主人约客 久等不至的心境:着急、生气、失落和无奈。 如梦令:

2、写一位贵族少女怜花惜春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 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怀,曲折地反映出一种悠闲、淡雅的生活情趣。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是词人抚今追昔、即景明志之作,这首词寓情于景,情 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坚定报国的志向。 2 2古诗词考点链接 品味古诗词重点字词 品味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炼字(如:动词、形容词等)上,应联系 全诗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仔细揣摩,以品味其妙。 【方法技巧】解答品味字词类的题,应注意以下几点:要留心该字在句中是否活用, 理解其在句中的意思;体会该字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和塑造的形象;分析该字传达的感 情;组织答案时,

3、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强调其精妙之处。 【答题格式】 “”字词使(立足于字词的表达效果),突出了(立足于整句或 整首诗的表达效果),表达了(立足于情感表达)。 【习题链接】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卖炭翁 约客 “课内精读” T5、T7、T11, “拓展阅读”T14;见如梦令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课内精读” T6、T9。 0101 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 1 1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 蓟北(j) 辗水辙(nin) 敕(ch) 红绡(xio) 2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却看妻子愁何在 却:副词,且。表示轻微的转折 何在:在哪里 (2)漫卷诗书喜欲狂 漫:随便地,胡乱地 (3)青春作伴好还乡

4、青春:春天 (4)晓驾炭车辗冰辙 辗:同“碾” ,碾压 (5)手把文书口称敕 敕:皇帝的命令 (6)宫使驱将惜不得 惜:舍不得 (7)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通“值” ,价钱 3 3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朝代)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杜甫创作了 “三吏” “三别”等名作,共有约 1500 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 (2)卖炭翁的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朝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2人。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

5、表诗作 有长恨歌 卖炭翁 琵琶行等。 (3)约客的作者赵师秀,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天乐,南宋(朝代)诗人。 4 4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表达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的诗句是:即从巴峡 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生动地表现诗人以释往日积郁,在突闻喜讯后情感变化巨大的 句子是: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所表现的矛盾心理,正是 卖炭翁生活陷入绝境的反映。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两句形象地表现了卖炭 翁劳动的艰辛;“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写出了老翁痛不欲生却又无可奈何 的悲愤心情。 (3)约客中

6、,用景物反衬诗人单调寂寞心境的诗句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 处处蛙。 0202 课内精读课内精读 (一)欣赏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完成下面各题。 5 5首联中“满”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详见本课“古诗词考点链接” 】 生动形象地表露了诗人乍闻喜讯高兴得泪如泉涌的样子,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 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喜不自禁的感情。 6 6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诗歌抒写了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得知失地收复 时的喜悦心情。 B颔联和颈联写全家人欣喜若狂、准备还乡的情景。妻儿一扫满面愁容,喜不自禁地 收拾书卷;而诗人一释积郁,豪放地饮酒歌唱,趁着青春年

7、少与家人早日还乡。 C尾联“从” “穿” “下” “向”四个词把四个地方间漫长的距离串得瞬间即至,表达 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理感受。 D该诗作感情直白流露,没有丝毫的修饰和矫情,是唐诗中的精品。 (解析:B.“青春”不是青春年少,而是指春天。) (二)欣赏白居易的卖炭翁 ,完成下列各题。 7 7 “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详见本课“古诗 词考点链接” 】 “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 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中唐“宫使”的腐败、 罪恶。 8 8这首诗既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

8、事诗,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封建社 会怎样的情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主要写了一个卖炭翁辛苦劳动所得的千余斤炭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 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9 9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运用肖像描写,写出了卖炭翁劳动的艰辛。 B卖炭翁“满面尘灰”与宫使“翩翩两骑”的对比突出了劳动者与宫使的地位悬殊。 C “把” “称” “叱” “牵”几个动词,形象地描绘出了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D “宫使驱将惜不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卖炭翁对那一车千余斤的炭的惋惜心理。 (解析:D.

9、“惋惜心理”错误,表现了他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三)欣赏赵师秀的约客 ,完成下列各题。31010诗歌前两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两句诗表现出来的 意境。 描写的是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梅子成熟的季节,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在一个 烟雨迷蒙的夜晚,长满青草的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 1111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字能否改成“下”或“放”?为什 么?【详见本课“古诗词考点链接” 】 不能。一个“敲”字,把主人约客久等不至的失落、无奈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贴 切传神地揭示了主人的内心世界,如果改为“下”或“放”就没有了这种效果。 1212下列对

10、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 B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C第三句点题,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 “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 之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 味。 0303 拓展阅读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杜甫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

11、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313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 【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 “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 【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 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 【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 顿挫”的艺术风格。 D 【乙】诗抒写人物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 1414 【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 【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

12、” , 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详见本课“古诗词考点链接” 】 【甲】诗中的“泪”是因为诗人看到国家沦丧,城池破败,百姓离散,到处一片衰朽 的景象,内心因无比伤痛悲愤而伤心垂泪,这泪是伤心之泪。 【乙】诗中的“泪”是因为诗 人听到官军取得战争胜利消息后,内心因无比激动和喜悦而落泪,这泪是欣喜之泪。 0404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4杜甫草堂(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公元 759 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 ,携家 带口由陇右入蜀,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的诗歌 流传至今的

13、有 240 余首。其中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现已成为不少地区学生的必学篇章。 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 1515踏寻名人足迹,重温诗人风范。请你为“杜甫草堂”这一圣迹写一段解说词。(不 超过 50 个字) 【示例】这里是杜甫为避“安史之乱”而营建的居所,也是创作的圣地,在这里杜甫 为我们留下了 240 余首不朽的诗篇。 1616杜甫旅居“草堂”时,可以说是他创作的多产期。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即写于此时,这首诗可以说写出了杜甫高远的境界,其中著名的几句诗是“安得广厦千万 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 死亦足” 。就你对杜甫诗词的了

14、解,简要写写他的精神品质。 杜甫虽然避难于草堂,但他仍心系他人,心忧天下,具有甘于奉献和热爱国家的精神 品质。 1717请你以“语文课外活动小组”的名义拟写一则通知,要求活动小组成员于 11 月 23 日下午四点在学校阶梯教室集中,参加杜甫诗歌研讨活动。 通 知 语文课外活动小组拟定于 11 月 23 日下午四点在学校阶梯教室开展杜甫诗歌研讨活动。 望小组各成员届时参加。 语文课外活动小组 2018 年 11 月 20 日 如梦令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0101 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 1 1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 风骤(zhu) 鹧鸪(zh g) 2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浓睡不消残

15、酒 残酒:昨夜残留的醉意 (2)应是绿肥红瘦 绿:指叶 红:指花 (3)可怜无数山 可怜:可惜 3 3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如梦令的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朝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 “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如梦令是词牌名。 (2)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的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朝代)豪放派词 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4 4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如梦令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词人急切更正,并透露对美好事物的依恋的句 子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中怀念故乡及抗金军民的句子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 数山。5(3)习主席访

16、美期间巧引诗词名句阐述了多个重大话题。他引用电视剧西游记插曲 中的名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生动比喻中美关系发展需要两国共同开拓;引用辛 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充满信心地表示中 美友好与合作是大势所趋。 0202 课内精读课内精读 (一)欣赏李清照的如梦令 ,完成下列各题。 5 5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春天夜晚雨点稀疏,晚风却急猛的画面。(写出大意即可) 6 6请简要赏析“绿肥红瘦”的表达效果。 【详见本课“古诗词考点链接” 】 “绿肥红瘦”运用了借代和拟人的手法,以“绿”代叶,以“红”代花,把本来用以 形容人的“

17、肥” “瘦”二字,借来形容绿叶的繁茂和红花的凋谢,暗示春光的逐渐消失,表 现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7 7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这首小令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院中的花木必然 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的情景了。 B “不消”表面是指醉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解析:D.“直抒胸臆”有误,应为“间接抒情” 。) (二)欣赏辛弃疾的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完成下列各题。 8 8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18、B) A开头两句起笔不凡,词人由眼前的“清江水”联想到“行人泪” ,将无限哀痛、满 腹幽怨巧妙地传达出来。 B五、六句中“遮不住”三字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倒, “毕竟”二字使表达的 情感更为深沉复杂。 C “山深闻鹧鸪”中“深”字渲染了沉郁凄迷的氛围,抒发诗人沉郁苦闷的感情。 D这首词以眼前景道心上事,寓悲愤之情于宏阔之景中,丰厚蕴藉,沉郁顿挫,颇有 “老杜”之风。 (解析:B.词人并未心生恨意。) 9 9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中“可怜”一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详见 本课“古诗词考点链接” 】 “可怜”一词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沦丧的痛惜,以及渴望收复中原但抱负难以 实现的

19、悲愤。 0303 拓展阅读拓展阅读 阅读下列这首词,完成题目。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010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物是人非”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 1111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上片首句交代了季节特征,已到暮春时节,落花成尘让词人陷入了深深的哀伤之中。B上片后两句,写出了哀伤的原因和程度,将词人的满腹辛酸表现得细腻深刻,这种6深重的愁绪,不能触碰。 C词人听别人说双溪那个地方的春色很美,也想和朋友去双溪泛舟游玩,观赏玩乐。 D末句中的“载不动” ,把“愁”从无法言表的虚空变成了可以用重量表现的事物, 构思巧妙。 (解析:C.词人想去双溪泛舟不是观赏玩乐,而是寻求消愁的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